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详情页

鲁迅立论读后感(合集)

2022-10-17 22:22:0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鲁迅立论读后感(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鲁迅立论读后感(合集)》。

第一篇:鲁迅全集读后感

鲁迅在小说、诗歌、散文、杂文上均有建树。他写的小说不多。但却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鲁迅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名字叫《示众》,小说中充分展示了看与被看的关系。

鲁迅的小说《示众》,小说中所有的人只有一个动作:看,他们之间只有一个关系:一面看别人,一面被别人看。每天每刻,都处在被众目睽睽地看的境遇中,而自己也在时时窥视他人。时不时的在互相堵、挡、塞着,挤压着他人的生存空间,于是就引起无休止的争斗,打着、冲着、撞着、麻木着…这就是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也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

这是一个病态的社会,特点是:处于被看地位的是下层社会的人,是供他人来鉴赏的;而看客也不忘演戏,叹息一番,以获得自我崇高感,然后满意地离去。

其实,《药》中还将这“看”与“被看”的关系上升为“吃”与“被吃”的关系。夏瑜为革命而牺牲了,而却被无知的小栓吃掉了。革命者的鲜血就这样被糟蹋了。鲁迅就希望通过这样的结局在读者的心灵中引起拷问,希望从而唤醒民心,并反思革命失败的原因。这就是鲁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所在了。

鲁迅的其他作品大多采用了这个“示众”的描述方式。《祝福》中的祥林嫂是“被看”,乡村里的人是“看客”;《啊q正传》里的啊q既是“看客”也是“被看”之人;《呐喊自序》中革命者因杀头而“被看”,中日学生均为“看客”等等。而鲁迅小说成功的原因之一,大概就是他采用了这样的一种令人哭笑不得的特殊模式。

鲁迅希望人们在读他的小说的时候得到一种警醒,一种反思,一种启示。鲁迅深刻地感到改造国民性的迫切感,他希望通过他的笔唤醒那些麻木而善良的灵魂,希望他们和他一样并肩作战,一起努力,为推翻吃人的社会而斗争。

鲁迅小说中的“示众”描写反复出现,令人当时的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反复思考。于是,他达到了他的写作目的,“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他是成功的。

第二篇:鲁迅全集读后感

秋风瑟瑟的日子,漫步蛟河的红叶谷,不知道是大自然放飞了我的感情,还是淤积在心中的闷气终于有了释放的机会;按我平常的体力,说什么也是疯狂不了那么整整一天的时间的。等到晚上回到家,我还真的觉得有些累了;洗了澡躺倒在床上,不觉就进入梦乡,好久时间了,我还没有过就这样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就进入了梦乡。

不知道是因为太累的缘故,还是因为在自然里一下子找到了心灵的感觉;我竟然还能做梦,而且梦到了满山遍野的鲜花,梦到了在山花中有一位老者,当我走近一看,原来是鲁迅先生;他朝我笑了笑,要知道,在我的印象中,他老人家还从来没有笑过。大概是因为这么奇怪的一笑,竟然把我从睡梦中给惊醒过来。睁开眼睛,发现已经到了后半夜,我不知为什么却没有了睡意。

梦里能看见鲁迅先生,这可是我多年没有遇到过的情形;不过在我的人生理念中,鲁迅可是给我难以估量的影响,给了我无法想像的动力。我悄悄起床,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关于鲁迅的书,又悄悄的回到床上。其实这也就是一种心境,对于鲁迅先生我是不需要什么书去借助回忆的;但多少年了,这就是一种习惯,不论去想什么,总是喜欢手中拿着一本相关内容的书。

到底鲁迅先生是什么时候进入我的视野,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了,不过读鲁迅的文字好像还是从《祥林嫂》开始的;当时读鲁迅的文章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一种厚重,而且是从未有过的那种厚重。在那个算是小说的故事中,我记住了贺老六,记住了祥林嫂,记住了阿毛,当然还有那个不让祥林嫂去端祭品的老爷。说来也就是奇怪,读鲁迅的文字尽管当时还不能理解其内涵,可是却能记住故事的一切;不知道是鲁迅笔下有什么特别的魅力,还是因为他所塑造的人物总能给人心灵的震撼;总之,喜欢鲁迅我就是从《祥林嫂》开始的。

不过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开始阅读鲁迅的杂文,开始走进鲁迅先生的精神世界;尽管我知道鲁迅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在他的身上孕育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一种人文情怀;要真正走进他的精神世界,那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知道是在初中,还是在小学,我们的课本上有鲁迅先生一篇《为了忘却的纪念》,当时这篇文章是在老师的解读中进行领会的;那个时候我的心灵还不象现在这么的完善,还不象现在这样的具有冲击力;当时只是感觉鲁迅有一种时代的精神,有一种敢于直面社会的人伦勇气。不过后来我读到了鲁迅的《阿Q正传》,终于开始了对一代文化伟人的追求之旅。

关于阿Q,在他走到这个世界以来,论说的文字恐怕已经没有办法去进行统计和归纳了;不过对于这篇小说我却读过不知道已经有多少回了,对于阿Q我也不知道思考了多少次;因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人仿佛都唾弃,仿佛都嗤之以鼻的市侩小人物,竟然能融进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我不知道鲁迅是怎么想着构思出这么一个可怜的人物形象;但是我却隐隐的感到,他之所以当年能弃医从文,之所以为了一种信念和自己的同胞兄弟反目为仇,就是因为,他知道,在中国人的骨子里已经有了一种让社会无奈和哀叹的细胞;他想诊治,可他也知道自己的力量单薄,知道一个民族从远古走来自然是因为有它走来的理由;所以,鲁迅一生都不能让自己从自我的羁绊中解脱出来;不然他是不会给自己的杂文小集取名叫《呐喊》的。

我一直在想,阿Q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底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占有怎样的位置;头上长了疮,却不许别人说长了疮;明明胆小害怕,却要强装着精神去捏一把人家小尼姑的大腿;明明自己什么都不是,最后却

到处给人说他就是“革命党”,结果人家要杀“革命党”,自然他就被砍了头;可悲的是,就在被砍头的路上,还生怕别人说他不象“革命党”,还想着小尼姑的大腿是那么的美妙。就是在砍头的契约上画押的的时候,他还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小心,生怕自己把圆圈画不圆,生怕被别人笑话。

阿Q就是这样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不过当年鲁迅写出这样的传世之作,却纯粹是一种偶然;因为这样的文字他是以连载的方式,随写随发,最后就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我记不清楚是在哪里,鲁迅曾经说过,当时他没有安排阿Q去死,可是写到后来,他觉得阿Q不能再活下去了,于是只能安排这样的结局。阿Q是应该死掉的,也许在鲁迅先生的潜意识中一直就有这样的愿望;可是做为艺术形象的阿Q是死掉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阿Q这样的人物仿佛现在不但没有绝迹,反倒多了起来。我想,如果鲁迅先生能活到今天,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感慨。

后来我买了一套《鲁迅全集》,没事情的时候总喜欢翻翻,不知不觉我就这样走进了鲁迅所构设的那个世界。有时候我也知道,就凭自己现在的这点能耐,就凭自己现在的这点积淀,要想领悟鲁迅,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不过读了多年鲁迅的书,说在我的灵魂中没有烙上什么印记,那也是不可能的;记得鲁迅不知在那篇文章中说:“在我的后院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本来很是平常的描述,可是用这样的方式来传送自己的一种心境的文字,好多年了,一直就深深的印刻在我的心里。记得也曾听到过有些文化界的高人诠释过这段文字,尽管觉得他们说的似乎也有道理,但我总还是觉得诠释的过程本身就有许多美中不足。因为鲁迅在写出这样的文字的时候,也许没有刻意,就是自己原始心境中感情的一种自然流露。

“在这个世界上本来是没有路的,但人走的多了也就成了路。”其实这就是一个特别浅显的道理,但是从鲁迅的笔下写出来,就能给人留下无与伦比的震撼。也许这不光是文字的力量;也许这之中有着一种对生命的认可。我在过去写的许多文字中都曾经引用过这段话,每次用到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而且带来的效果也不一样。大概中国的文字就有这样的精妙之处,或者说,是鲁迅赋予了中国文字一种新鲜的生命和活力。反正,尽管我现在很难完整的记起鲁迅的那篇文章,但是,在我那些不成器的文字中自己多多少少也能感觉到鲁迅留给我的痕迹。

有人说,鲁迅很有反叛精神;在鲁迅的人生轨迹中,我们也许能够看到一个穿着长袍的老人,一支接一支的吸着烟卷;尽管最后他结束生命的方式和这些可恶的香烟有关系;不过我想他老人家一定不会后悔,一定不会让自己的生命沉沦在一种烟雾缭绕的梦境之中。我知道,现在研究鲁迅的人很多,而且还有不少是因为鲁迅而成了著名的学者和专家;但是鲁迅留下的就是他的那些传世的文字,也许是可知可感悟,永远也无法去用语言来表述。因为任何传世的东西都有其深奥的理由在里边,都有其不可知的玄妙令人神往。

鲁迅的婚姻也曾留下遗憾,尽管后人用他和自己的学生许广平的爱情故事在诠释爱情的伟大;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从鲁迅留给我们的他的那些照片的脸上看到一种苦难和哀愁。有人说,这是一张忧国忧民的脸,但是我却一直无法说服自己去认同这样的观点。也许在鲁迅的心灵深处,还有另外的一种感情惆怅。因为在他留给我们的那些文字的背后总是有着一种让人无法解读的隐痛。

鲁迅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鲁迅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现象;本来在我的心目中,鲁迅应该属于中华的文化,中华的精神;可是,也许是我们的这个社会留驻这样的伟人时间太长,也许是我们今天有不少的人也想让自己成为鲁迅笔下的阿Q先生;竟然莫名其妙的设想起来,如果鲁迅能活到今天,那么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过去我说过,历史不能重复,历史更不能假想;今天我仍然还是这样的观点;鲁迅就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产物;就和今天不可能出现鲁迅这样的人物一样。大家的心意我明白,是想用鲁迅来阐释当今社会的一种无聊;可是这样对鲁迅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因为我们生存的世界发展到今天,留下的就是我们这些无聊的饿庸人。如果现在要用一个庸人的心理感受来诉说鲁迅伟大的一生,也许我们的这个社会还就真的没有了希望。

听说鲁迅的后代为了鲁迅的著作版权到处和出版社打官司;我没有去考证过这些消息的来源是否可靠;不过我想,把一个属于中华的财富不管怎么样的归到个人的名下,都是对鲁迅精神的最大亵渎。我想,鲁迅没有想着自己死后还要给自己留下什么;如果真的有了这样的想法,也许今天我们看到的《鲁迅全集》恐怕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有人也曾探讨过李白为什么后人都是庸人的原由;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因为李白嗜酒如命,破坏了遗传基因,所以?。也许这是对的,因为这是科学;也许没有根据,因为李白的后人没有再留下李白那样伟大的诗章。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属于人类的伟人是不可能复制的;说什么“老子英雄儿好汉”,纯属扯淡。

不觉间,我看遮挡着窗帘的窗子,才发现真的东方已经鱼肚白了:“我想到了鲁迅先生,想?”

第三篇:鲁迅的朝花夕拾读后感

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如果要我来回答:他是我中学时代不怎么喜欢的一个“课文作家”,一个面容冷峻眉毛浓密嘴唇上都是胡子的男人,说话半文不白的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不喜欢的原因呢?一言难尽啊!

我第一次接触鲁迅,大概就是小学时代的那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章讲了什么,我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一直记得这个片段:

鲁迅说他小时候鼻子又高又挺,后来碰了几次壁,鼻子就变平了。作者问他“为什么会碰壁”的时候,鲁迅回答: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句话被放在课后习题里重点分析。于是我知道,“黑洞洞的”是表示当时社会的黑暗, “碰壁”是形容革命遭到了挫折,而鲁迅先生幽默的说法表达了他乐观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革命决心。

虽然我一点儿都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好幽默的,但这个初次相遇的确在某种意义上奠定了鲁迅的基调:六年的时光里,他的影子苦大仇深地飘扬在语文课本的字里行间。每一次出现,他肯定在严厉地抨击什么、无情地批判什么、辛辣地讽刺什么这些“什么”内容很丰富,但无非就是“吃人的”封建礼教啊、反动派啊、“旧势力”之类的很抽象但一听就觉得“不像个好东西”的事物。

如果鲁迅是我们身边的一个人,那他一定在不停地抱怨、抱怨、再抱怨……

而谁会喜欢一个一天到晚传播“负能量”的人呢?

再说了,他说话还文绉绉的,看着就头大……所以他哪里是在传播负能量,他就是负能量!

从2006年中学毕业到2013年研究生毕业,整整七年的时间里,我都没有再读过鲁迅。只有在《现当代文学史》的试卷上,遇到填空题我工工整整地写下“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遇到简答题、论述题,一看“鲁迅”二字立马大笔一挥“严厉地抨击什么、无情地批判什么、辛辣地讽刺什么”……

2014年的1月,在老家翻书架的时候,我发现了这本薄薄的《朝花夕拾》只见标题的正上方,赫然写着“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

我当然知道这本书了!我还记得它是散文集、还记得它最初发表在《莽原》杂志,原名“旧事重提”。

你看,我没背错吧?!

在书的第一页,“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很贴心地为小读者们准备了一篇导读:先介绍鲁迅、再介绍创作背景,然后对10篇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进行了分别概括。

我一直觉得写导读剧透是一件很没意思的事情,就像看《我是歌手》之前不小心看了一眼微博,然后发生了什么、最后的名次是什么全都知道了,再去看节目趣味全无。

于是我跳过了导读,花一个上午的时间,慢悠悠地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

合上书的那一刹那,我有点不敢相信:天呐!我竟然读完了鲁迅的《朝花夕拾》?!我竟然又读了一遍《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更要命的是,我竟然觉得每一篇散文,都挺“有意思”的!而同样的文章,多年前,恰恰造成了我痛苦的中学语文学习体验。

当我返回到导读的时候,读着读着就开始困惑了:我眼中的《朝花夕拾》明明就是一个经历了人生酸苦的成人回忆童年、少年时光的文字集,怎么被这位署名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的作者导读得充满了政治斗争的味道?

我不太明白“革命家”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但大概觉得是这一种以革命为职业或者事业的人吧?钢琴家弹钢琴、舞蹈家跳舞、歌唱家唱歌……所以革命家天然搞革命:不仅搞,还要比别人搞得好、搞得精、搞得频繁。

可是,钢琴家也有不弹钢琴而吃饭的时候,舞蹈家也有不跳舞打开微信水一水朋友圈的时候,歌唱家除了唱歌有时候还是会说说脏话的……因此,革命家在搞革命之余,也有自己作为普通人类的一面而人,是复杂的。

中学语文课上我见到的鲁迅“一点儿人味儿都没有”;而今天我读到的《朝花夕拾》中的鲁迅却颇为真实。

打一个不太恰当地比方:鲁迅就像我一个研究生毕业、进了事业单位的老同学,偶尔聚会跟我讲起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的“心路历程”他是个性格有点叛逆、言辞时不时过激的老青年,经过世事磨练因而眼神浑浊、叙述往事时难免感怀一下现实艰难。

他会怀念生命中遇到的一些人:世俗而善良的保姆(阿长)、对他关爱有加的师长(藤野先生)、命运坎坷的朋友(范爱农);他也会想起一些不怎么让人开心的人比如有些猥琐、自私、病态的长辈(衍太太)。

他同样会怀念起往事:比如小时候读的一些书,回想起来却觉得那些故事荒唐而虚伪(《二十四孝图》);小时候去看玩耍之前,被父亲要求学习,以至于最后去玩儿了都没有觉得快乐(《五猖会》);离开家去读小学,感叹旧时光逝去,但在小学的日子似乎也并不是完全乏味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外地读书,读了几个大学,结果发现大学教育不太对自己的胃口(《琐记》)……

如果去掉上面两段中括弧里的内容,一遍读过来,我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丰满而又正常的人应有的生活轨迹。

鲁迅文笔犀利是显而易见的,但他并未失去凡人所应有的情怀。

可是导读的部分解释却总让我觉得用力过猛:

比如说《五猖会》吧,导读表示这篇文章“指出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我实在不明白什么是“封建教育”?按照文章的情节,在看迎赛神会之前,父亲要求幼年鲁迅背《鉴略》,背不好就不让出去玩,这个难道就是“封建教育”吗?既然可以指出当时的“封建教育”落后,今天的教育起码应该是“非封建教育”或者“不那么封建的教育”了吧?我很难回答今天的教育是否很好地保护了儿童的天性。何况什么是“儿童的天性”,这个东西是否需要“保护”以及怎样才算是“保护”,这些似乎都是可以扔到清华大学辩论队里辩上三天三夜的问题。

再比如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读中认为这篇文章“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情趣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该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又来了!“束缚儿童天性”、“封建私塾教育”……这二者怎样界定、是否对立、以及文章是不是表达了这样的对立……这都是非常令人困惑的问题。在读了三遍原文之后,我总觉得鲁迅离开百草园之后虽然依依不舍,在三味书屋被“束缚天性”之后也在“苦中作乐”,二者之间并没有“尖锐的矛盾”。快乐的童年逝去,鲁迅固然不舍,在三味书屋的日子似乎也是“快乐”的一部分,或者说起码不痛苦。

我宁愿相信这两篇文章只是表达作者的遗憾和怅惘这样容易被理解的情结,而不是恶狠狠地要用自己一个人的亲身经历来控诉教育。

毕竟一个理性的作者和读者都不应该由“我一个人的童年时代受教育不快乐”得出“这个教育是摧残天性的”。

当然,《朝花夕拾》中的讽刺、抨击、批判是非常普遍的。这些批判有些在辛辣老到的文字中非常直接和明确,还有一部分隐晦到需要借助于文章的尾注来了解历史背景。比如《狗猫鼠》这篇散文,如果读者不了解鲁迅和陈西滢、徐志摩的论战简直不知道鲁迅在说什么,《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如果没有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也会感到不知所云。

如果读者没有文学史的研究任务或者特别的兴趣,我相信这些内容非但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反而会增加阅读负担、降低阅读效率。

我们想象一百年以后,“方寒大战”期间的各种各样的长微博被集结成册并由认真的编辑加入注解。读者读到“这是真的吗?”、“这就是xxxx的又一铁证”……等等的时候,必须了解当时发生了什么样的论战、双方是怎样表现的、围观群众是怎样反应的才恍然大悟:哦,这个短语或者句子原来是方舟子说过的原话,它被引用之后有的确会有奇特的修辞效果。

一个对方舟子、韩寒感兴趣的读者也许会如饥似渴地挖掘这段历史,更多无关的读者却容易被搞晕然后“读不下去”。

我总觉得一篇杂文、时评,首先必须要做的功课是交代好前因后果,其次才是有针对性的攻击或立论。对时事的评论在其他文学作品如狭义的散文、小说中隐晦的带入不应当影响文章的可阅读性。这样一个普通读者可以读到一个流畅运行的故事或者感悟到一种人类共有的情感,而一个喜欢考据和历史知识丰富的阅读者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探测到还原的史实和作者的态度。

但鲁迅和很多其他的作者并不这么认为,起码我就见过不看尾注、不用Google就根本看不懂的文章,看起来相当伤脑筋。

让我从自身的角度,来总结一下鲁迅曾经带给我痛苦的语文学习体验的原因吧:一方面是语言的隔阂中学时代的我,对于半文不白的汉语没有很好的兼容能力;另一方面则是生活阅历和历史知识的欠缺;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则是由于教材编写者和语文老师的生硬解读所造成的刻板印象。

而今天我觉得《朝花夕拾》是一本不错的散文集并且喜欢阅读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年龄大了以后,阅读汉语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则是在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之后,我开始能够理解鲁迅的一部分思想感情。

阅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阅读应当是一种乐趣,而不应当是负担;阅读是去了解世界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去浏览已经定义好的世界的说明文档;阅读应当锻炼感性和理性的思维,令读者感受到文字的张力和语言的美好而思维和美好,是冰冷的“标准答案”和“答题要点”所不能给予的。

事实上,我认为只要有充分的证据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怎么解读鲁迅和他的文字都不应为过。重要的不是答案,重要的是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对于语文教育者来说,在阅读方面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要可贵得多。

当我们看到网上的“论战”中,笔仗的双方都罔顾逻辑的缜密而忙于不断的人身攻击的时候,我都在怀疑:这样批判性思维的缺失,跟语文课上的阅读教育是否有关联?起码在我的眼里,这些论战的主角和我的语文老师门一样,都在做着“告诉你一个无比正确的结论”这样的事情。

我不知道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是如何解读鲁迅文章的,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能否理解鲁迅和他的语言。不过想想看,今天的互联网是如此的发达,还有什么事情他们不会懂呢?

即使今天不懂,以后也会懂得吧?但愿他们有能力懂得的时候,还有阅读的习惯。

十年后,第一次读完《朝花夕拾》。我更加坚定地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贴附在文字上面的那些花花绿绿的标签都会随风剥落,文学作品中与人性最接近的那一部分才是永恒的。

十年前我可以乖乖地在试卷上写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达了对封建私塾教育的控诉,十年之后我会指着当初的试卷追问自己“What?”、 “Why?”、 “When?”、 “Where”和“How?” .

再加上一个:“Seriously?”。

第四篇:鲁迅全集读后感

虽然那革命,革革命的时代已经远去,中国也有了不可限量似的未来。但中国人的积习仍未有丝毫改变。

中国人较之西洋人应称得上伶俐人。懂得“中庸之道”,明白得道与失道,更了解“非礼勿听,非礼勿视”,是一等的良民,且是中立的。中国人自有自己的布置,如鲁迅先生所言:“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但也可以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中国人亦喜欢流言,就如苍蝇热衷于细菌。“一见短袖子,便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正如鲁迅先生的先见,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例如邻里之间,往往闲来无事,立志于观望别家,若找出丝毫事端,便开始影影绰绰,窃窃私语,当面仍旧是温蔼的笑脸。

第一次回国,邻居们的热情是可以把人溶化的,炽热的热情背后则开始打听和估算所有可知或不可知的细节。想到鲁迅先生提到的两种亦或四种:凶兽和羊;及凶兽样的羊和扮做羊的凶兽。现在仍是有的,那本是自古有之的。只是那现象的原因成了利益。

另说贵贱,大小,上下吧。在国内,城市人看不起乡下人;白领看不起蓝领。在国外,香港来的看不起大陆来的;大城市的看不起小城市的;父母花钱供的看不起自己打工的。嫁在国外,嫁白人的看不起嫁阿叉难民的;嫁阿叉难民的看不起嫁老头的。这种种的看不起便围成了整个华人世界。那毫不留情的中伤和白眼随处可见。这本是不该分贵贱的时代了,可骨子里的“古而有之”许会继续到未来吧。

再就是思想的局限。中国人讲究稳妥,无论说话办事。初到国外,班上的同学大半是同胞,成群结队的讲着中文,那讲英文的自然被视为异类,不敢骂你崇洋,但大可以孤立你。教授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则是一致相同或相似的答案,那所谓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整齐是可见一斑的。稳妥地目的是达到了的。

写了这许多中国人的积习,其实中国人的伶俐是不可限量的。中国中庸了千年之后,需要的是个体独立的中坚力量。我们的经济已经腾飞,再不做只求自保的蚁民了。中国人亦要用另外的视野看世界,甚或自己。

鲁迅先生的文字并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消逝。那些尖锐深刻的文字,让人心隐隐的痛。我们却是不该忘记那些战士的,今天的幸福与自由。鲁迅先生的文字让我们完全陷入曾经的那个纷乱的年代,人们所付出的代价亦是不该忘却的。少年时代很是痛恨这些文字,那大段大段的背诵,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不知同龄的人有无阅读鲁迅全集的。城市的孩子们已经没有了苦痛吧。我却在此刻臣服。

第五篇:鲁迅野草读后感

看《野草》还是在初中,当时语文课本里有篇《雪》,很是喜爱可又说不出为什么喜欢。现在重读《野草》,此时此刻,莫名的感觉灵魂附体。我觉得这样也好,有时候说不出的感觉最好不说为妙,不然把别人搞得莫名其妙。就好比《秋夜》里的那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是一株也是枣树"就把很多人搞晕了。

《野草》的笔调和他其他作品的风格不太一样,虽然少了针砭时弊、嬉笑怒骂,但是显得晦涩、冷峻、沉沦,甚至绝望。正如《希望》中所说的,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虽然全篇《野草》我有半数都没怎么读懂,但就那几篇读懂的文章我可以发表一些感想。

《狗的驳诘》是对人性的讽刺,因为狗再狡猾,再势力,也不如人那般,懂得区分"铜和银、布和绸、官和民、主和仆"。其实没有人天生愿做走狗,只有有好处可得,宁愿做狗。富人的狗总是比穷的人生活地自在。

本人最喜欢的是《立论》,它把中国人的老于世故以及圆滑的刻画得淋漓尽致。说真话要挨打,说谎话有悖于良心,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什么都不说,或者说,不说任何有实际意义的东西。不愿意鲜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你想要表明,只能说明你不会做人。周围的人像是一团小心翼翼的空气,深怕遇冷成云,化作雨掉下来。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让我不禁有一种读《阿Q正传》的感觉,中国人的奴性被描绘的想象生动,跃然纸上。正直的人都是傻子,奴才都是识时务的,聪明人都是懂道理的,社会就是这样,不言而喻。

《过客》像是一个剧本,一篇让我觉得荒诞、沉重的剧本。剧本没有多少人物,没有什么情节。过客只想去坟。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还是要继续走下去,直到死亡的那一刻。

《影的告别》是相当纠结的一篇,是在挽留与割舍之间的两难,然而人与影终究是无法分离的。只好选择接受现实。被光明消失,被黑暗吞没。既然知道消失和吞没的结局,那么不必苦闷。人生生而孤独。

《野草》像是一面扭曲的镜子,从中可以看到的是一个扭曲的自己。扭曲的自己或许才是真实的自己。关于死亡,关于鲜血,关于黑暗,关于绝望,关于憎恶,关于复仇,关于昏沉。既然有光明,有必然有暗影,只不过暗影藏在背后无法让自己看见。

无论什么人,只要你在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挡开笼罩着你的命运的绝望。但同时,你可以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你在废墟中所看到的一切,因为你和别人看到的不同,而且更多。

第六篇:鲁迅野草读后感

世界上什么东西力气最大?是植物的种子。这星期,我学习了夏衍一篇很著名的散文——《野草》。作者通过对种子、野草和生命力的歌颂和肯定,表达了他对黑暗现实重压的蔑视,以及对民众力量的信赖。学习完了课文,我感受到小草那种面对困难奋然向上的顽强精神。

当我读到"这种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的时候,我体会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感受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启迪人们:在困难面前不要悲观叹气,要以顽强的意志克服一切阻力,奋然向上。这时,令我想起了暑假里的一件事…

暑假的时候,火辣的太阳在天空中照耀着大地,风儿也好像在跟我们玩捉迷藏似的,躲得无影无踪。想学自行车的我马上从家里推出自行车学起来。

我先用手把车头抓得紧紧的,再用一只脚跨过车身,踏上踏板上,还未坐稳,忽然车身向左一晃,车子和我一起倒在了地上,同时我发现我的腿也很疼,把裤子卷起来一看,发现腿上长了一块"大青苔"。我坐在旁边的石阶上想:人家骑自行车就可以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还能做急转弯呢,我呢,连骑都不会,真丢脸!忽然,我的耳边响起老师的话:面对困难不要悲伤,千万不能半途而废。我立刻走到车子旁边,充满信心地骑上了车,小心翼翼的踩了半个圈,我高兴极了,谁知,车头又开始左摇右摆了,不幸的事情总是发生在我的身上,我的脚卡在了自行车轮子上,幸好我眼疾手快,用双手撑在地上。我还是不服气,从地上爬起来,又继续骑。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下午,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还学会了急转弯呢!

正如野草一样,以不畏艰险,无比坚韧的力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就能克服重重困难,因为我明白了面对困难要有奋然向上的精神!

推荐专题: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 小王子读后感 鲁迅立论读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