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 详情页

2008年北京奥运会观后感(范文5篇)

2022-11-18 19:42:02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观后感(范文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08年北京奥运会观后感(范文5篇)》。

第一篇:  北京奥运会的观后感范文

花费了七年建成的鸟巢、水立方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朋友来到了这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从2001年7月13日起,北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摩天大厦拔地而起,鸟巢、水立方相继出现在长安街上......“砰”一阵氧化炮竹的声音将我从遐想中拉到现实生活:奥运会的开幕式开始了,一个由2008个人组成的击缶队为奥运开幕式拉开了序幕,你听,一模一样的节奏,不知排练过多少次呀!随着倒计时5、4、3、2、1只见一个个模样像脚印的烟花从长安街一直点到鸟巢,霎时间,鸟巢里灯光万丈,烟花齐放,美丽的夜空更是锦上添花。渐渐地,烟花的亮消失了,可刚才的美丽景象,刻在了每个人的脑海里。

一个个展现着中华艺术的表演展现在大家的眼前,举世闻名的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呈现出来,丝绸之路、水墨画、京剧等中国古代中一些人尽皆知的事用不同的方法为大家表演,5个可爱的奥运吉祥物成为了最耀眼的明星。再看看中国代表队的每个队员:走在最前面的姚明和来自四川汶川的英雄少年,刘翔、李宁等人紧随其后,中国代表队共有1000多人,多么庞大的队伍啊!

通过观看开幕式我更加确定这次奥运会必定会举办成功,我衷心祝愿每一个奥运健儿为祖国赢得更多金牌!

第二篇:08奥运会观后感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气势宏大、激动人心呀。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撑,是不可想像的。

张艺谋惯于拍大场面的片子,终于不负众望。

开场文艺表演,将光电、光影、色彩发挥到了极致。高科技的数控发光技术(无线遥控发光技术),结合大量的军人长时间训练,达到的效果非常具有震撼力。

儿童,在此次表演中占了较大比例,是一个亮点,个人比较喜欢。儿童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有利于暂时缓和一些外国敌对势力对中国的不友好。

音乐方面,运用了数种中国古代音乐,比如古琴、打击乐器、京剧等等,较好地介绍了中国传统音乐。美中不足的是,刘欢跟那个外国女歌手唱的歌,词曲似乎不是太好,没有往届奥运歌曲那种感染力。朗朗的钢琴不错,我还是喜欢的。

展示和宣传中国方面,选取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戏曲、琴棋书画、太极、古代飞天、现代载人航天等题材,个人觉得非常不错;各个题材之间的过渡也很平滑自然。原本以为,按常规会有一个为四川大地震的默哀仪式,然而却没有。选取了大地震中的一个英雄儿童,跟姚明一起做为旗手入场,构思巧妙,暂时回避了那个悲伤的场面,以乐观积极的方式来表达国家对这个重大历史灾难的态度。

贵宾席上的各国元首,包括美、俄的头头,全部坐在很拥挤的小椅子上,好多人在摇着纸扇,似乎都在出着汗。然而中国几大常委跟罗格,坐在主席台上面,位置很宽敞,似乎每张椅下有独立空调,不然穿西装不会坐得那么自然。 那些外国元首们坐的地方,比我国常委们坐的位置差这么多,有失礼数。至少我是这样认为。

时间控制上,略微超时,搞到了零点之后才结束。这大喜的日子,超一点点时间本无大碍,对次日有比赛任务的运动员来说可能会有些影响。

中国运动员入场服装方面,个人觉得红黄两色虽然强调了喜庆,但有点俗气。

总的来说,个人感觉这次开幕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强大、文明的中国!但是,正如不少媒体指出的那样,中国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是在会外、会后的那些困扰国家的政治、经济、民生等诸多方面的事情。

第三篇:《北京奥运会》的观后感2020最新范文大全

百年奥运梦,今夜终成真。8月8日晚鸟巢局外华灯灿烂,流光溢彩。我们盼望已久的奥运会终于到来了。一道耀眼的光环,照亮古老的日晷。体育场中央,随着一声声强劲有力的打击,2008尊中国古代乐器缶发出动人心的声音,缶上白色灯光依次闪亮,组合出倒计时数字。在雷鸣般的击缶声中,全场观众随着数字的变化一起大声喊:10、9、8、7、6、5、4、3、2、1……在一片欢呼声中,全场迎来了开幕式开始的时刻20点整。此时烟花怒放!只听啪的.一声炸响,空中象撒下了数不清的花瓣,一眨眼变成了一顶顶降落伞。一支支火箭带着嗖嗖声冲入夜空。29个金色大脚印,象征着现代奥运会一届一届走过来的漫长历程。一个个燃烧的脚印穿过夜空,一路向北,走向鸟巢。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在清脆的女童歌声中,身着中国各民族服装的56名少年儿童,簇拥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进入体育场。 

灯光转睛,古琴起声,巨幅画轴缓缓展开,以美丽的奥林匹克为主题的大型文艺表演拉开帷幕……艺术家们历经了多年精心准备的这台演出,以新颖的创意、浓郁的中国风情,富有感染力的表现手法,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林匹克与中华文明融交汇的华丽乐章。  清雅、悠远的古琴声中,黑色的身影在白纸上飞舞,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挥毫泼墨,一幅中国水墨画随后在体育场上缓缓升起。奇妙的四大发明点亮外国人民的心。辽远无边的沙漠,波涛汹涌的大海,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艰苦跋涉,破浪前进。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英国女歌手莎拉·布莱曼和中国歌手刘欢深情地歌唱奥林匹克运动主题歌《我和你》。伴随着朗朗指下流出的悠扬的旋律,华彩灯光打扮着靓丽夜空,一个个星星人站在巨大的地球上,向多个方向播散开来。他们每个人身着2008颗灯饰点星星服,像巨龙翻腾一样,在宇宙中形一百多条月亮线,随后汇成一条耀眼的星河。象征着世界和平的和平鸽,展翅腾空,翱翔在星光河影之中…… 

21时10分运动员入场式开始。反映世界五大洲风格的乐队轮番奏响着不同的经典乐曲。来自奥林匹克运动发源地希腊代表团首先入场,其他国家和地区代表团按汉字简化顺序先后进场。共有20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加本届奥运会。  李宁点燃了最后的火炬,像太空人一样在鸟巢上空穿梭……  彩色的脸,彩色的人,彩色的鸟巢,彩色的北京,彩色的中国,彩色的世界,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加油!为奥运加油!为北京加油!

第四篇:《北京奥运会》的观后感2020最新范文大全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鸟巢”开幕了。开幕式上,精彩的文艺表演、绚丽的烟花,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引了亿万观众的眼球。随着奥运比赛的正式开始,各国运动健儿顽强拼搏,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纪录。

我最喜欢看的是乒乓球比赛。虽然中国队包揽了全部金牌,但更值得一提的是瑞典老将佩尔森。他已是42岁高龄了,但却一路过关斩将,最后将与王励勤争夺铜牌。在比赛进行到第三局时,由于打得太猛,佩尔森左腿肌肉拉伤,经过简单的处理后,顽强地打完了比赛。尽管他没有获得比赛的胜利,但我还是很佩服他那坚强的意志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体操比赛也很感人。变更国籍后的前苏联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为了给身患白血病的儿子阿廖沙治疗,虽然已经33岁了,但还在不停地比赛,赢取奖金,来稳定孩子的病情,看到这里,我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在所有中国健儿的努力下,中国获得了五十一枚金牌,在将牌榜上位居第一,这是中国在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我为他们而骄傲,并期待着四年后的伦敦奥运会上再创辉煌!

第五篇:08奥运会观后感

毫无疑问,任何一个国家在北京奥运后举办奥运会是非常有压力的,而且很多人也会不自觉的带着北京奥运的比较眼神来观看伦敦。

显然,伦敦不可能有北京那么多的人力与物力投入到奥运开幕式中。开幕式中的群众演员的确不多,但是那幅清新的伦敦郊外的田园风光,首先令人非常赏心悦目,而接下来表演的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污染后果,非常明确的体现了这届奥运想表达的意愿,那就是绿色健康,回归自然。

接下来的那个五环喷射效果,以及最后的点火仪式,都体现了伦敦的科技与创新,非常吸引人,一点都不比北京差,甚至更好。 007的出现,另我非常兴奋,因为这是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要看的电影。而憨豆先生搞怪幽默,让人在炎炎夏日下的确是轻松了一把,全家人都在笑,全世界的人也都在笑,证明了他不可抵挡的魅力,也证明了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但是如果觉得伦敦奥运开幕式就这些,那就大错特错了。接下来的场景才是我让我冲动写这篇日志的原因,尽管我已经很多年没动笔了。

在伦敦奥运的圣火点燃后,保罗―麦卡特尼登场了,他坐在钢琴前,弹唱起了《Hey Jude》。这首歌是麦卡特尼1968年为约翰―列侬和前妻辛西娅的儿子朱利安写的,麦卡特尼担心父母的婚姻变化会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有感与此在车里写下了这首传世经典。

已经度过70年岁月沧桑的保罗看上去依然是那么年轻而富有魅力。坐在钢琴前的他透射着一种如此从容与淡定的成熟,似乎只是在表演给他自己听。他根本不需要刻意的去煽动现场的观众,也不需要去迎合。

这是一首简单优美的歌曲,它所表达的爱的关怀与纯挚的情感是如此真实,在麦卡特尼弹唱出来,再次深深感染了现场所有人。现场8万人陪着麦卡特尼唱起这首歌,持续了7分钟,只恨时间太快一直循环下去才好。这个场景展现出来的正是奥林匹克追求的和平,关爱,平等与人性精神,也是2008张艺谋根本达不到的高度。

说的再具体些,尽管中国的历史悠久,有过灿烂的文明。现在的中国经济也不错,可以出去扬眉吐气了。但是今天的中国在人文精神追求上与西方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或者是差距。总体体现在浮躁,自我,盲目拜金,摆阔,缺少公德意识。 西方更有点返璞归真的感觉,追求自我价值,淡泊,舒适,自然,尊重个体。

2008奥运投入的巨大人力财力追求的那种奢侈的视觉效果,在我眼里,已经被保罗―麦卡特尼的这首简单的压轴歌曲轻轻打败。

推荐专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观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