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百家讲坛杜甫观后感(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百家讲坛杜甫观后感(大全)》。
近一段时间来,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红极一时,其间的易中天品“三国”、阎崇年评“清史”、张瑞芳说“聊斋”、刘心武谈“红楼”。虽其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是却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理解,使其收视率大大提高。这种现象从某种程度上对我们中学历史老师也有不少启示,《百家讲坛》却能深受大众欢迎肯定有其优秀之处,所以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学习、借鉴《百家讲坛》的长处也是很有必要的。
“课程悬念化”就是值得历史教师学习的重要技巧。悬念的设置是为了引起观众紧张而期盼的情绪,《百家讲坛》的学者充分利用悬念作为牵引,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在历史教学中,悬念同样能够运用于新课导入、授课过程、课堂小结等各个环节,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使授课场景波澜起伏,给学生留下无尽思考和品味。
“场景生动化”也是值得历史教师借鉴的。所谓的场景,包括授课过程中的语言、肢体动作和情景表演等。《百家讲坛》超多运用上述这些元素,大大增加了讲座的幽默感并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这一点,历史教师透过借鉴与钻研,一样能够做到。
“知识故事化”是《百家讲坛》值得借鉴的另一大“法宝”。之所以此刻的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重要原因在于,历史教师将精彩的历史史实和活生生的历史人物抽象成了教条理论,完全消磨了学生的兴趣。相反,《百家讲坛》那种故事化的讲述却充满了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感人至深的情节,这也是其深受大众喜爱的重要原因。历史教师如果能尝试着将历史知识进行故事化的改造,并在讲故事的过程透过各种教学方法来完成《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那么这样的历史教学必须是十分成功的。
央视当红栏目《百家讲坛》,由康震教授再次“评说苏东坡”。对于苏轼自况人生情怀的词句,康教授引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权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年头,一次途中遇雨后的追记。(注:古时黄州即海南岛,苏轼被贬后的发配地。)东坡公文才绝代,这首诗意泰然自若,任天而动,既不同于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孤冷,也不同于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的悠闲,此正是显出苏轼本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潇洒,“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智慧。“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激情,这潇洒智慧激情的诗句倾倒了千年来的读书人,时至今日,学界仍在评品千年前的苏东坡词章与他的人品情操。
康震先生把“特别富有生活的情趣,特别善于发现创造生活的趣味”作为苏东坡给我们最强烈的第一印象。苏轼在世俗生活中以佛教禅理为味,在一切平凡生活中发现人生的真谛,心存喜悦,人间便恒常是好时节。说到苏轼“面对生活苦难,表现出超然旷达的境界”,更是折服天下人的一大亮色。与李白诗仙比之,李白思想中道家成份居多,苏轼思想中佛禅思想为主。道家的“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天道道体的境界,并进一步提出“无不为”,人应效法天地,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做到无私而大公。佛法的精髓――大乘思想不仅要严守小乘的诸恶莫作,进一步还要积极奉行众善,救人济世。苏轼“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称得上“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此处的“青云”绝非“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中功名利禄的“青云”而是一种境界。
《梁溪漫志》记:“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东坡自儋(海南岛)北归,小居阳美(今江西宜兴)……买一宅,坡倾囊而偿之,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衰,何其悲也!……遂与邵(邵民瞻。苏的学生)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坡问妪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坡亦为之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坡以五百钱所得者也。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旧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竞不索其值。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把买来的房屋,无代价的还给老妇,并当面焚烧房契不索一文。当时的苏轼刚从海南岛流放几年后回到江西,身文所剩无几,只好借居朋友家。若以当代人看来,就是再富有也未必有此一举了,当今人为房为宅是寸土必争,为此打官司不屈不挠斗争到底,自私自利唯我独尊。连放在墙脚的扫帚也常常会被人拿走,与古人相比,我们顿觉汗颜。苏公后借居友人处,于当年病逝,逝年六十六岁。
苏轼的超然与旷达,是东坡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具大慈大悲,忘却自我,深爱一切有情众生,不为赞誉,不为受惠,随缘放下,心境开阔。因此才在平和随意的外表下,外呈洒脱而内心清醒,即不逃避社会现实,更不会随波逐流,坚守一颗觉悟心,获得超越时空的大智慧。
推荐专题: 百家讲坛杜甫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