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学教育类的书籍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学教育类的书籍读后感》。
再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源于自己对工作的倦怠,感觉自己每天在做着重复的事情,似乎进入了工作的倦怠期,热情淡去,烦恼倍增。感觉像是撑船,沿着同一条水道,从这个渡口到那个渡口,只是所载的人不同而已。而《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写给“教育者”的书,它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入手,然后分析其弊端,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他道出了教育成功的前提,也点明了许多人失败的根源。如一剂良药,为我的教育导航,给予我工作的动力。
该书的作者为肖川博士,作为教育学领域的青年学者,肖川博士在他的研究领域内建树颇多,他的文章朴实、优美、新锐、独到。这本书收入了他近十年所写的.教育随笔50余篇。
“与经典为友”、“教育的意蕴”、“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完美的教学”、“教育的期待”、“有所执著”……那一个个直抵人心的话题,说出了我们的心理话。书中许多经典的表述,让人感到思想力量的强大。
此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对教育世界中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学理上的解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从而得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效果,使读者在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的同时,领略到文章的理趣、情趣、与文趣,既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又有助于教师们确立对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帮助教师生成教育的智慧和提升对生活的热爱。
读书的过程是与读者对话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无时无刻感受到肖川博士那质朴与豪放、灵性与率真、睿智与宽厚集与一身的学者风范,还有他那颗对教育事业无限无限热爱的赤子之心。在这里,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诗意教育,也渴望着自己去发现、去体味教育中那如诗如画的意境。
我相信,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依据书中的教育理念,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会发现,其实现实中的很多问题会随着阅读、交流与沟通迎刃而解,进而树立起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信念。虽然梦和理想,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有距离。但读了这些文字,你会憧憬着幸福的教育生活,心灵沐浴在思想圣洁的光辉中,自由地舞蹈。
我们常常发现教师会找学生进行谈话,内容从家庭环境到内心症结,从人际关系到成绩起落。教师们总是在竭尽所能地靠近学生,但却常常不得其法。究其原因,教师们总以为自己的阅历丰富,学识渊博,虽不至于高高在上,却总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摆在较高的位置上,俯身倾听学生的内心。
学生却不愿仰着头敞开自己的内心,于是这种隔阂便横亘在师生之间,渐渐变得难以跨越了。然而李老师总有办法走近学生的心――面对内心封闭的洪菁,他选择与她进行朋友般的书信往来借以了解她的内心;班上孩子们情窦初开,懵懂又躁动,李老师又跟万同一起商量着回复了司婷婷的.“情书”。他不刻意要求学生敞开心扉,也不强行压制孩子们懵懂的心思,循循善诱,不过如此。
李镇西老师最高明的地方便在这里了,他总是能够和学生并肩前行,他所给予的尊重不是施舍,而是一种与朋友相近的以心交心,他们平等地进行沟通,商量对策,不存在主导与被动的地位之分。这种平等相待的行为看似简单,实际实施起来却又发现其中困难,与学生交友,平等双方地位可能会对老师,尤其班主任树立威信造成不利影响,这对班级管理来说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如何把握其中的度,我想应该结合各方面因素(包括学生性格,班级氛围等)进行考虑,这对教师而言也是一项考验,一旦通过,未来无论是在督促学生学习还是解决班内学生各方面问题上都将事半功倍。
一天我无意间在于洁老师的桌子上看到了这本书---《玫瑰与教育》,一开始是书的名字吸引了我,再看作者既然是那位大名鼎鼎的窦桂梅老师。她不仅是清华附小的副校长,还是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十杰教师提名。我心想她身上围绕着这么多光环,书里一定写的都是些大道理,可翻开阅读了几页发现真是文如其人,别具一格的标题,富有个性的话语,独特而鲜活的思想,使人不忍释卷。
窦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书中写的都是她教学生活中的随笔和感想,从书中我看到了她那淳朴、自然的人格魅力,心中盛满阳光,怀着一颗感恩心为人处事的窦老师。这本书中,窦桂梅并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罗列出许多原则和规律,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入手,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
在字里行间,我强烈地感觉到了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快乐的,她的这种快乐溢于言表,感染着我.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堂课不难,通过磨练上堂好课也不是很难,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上课的老师都是快乐的.窦桂梅老师的快乐是一种单纯而高尚的快乐,一种在平凡中演绎精彩的快乐,一种生命与童年相约的快乐,是一种缘于对教育工作,对学生真诚的爱的快乐.窦老师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与孩子们在一起,心情就会变得像蓝天一样纯净."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容易,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不断制造意外的的孩子,厌烦的情绪总会爬上心头,这种厌烦就是因为我们还没能完全把自己的爱浸透到孩子们的骨子里.
在《心中盛满阳光》一文中,她提到了"境由心生".她说"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变成魔鬼,你就在制造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变成天使,你就在营造天堂."确实,面对每日繁杂的事务,面对孩子不经意间制造的麻烦,面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困惑与压力,面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不满现象,我们能做什么呢 我们不能改变这一切,我们只能换个角度想问题,从中过滤出一些快乐的因子,让阳光洒射到疲惫不堪的心灵边角.
窦桂梅,如此多娇的一个女人,接近她,就会被她激情的阳光和思想的空气紧紧包围,接近她,我希望我能沾染些许玫瑰的芳香……
一、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优化教学目标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设计历史教学目标必须遵守以下基本要求:
1.全面性。
历史学科是一门融科学性与思想性一体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历史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和能力目标三要素,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即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国际主义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培养学生以历史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历史学科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客观性。
教学目标的客观性指的是目标的设计不能违背历史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规律,要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由理解到应用的认知规律。教师在设计历史教学目标时,必须做到新旧知识紧密相联,知识衔接有序,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掌握史实入手,帮助学生逐渐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层次的历史知识体系,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学生的学习由低层向高层递进,由基础的“表征学习”上升到“发现学习”。由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着差异,教师必须以这些客观差异为前提,分层次设计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 、把握教材的“点”和“度”
上好每一堂课,从课的结构来看,关键是处理好教材,把握适当的“点”和“度”。这里的“点”就是通常所指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而所谓的“度”就是指内容的难易程度、课程容量的大小等。每节教材自身都有一定的重点、难点、深度和容量,备课首先要明确这些“点”和“度”。但是,只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处理教材还需根据学生实际,着眼于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目标,分析每节教学内容各部分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找出最主要、最本质、最关键性的部分,划分教材内容的层次,区分教材的主要内容,然后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能与教材本身结构体系中的重点和难点不一致)。
三 、注重知识整合
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外部信息的'刺激往往只能留下较淡的痕迹,只有通过“同化”和“顺应”,才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达到较高的水平。整合的过程侧重于知识的联系和统一,侧重于揭示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从而把分析得到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自我学习的过程、自我探索的过程,是知识创新的过程。它能透彻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识。
四 、及时、灵活地进行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重在及时性。心理学实验表明,及时反馈与教学效果显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反馈时间间隔越短,反馈及时,学生的成绩提高得越快。从反馈的途径角度来说,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如提问、观察课堂教学反应、当堂测试等。为加强反馈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要着眼于“评教”,又要着眼于“评学”,即对教学双方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信息反馈。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对课堂进行调控,能够对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暑假期间拜读了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虽说是拜读,其实是囫囵吞枣。刘儒德教授把我们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屡见不鲜的事,站在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的角度上,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娓娓道来,层层剖析。书中筛选了66条心理规律和效应,每篇正文前都有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问题情境,使那些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很容易地和自己的工作对号入座。读了这本书我发现,平时的很多事原来都有相应的心理效应的存在,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有很好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很多老师对学生特别认真负责,他们希望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可有的人非常努力,效果却并不理想。读了这本书中的“禁果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扇贝效应”等,我更加体会到教育管理学生的诀窍竟有那么多书中用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事对“超限效应”进行分析。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钱,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箱子里偷了两元钱。这个故事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我们有时何尝不是犯牧师这样的错误呢?学生犯了错,批评一次或许会有效果,如果针对这件错事重复批评,就会出现不良效果。我们常常就会因为孩子一次的错误而一再地指责他。这会让学生不以为然,收效甚微。学生犯了错,如果我们能宽容地对待他们,进行换位角度,多理解,少批评,适当的留点空白,给他们一个过程,让他们思考、反思,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人格的尊重,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评,也要改变方法,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一下,才能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天下英才未必个个是状元。教育的规律告诉我们,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高中、大学,直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者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方面屡屡受挫,倒是前三名之外,第十名前后的学生,却在后来的学业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为栋梁之才,印证了天下英才未必个个是状元的结论。
在管理班级过程中,我们大多喜欢优秀的学生,因为他们学习好、表现好,各方面比较突出,深得我们的信任。相反对于后进生,我们往往表现出漠不关心、任其发展的姿态,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态度是不可取的。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更关注后30%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基础差,需要我们的理解与关怀,在活动中我们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老师的好,学生记得;老师的情,多年后学生会牢记;老师的爱,可直入学生的心底。我常常告诫我们的老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管好与坏,他都是我们的孩子。无论他学得怎样,只要我们真心付出,以爱育爱,就无愧教师这一职业,我们都是成功的。
阅读需要积淀与理解,并在工作生活中应用。今天聆听教委办举办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导读讲座,重温了书中66条心理效应,让我更加明白这些心理效应不仅可以用在教育教学,校园管理中,更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愿我们在“用心教育”时,“巧用心理战 四两拨千金”、“明暗结合 登高望远”,让我们“同学习,共进步”,进一步深刻地领悟“教育的科学和智慧”,在“教育生活路上且行且远”。
推荐专题: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心理学教育类的书籍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