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诗江南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古诗江南读后感》。
暑假里,爸爸带我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拿回家后,我爱不释手,读得津津有味。
其中有一篇是叶绍翁写的“夜书所见”,我非常的喜欢。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首诗写的是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古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古代文人对时事、对生活、对大好河山的一种深刻情感的抒发,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古诗韵律优美,词句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我喜欢读古诗,它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通过读古诗,让我了解到了许多人文地理知识,陶冶了情操……我以后将会更加喜欢读古诗。
从古至今,岁月的河流带走了许多文化,但唐诗却经久不息,直至今日。现在这个先进的时代,依旧有无数人热爱唐诗,喜欢读唐诗。
“唐诗宋词元曲”乃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我认为,它们可以被称得上是“国宝”。
唐代诗人有各种不同风格派别,但无论哪一首,都充满韵味,可能是诗情画意的江南美景,也可能是粗狂豪迈的塞北风光,可能是想象,可能是感慨,可能是怀念。还可能是叙述一件事情……无论如何,唐代的诗人用简短的诗代替了现代的长篇大论,却将诗人的思想引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我十分喜欢一首诗《春江花月夜》、我甚至将它默写下来贴在墙上: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我最喜欢其中的一句“江天一色无纤层,皎皎空中孤月轮。我眼前立刻出现了一幅美丽的月色图,其中还带着淡淡的哀伤。而最后一句话”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使我感觉到诗人那纷乱的离别之情,慢慢随着残月的余晖,布满在江边的树上。感觉上这首诗仿佛还没有结束。
同样,对于李白、王维、孟浩然、王之涣等许多著名诗人的诗篇我也十分喜欢。
正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王之涣的《凉州词》也有其富有的韵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句在我面前勾勒出了一幅塞北与江南完全不同的荒凉遥远的地方,而下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更突出了诗人对边塞战士处境的深切关心。我仿佛吹走了幽怨的羌笛声,又仿佛来到了边塞的孤城,仿佛看见了那一片苍山峻岭。
我认为,唐诗是不可缺的,人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古人当时所体会的一切,也会学会到更多,懂得更多,可以写出好文章,心胸也会开阔。从古至今,我们可能遗失了许多文化,更需要从头学习,并将它们牢记。
如今的我们,我们服从时间,然后一再改变。难得寻觅唐诗的底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还对唐诗的一字一句理解得半白半熟的时候,就开始喜欢它,很喜欢它。
年少时,当我只是个未满十岁的小孩,我知道《静夜思》在诉说对亲人的思念与叹不尽的忧愁。它宛如一首凄美的思念诗。
现在,我知道的《静夜思》除了那种凄美的凉,还有剑指江湖的敞亮。李白身着白衣遥望明月,明月入了他的怀却纳凉了他的心。他抚笔,在月光的照射下,抚着他轻长的发丝,那时的他看着他那青中透白的秀发,有些轻浮,有些放荡,他好像行走在江湖上,一边怀念,一边独野的少年。
《唐诗三百首》不看注解,在幻想的构造里解也有一番风韵。
待我言予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我会想象,那是一位身着素衣的女侠客,走过了山涧,朝云川绕了一圈,又回到起点的壮举。那山水无尽的赞叹。
在唐诗里面,可以发现更多。
许多人,一直在寻找与自己世界相处的方式,后来我们懂得了,却输给了青春和时间。比起这种输,我更加宠幸与唐诗中的忧愁。如今的忧愁太过残忍,唐诗里的忧愁却有一种独有的“爱”对友人的关心,对亲人的怀念,他们的诗中,即使怎么凄凉都暗藏暖意。
我发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喜欢掩藏杜鹃的风姿,对于亲人的思念却把明月入怀。即便他的思物再怎样的相似,但却,有着不同的情意。李白与汪伦是情谊的深刻。高适与董丈对有着他的怀念与另一种祝福。他们的经历不同,情谊不同,用的诗句也有所不同,一样的'却是那种怀念的孤独里的暖意。
世有情,待你未曾孤独;世有爱,待你认真解读。这种情爱,一直寻觅;它一直藏在每一首唐诗的身骨上,你可以用心去喜爱它。
我热爱的生命,有着唐诗的底蕴。
自从上了六年级,我很少有时间投身于我所热衷的赏心悦目的读书“悦读”上。总是无法摆脱述数学题典闯过100分“题海”,每天5时50分起床,22时30分睡觉,见同学娓娓狂侃学习,稍有偏题便是不正经。尽管如此,成绩却每每不见上涨,更是在多次“大考”中失利。我累极了,开始抱怨人生的公平:“为什么辛勤耕耘没有收获?为什么奋发努力也不见成果?为什么为什么……”
思想一旦走进了误区,难见好转,我在那段时间里就很苦恼。我拿出一叠古诗诗集。于是我翻开了,我看见了“把酒临风”的苏东坡迎面走来。滴居黄城中,把酒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覆履难重;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苏东坡同我一样满腔豪情,然而爱情曲折、仕途艰辛的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他坦然面对一切得失,被贬杭州,他却自得青春竹杖,绿绿芒鞋,眼中只有秋水泛清波,难道你不怨吗?难道你甘于被贬吗?难道你不想成就大业吗?“不,我学会了坦然,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便是。”他笑答。我若有所思也许面对失败我也该收获一份坦然?还未细想,只见一位身穿白衣,骑着驴的歌者向我招手,一看,原是李白。李白同我一样对前程充满希冀,然而官道不如意,人们希望他歌颂当政,赞美君王,他却不,他要一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迈!坦然地接受一切得失,行至蜀路,一路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身着“白大挂”,头顶发飘飘,眼中一片豁达。难道你不怨吗?难道你不想成就大业吗?“不,我学会了坦然,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亮,三分啸成了剑气,回首望去,前途一片好景。”
我终于懂得了,原来他们也是同样的豪迈激情,只是,他们勇于面对眼前的失败,中伤……我也要一样!
别在怨天尤人了,我对自己说,我才十二岁!我也会坦然面对眼前的挫折,我也会像他们一样收获坦然的美丽……
我合上书,自信的抬起头,一阵微风吹过
今年暑假我读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这本书。边读边背,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里面的一些名句让我记忆深刻,而且我还因此在“国学达人”里做题得分做到了“礼部侍郎”呢!
书中有很多劝慰、警醒世人的诗句。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句来自汉乐府的《长歌行》,告诉我们要趁着年轻勤奋努力,要不然到老时只有后悔和失望!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郑板桥)一首《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掷地有声、寓意深刻。宋代的易安居士李清照发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感慨,爱国之情,溢于言表!而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则表达了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这些诗句代代相传,鼓舞激励了不知道多少的仁人志士!
书中还有很多描写美景的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来自贺知章的《咏柳》,让人看到了无数刚刚抽出嫩芽的柳叶随风摇摆,仿佛垂下了千万条的绿丝带。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则因为调皮的蜻蜓的到来赋予了初夏小池的动感之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述的是一幅深秋美景图,而“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除了冬季的雪景更表达诗人夜宿农家那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读了这本书,我还认识了很多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七步成诗的曹植,号称“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诗圣”杜甫,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诗仙李白,喜欢他朴实无华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喜欢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大气奔放;喜欢他“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神来之笔;更喜欢他的恰逢盛世。由此我真诚地祝愿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书中的每一首诗都被注入了它独有的诗魂,仿佛带我进入了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你可真是我的宝贝啊——《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忆是吴宫。竹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唐 白居易《忆江南》
人间三月已芳菲。杨柳含烟,春水涨池,桃花临水,有莺歌燕舞。不知不觉中,已和春光撞个满怀。正是踏春的好光景。江南,多少人心中的梦。每到春来,总会浮想联翩,江南春到底是什么样的春?那杏花烟雨到底怎样纷落?那江南的水,那江南的女子,还有白娘子、梁祝动人的传说,无不牵动人的心肠。如今因白居易的三首《忆江南》,更让人对她徒增许多向往。
白居易,字乐天,中唐时期河南人。他一生有十多年时间居住在江南。第一次是在他童年时期,安史之乱后,因藩镇叛乱,他随家人逃难到浙江一带;第二次是在他壮年时期,因政治失意,被贬谪任江州司马,在九江生活了三年,著名的《琵琶行》就是在九江完成的;第三次下江南时,他已年过半百,任杭州刺史,历时两年半,政绩卓著;第四次来江南,他已五十四岁,任苏州刺史,第二年秋天,他因眼疾免官,和好友刘禹锡一同结伴回洛阳。
白居易这三首《忆江南》是和好友刘禹锡唱和而作的。从结构上看是一个整体:第一首写整个江南,第二首写杭州,第三首写苏州。从白居易的诗中可以体会出,他把江南当作第二故乡的情感,赞美、喜爱之情表现得热烈而鲜明。
“江南好”三字开头劈空而出,从这看似平淡的句中,可以体味到白居易对江南浓烈的情感,这种情感日渐深厚,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种情感,不是游客对美景赞美喜爱的情感,而是白居易在江南生活多年,长期蕴藉于心的形同故乡的一种情感。
“风景旧曾谙”告诉我们他在写这首词时,并不在江南,而是回忆之作。“谙”是熟悉的意思,因他在江南生活多年,对江南的风土人情很熟悉,所以说旧曾谙。这五个字是对“江南好”内涵的补充和说明。江南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物阜丰盈,可赞之处实在数不胜数,词人只选风景来赞美她。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短短的十四个字,生动地展现了一幅色彩绚丽,意境优美的水彩画。让人联想翩翩,心生对江南的无限向往。
多年前的一个三月,在浙江旅游,途径富春江,坐在汽车上就有幸目睹了这一美景。当时,朝阳正扶着山头慢慢爬起,远山含黛,云烟缭绕,清晨刚睁开惺忪的睡眼。云霞铺满天空,江边烂漫的红花,一夜未眠,正披着彤霞,沐浴着晓露,鲜妍似火,娇艳欲滴。富春江水碧如翡翠,滚滚东流。我不由起身惊呼,一千多年前的白居易,用简短的十四个字就精准地描绘了,这样一幅美妙绝伦的春景,怎能不让人由衷赞叹!情不自禁吟诵起这首《忆江南》,既是对眼前美景的赞美,也是与千年前的白居易共鸣。
因汽车在快速行驶,这样的景致,我只能匆匆看一眼。可就那一眼,它就惊艳得让人念念难忘。白居易在那生活了十几年,熟睹那样的美景,且把那当做故乡,怎能不怀念?于是他由衷发出感叹:能不忆江南?
既然心忆江南,就不得不忆起杭州和苏州。
古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美啊,美不胜收,词人最难忘的当数杭州灵隐寺的桂子、钱塘江大潮、还有苏州的美女佳酿。
灵隐寺多桂树。传说,每到中秋,月宫有桂子掉落灵隐寺,许多僧人在夜晚能捡到。于是,白居易兴致勃勃,也在中秋夜到灵隐寺寻桂子。夜静如水,彷佛听得见吴刚在月宫砍伐桂树的声音。他一会儿仰头望明月,一会儿低头在桂花从中寻桂子。清冽皎洁的月光,照着他朦胧的身影,晚风轻拂,桂子飘香,恍若置身月宫之中。
桂子能寻到吗?那只是一个浪漫的`传说。可钱塘江大潮,每年中秋后都会如约而至。钱塘江怒潮可以掀起数十丈狂澜,潮汐声响彻几十里,异常壮观,实属人间奇迹。白居易躺在衙门的亭子里,就能目睹这一奇观,看卷云拥雪的潮头,听澎湃的潮汐声,兴致盎然。在这首词中,他用悠闲的笔墨,写出了钱塘江的惊涛骇浪。
这一动一静的情景,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所以他陷入深深怀念之中:何日更重游?
如果杭州留给白居易的印象是浪漫和壮观,那么苏州留给他的是一种精致的妩媚。说起苏州,不由人不想起美女西施,吴王夫差为西施建的宫殿叫馆娃宫,因而,人们喜欢叫苏州美女为吴娃。
当年,白居易在苏州任刺史,公务繁忙,且白居易是个勤勉政事的人,他每到一地都为当地百姓谋福利,留芳千古。他也是个浪漫文人,闲暇时喜欢和文友一起诗词歌赋,喝上一杯苏州春竹叶酒,观赏馆娃宫的舞女歌舞。那些吴地佳人,体态轻盈,舞姿优美。她们挥舞着水袖,舞一曲《霓裳羽衣》,婀娜的舞姿,妩媚的容颜,就像喝醉酒的芙蓉花在风中摇曳。此情此景过去了许多年,仍让人留恋不已,难以忘怀。所以诗人感慨,什么时候能再相见?
早年在苏州旅游,每天清晨,常看许多苏州女子,在公园、街头唱评弹,唱越剧。小桥流水人家,水一样的女子,柔软妩媚的舞姿,婉转的唱腔,古老精致的青石板小巷,不由得让人留恋。
记得在剧院中看一场戏剧《梁祝》。背景中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戏水鸳鸯,还有含烟的翠柳,娉婷的莲花,映衬着演员俊秀的脸庞。她们流转的目光,如流莺一样婉转的歌喉,让人心湖荡漾,陶醉不醒。
古语:吴中吴王!在这样的一个山清水秀的温柔乡,谁能不迷恋?难怪男人到了苏州,都没有了称雄天下的斗志!白居易当年只在苏州做了一年的刺史,十几年后,仍对苏州念念不忘,希望与她再相逢。
从白居易这三首《忆江南》回忆之作中,仍可以看出他对江南的无限热爱之情,即便是回忆,也还能陶醉在当年的情景中。虽然时光流过千年,我们仍能感受到他那颗炽热的心,还有他对江南深深的怀念之情。
只一句“江南好”,所有的浓情都蕴涵其中;再一句“何日更重游?”我们相约,杏花烟雨时再与江南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