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详情页

诗歌读后感

2022-04-05 18:43:1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歌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诗歌读后感》。

第一篇:诗歌读后感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

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诗人闻一多20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第二篇:《橡树湾》读后感1000字

《橡树湾》读后感1000字

张颢森妈妈

这本书的故事分别节选曹文轩不同的小说,印象最深刻的是选自《草房子》的"细马"和《大王书》的"橡树湾".细马是邱二爷和邱二妈从江南领养回来的孩子,由于语言不通,细马无法与大家交流,慢慢的厌倦了去上学,只好回去放羊。退学后他变得很孤独,很压抑,常和别的孩子打架,对骂。同时邱二妈对他也不好,老觉得他是冲着他们的家产来的……细马和邱二娘吵了一架之后,邱二爷和邱二妈决定把细马送回家,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细马推迟了走的时间。这一场暴雨,把邱二爷和邱二妈的家冲毁了。邱二爷觉得把细马留下来会让他吃苦,于是决定送细马回家。在途中,细马却下了车,邱二爷知道细马不愿回家时,便努力赚钱,给细马盖一座好房子。谁知,在这年冬天,邱二爷生病去世了。细马为了给邱二妈盖一座房子,用二十棵树换来的钱买了五十只羊,在细马的努力下,已有了一百多只了,细马卖了七十只,给邱二妈盖了一座大房子。细马只有十多岁,这样的男孩在面对困难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面对,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付出去克服困难,用自己的肩膀扛起来家里这个重担,很是令人佩服。都说环境造就人,细马用自己的努力诠释了自己的成长,细马的成长也告诉我们,在学校里只能学习知识与炼化品格,在社会中才会成熟,生活是我们成长中最好的老师。现在的孩子们都很幸福,生长环境优越,哪有机会体验到细马在逆境中的坚强与乐观?在面对逆境与挫折时,我们的孩子会怎么办呢?貌似都是由家长包办解决。读过这篇文章,我觉得为了孩子日后更好的独立生活,我们应该放手,让孩子独立的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遇到挫折让他们自己尝试着去解决。让孩子们知道,他们也是家庭的一员,生活中的事情他们也是有义务去承担的,而并不是做一项家务后给家长索要劳务费。

橡树湾讲述的是茫军在一次行军进程中,为了争取时间,茫将军决定率军通过一条峡谷——橡树湾。当茫军抵达橡树湾时,熄军用魔火将通道封住,想把茫军困死在橡树湾。茫军将士在扑火中很多人被魔火烧死,可是大火一点也没有熄灭;茫军又用河里的水去浇灭魔火,可是累死很多士兵魔火任然不灭……真的要困死在这里吗?茫将军陷入沉思之中,冥冥之中他启动了《大王书》,得到了启示。茫将军想到了利用橡树湾的橡树燃火去压制魔火的方法。在村长的帮助下,一排排橡树被砍倒。当橡树的火焰熊熊燃起时,魔火被熄灭了,熄军撤退了,茫军踏着烈火继续前进。书中有一个情景让我感触很深,橡树湾的村民非常爱惜橡树,因为那片橡树林是他们唯一赖以生存的财产,最大的橡树王更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当士兵要砍树时,有个村民竟然用头去阻挡。我佩服他的勇气、真诚。最后,村民还是被茫军将士的善举打动,竟然毫不犹豫地拿起斧子把橡树砍了……他们知道不牺牲他们利益,怎么能打败可恨的熄军呢?大义面前,淳朴的村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也做了令他们心疼的选择。这本书节选自《大王书》,只是通过看这一小节,我觉得他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邪恶终究会被正义战胜,茫给我们展现了人类的真、善、美,茫军的举动告诉我们面对困难要有勇有谋,团结合作才能获得成功。

书中的故事都是节选的部分内容,只看这些节选也许理解会有偏差,有时间还是要找到原书看看再深做体会吧!

第三篇:《诗的技巧》读后感800字

关于《诗的技巧》读后感800字

假设新闻诗歌存在的话我们先不妨给她下一个宽泛的定义:新闻诗歌就是用诗歌的形式再现新闻事件或者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新闻事件的评论。

所谓”新闻诗歌“毕竟是一个组合词,我们先来说说新闻是什么?相信对于新闻系的各位这个问题不难解答。我们除了知道陆定一的经典定义:新闻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还可以列举出其他学者的一些阐释:

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王中

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范长江

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达纳

虽然关于新闻的定义不下百条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主流观点的共同特征,即新闻是是信息,是关于事实的报道。新闻所讲的事情必须是现实的事物,而且应该以尽量简洁的形式把发生了什么告诉读者。

那么,诗歌又是什么?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新诗与古诗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新诗只是在五四运动形成的以白话文为基础的并借鉴西方诗歌表现形式的一种文体。表面上看起来新诗与古诗存在断层,但是新诗在事实上也传承了古诗的许多特质,并且这一趋势在其后来的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所以我先将二者统称为“诗”,若在下文中涉及到不同之处再分述。于是现在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诗”了。

诗言志,歌永言――《尚书・舜典》

诗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雪莱

诗是强烈感情的富于想象力的表达方式――华兹华斯

从更多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新诗还是古诗诗歌都是用来表达感情的文体。即使是白居易这种力求做到“老妪都解”的平实文风的诗人也说:“诗者,根情,苗言,华胜,实义”。诗歌从来都不是简单只叙述事实的存在而是情意为先。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新闻和诗歌本质的不同,这也是他们从根本上不可调和的原因。一个侧重事实的简易表达,一个侧重情意的抒发。新闻的客观性不允许诗歌主观精神的介入,诗歌的表现形式若屈服于新闻的简单快捷也必然失去诗的味道。所谓的现实主义不是新闻的只叙不议。

第四篇:现代诗歌读后感

《最后一分钟》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腾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之中了。教学诗歌,朗读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入课文的桥梁。可以说,朗读犹如学生领会课文主旨的指挥棒。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各种朗读法:利用初读,逐节理清文章脉络;运用细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采用精读,品味意境,品味思想;品味手法;启用熟读,把诗句中描述的形象和语言文字融为一体,牢固地保留在头脑中,积淀语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毕竟这一历史事件学生还是比较陌生,大家对很多地方还不理解,有的同学就提出“‘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第1997页上,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铸进我们的灵魂。’中的‘1997页’是什么意思?”,还有的同学提出“呼喊一般是大声地叫,为什么诗中却说‘轻轻地呼喊’呢?”也有的同学问“为什么说‘此刻,是午夜,又是清晨。’呢?不是自相矛盾吗?”不得不佩服同学们质疑的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不就正好体会了了香港回归祖国后,全国人民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不就正好回顾了香港的屈辱历史,不就展示了全国人民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烈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愿吗?一切要解决的问题都因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决,可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如果学生在质疑后能想办法释疑那就更好了。

第五篇:诗歌读后感

《最后一分钟》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腾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之中了。教学诗歌,朗读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入课文的桥梁。可以说,朗读犹如学生领会课文主旨的指挥棒。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各种朗读法:利用初读,逐节理清文章脉络;运用细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采用精读,品味意境,品味思想;品味手法;启用熟读,把诗句中描述的形象和语言文字融为一体,牢固地保留在头脑中,积淀语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毕竟这一历史事件学生还是比较陌生,大家对很多地方还不理解,有的同学就提出“‘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第1997页上,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铸进我们的灵魂。’中的‘1997页’是什么意思?”还有的同学提出“呼喊一般是大声地叫,为什么诗中却说‘轻轻地呼喊’呢?”也有的同学问“为什么说‘此刻,是午夜,又是清晨。’呢?不是自相矛盾吗?”不得不佩服同学们质疑的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不就正好体会了了香港回归祖国后,全国人民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不就正好回顾了香港的屈辱历史,不就展示了全国人民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烈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愿吗?一切要解决的问题都因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决,可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如果学生在质疑后能想办法释疑那就更好了。

推荐专题: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读后感诗歌的形式 诗歌读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