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详情页

《微教育》读后感(范文六篇)

2024-08-21 19:06:14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微教育》读后感(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微教育》读后感(范文六篇)》。

第一篇:《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卢梭在教育著作《爱弥儿》中强调天赋对人的命运重要性,著名教育家裴斯塔洛奇则认为环境比天赋更重要。然而,对于现在来说,哪一种更甚一筹已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更加看重将两者结合起来,正所谓"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而这本书的主人公所要对他的儿子采用的正是这种两者结合的教育模式。

该书的主人公,也就是老卡尔,他是一位德国乡村的牧师,但却让我们觉得他十分伟大,不是信仰,而是在教育方面。为何?原因在于他的儿子小卡尔,八九岁时已经能够自由运用六种语言,也通晓化学、动物学等,尤善数学;九岁考入莱比锡大学;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说这是一个天赋极高的神童成长史吧!但是,小卡尔在出生时却是一个四肢抽搐,明显先天不足,反应相当迟钝的一个孩子。

相信大家都知道"狼孩""猪孩"的事情吧。因为从婴幼儿时期就与狼、猪在一起,从来没有与人类在一起相处过,因而他们并不会说"人类的语言",相反,"狼孩"只会狼嚎,"猪孩"只会猪叫。可见,环境对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三岁以前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而语言又是今后进行思维,接受知识的重要工具。老卡尔自己和他的妻子都是有学识的人,因而实际上来说小卡尔的天赋并不是很差,所以两夫妻俩抓住一切时间来让小卡尔学习语言――天就开始灌输词汇,并且抓住一切机会和他说话。或许有人看来这很可笑,但是这却有着严谨的科学道理的。三岁以前,老卡尔夫妻俩遵循着环境与天赋共同作用的原则,坚持不懈的教导着他们的孩子。

很幸运,经过多年努力,小卡尔不仅已经学会了德语,甚至在他刚8岁时,就已经能够阅读6国语言的文章作品了。这其中有什么诀窍呢?老卡尔讲到,除了不停地在他耳边朗诵阅读不同语言的文章,多与外国人交流,力求达到较好的学习环境之外,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要让从与母语相近的语言学起,并且用多种语言反复阅读同一种故事,从简到难,由浅入深。

我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个视频,早教老师在一旁讲解着所要学习的内容,但是小朋友却爱搭不理,可想而知,这节课他并不会学到些什么。现如今的社会,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会被其他人落下一步两步,输在起跑线上,便早早的报名了英语兴趣班等,而且年龄一个比一个小,然而,问题是:这样小的孩子,对于自己本国的语言,也就是母语尚且不能运用熟练,理解透彻,再加上其它语言一知半解,迷迷糊糊的进入,焉知到底是对孩子好,还是父母为了寻求一种慰藉呢?

第二篇:《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寒假期间学校布置了一份作业让每位教师看一本书,并写下读书体会。对于我来说现在难得会捧起一本书来看,也许是因为在这个现实的生活环境让人变的越来越浮躁,静下心来看一本书往往变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看到一本叫《卡尔威特的教育》推荐的人比较多,所以找来这本书,以下就是一些读这本书的体会。

书中讲述的是老卡尔.威特―位乡村牧师,他把出生时别人认为低能的孩子教育为天才的教育过程。这位乡村牧师与别人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小卡尔出生时是个被认为有些痴呆的婴儿,但他八九岁就能自由运用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6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

9岁时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了《但丁》一书,并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他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而是全赖于他父亲的教育方法,他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这本书,这本书中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学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卡尔威特教育注重的是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这本书在问世了三个世纪后,依然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我自己也正尝试按照老卡尔的教育理念去教育我的学生,虽然现在还没有真正体会到书中教育的成果,但有些内容确实讲得十分有理。

书中的第九章《什么样的教育才不会损害孩子》让我感触最深,一直以来怎样教育孩子和教育学生,让我很困惑。我们固然很爱我们的学生,但也不能因为爱就放纵他们,也不能以严格为借口就过于苛刻的对待他们,这个度很难把握。书中的这个章节写了老卡尔在如何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和尺度的把握。老卡尔的严格完全取决于道理。他说:“纵容只会使一个很好的孩子变成一块不可雕琢的朽木。”他将儿子在花园舞剑时不小心将一束花砍倒后如何处理这件事,而他又是如何引导的过程在书中写得详详细细。老卡尔的做法让每一位读者钦佩。如今,很多父母,老师把对孩子的严格教育理解为专制,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变成暴君,把孩子变成唯命是从的懦夫。他们以为孩子不听话就应该以粗暴的方式对待他们,这种做法的后果不但不能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反而使孩子对父母、老师甚至对于所有人产生怨恨,使性格与人格产生扭曲。

边读这本书边对照自己教育学生的过程和方法,感受颇深。夏曦尊说:教育不是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我觉得教育学生,教育自己的孩子就应给像老卡尔教育孩子那样,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给孩子最博大的爱,用智慧和知识以及正确的教育方法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第九章中描述的老卡尔并不是一味的严厉,让我感受更多的是“严而不厉,爱而不溺”的教育方法,而严与爱不同尺度的把握。

当我读完《卡尔威特的教育》时,对怎样从爱出发去教育孩子,就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孩子是不同的,只要身为教师的我们用心去感受,并付出真心地关心和爱护,用自身去影响他们,这才是教育和爱的本质所在!

第三篇:《爱的教育》读后感

我读过一本书,书名叫做《爱的教育&青少版》作者是意大利的坐着亚米契斯,想必大家都读过这本书把,这本书也给了我深深的印象。书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本书通过了一个小学生的所见所闻,反映了社会各个阶层的状况,以高尚的爱心情感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人生画卷,带给我们爱与美的享受。本书没有任何虚伪的说解,没有骗人的宗教宣传,也没有任何豪言壮语或标语口号。它是通过对生活的朴素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人类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这边书要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怀着一颗善良的心,遇到有困难的人要对他帮助,如果你帮助了他人,你有什么困难的话他人也就会帮助你,我们还要理解他人的苦心,不要治安自己的想法去做,有一次我就看到了一个感人的信息:

一天,妈妈带我去肯德基,在门口停车的地方,有一个很显眼的地方,那里也有许多来往的人看,写的是他的女儿先天性的生病造成现在的样子,四肢不能动弹,虽然是15岁但是很小很小,她还不能自己擦一下眼泪,或许是她看到了爸爸这样卖力的为自己讨生活留下了眼泪,他的爸爸见了之后就用手擦拭了她女儿的眼泪,我心痛极了,立刻向妈妈要了点钱放了进去,这也是我能出最大的一份力,到现在我还记得很清楚,因为我可以理解他们此时的心情,如果不帮助他们世界上就可能损失了一个原本应该是初三的学生而现在看起来只有7,8岁的年龄。

就因为我们大家的相互理解,想和关心下世界才会变的很美好!

第四篇: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这本书采用了日记的形式,以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安利柯的眼光和口吻,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的小故事,故事中有善良的卡隆、品学兼优的德罗西、刻苦勤奋的斯代地、可爱懂事的波列科西……他们送给了安利柯最真挚的友谊,最美好的回忆。还有慈爱的父母、令人敬佩的老师,他们给予安利柯最无私的爱,教会了他宽容与理解。

在众多故事中,使我感受最深的要属每月故事中的《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了。它的主要内容是:一位母亲为了全家的幸福,去了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到一个富有人家里去帮工。这家主人对她很好,工资也很高,可是,她虽然缓解了家里困苦的处境,但还是无法减轻家人对她的思念。于是,她的小儿子便踏上了漫漫的寻母之途。在经过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这个小儿子终于找到了他朝思暮想的母亲。可他的母亲为了多拿报酬,生了重病也不肯说一声,直到晕倒在地。那好心的女主人一直陪伴在这位母亲的身边,直到这位母亲的小儿子来到这里。当这位母亲看到自己的小儿子后,十分激动,垂危的生命又重新有了生存的动力。

在这篇文章中既有孩子对母亲的爱,又有母亲对孩子的爱。孩子因为母亲而敢于漂洋过海,母亲因为孩子而有了生存的动力。可见,爱是多么伟大的力量啊!爱,可以让一颗失望的心重新点燃希望的火焰;爱,可以让一条垂危的生命重新拥有生存的动力;爱,可以让每一个人的心灵得到净化;爱,可以让饥寒交迫的人们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片爱的海洋里,比如失败时的一句鼓励;成功时的一声喝彩;伤心时的一叠纸巾;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这些不被人们所察觉的细小举动都是爱的印证。当我们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不轻易被发现的爱的同时,不要忘记将自己的一份爱也为他人送去,要知道,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点点滴滴的爱终究会汇集成一片爱的海洋。

第五篇:《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从《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中,我聆听到了一位慈父娓娓道来的育儿故事,找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卡尔・威特的父亲有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学前抓起。

我们传统的教育理论是把孩子的正式教育推迟到“上学的年龄”。等到孩子上学之后,我们又急于把许多的东西灌输给孩子,于是,过多的学习不仅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而且还给孩子造成了身心上的伤害。

如果家长忽视了孩子早期智力的培养和开发,将会给自己的孩子造成一生的智力缺陷。科学的教育观念应该是,孩子的家庭教育开始得愈早,孩子的身心方面今后就发展得愈好。

我们总是强调不要过早地对孩子的心灵施加压力,不要过早地限制孩子智力的发育。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孩子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需要尽早的智力开发。只要我们从两岁或三岁开始就注意培养孩子的知识兴趣,让他们的大脑得到不断的锻炼,就像他们的其他身体器官在平时得到锻炼一样,他们就会从早期的知识活动中得到一种快乐。当身心都得到了同步的发展之后,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得非常快乐和健康。事实上,卡尔・威特的父亲早就在推行这样的科学新发现了。在传统教育学理论统治着整个学校教育活动的时候,这位谦恭的德国乡村牧师就对自己的儿子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早期教育。在我们今天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必须先于学校教育,而且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的前提下,老威特的教育实验自然就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这本书为所有的父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家庭早期教育的范本。

当然,我们不能放弃工作,把时间全部花在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方面。不过我们做父母的只要让家庭生活愉快和睦,注意引导孩子的兴趣和行为,就可以使孩子在智力上和道德上健康成长。做父母的只需牢记老威特所说过的一句话:“尽早教育你的孩子,但是需要你去身体力行。”

第六篇:教育读后感

最近读了几篇有关教师素养的文章:《以人为本师德观的本质》、《读书:教师职业的起码底线》、《矛盾与为难―谈教师素质》感受颇深。在商品经济浪潮下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教师往往会感到价值天平的失衡而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兴衰之本全国1100万教师教师支撑着国家的命运许多家庭的命运因此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亡。

那么在新的时代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呢?

首先应具备以素质教育观为核心的观念素质这是教师的灵魂。“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我们谈素质教育是要求教师要从人的角度去看待学生。而一个人的能力有十种即语言、数理逻辑、运动、空间认知、音乐、自然、自省、人际交往、生存、灵性与价值(思想)。我们平常意义上的优秀生只是前两种能力比较发达罢了。我们在长期的教学中以此为衡量的依据势必会扼杀一大批学生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不断的学习认识到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从人性的角度去考虑你会发现调皮的学生是未来的画家、运动员、音乐家、哲学家……

其次应具备以献身精神为主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我说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教师只要精神不要物质奉献并不等于毫不索取。我所讲的牺牲精神是指不为金钱、权利所动能够安于清贫、踏踏实实地做一名教师。附诗一首与大家共勉“人不重我我自重我看教师最光荣。若非教师费心血你我才学尽是空。”

第三应具备以精通教育科学为主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除了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之外还应当对教育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网络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可以说想做好“今天”的教师是非常不容易的。

第四应具备以创新能力为主的能力素质。《七一讲话》中明确提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培养这说明对学生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已经是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我们设想一下一个毫无创新精神的教师又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呢?我们在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大胆发问敢于怀疑敢于标新立异。

我只是从个人认识的角度谈教师素质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会相应变化。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和举动才行。

推荐专题: 安全教育观后感600字 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微教育》读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