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详情页

古诗江南的读后感(优秀范文三篇)

2024-09-12 22:56:16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诗江南的读后感(优秀范文三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古诗江南的读后感(优秀范文三篇)》。

第一篇:忆江南读后感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忆是吴宫。竹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唐 白居易《忆江南》

人间三月已芳菲。杨柳含烟,春水涨池,桃花临水,有莺歌燕舞。不知不觉中,已和春光撞个满怀。正是踏春的好光景。江南,多少人心中的梦。每到春来,总会浮想联翩,江南春到底是什么样的春?那杏花烟雨到底怎样纷落?那江南的水,那江南的女子,还有白娘子、梁祝动人的传说,无不牵动人的心肠。如今因白居易的三首《忆江南》,更让人对她徒增许多向往。

白居易,字乐天,中唐时期河南人。他一生有十多年时间居住在江南。第一次是在他童年时期,安史之乱后,因藩镇叛乱,他随家人逃难到浙江一带;第二次是在他壮年时期,因政治失意,被贬谪任江州司马,在九江生活了三年,著名的《琵琶行》就是在九江完成的;第三次下江南时,他已年过半百,任杭州刺史,历时两年半,政绩卓著;第四次来江南,他已五十四岁,任苏州刺史,第二年秋天,他因眼疾免官,和好友刘禹锡一同结伴回洛阳。

白居易这三首《忆江南》是和好友刘禹锡唱和而作的。从结构上看是一个整体:第一首写整个江南,第二首写杭州,第三首写苏州。从白居易的诗中可以体会出,他把江南当作第二故乡的情感,赞美、喜爱之情表现得热烈而鲜明。

“江南好”三字开头劈空而出,从这看似平淡的句中,可以体味到白居易对江南浓烈的情感,这种情感日渐深厚,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种情感,不是游客对美景赞美喜爱的情感,而是白居易在江南生活多年,长期蕴藉于心的形同故乡的一种情感。

“风景旧曾谙”告诉我们他在写这首词时,并不在江南,而是回忆之作。“谙”是熟悉的意思,因他在江南生活多年,对江南的风土人情很熟悉,所以说旧曾谙。这五个字是对“江南好”内涵的补充和说明。江南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物阜丰盈,可赞之处实在数不胜数,词人只选风景来赞美她。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短短的十四个字,生动地展现了一幅色彩绚丽,意境优美的水彩画。让人联想翩翩,心生对江南的无限向往。

多年前的一个三月,在浙江旅游,途径富春江,坐在汽车上就有幸目睹了这一美景。当时,朝阳正扶着山头慢慢爬起,远山含黛,云烟缭绕,清晨刚睁开惺忪的睡眼。云霞铺满天空,江边烂漫的红花,一夜未眠,正披着彤霞,沐浴着晓露,鲜妍似火,娇艳欲滴。富春江水碧如翡翠,滚滚东流。我不由起身惊呼,一千多年前的白居易,用简短的十四个字就精准地描绘了,这样一幅美妙绝伦的春景,怎能不让人由衷赞叹!情不自禁吟诵起这首《忆江南》,既是对眼前美景的赞美,也是与千年前的白居易共鸣。

因汽车在快速行驶,这样的景致,我只能匆匆看一眼。可就那一眼,它就惊艳得让人念念难忘。白居易在那生活了十几年,熟睹那样的美景,且把那当做故乡,怎能不怀念?于是他由衷发出感叹:能不忆江南?

既然心忆江南,就不得不忆起杭州和苏州。

古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美啊,美不胜收,词人最难忘的当数杭州灵隐寺的桂子、钱塘江大潮、还有苏州的美女佳酿。

灵隐寺多桂树。传说,每到中秋,月宫有桂子掉落灵隐寺,许多僧人在夜晚能捡到。于是,白居易兴致勃勃,也在中秋夜到灵隐寺寻桂子。夜静如水,彷佛听得见吴刚在月宫砍伐桂树的声音。他一会儿仰头望明月,一会儿低头在桂花从中寻桂子。清冽皎洁的月光,照着他朦胧的身影,晚风轻拂,桂子飘香,恍若置身月宫之中。

桂子能寻到吗?那只是一个浪漫的`传说。可钱塘江大潮,每年中秋后都会如约而至。钱塘江怒潮可以掀起数十丈狂澜,潮汐声响彻几十里,异常壮观,实属人间奇迹。白居易躺在衙门的亭子里,就能目睹这一奇观,看卷云拥雪的潮头,听澎湃的潮汐声,兴致盎然。在这首词中,他用悠闲的笔墨,写出了钱塘江的惊涛骇浪。

这一动一静的情景,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所以他陷入深深怀念之中:何日更重游?

如果杭州留给白居易的印象是浪漫和壮观,那么苏州留给他的是一种精致的妩媚。说起苏州,不由人不想起美女西施,吴王夫差为西施建的宫殿叫馆娃宫,因而,人们喜欢叫苏州美女为吴娃。

当年,白居易在苏州任刺史,公务繁忙,且白居易是个勤勉政事的人,他每到一地都为当地百姓谋福利,留芳千古。他也是个浪漫文人,闲暇时喜欢和文友一起诗词歌赋,喝上一杯苏州春竹叶酒,观赏馆娃宫的舞女歌舞。那些吴地佳人,体态轻盈,舞姿优美。她们挥舞着水袖,舞一曲《霓裳羽衣》,婀娜的舞姿,妩媚的容颜,就像喝醉酒的芙蓉花在风中摇曳。此情此景过去了许多年,仍让人留恋不已,难以忘怀。所以诗人感慨,什么时候能再相见?

早年在苏州旅游,每天清晨,常看许多苏州女子,在公园、街头唱评弹,唱越剧。小桥流水人家,水一样的女子,柔软妩媚的舞姿,婉转的唱腔,古老精致的青石板小巷,不由得让人留恋。

记得在剧院中看一场戏剧《梁祝》。背景中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戏水鸳鸯,还有含烟的翠柳,娉婷的莲花,映衬着演员俊秀的脸庞。她们流转的目光,如流莺一样婉转的歌喉,让人心湖荡漾,陶醉不醒。

古语:吴中吴王!在这样的一个山清水秀的温柔乡,谁能不迷恋?难怪男人到了苏州,都没有了称雄天下的斗志!白居易当年只在苏州做了一年的刺史,十几年后,仍对苏州念念不忘,希望与她再相逢。

从白居易这三首《忆江南》回忆之作中,仍可以看出他对江南的无限热爱之情,即便是回忆,也还能陶醉在当年的情景中。虽然时光流过千年,我们仍能感受到他那颗炽热的心,还有他对江南深深的怀念之情。

只一句“江南好”,所有的浓情都蕴涵其中;再一句“何日更重游?”我们相约,杏花烟雨时再与江南重逢。

第二篇:古诗读后感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是明朝的诗人,于谦写的。这是于谦12岁的作品。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

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诗可以说是他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它的第一句是说石头很难从深山开采出来,第二句是说把石头炼制成石灰的过程很辛苦,说明石灰从出世时即经受磨炼。后面两句是写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煅烧,面对严酷考验,却从容自若,“烈火焚烧”与“若等闲”,鲜明对照,更衬托出石灰的'顽强。后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我在生活上也应该拥有这种不屈不饶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永远不放弃,要一直勇往直前,充满着信心地做每一件事。不要半途而废,要做倒有始有终,跌倒了就再爬起来,累了休息后再继续干事。要学会坚强,不能怕吃苦,以后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学习上,我们做作业做累了,可以适当的休息一下,但不能光想着玩,光想着下课。上课时要好好听讲,将来长大了为国家出一份力!

第三篇:古诗读后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从我认识了《中华经典诵读》后,就像推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让我穿越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灿烂文化之中,尽情地去领略那些文人墨客们带给我的种种意境和美景。并被那丰富的文化底蕴所影响想着。

当我激情高昂地读着《诉衷情》时,仿佛感受到了作者那满腔的爱国热情;当我委婉低吟《咏怀诗》时,总被那浓浓的忧郁和悲伤所包围着。而《望月怀远》虽然语言朴素,却让我看到了张九龄那寄托深远的'人生慷慨……

你更让我徜徉在诗情画意的情境中。每次朗朗诵读时,犹如身临其境般奇妙。看――刚从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篱笆旁走过,又来到了秋日傍晚雨后的山林中,来感受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静美景。既从“故烧高烛照红妆”的美丽中感觉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也从“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坠床”中看到了当时农村破落的凄凉景象……

我从你那里不但懂得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警言,还知道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真理,更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中找到了学习的方法。你让我提高了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能力,更让我体会到了中华经典文化的情趣和神韵。你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推荐专题: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 家的读后感 古诗江南的读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