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百家讲坛杜甫观后感(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百家讲坛杜甫观后感(范文五篇)》。
“旧时行乐,曾想草草了此生;磨针石上,成就诗仙万岁名。”历史似乎在偶然之间树立了一个几乎轰动了整个世界的盛唐诗人。“酒如愁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他,才华横溢,“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孤高自傲,“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志存高远,“欲有剖符丹书之丰功,望有封狼居胥之伟业”。
可上天总是喜欢给人开玩笑。“明月是他的依托,美酒是他的慰藉,上天给了他天赋,却没有给他舞台。”他,这个象征着时代缩影的伟大诗人,终究只能空怀一腔报国之情却无处施展。“欲上青天揽明月,诗仙怎能圆此梦;大鹏直上百余里,仍需凭借一阵风。”他,一代诗神,虽有昭昭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然终被玄宗放金赐还。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仕途之路的不顺达,使诗仙不得不被迫另辟一条逃避现实之路。“入五寻仙,怎顾劳苦倦极,去名山玩游,恰似反璞归真。独坐敬亭山,斜看众鸟高飞,孤立去远;梦中游天姥,倾听熊咆龙吟,列缺霹雳。”诗仙走出了一条李白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在无意之中帮助诗仙敲开了与仕途之路背道而驰的另外一扇大门,成就了诗仙万岁名。“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最后诗仙的“欲有剖符丹书之丰功,望有封狼居胥之伟业”的梦想终归得到实现。执着,只为心中那个遥不可及的梦;
奋斗,只为梦中的命题;
挣扎,只为昨天的悲剧不再重演。
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浩荡人生之路的目标也许只有一个,但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却可以有多种。
诗仙为我们走出了一条李白式的道路,值得我们去效仿。
午休吃饭的时候,赶上央视正在放《百家讲坛》。
一位中南大学的男老师正在讲春天的诗词。
打开电视的时候,正好碰到他讲到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李清照的诗词很有名,于是我便听了会老师的解析。
老师从诗词讲到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感情生活,以及暮年写这首诗词时有些惆怅的心情。
我对这首诗词不熟,问了万能的度娘,这才得知它的全貌。诗词很美,我还特地默诵下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我很喜欢第一句的风住,尘香,简单二字却道出意境,李清照写这首诗词时心情惆怅,我默诵多遍,不自觉间,心情竟是也莫名低落起来。
好诗词真的很有感染力,受这次央视诗词大会影响,我越发觉得自己应该多学点诗词,感受我们文化的魅力,虽然记性不大好,背诵过总会忘记,但是被诗词浸过的心灵,总归不同。
多学些古诗词,陶冶下自己的灵魂。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真正的圣贤也是平易近人的。赵普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这部儒家经典对为人处世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之大。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就是指有利的时令和气候,有利的地势,得人心和上下团结。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天地人的和谐。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到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等。都说明了天地人之间的必然联系,这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以及其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一个人要想在自然之间立足,也就必须与自然融合,吸取天之灵气,地之精华,这样才能让个体的智慧无限扩大,发挥到极致。只有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他才会变得十分强大。苍天在上,高于一切,大地在下,厚重于一切。而人,则处于天和地之间,目睹着天地间的风云万变。人在自然的熏陶下不断成长,而“神于天,圣于地”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理想境界。一个好的人格,应当有理想主义的天空,有一双能飞翔的翅膀,绝不妥协于任何障碍或困难,同时也要有脚踏实地的能力,在大地上进行其理想的拓展。倘若没有能力去实际行动起来,就是理想主义。而天和地就是我们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样东西在我们成长的路上需要齐头并进,缺一不可。
天地人为三才,人的意义与天地的意义是一样的,天地之美在于庄严与敦厚。人之美在于能够与天地融合,凝聚正能量,不断完善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了天地给予我们的力量,与自然和谐相处,那么自然也会回馈我们更多能量。
作为天地之间的每一个人,我们都应当学会锻炼和提取与自然、生物和谐快乐共处的力量,那样,我们便可获得比海更宽,比天更广的心胸!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论语》是熟悉的,于丹是陌生的;但今天观看了《百家讲坛》推出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后,《论语》有了新鲜的别样风味,于丹也渐渐靠近了我们的心岸。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于丹教授认为,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论语》集中了孔子的人生感悟和思想精华,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论语》的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溶化于人的内心,天,地,人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就变得无比强大。即使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中国人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不是《论语》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呢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论语》告诫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君子之道这一讲对我也感触颇深。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来明辨是非。"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就是说君子胸怀平坦开阔,但是小人却经常忧愁恐惧。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而不做小人。交友之道,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说人的朋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什么叫益友呢 叫友直,友谅,友多闻。直是直率坦率,谅是宽容原谅,多闻是博学多才,这三种是好朋友。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的社会环境中朋友是相当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是我们最好的环境,你从他的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说交什么样的朋友,你也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对于我来说,大的就是工作中,小的就是家庭中,同事之间,夫妻之间,一些沉谷子烂芝麻的事,抑郁于胸。"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自己劝自己,想开些,何必计较那么多呢 人何必那么骄傲呢 面对人生的遗憾,我们要在最短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我们不仅要学习孔子的"传道,授业,解惑"思想精髓,同时也要学习于教授的这种治学精神和高超的演讲技能。她哲理诗般讲演,深入浅出,如清泉般自然流淌!她展示了对社会的审美理想,界定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处事的一般分寸,尺度。她给全世界亿万人心灵送去阳光,使人间温暖,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同时赞扬了中国人在二千多年前的古代就已有了这样高明的人伦智慧!也弘扬了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通过于丹教授的精彩讲解,自己感觉有很多收获。但是真正对论语的了解以及它与现代人的联系,还得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不断感受真正的化为己有,寻找到生活的真谛与快乐!
近日在温州图书馆网站的网上报告厅里,观看了由康震老师主讲的百家讲坛的《评说苏轼》视频,觉得很有收获和感悟,特记录一些文字,做为纪念。
大家想必都知道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为后世留下三千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四千八百多篇文章,是中国文学史上重量级人物、是千年一遇的大文人、大才子。其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其文《前后赤壁赋》等等都脍炙人口,流传了近千年。康震老师通过《少年成名》、《初出茅庐》、《大难临头》、《潇洒东坡》、《东山再起》、《知难而退》、《天伦之乐》、《手足之情》、《东坡印象》、《苏轼之死》,十个片段论述了苏轼那坎坷的一生。讲演生动诙谐,语句清晰流畅,让人形象深刻,获益匪浅。
通过解说我们更深一层地了解到苏轼为人坦荡,讲究风节,他的性格是率真的、孤傲的、也是豁达的、超脱的。无论他的政治主张还是为人处事,处处充满着关注民生,体恤百姓等崇高思想。从用黄州到江宁去拜谒王安石还是做知州时的两处断案就可以明证他襟怀坦荡,体察民情的思想境界。也了解到一些以前比较模糊的知识和误传。比如他的三任妻子(王弗、王闰之、朝云)还有和弟弟苏辙的关系、以及当年科举时的一些逸闻趣事、乌台诗案的细枝末节,几次被贬的前因后果、新旧党争等等,总而言之,通过观看使我对苏东坡有了新的了解。这么好的学习资料,我一定会向更多的文友推荐的。
推荐专题: 百家讲坛杜甫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