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峡大坝纪录片观后感(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峡大坝纪录片观后感(大全)》。
创造无止境,创新出奇迹。《大国建造》这部纪录片,从《极限挑战》到《匠心巧思》,其中有梁悬索桥飞越峡谷,更有“空中造楼机”刷新中国城市天际线,每一集都用伟大工程反映了新时代的奇迹之举,展现出当代中国面貌,看完各基建工程和各高新装备的建成,无不令人震撼。一个个奇迹般的建筑拔地而起,无不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凝结着建造者们的汗水,他们用智慧和行动阐释着中国的进步与发展。
纪录片用伟大工程的建造过程重温与其相关的点滴奋斗历程,意义非凡,也正是参与者、贡献者们这些点滴之举,最终汇聚成一个又一个属于中国建造史上的传奇。因此,新时代的我们,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更要寻求创新,用实际行动推动企业的发展,为绘制出一幅幅新中国更为壮美的画卷积极贡献力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近期推出五集大型纪录片《大国建造》第二季,以“探寻工程奇迹”为主线,选择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和工程,探秘更绿色、更科技、更智慧的建造,展现大国建造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并通过超级工程背后的凡人故事,礼赞新时代大国工匠在聚光成芒中所展现的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奋斗精神。
作为近年来工业题材纪录片的精品之作,《大国建造》第一季一经播出,便创造海内外收视热潮,全网视频播放总量突破1亿次,收获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的1.06亿观众的火热关注,实现了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表达。《大国建造》第二季全片五集,每集45分钟,分别是《因势赋形》《地下之弦》《民生之基》《铸冶荣耀》《聚能追光》,集中展现中国建造努力迈向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磅礴之力,以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大国建造》第二季摄制团队跨越10万公里,历时5个月,拍摄工程达39个,深度直击建造一线现场,震撼呈现“中国建造”的澎湃脉动。该片延续第一季的拍摄风格,采用4K超高清拍摄,以航拍、高速摄影、水下摄影、360度全景、穿越机拍摄等技术手段,炫目呈现一座座超级工程的视觉奇观,通过镜头带领观众游走天南海北、万里山河之间,沉浸式体验建筑的宏伟和结构的精妙。
百年工程终玉成,千秋重器耀古今。全球最大球体建筑――太阳酒店,拥有迄今世界最大实验洞室的江门中微子实验站,抽水蓄能领域占三项世界第一的句容抽水蓄能电站,世界海拔最高、运距最远、最具建设挑战性的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阿里藏中联网,由白鹤滩等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共同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这一系列代表性工程既是中国建造业转型发展成果的浓缩和展现,也是大国建造享誉世界的靓丽名片。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大国建造》第二季全景式立体展现中国建造现代化转型发展成果,揭秘中国速度、中国密度、中国精度等非凡维度,在案例的选取和表达上,聚焦特殊建造的新、奇、特,选取主题公园、会展中心、冬奥场馆、中微子实验站等特殊建筑,通过其背后的建造智慧彰显创新、巧思和匠心;窥探地下空间的资源潜力,选取地下管廊、地下垃圾处理中心、地下洞石群掘进等地下空间工程,见证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专注惠及偏远地区“最后一公里”水、电、路等建造的攻坚时刻,助力乡村振兴,展现中国建造的责任与担当;畅想绿色生态、智慧驱动的未来时代,选取智慧钢厂、绿色电力、智慧建造等创新案例,凸显中国建造背后的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与未来趋势。
长虹跨越山海,琼楼耸入云霄,默默奉献的建设者是平凡的英雄。该片通过建设者的视角生动展现他们如何在坚守奉献中,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克服前所未有的施工作业难题,完成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创造令人惊叹不已的“世界之最”。如要在地下700米,开挖一个跨度50米的地下洞室,不能有一根柱子支撑;为保护母亲河和二级饮用水源地,必须按照环保要求,修建一座无桥墩支撑的跨黄河大桥;如何将工业处理设施隐藏于美丽的公园之中;以及如何实现传统能源的绿色革新,建造最高效、清洁的燃煤电厂等……《大国建造》第二季用鲜活、真实的记录,致敬新时代数以亿计的建设者,让大国工匠精神在钢筋水泥间熠熠生辉。
《大国建造》第二季凭借超高的制作水准和极致的视听体验,生动展示了新时代十年众多标志性工程与创新成果,抒写了无数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所“筑”就的建造强国梦,从不同维度见证了中国从建造大国向建造强国的转变,用无比震撼的视听之美向世界传递出“大国建造”的实力与自信。
我是一个打工在外的贵定人,从小就生长在独木河边的布依山寨喇亚村。前两天,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建造》里看到了我家乡的巨变,在那里居然建起了一座横跨独木河的阳宝山特大桥,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我这辈子想都没有想过这座大桥居然能建到了我的老家。
在我的记忆里,独木河两岸都是悬崖陡峰,峡谷深沟,我们寨子里祖祖辈辈的人一直都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日子。这里虽然风光秀美,土地肥沃,我们布依寨世代种植的紫皮大蒜和冰脆酥李在当地很出名,但是由于地处大山深处,交通落后,再好的山货也只能是自给自足,不能批量运出大山。寨子里的年轻人只能选择到外省打工挣钱,家乡的发展缺少了我们年轻的劳动力,留下老人们在家带孩子,好多田土就慢慢荒芜了。但我们也时常惦记着有一天能回去把家里的农业发展起来,能把我们有名的特产卖到外地去。现在,阳宝山特大桥就建在了家门口,我也不再愁了,昨天我也和家里人通了电话,下个月我就回家去亲眼看看这座大桥,再把家里的产业搞起来。
2019年3月1日晚上8点,我收起前一日值班的疲惫,打起精神观看了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大国工匠》栏目。我敬佩这10位在自己国家不同行业领域干出卓越成绩的大国工匠们,我感动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出的每一步,付出的每一份艰辛和努力。
他们当中有为北斗导航等国家重点工程作出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天眼”射电望远镜装配人,有焊接火箭发动机和高铁的大师级人物、被誉为“世界带电作业第一人”的特高压带电检修工和我国第一代核燃料师,也有敦煌研究院文物修复保护专家,打破国际技术封锁和垄断的技术工人和扎根野外勘探一线和大漠油田的顶尖工匠。他们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的攻坚克难,有的几乎用一生都在为国家、为民族的事业和腾飞默默奉献着。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祖国今日的自立自强,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行业接班人。
从一名焊接绿皮火车厕所水箱、饮用水水箱的普通焊工成长为我国高铁焊接专家的李万军,他的父亲的一封家书成为了他以后在工作过程中不屈不挠、不断前进的动力。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记忆犹新“儿子,脏或累,活儿总得有人干,要让老百姓坐上世界上最好的高铁”。我不禁想到自己,2017年4月,我由白班岗位调至三班倒岗位值班至今,我从开始的业务“小白”逐渐成长为能胜任工作的铁路通信人。虽然值班时常会很辛苦,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在一次次设备检修、故障(告警)处理和应急演练过程中不断磨练自己,积攒经验,坚信着自己所选择的铁路职业和一个合格铁路人应有的能力和责任。
我将秉承“大国工匠”精神,做铁路改革发展的一颗小小螺丝钉。站好岗,尽职尽责,不断探索发现适合自己的发展机遇,搭乘铁路腾飞发展的翅膀,做一个有梦想敢追梦的优秀铁路人。
“以生命为誓言,以千年作标点”。在观看《大国建造》纪录片的过程中,我内心非常激动,也非常自豪。从全亚洲最大高铁站,到“八纵一横”的摩天大楼,我们走进大国工程,感受大国建造,建证大国崛起,对“国之大者”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坚守奉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在党的改革开放蓝图下,一项项刷新世界纪录的大国工程,不仅代表着经济实力,更传递着民生温度。我相信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同样被历史铭记的,还有幕后甘于奉献的中国建筑人。致敬劳动者!致敬中建人!
《大国建造2》通过超级工程背后的凡人故事,礼赞新时代大国工匠所展现的勇毅前行、踔厉奋发的奋斗精神。今天的中国大地大到上百吨的钢构件,小到一克水泥;上至几百米高空,下达数千米地底,地表连心。辉煌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建设者的日夜奔赴,它们走向未来的铿锵足音,将载入生生不息的时空史册。展现工程实力和民生温度打通幸福之路“最后一公里”从全球最大球体建筑太阳酒店,到拥有迄今世界最大实验洞室的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再到抽水蓄能领域占三项世界第一的句容抽水蓄能电站,一系列代表性工程既是中国建造业转型成果的缩影,也是大国建造享誉世界的靓丽名片。
“除了这些带有‘最’概念的超级工程,我们还重点呈现了与百姓生活更接近的民生工程,以体现大国建造的民生温度。”《大国建造》总导演潘敏如是说道。在广西,巴马县城改造项目的总指挥胡万君和团队用7年时间建设了23个民生工程。对这个参与过沙钢、宝钢等重大工程建设的团队来说,在巴马修一条小路、建一所学校并没有技术难度,“因为他们要挑战的不是创造多少个‘最’,而是实实在在解决民生之需。”
“中国建造的坚实底气”在片中被多次提及,那么“中国建造的坚实底气”从何而来呢?以水泥为例,“一般人很难想象,普普通通的水泥竟然有这么多种形态,而‘千变万化’的它正代表着我国基础工业能力的不断提升。”柴达木盆地的页岩油开采负责人介绍。十年来,我国的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这些工程都是建造实力的体现。楼宇成山,路桥如海,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用智慧与汗水重塑祖国的山河大地,一座座奇迹建筑,凝聚着中国发展的万千气象。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大国建造关系着亿万人民的幸福生活。八书驮娘江特大桥――田西高速唯一的一座特大桥,也是广西又一条重要的高速通道。全桥依山而建,桥长569米,似江水流动。这里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建设者们历经艰险,最终成功完成八书驮娘江特大桥合龙,让它成为连接山外世界的桥、成为通往民生幸福的桥。山美水美的贵州,“能掉头的高速路”火花特大桥,正在构建一条美丽、经济的交通走廊,打通贵州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建造者们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以民为本,连通山海,给国民、给国家带来了巨变。
“十月份白鹤滩的水,点亮浙江的灯。”这是西电东送工程的一个切面,白鹤滩水电站,拥有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由中国自主研发制造。单台机组转轮每转一圈,就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从白鹤滩至浙江,从川滇河谷到华东大地,无数建造者们薪火接力,穿越高山峡谷,过江渡河,爬塔架塔,打造电力输送的“超级动脉”。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张志安表示,“大国工程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非常重要的展示,其中涉及民生工程的部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还有很多工程涉及对自然环境和自然关系的协调,这些影像很有价值。”建筑,是时代的丰碑。建国七十年以来,一座座建筑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像一滴滴水珠折射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折射着国家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持续深耕,不仅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还用实际行动书写着超级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推荐专题: 今日说法观后感 感动中国观后感 三峡大坝纪录片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