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详情页

风筝鲁迅读后感(推荐2篇)

2022-10-17 22:25:55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风筝鲁迅读后感(推荐2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风筝鲁迅读后感(推荐2篇)》。

第一篇:《风筝》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教你怎样做人的一本书《追风筝的人》。

这本书主要讲了主人公阿米尔和仆人哈桑之间的故事。哈桑是一个长着兔唇的男孩,他善良、诚实、很单纯,他弹弓打得很好,还很会追风筝。阿米尔是一个胆小、怕事、懦弱、没有责任感的人,但写故事写的很好。在一次追风筝比赛时,哈桑为了保护阿米尔的风筝被别的孩子打了。因为害怕,阿米尔没有帮助哈桑。阿米尔害怕哈桑知道自己没有帮助他,害怕哈桑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后来诬陷哈桑,逼走了他。阿米尔一直感到自责,感到对不起哈桑,感到自己是一个坏人。

因为战乱,阿米尔和爸爸一起逃亡到美国。在美国阿米尔结婚,爸爸去世。后来,在阿米尔爸爸的朋友拉辛汗的告知和劝说下,阿米尔知道了哈桑和自己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为了帮助哈桑的儿子(也是阿米尔的侄子)为了让自己从新做回一个好人,阿米尔决定回到故乡。经过种种磨难阿米尔救出索拉博,并把他带回到美国。

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做人要做正直、善良、诚实的人,不然你的一生都会生活在痛苦中。只有做一个好人你才能快乐。

第二篇:《风筝》读后感

听说,人教版语文教材里鲁迅的《风筝》被换掉了,理由是"偏深奥"。这个理由似乎很充分,钱理群先生不也说过,鲁迅不是"过去式"的作家,而是"现代正在进行式"的作家,他的表达是"预言式的表达",也就是说他说的话早了一些,所以大家不理解。是啊,他说的话,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差不多横跨了一个世纪,我们还是不理解,或许,他的深奥不仅仅是对于学生们,就连那些教材的编写者们,那些神圣的语文教授者们,应该也是不理解的,所以才会觉得深奥,觉得学生理解不了,觉得不适应再放在初一教材里。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悲哀,悲哀过后,却不由自主地想到鲁迅的《论睁了眼看》。本来孩子一出生,他就睁着眼睛看世界了,但是在中国,要真正落实到常识――睁了眼看,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中国的文化,中国人,对于社会采取的态度,常常是闭着眼看。所以,对于这些可爱的初中生们,对于这一轮轮初升的太阳,对于这一朵朵稚嫩的"花蕾",我们不要求他们去思考、去创新、去反省、去反抗,只需要他们闭着眼看,像阿Q一般沉入各式美妙的幻想,于是一切都很单纯很圆满。鲁迅说,闭了眼就可以"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所以,才会有老人倒地后无人肯扶的漠然;所以,才会有小悦悦被撞后反复被碾的惨况;所以,才会有"我爸是李刚"的盲目嚣张……

鲁迅的文章真的太深奥吗?诚然不是。就我个人来说,十几年的语文学习,记忆最深刻的还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那充满童趣的温暖轻唤;《孔乙已》里辩论着读书人的事"叫窃不叫偷"的荒诞低喊;《祝福》里反复诉说着"我真傻"的愚昧低喃;《药》里争抢人血馒头时的疯狂嘶吼――这一切,都是铁屋子里的呐喊,虽然不一定所有的人都听得见;虽然听见了的人不一定都会跟着喊,但是,他起码用生动入骨的形象,引我们睁了眼看。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孩子们一眼便看到尽头;也不能强求他们一眼看到真相;可是看不透澈,看不通透难道就一定要叫他们闭了眼不闻不问不思不想?连课文都要简单轻松好教好学好看好玩?

九十几年前的鲁迅何苦清醒透彻。过去了九十余年,这个社会仍然故我。故我,却再也没有了鲁迅,没有了人来呐喊,呐喊着让我们,让孩子们――睁了眼看。

推荐专题: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 小王子读后感 风筝鲁迅读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