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 详情页

南京中山陵观后感(优秀范文六篇)

2023-01-22 10:03:58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京中山陵观后感(优秀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南京中山陵观后感(优秀范文六篇)》。

第一篇:南京南京观后感1500字

震撼,震撼,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期待已久的“陆川”新片《南京!南京!》终于搬上荧幕面向广大观众,其四年磨一剑的呕心力作是光芒尽露!

影片全程以灰色为背景,让人觉得很压抑,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从开始一直持续到最后。黑白电影的效果有种复古的真实,配上现代化科技的手段加于处理,影片的场景确实很逼真,基本上还原了历吏的一幕!

没有《集结号》里那种振奋人心的战斗场面,也没有《投名状》里那种浩大的进攻场景,影片《南京,南京》是在一阵炮轰乱炸后的投降中拉开序幕的,看到那些不顾同胞们的生命,而踏在他们身体上逃跑的国民党士兵,心中不免有几分悲愤,也再一次认识到了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差距。

到处都是硝烟弥漫,整个南京城一片废墟,除了尸体还是只有尸体,到处都是惊恐的惨叫声以及祈祷的眼神,生命在这里如同草介一样微不足道。活活烧死、推入长江、生生掩埋、被当作标靶一样的射杀、刺杀、肢解,所有能想到的杀人方式,均在这里得到了全面的演练!

尽管场面十分残忍,但由于是一部黑白电影,所以感觉不到任何的血腥,“陆川”导演以一种若隐若现的拍摄手法,演绎了历吏的一幕,既还原了历吏的真实,又不至于让观众出现视觉疲劳,相比之下二十年前的那部《南京大屠杀》显得特别血腥,该片也精致不少!

虽然在画面上没能给我们带来太大的视觉冲击,但其声响效果却是值得一赞,也许是因为在五星级影院里观看的缘故,6·1声道的杜比环绕声响效果,有种如临现场的感觉,一声声枪响,一阵阵子弹穿梭的声音,感觉就像颗颗子弹都打在自己的身上一样,是如此的真实。

影片最初的震撼是在于那些逃亡的士兵,一个个惊惶失措的往城门口爬去时所发出的那一阵阵急促的呼吸声,第一次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的真实!

最让人感动的是德国牧师“贝拉”临行前的那一跪,其深深的为不能保护那些难民而感到无奈,其善良的一面让我们很难跟其它德国纳粹分子联想在一起。

最让人揪心的是范伟所饰演的唐先生跟其妻子离别的那一刻,那是一种生死之间的离别,那是一种英雄就义的场景,那是一种肝肠寸断的画面,那是一种淡薄生命的描绘。

比较庆幸的是,“陆川”并没有把该片拍成是一部三级片,影片里并没有出现任何禁忌的镜头,也许出现在面前的是一部经过删减过的删减片也说不一定,但不管如何,“陆川”并没有太刻意的去描绘太多中国妇女被凌辱的场面,不过还是充分的反应出了当时日本的种种兽行。

尽管有“刘烨”、“高园园”及“范伟”等大牌明星的加盟助阵,但这并非是影片的看点,其看点在于影片本身的历史题材。由“刘烨”饰演的中国士兵,其扞卫家园的一幕令人敬佩。而“范伟”所饰演的汉奸其明哲保身的做法固然不该,但其成为汉奸的原因倒也让人同情,所幸最后还算是死得有点尊严。“江一燕”所扮演的慰安妇却告诉我们,妓女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也懂得什么叫作挺身而出。

其实影片的真正主角是一名由日本演员“中泉英雄”所扮演的名叫“角川”的角色,一位尚有良知的日本士兵,据说这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该人物刻画出了战争残酷的一面,以及其无奈的一面,一个厌倦了战争的日本士兵最后还是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人生也是一种无奈,有时候我们需要被迫去杀人,有时候活着比死还痛苦……

对于那些比较苛刻且喜欢对影片品头论足的人来说,或许该片的确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整个故事太过零乱,故事内容衔接不够连贯等等,但总而言之,个人认为还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片,毕竟二个小时的片长难以全面的反应出整个历吏的真相,毕竟这是一部商业电影而不是一部乏味的记录片,所以我们不能要求“陆川”太多!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日本,我们是应该记住这场仇恨,但我们更应该以德报怨,战争向来都是残酷的,战争是少数决策者的错误,而并非是整个发动国所有人们的错误,所以我们不能将所有的怨恨发泄在所有的日本人身上,请想想日本是否也有好人?比如影片中的“角川”。

其实如果要追溯仇恨,也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追溯起,唐朝?宋朝?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远?我想几百年后我们的子孙也会像我们现在这样,忘了几百年前,几千年前那一场场血腥的战争。

第二篇:有关游览中山陵观后感

在南京紫金山南麓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陵寝。比起中国的许多宫殿,中山陵显得别具一格,青瓦白墙流露出了它的庄严与肃穆。

早晨,在太阳的照耀下,一座牌坊上的青瓦闪闪发着金光。于是我被吸引到它的跟前,牌坊正中写着重两个字“博爱”。这正好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沿中轴线向上走,道路两边栽满了苍翠挺拔的树木。阵阵清凉的微风拂过,环境十分幽静。虽然前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但树上鸟儿清脆的鸣叫时刻萦绕在我的耳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漫步在道路一旁的小径上。在如此清幽的环境中,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与舒畅。

走进摩肩接踵的人海里,继续前行,踏上一层层的台阶,我来到了碑亭前,周围被几棵松树包围着。青瓦白墙下是一块高大的石碑,上刻“中国国x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这几个刚劲有力的鎏金大字是否太过于单调呢?不,因为孙文的思想和业绩非语言文字所能概括,所以没有用太多的碑文。看着这块石碑,我感到了孙中山先生的崇高与伟大。许多瞻仰者和我一样肃静地仰视着。

最后,走完392级石阶,我来到了祭堂前。除了青瓦白壁,祭堂还有三道拱门和刻写“民族”“民权”“民生”的横额,以及门楣上的“天地正气”四字。进入堂内,顶部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正好体现“三民主义”的伟大思想。祭堂正中有一尊栩栩如生的孙中山汉白玉坐像。他凝视着远方,纹丝不动地坐着,浓密的眉毛,炯炯有神的眼睛,严肃的神情。他仿佛在沉思,仿佛在观赏门外的景色,仿佛在聆听——也许他在倾听人们生活中的欢声笑语——渐渐地,周围更加安静了,可能大家不想打搅他。我怀着敬佩的情怀继续瞻仰着这尊石像。顿时,祭堂内鸦雀无声,整个祭堂充满着宁静与庄严,而孙中山先生也永远长眠在祭堂铁门后墓室里。

中山陵让我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崇高与伟大。青天白日下,回首望去,巍巍中山陵显得格外宁静,格外庄严神圣!

第三篇:参观中山陵的观后感

已是深秋,南京的天气却依旧有些燥热,树叶换上金装,开始变得调皮,脱离大树妈妈的怀抱,随风而舞,舞出应该有的活力。

就是这个日子,我们有幸瞻仰了孙中山老先生的陵墓。但这个陵墓,说大吧,却又不及皇亲贵族的陵墓大,说小吧,却也足足两千多平方米。他的气势,恢弘,壮观,气派,不仅令人心旷神怡,还令人在心中对陵墓产生一种敬佩,庄严的情感,让人的情绪由心而发,无法阻挡。

开始,我们随着导游的脚步而出发,听着导游的介绍,我们开始逐步了解到孙中山伟人的事迹,逐爬上了楼梯,导游告诉我们,这里一共有三百九十二级阶梯,代表着当时三亿两千九百多万人民。所以可以说,设计者的心思,是别出心裁的。

这台阶还不是最主要的,毕竟灵堂,才是这其中最核心的部分。首先,我们绕过了一段曲折的路,上面有许多字牌,例如“请衣着整齐”,“请不要随地乱人垃圾”,“请保持安静”等,意味很明显,我们要敬佩孙中山先生这位伟人,做为一民中国人名应该有的样子。很快,我们便进入了。从门口望去,“天下为公”四个烫金大字正摆放在中央,让人看了就不经肃人起敬,这时导游又说,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放在灵堂正中下五米,与之前所摆的碑高九米正好呼应,被红带子所围成的中间,放着孙中山先生的雕塑,只见他两眼庄重有神,铜像高2。9米,重1吨多,以孙中山向民众发表演讲的姿势为造型,气势磅礴,栩栩如生。灵堂的三个门上面刻着“民生”、“民权”、“民主”,妈妈告诉我这是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灵堂里面立着12根大理石的柱子,铜像由日本著名的“筱原金作工场”计划,雕塑家牧田祥哉制作,一共铸造了四尊。除了南京的这一尊外,其余三尊分别安置在广州黄埔军校、广州中山大学和澳门国父纪念馆。接着,便出来了,两旁的千花松依旧引人注目,我们很快就出发了。

只是那雕像与中山陵,依旧难忘。

推荐专题: 南京大屠杀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中山陵观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