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 详情页

南京史观后感(合集)

2023-01-22 09:56:46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京史观后感(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南京史观后感(合集)》。

第一篇:《南京南京》观后感1800字

活着,再怎么不堪也比丢了生命要强;死亡,在如何残酷亦与“生”无关联。这是我在看完电影《南京!南京!》的瞬间感受。

13亿*人都知道1937年那场惨绝人寰的大*。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生存的土地上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处弥漫着**,从欧洲到*。原本富饶的土地一晃儿成了阿鼻地狱,这是战争带给我们的。然而——

战争在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带给人类一个自我反思的契机。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和平共处?仅因为各自的外貌、肤*、意识、观念、形态有所不同?为什么我们总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却从未打算听取其他的意见?为什么我们会因为一个自以为是的理由便掀起狂澜*?为什么我们总是喜欢很狭隘的站在自己的国家或是民族的角度去思考全世界乃至全人类的问题,并且一度乐此不疲?然而我们却很少把全世界全人类作为出发点去考虑人类的将来。

看,那战火中被死亡与杀戮熏红了的一双双眼睛;看,*声里生命有如草芥,此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只能抬起头看看前面模糊的图景。战地上的胜利呼喊伴随着胜利者的暴虐进入城郭。呼喊绝望的是战败方手无寸铁的百姓,兴奋狂喜的是握着**胜利的士兵。哭与笑,一样的龇牙咧嘴,确实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情。

战争到底是我们所惧怕还是我们所渴望?自古以来,不论西方亦或是东方,自-拍案而起,怒发冲冠之后便是兵戎相见。战场上短兵相接,双方却都有凄美的故事,壮烈的牺牲,都有过胜利和失败,或许还都产生了各自的英雄,然而却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从“人”的角度讲,孰是孰非很难用“正义”与“非正义”两个概念来归纳。不错,*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但他们却又都是血肉之躯,都拥有各自的家庭。

当战争让生命变得容易陨逝,那些不可思议的人类力量反而得以迸发。影片中从被俘的*人陆剑雄只身站起英勇赴死到大伙临死之前发自肺腑呐喊的预言“*万岁!*不会亡!”;从被包围的难民营里第一个为了大家的安全而站出来自愿充当慰-安-妇的*香君到跟着举起手来的九十九名女*都在诉说着战争中生命的悲壮。那些纤弱的女子怀揣着一丝希望,天真的以为她们的屈辱可以换得大家的*命。最后,*营里的板车却拉出一张张扭曲变形了的脸。

生命在战争的催促下走到了尽头。尽头是否有母亲温暖的双手,家人亲切的抱拥?在那*的年代,任谁的家乡都变得异常可爱。我们不是浮萍,或多或少都有些根基,我们所依恋的,已化为心中的信仰。即使是胜利者也依然失声大喊“我受不了了,我要回家!”日本士兵呼喊的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的《硫磺岛的来信》。当驻守在硫磺岛上的日*俘获了一名美国兵,在念那名士兵随身携带的母亲的家信的时候,所有的日本士兵都感动了。但那仅仅是一封普通的家信啊!平凡的母亲希望儿子可以早日回家团聚,希望战争可以早日结束。而这何尝又不是天下所有战争中的母亲的期望呢?儿女们有如何愿意起家不顾呢?是以陆川导演在《南京!南京!》中安排日*某小分队队长角川正雄在战争的空隙想念战友母亲酿制的清酒,想念本土的饭团,想念自己的母亲。而那名角川所中意的日籍慰-安-妇在得到他送给她礼物的时候亦因嗅出了家乡的味道而感动。但是,在*大陆,在1937年的南京,角川亦用他的双手拆散了不知多少个家庭,杀死了不知多少位母亲的孩子,埋葬了不知多少位母亲的思念。当生命遭遇战争,有的逝去了,而有的则留下来看着其他的生命痛苦的离开;麻木的生命也许可以坚强的活下来,而那敏感的,如何忍心?他颤抖过,他犹豫过,但他并不能改变任何事,甚至是自己。因为他是一名*人。可他也确确实实的属于他自己。就这样,在战争中挣扎的理*的自我与感*的自我交替出现,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要知道,自己手刃的是曾经与自己一样活生生的人啊!最终,他屈服了。他违抗了*命擅自放走了小豆子与一名赵姓*-*人。随后,他虽然举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却永远抹灭不了战争带给他的噩梦。

战争的痛苦与罪恶,并不是哪个民族可以*承担。这种一发而不可收的战争状态自开始后就不受任何人的控制。当然,战争中的生命并不是每一个都如角川般敏感。战争可以让人冷静,也可以让人丧心病狂。记得三岛由纪夫曾经写道“当你杀死一个人的时候,你会产生恐惧;而在你杀了两个人的时候,你会变得麻木;一旦那你有机会连续杀死三个人,就会有一种快慰的感觉油然而生。”也许战争,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得以持续。

战争是人发起的,战争的受害者却依旧是人,不会偏袒任何一方,胜利的抑或是战败的。人与战争,不知道是谁利用了谁。最先发起战争的人到后来却成了战争的奴隶。city、of、life、and、death,希望人们记住的是战争带给我们的反思,而不是仇恨。

第二篇:南京大屠杀观后感精选

它被称作是中国版的《辛德勒名单》;它是外国人拍摄的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它一经上映,就在国际上应起轰动--这就是纪录片《南京》。

美国导演古登泰格和史度曼拍摄的《南京》,改编自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的作品《南京大屠杀》,讲述了德国医生、美国女教师、传教士等几名外国人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南京后,建立避难所拯救南京市民的故事。该片以这些人的日记、书信为旁白,穿插当年幸存者的采访和参与大屠杀的日军老兵的回忆以及一些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影像资料。看罢影片,确实感到了心灵上的震撼。

1937年,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时期。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在军事上则采取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所以,尽管国民党军队虽然取得了像台儿庄战役这样的胜利,许多官兵也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战场的战局仍非常不利,先后丢失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亦迁都重庆。国民党政府的示弱,使得日本帝国主义更加猖狂,也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影片中,当年的几名幸存者讲述了当年那段“惨绝人寰”的经历。一位幸存者讲述当时自己只有9岁,亲眼看到自己的母亲被日本兵杀死,而他还没有断奶的小弟弟也被日本兵扔到一边,而年幼无知的小弟弟全然不知母亲已经去世,扔爬过遍野横尸,天真地想让母亲为其哺乳;一位有着当年惨痛经历的老人,向我们展示了他腿上被炸弹炸伤的痕迹;更多的幸存者,声泪并下的控诉着日本帝国主义踏着南京人的尸体前进、刺刀随意在人的身体里进进出出,街头不堪凌辱的少女等一系列我们无法想象的灭绝人性的做法……

纪录片中最珍贵的资料是一名叫约翰·麦基的西方人,用 16毫米小摄影机冒死拍摄的录影带,而这些录影资料也是当事者冒了巨大风险保留下来的,它被层层包裹着,才通过了日本人的检查带到美国。那是一段“让人脊背发凉”的资料,片中记录了侵华日军的残忍行径,他们折磨伤者,一刀砍断被俘者的头颅,被烧焦的伤者发出凄惨的声音……

看到这里,我没有流泪,我心情复杂,哭不出来,好像泪水被愤怒挡住了,郁积在心中。看着那种惨绝人寰的暴行发生在自己同胞的身上,我的心里在流血,我感觉到气愤,也感觉到了屈辱。我堂堂中国,地大物博,却被一个小小的日本凌辱,这更是证明了小学就学到的一个道理:“国家弱小,就会遭到欺负。”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作为我们青年人,担负着建设强大祖国的重任。

第三篇:南京南京观后感

看完了《南京!南京!》,我内心无比感慨。虽然,这部电影只有仅仅一时四十分钟,但是,我的心情深感压抑。

影片一开场,就听见枪声、炮声和南京人的惨叫声!听此声,我的心就被提到嗓子眼了。看见那惨不忍睹,生灵涂炭,血流成河的惨状,我的双眼已经泪目模糊,拳头捏得紧紧。看到南京人留下那悲哀无助的眼泪,我的肩上仿佛压上了一副重担。看见此景,我除了深感爱莫能助,心里就剩下十二分的内疚。

影片反映的是1931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中国南京开始了那惨不忍睹的杀戮。由于当时中国国民党军队抵抗失败,大批士兵溃逃,南京沦陷。就在那一天,南京就死了约30多万的同胞。可就在那时,有谁去审判、制裁日本人犯下的那巨大罪行?人们只是向日本人投去悲愤的目光罢了!

眼看中国人不是被日本人用枪扫射而死,就是被日本人放火烧死。我深深记得一位将领在临死前的呼喊:“中国万岁!”

对,中国永不灭亡!这是10亿中华人民心中的呐喊。中国!中国!强大起来吧!我们中国一定要强大起来!

影片我实在不忍心再看一遍。但是,影片中那一幕幕惨不忍睹的悲状早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我一定化悲愤为力量,努力学习。我们只有强大了每一位自己,我们的整个国家才可以强大;我们只有富裕了每一个自己,我们的祖国才可以富裕!因此,我们一定努力学习,在做好每一天的同时做好每一个自己,为我们祖国的富强添砖加瓦。

对,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祖国,我衷心祝愿祖国强大起来!

祖国,加油!坚持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加油!

第四篇:南京南京观后感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电影院,是的,我观看了《南京!南京!》。

影片讲述的是1937年的12月,南京城破。与此同时,有大量不愿意投降的士兵留了下来,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展开了惨烈的抵抗。在抵抗最终失败之后,在数十万中国人的鲜血终于染红长江之后,南京全城沦落,一系列惨无人道的的疯狂举动在无耻的日本人的手下展开最后,角川把幸存的两名中国人送出南京城,而自己选择了自杀。影片留给了我很长时间的思考。是人怂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当我看到镜头里那一张张痛苦的脸、无奈的脸、绝望的脸便心如刀绞;又看到日本鬼子用人力把孙中山的塑像拖倒在地,我又是多么愤怒!泪水、痛苦、愤怒编织在一起。

当我看到日本人拉着一车死去的慰安妇,把我们中国人当货物一样宰割,我是多么想站起来,流着泪,向这些慰安妇致敬;我也要用尽一切恶毒的语言去咒骂这些无耻的日本人,他们失去了最起码对人性的尊重!日本妇女五元,中国、朝鲜妇女两元。在日本,一位军官这么说。他们的做法就是对我们极大的侮辱,极大的伤害!我们不是羊!这一点,中国不会忘!是的,南京大屠杀,中国不会忘!华夏大地曾经多么慷慨的给予我们,它给予我们热情、善良、坚强,却忘了给予我们平安。炎黄子孙享受着这一切。但是,当别人攻击我们之时,有无还手之力,这是莫大的悲哀啊!我觉得《南京!南京!》这个名字更像是一句口令。

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发奋图强。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从现在起,认真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的更昌盛,更繁荣,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第五篇:南京博物馆观后感

6月2日下午,我和同学结伴去南京博物院参观。博物馆好大,有“腾飞龙”馆、玉器馆、瓷器馆、陶器馆、青铜器馆、漆器馆、书画馆、云锦馆等。一件件展品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玉器馆和“腾飞龙”馆。

参观玉器馆时才发现,其实玉器在很久以前就受到人类的喜爱,最早的玉器由于加工技术的限制,并不美观,所有的玉环都不圆,有的地方宽些,有的地方窄些,连椭圆都称不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件玉器越来越美观,从色泽和样式上都改进了不少。其中,“芙蓉石炉”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它玲珑剔透,鲜艳的粉色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特别是石炉两侧的“双耳”,“溜肩双耳,镂雕作变体挂凤”,雕工十分精细而美观,令人叹为观止。还有“翡翠东坡赤壁也有插屏”,它的颜色从左至右一次变深,浑然天成,仔细一看,上面还雕刻着一副金色的山水图,煞是美观。这里两件宝贝都处于清朝,可见当时的玉器制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

“腾飞龙”馆藏龙文物精品展里的文物都个个独具特色。在十二生肖年中,龙年向来是最受炎黄子孙重视的年份。2012年是我国农历龙年(壬辰)。丽日乾坤,飞龙在天。龙文物还真不少,有玉佩、陶座、纸扇、瓷碗、龙袍,甚至瓦当,品种齐全,然后我们深深感受到“龙”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它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象征着勤劳勇敢、容合创新、奋发向上、和谐共进的精神。

这次参观使我受益匪浅,期待下一次参观。

推荐专题: 南京大屠杀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史观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