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因为教学课文《试胆量》,我阅读了日本黑柳彻子的作品――《窗边的小豆豆》。这部作品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指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日后她成了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小豆豆,这个充满童稚可爱而又不懂规矩的孩子吸引了我。她是个特别的孩子,她会在上课时站在窗边呼唤化装广告宣传员,会和小草聊天,会对小燕子打招呼;她爱交朋友,无论是美丽的美代,还是患了小儿麻痹症的泰明,或者是永远也长不高的高桥君,或者是她家里的那只叫洛克的小狗。她喜欢他们,他们也喜欢“小豆豆”,为了美代她会放弃漂亮的蝴蝶结;为了泰明,她会让他笨重的身体骑在自己的身上爬上自己的树,让他也能看到在树上可以看到的世界;为了高桥君,她会停下自己飞跑的脚步,陪着他一起走;洛克每天都送“小豆豆”上学,为了洛克,她会捂着被洛基咬伤的耳朵对妈妈说:“不关它的事,别骂它。”她还会帮聪明的阿泰削铅笔,无论他是否喜欢自己。我也经常会为小豆豆单纯可爱又勇敢无比的冒险举动会心一笑,譬如她飞身跳入只盖有报纸的粪坑,譬如她与自己的小狗洛克相互扮狼而损伤耳朵,譬如她那想当间谍的理想……,是种久违的感动。童年,就那么真切地在我的眼前。
我为这个孩子的天性感动,更被那位陪着“小豆豆”成长的“巴学园”的小林宗作校长的耐心和创意所感动。你见过能听一个六岁的孩子唠叨四个小时的大人吗?我没见过,但是小林宗作先生就是;你听说过学校建议家长让孩子们穿最差的衣服来学校吗?而他的目的竟然是为了让孩子们没有顾及的去玩耍,太让人觉得奇怪了,小林宗作先生却能想出这样的建议;你能想象一位校长先生陪着大家在学校的礼堂里搭帐篷“野营”吗?很难想象,可小林宗作先生做到了!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个性,“巴学园
”选择了让学生自己选择的学,喜欢学什么就去做哪一科的内容。而这也正是我们的学生所理想中的学习方式。他们的菜谱更是让我佩服得不得了,太有创意了,能抓住小孩子的心理特点,“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就是校长先生要求学生午饭的菜肴。“海的味道”就是海里的海鲜,“山的味道”就是蔬菜和肉。校长开始检查同学的菜肴,如果有的同学没有“山的味道”或“海的味道”的话,校长夫人就会从一个装着鱼丸的锅里,另一个装着煮山芋的锅里拿一样你缺少的给你。
他对幼儿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他尊重儿童,拥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他会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生理有缺陷的孩子……在我不由自主地对这个"头发稀疏,牙齿脱落"的老人肃然起敬的同时,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自己所要找的东西,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价值就在能把孩子的这种本真发掘出来并保持下去,让他成为他自己。”
小豆豆的妈妈也让我为之感动,她能从孩子的角度、孩子的心理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而以一种宽容的心去解决问题。也是难为小豆豆的妈妈了,明明孩子把衣服划破了,找理由骗她,她却认为孩子把能这衣服划破的事放在心上了,就是好孩子了,可见小豆豆淘气到什么程度了。正是她的配合与信任,小林先生的教育方式才能得以完整实施。
从这二人的身上,使我想到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淘气,是耐心地走近孩子,发现孩子的长处,扬长避短地教育,还是一味地阻止指责批评?再比如对有缺点的孩子、有缺陷的孩子、对某些学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该怎么去评价他,是关爱他、激励他、帮助他,还是冷漠他、排斥他?
现在,不要说校长,就是一般的教师、家长,谁能够如此认真、专注地听一个小孩子说上十分钟的话?老师、家长都在说“现在的孩子很难教育
”、“现在的孩子不和家长交流”等,其实,不是孩子不想和长辈交流、沟通,而是因为没有人愿意去听他们内心的话,是因为他们和长辈在一起的时候往往是接受训导、教育,所以孩子向家长关起了自己的房门,向家长锁起了自己的日记,向老师和家长关起了自己的心扉。
小林先生常常感慨地说:“现代教育太依靠文字和语言了,这恐怕会使儿童们的官能衰退的吧?这些官能包括用心灵去观赏自然界,谛听神的细语和触发灵感等等。”看到青蛙跳进池塘这种现象的人里,能够写出‘古池塘,青蛙蓦跳入,水声响’这种绝妙佳句的,恐怕只有松尾芭蕉这样大诗人一个人吧?而看到铁壶盖被里面的蒸汽顶起来的人,看到苹果从树上往地下掉的人,古今中外恐怕也不止瓦特或牛顿一个人吧?在小林校长的观念中:每天的散步是教育,在礼堂里吃“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也是教育;让孩子在晚上看“新来的电车”是教育,露营、走夜路试胆量也是教育;运动会是教育,茶话会是教育,学种庄稼也是教育;野炊是教育,到医院慰问受伤的军人是教育,参加同学的葬礼也是教育。总之,要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要让孩子在阳光下、空气中、社会上成长,这是自然的成长、健康的成长。
当然,不是所有的方法我们都应该去接受或发扬,而我也并无意指责或评判什么。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童年,也都曾从教育的历程中一路走来。这个历程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更重要。书只是引子,我们应该承担思考的责任。如果把《窗边的小豆豆》作为一面镜子,就会发现我们今天家庭和学校教育遇到的所有困惑和痛苦的根源,也会发现我们成人自身的问题。因为不尊重孩子,我们经常做一些违反孩子自然成长规律的事,或拔苗助长,或对孩子自身生长出来的各种学习愿望进行乱砍乱伐;因为不尊重孩子,我们不会平心静气地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意愿,总是毫不在意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因为不尊重孩子,孩子出一点差错,我们就怀疑他们的学习能力,然后
,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以完全对立的态度阻挡孩子独立观察、思考和用整个生命去触摸世界。
作为教师,我们天天在用自己的言语和孩子们进行沟通,但有时我们会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句随意的话刺伤学生柔嫩的心灵,我也曾因为不经意的伤害而深深的自责。“人之初,性本善”,不错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真的,活泼的,同样也是叛逆的,易受伤害的,比如小豆豆。如果问是什么使这样一个孩子有了辉煌的成就,我说,是源自爱的教育。依我所见,教育本身就是爱的浇灌,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只有全身心地去爱孩子,爱教育,才能让孩子真正的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孩子就像是一株幼苗,有爱做养料,用心去浇灌,才能使它健康茁壮的成长。正如书中所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读《窗边的小豆豆》让我深切的明白了:教育者对孩子们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心,是源源不断的动力!付出自己最无私的、最宽容的爱给我们的学生们,做一个关注学生心灵的老师,就是要低下身去,和孩子们心连着心,情牵着情。也许这就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说到读书心得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傲慢与偏见》,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也引起了我很多的思考。傲慢、偏见,这两个毋庸质疑的贬义词,让简.奥斯丁的作品成为精致的象征一时之间闻名遐迩,从而傲慢与偏见也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伟大著作。
简.奥斯丁生于一七七五年,卒于一八一七年。其间英国小说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当小说大师先世之后,就接踵而起以范妮.伯尼为代表的感伤派小说和哥特式传奇小说。虽然风靡,但终究因苍白无力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此后奥斯丁发表了《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劝导》等六部小说。以其理性的光芒照出了伤感,哥特式小说的矫揉造作,从而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开始启蒙。《傲慢与偏见》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然而所不同的是,它以男女主角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述了四起姻缘,通过对照与描写,提出了道德行和行为规范的问题。
当我读完这部著作的时候,我为伊丽莎白和达西最终美满的结为伉俪而感到欣慰和满足。是的,是因为他们有傲慢,有偏见,才会有这一切的波折。伊丽莎白是个热情、活泼、却又不乏纯真的乡村少女形象。他不懂得勾心斗角,不懂得如何区分真实或是虚假,因而偏见在她心中产生。达西是一位上流社会的贵族,如此锋芒毕露的显赫地位,怎会使他不在心中拧成一份傲气?是的,他傲慢正因为如此,才让人们忽略了他身材魁伟,眉清目秀,举止高雅,一表人才的形象,任凭他财产再多,人们也只会认为他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不好逢迎一样。伊丽莎白也只因为对达西的偏见,而使她清新了威克姆对达西人品的贬低之言。
可欣的是,达西与伊丽莎白的矛盾最终融解了。然而,设想,如果达西没有向伊丽莎白示爱意,或是在遭到拒绝和人格的侮辱后没有澄清,并放弃了对真爱的追求,那结果又会是怎样?会是一个悲剧,也许简与宾利执着的感情也会毁于一旦,莉迪娅的轻狂举动会使贝尔特家庭蒙上羞耻的阴影,名声败坏。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呈现。因为达西用他理性的眼光看到了伊利沙白的纯真,他原谅了她。因为爱她,所以他会不顾祖母凯瑟琳的阻止,毅然选择了她。
这样起伏跌荡的爱情,仅有真挚爱情的滋润,他们是因为有了“爱”才走到一起,简与宾利、达西与伊丽莎白。他们的爱是纯粹的,而夏洛特与柯林斯的爱情则完完全全建立在金钱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爱情观从侧面也折射出了社会中两种不同的人群的对立,反映了当社会中的某种矛盾。在本书中,女性的社会角色是很明显的,即便是有钱的太太、小姐们,充当的角色也只是家庭主妇而已。社会中男尊女卑的现象十分严重。如班纳特家中有6个小姐,可是没有男嗣,因而,班纳特家的财产不得不由班纳特先生的侄子继承。这样致使6位班家小姐的嫁妆只有从其母亲当年的嫁妆中分得,嫁妆的卑微常常使的年轻的小姐们不得不选择一条像夏绿蒂那样的路,通过婚姻来为自己将来的温饱作打算,自然会将婚姻视为金钱至上的买卖。如书中所描写的,每一位太太在后半生最大的愿望便是嫁女儿,让她们未来在丈夫的资产庇护下得以生存。因而难怪郡里一旦来了一位有钱的绅士,母亲们便认定他为自己的准女婿。所以当班纳特太太得知伊丽莎白拒绝柯林斯的求婚后十分气愤,责怪女儿不明智。以柯林斯在金钱方面的条件而言,可以保证伊丽莎白将来有安定、温饱的生活,在其母亲看来,放弃这样一棵“摇钱树”是一种无理取闹。在她年轻的时候,也是通过婚姻来衣食无忧,现在她更有义务要求女儿们以此获得“幸福”,没有原因,这只是一种规律,是英国社会当时的婚姻法则。
是自己出身贫寒。
没有经济能力的女性在当时的金钱社会中得以舒适生存的唯一办法是,出生前就挑个名门旺族,但这仅凭机缘,更多不幸出生于普通家庭的,便只能向生活屈服。可悲的是,她们从不发现这是社会的弊端,而一直认为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就像是花瓶,等着有一天被一位出手阔绰的人买走,仅凭运气,与爱情无关。 这便是那一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婚姻怪圈只是她金钱至上的一个体现。社会的不平等性在成了那一时代的婚姻典型,享受爱情是一种奢侈,“现实、生存、理智……”这些词汇在每个人的头脑中如电影般不断地重复放映,每时每刻都在提醒着你。
《傲慢与偏见》通篇是伊丽莎白幽默的俏皮话,可是这种强颜欢笑下,隐藏的却是那一时代人们无尽的苦恼、不满、遗恨。或许不幸太多了,变成了麻木。可是令人羡慕、认可的“幸福”背后,堆砌着的又是什么呢?是金钱、麻木、泪水、悔恨、遗憾,或许更多更多。这本书就是给你了一个这样的空间,让你去思考,去感悟。
-读张恨水先生《啼笑因缘》有感
张恨水,现代著名小说家,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人。笔名愁花恨水生、恨水。1895年出生于一个小官吏家庭,其父曾在景德镇任地方税务官,在他十七岁时去世,由此家道中落,肄业于蒙藏边疆垦殖学堂,不得已以卖文为生,1918年开始写作生涯。曾任北平《世界日报》编辑,《世界日报》、南京人报社社长,北平《新民报》主审兼经理,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1917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因其父曾在江西上饶广信税务当职员而在上饶出生。他特别喜欢《红楼梦》的写作手法,还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之一。 他自1914年开始使用“恨水”这一笔名,其名源于李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句。他的前期作品以描写痴爱缠绵为内容,消遣意味浓重。后来张恨水发表了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金粉世家》,从而扩大了他的影响。但真正使张恨水先生出名的却是长篇小说《啼笑因缘》,这部小说影响很大,由它改编成的戏剧和曲艺不在少数,为《啼笑因缘》而作的续书更是很多。他还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他曾经到过陕西和甘肃,亲自见到当地人的艰难生活,大受震动,其后写作风格发生很大变化,士大夫作风渐渐减少,开始描写民间疾苦。七七事变后,他将很大精力放在写作抗战小说中,抗战胜利后,他的一些作品主要讽刺和揭露国民党的黑暗和腐败。 1967年初,张恨水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恨水先生的作品无疑是最多的,在他五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写的作品字数不下三千万,中长篇小说达一百部以上。而建国后人们对他的评价,也因他后期参与抗战文学的创作而远在其他民国旧派小说家之上。他还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著作有小说《啼笑因缘》、《雁归来》《白蛇传》、《春明外史》、《金粉世家》《雁归来》、《夜深沉》、《梁山伯与祝英台》、《满江红》、《欢喜冤家》、《杨柳青青》、《秦淮世家》、《荷花三娘子》、《水浒新传》、《孔雀东南飞》、《落霞孤鹜》、《纸醉金迷》、《美人恩》、《大江东去》等。 张恨水先生一生共创作了一百多部作品,然而这些做平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热诚关心并积极再现社会现实,不仅继承了章回小说的特点,同时吸取了西方小说的某些技巧,使传统形式与现代内容相适当,章回体与新文学相融,而且悬念丛生,人物命运跌宕起伏。张恨水的小说虽通俗,却追求词章笔法的典雅,雅俗共赏,大大提高了中国通俗文学的水平。与现实联系紧密,应该是其作品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之一。很多人都对张恨水先生及其作品做出了很高的评价,我想,这并不仅仅因为他的文学造诣,更在于其人格魅力。其人虽穷,其志不短。蒋介石夫妇曾亲自前往拜访,他虽然亲自迎接,却并不亲自送别。国民党想请他出面,给他600元的月薪,他却不为所动,而且他终身未曾加入任何党派。
介绍完他的作品,我还要特别介绍绍他的代表作《啼笑因缘》。 张恨水流传最广的小说当推《啼笑因缘 》,这部小说应该算得上是老幼皆知了。 张恨水先生写于1929年,当时在《快活林》上连载,后来,因为战争的原因,曾停止了一段时间。小说以上世纪三十年代为背景,描写了青年人的爱情故事。杭州富家子弟樊家树来北京读书,从而以樊家树为核心,平民女子、艺人沈凤喜、部长千金何丽娜和一代江湖侠女关秀姑都喜欢他,从而在这一男三女之间演绎了一段啼笑皆非的爱情传奇。 该书突出至今版本较多,至少也有二十多种,虽说只有二十万字,但是却赢得了许多读者的青睐。该作品不仅故事情节生动,而且还确立了言情小说的创作模式,有人曾这样评价《啼笑因缘》:“它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作品,我想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一百年的时候,也不可能有一部作品能超过《啼笑因缘》”,更有甚者,还有人评价说:“二十世纪,我国产生了很多名家名作,但是最轰动的一部作品,不是鲁迅的《阿Q正传》,不是矛盾的《子夜》,不是曹禺的《雷雨》,不是郭沫若的《女神》,而是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央视百家讲坛、北大著名教授孔庆东于《啼笑因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市京都六环印刷厂印刷,2008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由此足以见得《啼笑因缘》在现代小说中的地位。
介绍完这部作品,为了下文的方便起见,我还得简单介绍一下书中的主要人物。
樊家树:杭州富家子弟,到北京读书,住在表哥陶伯和家,此人心地善良,同时也是一位比较传统的男人。虽是如此,他却没有富家少爷的架子,他喜欢结交朋友,与人为善。
何丽娜:部长千金,擅长社交,曾长期出入于电影院和舞厅等场合,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思想开放,接触樊家树后被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最终于樊家树喜结连理。 沈凤喜:一位唱大鼓书的平民女子,有着一口好嗓子,曾和樊家树有一段恋情,后被刘将军引诱和逼迫,和刘将军在一起,却最终受不了刘将军的折磨,被其逼疯。
关秀姑:江湖侠女,其父关寿峰曾为强盗,打家劫舍,有着一身的本领。她也因此有着侠女的风范,好打抱不平。父女两都受到过樊家树的帮助,因此和樊家树的关系不一般,后来她杀了刘将军,转到东北,加入了义勇军,最终战死。
介绍完主要的人物,就要转入正题了。
人们常常说,评价作品必得知人论世,我是很赞成这句话的。张恨水先生的父亲早逝,家道中落,正如曹雪芹写《红楼梦》一样,他的作品,大多都是反映现实生活,反映老百姓的生活状况的。《啼笑因缘》则更是如此。如书中描写凤喜家里的生活环境,第一回写樊家树进沈家时的情景:“屋子里也是床铺锅炉盆钵椅凳,样样都有,简直没有安身之处,再转一个弯,引进一间套房里,靠着窗户有一张打土炕,简直将屋子占去了三分之二,剩下一些空地,只设了一张小椅桌,两把破了靠背的椅子,什么陈设也没有......”(选自《啼笑因缘》第二回第26页,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三河市宏达印刷有限公司,2004年5月份第1版第1次印刷),以上这一小段描写,虽然只有区区几十个字,却将沈家的家境描写得绘声绘色,仿佛读者亲临其境似的。而且,其家境之贫寒,恐怕不能简单的形容了。而我们又常常习惯于以小见大,这也是评价许多小说都会使用的方法。沈家只是众多百姓人家的一个缩影而已,他们凭着自己的一点本事,再怎么清贫,至少还可以过日子,而那些没有才艺,完全靠体力生存的人们呢,他们的生活有该是如何呢?
与其说人们喜欢看世俗小说,还不如说人们在看自己的故事。因为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无处不在。沈家时贫苦的,然而,在那个社会,像沈家这样的人家,又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这是不是又应了人们说的那句话呢?“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小说的作用是比较多的,刚才所讲的,只是说《啼笑因缘》反应了当时下层阶级或者说老百姓的生活状况。然而并不是说仅仅如此而已,具体说来,它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包括中上层阶级。下面我再简单的谈谈它所反应的中上层阶级是怎样的。 要说《啼笑因缘》中的中上层阶级,那可就多了去了,如樊家树,陶伯和一家,何丽娜、刘将军、沈国英等。这些人在那个社会上都可算作中上层阶级,然而这些人的生活状态,那可真算得上是千姿百态了。樊家树虽为富家子弟,他却愿意去天桥听戏,愿与关寿峰为友,并慷慨地出资给关寿峰治病。而且还出钱让凤喜去念书,让她从那个世界中解放出来。这些都足以可见樊家树是一个善良的人。他的这种善良,正是他区别于其他人的重要因素。北京的富家子弟不少,可是像他这样善良的人恐怕不多;北京善良的人越不少,然而身份是富家子弟的也恐怕不多。我想:这也是何丽娜喜欢他的一个重要因素吧。
再看陶伯和夫妇,这夫妇两人可算得上是大闲人了。陶伯和虽然在衙门里供职,却并不见得怎么忙碌,因为这夫妇两人去饭店或者舞厅,跳舞和看电影那是常有的事。可以这样说,他们活着,就是为了享受生活。除了不必为生计发愁以外,他们似乎也没有太大的人生目标。他们拿着票子消遣生活,既不帮助贫穷的平民百姓,也不会像刘将军那样欺压百姓,强占良家妇女,他们总是安心的过着自己的生活,做自己的事情。然而我却认为,一个人生活着,若是没有了理想,失去了目标,生活也就失去了动力,失去了意义,一个人就如同一具行尸走肉。那没,生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可是,在当时那个社会的人们,大多数就处于这种生活状态,他们的思想近乎麻木。这可真是一群可悲的人啊。
又说何丽娜,此人的生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遇到樊家树之前和遇到樊家树之后。尽管在遇到樊家树之前的生活,作者并未过多的涉及,而我们却可以知道,她的生活是极其奢侈的,随便一杯咖啡就可以花上好几块钱,给小费比给咖啡钱还多。而且这些,已经成为一种消费习惯了。因此,金钱对于她,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只要自己高兴就行了。然而,在遇到樊家树之后,她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她不经常去舞厅了并且认为这种生活状态很糟糕。同时,也注意自己的消费了。人有时是很奇怪的,可以为了另一个人而改变自己,但有时也会被另一个人改变,这看起来好像并不矛盾,但是仔细回味,却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怎么说呢,就是简单的主动与被动之别了。有地位的人,常常是主动改变自己;没什么地位的人呢,其命运常常是被别人改变着,别看这小小的的主动与被动,这其中的故事可就多着呢。而《啼笑因缘》可是把这两者间的对比表现得淋漓尽致。沈凤喜被刘将军逼疯,最后悲惨而死,让读者看后都觉得可怜,而何丽娜呢,后来却和樊家树共赴德国留学,学成归国后又得父辈支持,大办实业,可以说是结局完美了。
书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刘将军。这个刘将军,仗着自己的权势,欺压百姓,强占良家妇女,可以说是被读者深恶痛绝的。凤喜的悲剧,可以说是由他一手造成的罢,尽管凤喜自己也有一点责任,然而,她一个手误缚鸡之力的女孩,又哪是刘将军的对手呢?我于此间又想到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难道这不正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吗?弱肉强食。由此,我又想到了我朋友说的一句话:“唉,社会的丑恶现象我经常看到,但我却无能为力”。不可否认,像刘江明军这样的人,在当时的社会也绝不会只有一个。由此,我又想到了张恨水先生的另一部作品《夜深沉》,那个所谓的大学生宋信生和灯泡厂刘经理,这些不都是“吃人”的禽兽吗?再想想《啼笑因缘》中的凤喜和《夜深沉》中的杨月容、二姑娘,这些,全是被逼、被害的对象。悲哉!幸而就是像刘将军这样的人,也并不是就一手遮天的,总有一天会有人出来主持公道的,刘将军后来不是被秀姑杀了吗?杀得好,这样的祸害,留在世上做什么呢?让他多害几个人吗?我想,刘将军被杀,这也算是应了那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小说里看到希望。总不能让恶人永远逍遥法外吧?
以上几个小段,算是我对《啼笑因缘》里反映社会现状的一些看法吧,然而,小说如果只能反映社会现状,那可是大大的贬低了它的价值了。《啼笑因缘》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那就是它的讽刺和揭露社会的作用。怎么说呢?我也简单的谈谈吧。
在《啼笑因缘》中,有很多地方的对比是非常明显的,如樊家树的善良和刘将军的无情,凤喜的生活悲剧与何丽娜的生活状态,关秀姑的仗义和沈三玄的势利等。樊家树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用自己的钱把沈凤喜从“牢笼”里救出来,原本是一番好意,但是这却是她与各界名流认识,撞上了刘将军。他有能力让她去读书,却不能把他从刘将军的魔爪里救出来。这好像是好心办了坏事。这是不是张恨水先生在借此来讽刺那个社会呢?你把她救出来了又如何,这个社会有她的容身之地吗?她也配拥有幸福吗?在那个社会,像刘将军这样的人,又还不知道有多呢,那么,有刘将军这样的人物存在,老百姓想要生存又谈何容易呢?
沈凤喜的悲剧和何丽娜的结局,也算是对比中的一大讽刺罢。沈凤喜只是一介平民,只不过凭着一口好嗓子,才能勉强维持生活。樊家树把她送进学校,她当然是感激不尽的,然而,在那个社会,女子是没有自由可言的,谁让她被刘将军看上了呢,被刘将军看上了,她也就不属于她自己了。仿佛她的人生自由,她的喜怒哀乐,全是别人赐予的。你瞧,唱大鼓书,那是家庭所迫,生活所逼,无奈;上学校吧,高高兴兴,可是那是樊家树出的钱啊,这可算作樊家树赐予的吧?后来被刘将军逼疯,就更不用说了。至始至终,她都是身不由己的。然而,在那个社会,像凤喜这样身不由己的人,又何止千千万万?那些老百姓的生命,难道是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的吗?不,不,不,从来到没有过。悲哉!
还说刘将军吧,刘将军是干什么的?当然是一名职业军人了。军人的任务区是干吗呢?保家卫国。然而,他拿着国家的粮饷,做的却是鱼肉百姓之事。老百姓没有死在敌人的枪下,没有北欧疾病折磨死,却反被本应该保护自己的军人给逼疯逼死了。这是什么样的社会?黑暗与腐败,由此可见一斑。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另一位 军人,沈国英。沈国英原为一位旅长,后来做了北平寓公,本也过着平凡的生活,后因遇上了关秀姑,被其爱国主义精神影响,决定倾家纾难,他不仅把自己的钱拿出大部分来补充义勇军的军饷,还变卖家邸,亲自前往东北前线,任义勇军司令,后来战死在东北。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中国军人,即勇于承担责任。国难当头,他能挺身而上,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军人的形象。
《啼笑因缘》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它的人物个性十分鲜明。举例说吧,樊家树的善良和柔情,关秀姑的侠义和贤惠,刘将军的冷酷和无情,何丽娜的开放和热情,沈凤喜的娇小和聪明等,这些都是十分明显的。也许有人会说,这有何难?其实不然,世俗小说不比神话小说,人物个性可以十分夸张怪戾,它必得遵循一定的现实规律。举个例子吧,我们看过《水浒传》,对其中的人物印象可以说是很深的,嫉恶如仇的林冲,粗中有细的鲁智深,蛮横的李逵,深谋远虑的吴用等等,这些人物个性都是十分突出的,所以,我们一看到这样的人物,印象总是很深的。可以说,《水浒传》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他的人物个性的描写。同样,《啼笑因缘》的成功,也有这一因素在内。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让人一看了就记忆深刻,不易忘却,却又符合现实生活,符合实际,这些人物个性,在现实生活中也无处不在。 同样,书中的故事情节和整本书的结构也很成功。关于故事情节,可以简单的谈谈。书中所写之事,可以说大多都是出乎意料的,悬念较多,比如凤喜背叛樊家树,秀姑出东北并战死边疆等,都是大家未曾预料的,然而却是这样发展了。可又事事合符情理。这就可以深深地吸引读者了,让读者回味无穷,又急于知道下文。这恐怕也是张恨水先生的高明之处了。
张恨水先生一生创作了许多的文学作品,而我却只读过其中的三部,即《啼笑因缘》、《燕归来》和《夜深沉》。而这些作品,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的,尤其是《啼笑因缘》和《夜深沉》,这两部作品都反映了社会现状,描写了那个时代“人吃人”的社会现象,老百姓是身不由己的,就好比浮云,只能随风飘荡罢。这又使我想到了那句名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综上所述,《啼笑因缘》一书之所以能得到读者的青睐,能有很高的地位,就在于它的社会性、讽刺性和揭露性吧,当然,《啼笑因缘》表现的魅力还有许多,比如它的写作模式,人物个性等,这些都是它深受读者喜欢的原因。然而我能想到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书缘读后感
啼笑皆非造句
镜花缘读后感
《无缘社会》读后感
读一本自传,就如同认知一个人。
一本好的自传,一定是以作者的成长历程和他在成长过程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为主线的,这也是最亮点的,是整个自传的骨架。而在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事情,作者当时的感受则都是血肉,使得自传丰满起来,让读者能看到作者的全貌,他的肌肤,他的骨骼,甚至他的灵魂。
《世界因你不同》就是这样的一本自传。书中从头至尾都散发着自信的光芒,而这份自信来源于其坚定的哲学信念,那就是“世界因你不同”。基于此信念,在面临选择时,“听从内心的声音,全力以赴地为那个声音努力、拼搏,直到到达彼岸”。正是整本书的灵魂。从书中真切地让我感受到了作者李开复学贯中西,从容纵横于科技前沿,在数家顶尖高科技公司游刃穿梭,最终随心而定的超凡能力和博大情怀,将一位成功者的奋斗历程和一颗永不泯灭的中国心演绎得激情彭湃、荡气回肠。俗话说“心怀天下者,方能得天下”。而李开复将自己的心定位于世界。“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就是你一生的意义。”这是他根基于中华文明而又成长于开放的美国文化而展现出的宏阔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得益于美国这一超级大国所拥有的先进性和世界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视野的确广阔得多。这也是我这个从未出过国门的读书人所最希望看到的一种视野,这本自传给了我这个视野,让我也得窥美国文化和它创造出来的顶尖科技和顶尖公司,极大满足了我的好奇感。
这本说的最大好处是:作者拥有中西合璧的背景,又在当今最热门的顶尖高科技公司中担当过要职,于是,他以国人最为熟悉的逻辑和语言将这些大公司的神秘面纱轻轻揭下,就如同一位亲人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们感觉到那些事情离我们似乎也突然近了许多。于是自己也隐约有了些自信,不再将老外的东西都奉为不可及的神圣。
从这本自传中还可以看到作者的心路历程。如从讲课枯燥到演讲大师,他经历了“一个有思想,但是不能表达的人,如同自己没有思想。”的深刻认识过程,从而克服心理障碍,努力实践,终于战胜自我。从在苹果公司的成就和挫折中,理解到“纸上谈兵的理论创新是无用的”,进而让他选择了“放弃铁饭碗”,并开始“拥抱更精彩的人生”。等等这些,都让我看到了一个成功者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梦想的勇气和决心。
而书中最打动我的还是他那如胎儿脐带般割舍不断的“中国之恋”。李开复在大学时代作为年轻语音学专家来到中国,看到当时那么多同样有才华的青年困于落后的现实,他的中国之恋就开始在心中播种。于是在微软出现要在中国建研究院的机会时他牢牢抓住,并为之全力以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而在GOOLE飞黄腾达时,又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回到祖国创建“创新工场”,最终使中国之恋结出了完美的硕果。
我相信“创新工场”一定能再次创造奇迹,创造中国人的奇迹!而这些奇迹也终将改变世界!
读此书,再次领略了久违的“开卷有益”!读此书,再次燃起了我奋斗的勇气!读此书,感觉获得了巨大的力量去挑战自己!
读此书,真得开阔了我的视野!
读此书,让我认知了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人!我也要让这个世界因我而不同!
“我的内心又说了一遍,‘是的,我真的准备好了!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的,即使是自己怎么的小心,也会得罪别人,当我们面临对方错误的时候,你会选择原谅还是就此绝交,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原谅吧,选择原谅,就代表着宽容,而懂得宽容,你的生活就会有更多的欢乐,少了很多的争吵。
一、宽容之美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小兔子贝贝和小乌龟亮亮,小松鼠红红在一起看书。小刺猬明明也很喜欢看书,它看到了贝贝旁边有一个座位,就兴高采烈地跑过去,坐了下来。
可是小刺猬明明那尖利的刺,使小兔子贝贝大惊失色大叫:“呦!真刺人!”小刺猬明明不好意思的连忙说:“对不起,你坐吧。”明明边说边往回走。“等等明明,你别走!”小乌龟亮亮说道,“你可以跟我坐在一起,我不怕扎的,我有壳,就算你不小心扎到我我也不会痛的。”明明那原本伤了的心,听到亮亮的话顿时暖洋洋的。它慢慢的坐到亮亮身边,小心翼翼地说:“你不怕你的衣服受到损坏么?那样的话就不好看了。”“没关系,人不在于外表美,而在于心灵美。”亮亮边拿起书边说。贝贝看到这些惭愧的低下了头,“对不起明明,我不应该那么说的,每个人都有缺点,我们要宽容别人的缺点。”明明挠挠头说:“没事,咱们一起看书吧!”
直到夕阳西下,余晖把小伙伴的身影拉得老长老长时,它们才意识到已经快天黑,小伙伴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二、宽容的力量
一缕阳光落在书上,我的手心撑满七彩心灵,飞过阳光,张望着外面那神奇的世界。
蓝色的梦长出了芽苞,开出了洁白的花朵,长长期待的一瞬间,完成了成长美丽的岁月,那是孤寂天空中的一抹蓝月亮。所有的幻想,都是木屋里最洁白,真诚,自然的童话。好一个如痴如醉的梦哟!唤起了黎明,唤起了天空中最亮的一抹阳,一片云。去照亮整个温暖的世界。世界一下子变得很小很小,一路的坎坷都在微笑。
宽容是金,有时只要笑一笑,这个世界就变宽了,你也换了一个新面貌,笑出你的宽容,笑出你的自嘲,笑出你大大咧咧的那一份骄傲,从来没有天大的事,天地之间装不了,学会做一个旁观者,把它看成很小很小,别皱眉,别叹气,别让影子绊住你的脚,有时只要对镜子里的自己说一声“你好!”房间里的角角落落,都晒满了春天的味道,也试着和春风说一声:“你好!”
窗前的那一株淡淡的紫丁香,慢慢散发出无比诱人的芬芳,一颗晶莹的露珠坠在绿叶间,欢快的歌唱,那一株小小的紫丁香,伴着歌唱蹦蹦跳跳,哎哟,别跳了,让围在你旁边的人们都“醉”了……
三、宽容别人,就是美德
学会宽容别人,就是学会善待。怨恨只能让我们的.心灵生活在黑暗之中;而宽容却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获得解放。俗话说:“将军头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行船”。
上周星期五是我的生日,老舅送我一辆小跑车,轮子是黄色的车身是黑色的。我爱不释手。
第二天老姑家的小弟来我家玩,我非常高兴,于是我们就玩了起来。这时爷爷叫我过去干活。我说:“小弟你先自己玩,我去帮爷爷干活有事找我,”说完我就走了。
过了一会小弟来找我,他说:“哥哥:可以玩小跑车吗?”我对他说;可以玩。我想人家就第一次来,就让他玩吧。一上午过去了,我进屋看看他玩的怎么样,进屋一看小弟弟把我爱不释手的小跑车拆了。我责备他说:“你为什么把小跑车拆开,他说:“对不起,我不是有意把你的车弄坏的,”我只是好奇就拆了。我又说:“一句对不起就行了?”他说:要不我赔给你吧!”我看见他诚恳的脸,就说:“不用了,以后小心点,”小弟弟说:“一定会的,哥哥。”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学会宽容别人,就是解放自己,还给心灵一份纯净。
这就是宽容方面的作文了,其实无论是童话般的故事,还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正的事情,都告诉了我们宽容的重要性,因为学会了宽容,不单单是放过了别人,也是放过了自己,这样自己的生活才会更加的精彩。
推荐专题: 家因包容而幸福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