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类的心理学书籍读后感(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类的心理学书籍读后感(大全)》。
某日看到一篇《轻声教育》的文章颇有受益,对此深有体会,轻声说话跟人的学识文化无关,它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和与人交往上。在公共场所,特别是在图书馆和影院等地方有的人总是大声喧哗,人们总是旁若无人地打电话、与友人大声说话,孩子在嬉笑打闹,这似乎已经习以为常,毫无顾忌周围人的感受。
以前我也是经常习惯性大声说话,影响到其他人还不自知,往往受到家人的提醒才会注意控制音量。自从看到《轻声教育》的文章之后懂得了轻声说话的重要性,学会控制自己说话音量,现在有时偶尔还会大声说话,这不好的习惯还需要改正。
现在又到了开学季,需要我们老师对新生进行轻声教育的时候了,轻声说话需从小开始教育,培养孩子养成轻声说话的良好习惯,长大后在为人处世方面就有教养。在当今注重情商的时代,人们需要学会说话,也需要学会控制自己说话的`音量,有理不在声音高,说话的音量控制好了,就显得文明素养。
当我经常在上课时对孩子进行“轻声教育”,要求孩子们降低音量,学会轻声说话,学会专注倾听。在就餐等待时要保持安静,课堂上同桌之间交流、课间休息三五成群交流要悄悄说,尽量不要影响到其他人,要考虑到别人感受。在教育过程中发现收效甚微,希望轻声教育靠大家一起重视起来,由于有些家长对轻声教育未引起重视,说话也是经常大嗓门,家庭方面未对孩子进行轻声教育,孩子也就无法做到轻声说话,这就需要家长的紧密配合,通过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孩子自然而然就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了。当然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说话要求,不应一概而论。除了请轻声说话之外还要注意我们听音乐的音量、晚间看电视的音量,尽量不影响到左邻右舍,以免引起邻居的不满和噪音污染。
轻声说话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很值得我们大力推广,当“轻声教育”越来越普遍,未来的社会秩序和公民素养也将会越来越好。
初读《教育有悟》感觉是一本再普通不过的书籍了,这本书是由95篇教育随笔组成的,里面描述的都是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所记录的发生在教师和孩子们之间或发生在孩子们自己之间的小事,同时也是一些琐细得不能再琐细的事件,如学生考试作弊、新生点名、教师板书、课堂上表扬……故事中一幕幕场景,有些我们多么熟悉的,甚至是自己亲身经历。或许你会觉得这样的书记录的事太平凡,但细想,教育,不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琐碎繁杂吗?不就是日复一日的鸡毛蒜皮吗?
这本书分五个板块,其中第一章节告诉我们,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因为学生作为教师的教育对象,其一言一行都会形成反馈,从而使教师从中学习、体悟,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从而使整个教育成为一个双向动态过程。而其中的第三章节是关于针对后进生一些教育的机制,它告诫我们只要目中有人,就没有后进生。“后进生”不等于“后进人”,事实甚至相反,教师们只要把“学生”当成“人”,就不会再有“后进生”了。因为教育的`奇迹在于:教师之光,能使远远近近的心都披上绚丽。
书中所写,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抽象的理论,有的只是生动的教育故事以及故事中蕴含的思考。内容鲜活而真实,文笔朴素而流畅。朴实的文字中包含着真挚的情感,读着读着,我被故事内容所吸引和感动,这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它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日常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你差遣你的学生为你做私事了吗?哪怕只是举手之劳;你注意批评学生的方式了吗?哪怕只是换个谈话场所;你尊重学生的“杂念”吗?哪怕它有时会扰乱课堂;你能耐心倾听学生的辩解吗?哪怕他确实有错……
它又如一位指点迷津的导师,为我们解决工作中的各种困惑而指明方向:它告诉我们如何激发中间生的学习热情;它告诉我们如何让班干部乐于奉献而毫无怨言;它告诉我们爱得不恰当也会造成伤害;它告诉我们什么是宽容的魅力……
感谢这些教育的有心人。他们让我们更多的教师分享了他们的成功的经验与体会,让我们静静地吸吮“名师”们带给我们的精神食粮,让我们明白如何使用一个微笑,一句称赞,一个亲切的动作,如何用爱温暖学生,亮丽自己!
《数学教育心理学》是我们大学要学的一个科目,但读大学时,没有经过教学,没有实际的操作,所以当时读书时学得没有不好,现在,随着自己教学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太薄弱,徐老师给我们看的书中,恰好有这本书,所以,现在,我又拿起这本书,细细阅读,虽然,还是感觉不是很能看懂,觉得很高深,但结合教学实际,还是有一些体会。
该书有一段话对数学老师出题(例题、习题、考题等)较有指导性,因为它介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哪几种深度,于是启发了我们可以出哪几种难度的数学题:
“如何判断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标准大致有:
(1)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表述所学的知识;
(2)能否基于这一知识做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问题;
(3)能否应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即保持关键特征不变,改变非关键特征,从而使原来的关系体现在新情境中,这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真正含义有概括的把握;
(4)能否综合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真正的问题往往不是单凭一个知识点就能解决,而是需要综合几方面的知识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知识的整合是与知识的理解深度密切相关的,这就是建构主义者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5)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在实际生活中广泛而灵活地应用知识,是建构主义的重要初衷,这同样要依赖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对知识形成深层次理解,这是建构主义学习和教学的核心目标,建构主义的许多主张都与此相关。‘为理解而学习、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一条重要信条。当然,深层理解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第71页)
下面试着把这五个难度概括地予以表述,并略作些解释或补充:
(1)转述:即用自己生活化的语言表达教科书对知识点的严谨表述,目的是防止非理解性的死记硬背。比如“什么是加法对乘法的分配律?那就是:一个数去乘一个加式时,可以先一个个乘,再把每个结果加起来”。此时不必过分追求逻辑严谨性,能基本说对就可以了。
(2)揭示:把具体问题中隐藏的数学知识揭示出来。给出算式45-78+55=100-78=22,问:“这里运用了什么算律?”[45-78+55=45+(-78+55)=45+(55-78)=45+55-78=(45+55)-78=22,用了两次加法结合率、一次加法交换律]。又如可问:“你觉得最近全校各班之间的'足球赛中有哪些数学知识?”
(3)变式:该书指出“变式可以区分为概念性变式和过程性变式两类”。
“概念性变式”有两种:一种是我们熟悉的,即符合概念定义但外表与标准式不同,如底边没在水平方向的等腰三角形;另一种即常说的“反例”,即外表相似但不符合概念定义,如有某两条边形成凹口的“多边形”(几何学里的多边形只指凸多边形)。
“过程性变式”该书没给出严格定义,我理解它是指“得出某概念或某原理的多种数学过程”。综合该书第118―119页和第166―167页内容,过程性变式无非是“化一为多”和“化多为一”两种:
化一为多:得出或表达概念、原理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如导出方程概念时,表示未知量的可分别是黑框、空框、任意拼音字母、最后是x,它们等价;又如从一般四边形变到正方形可以有多条途径,先变成菱形或先变成矩形等。
化多为一:把多样化的数学知识化归为一。如学了简易方程之后,争取把过去那些用算术方法做的题目化为用方程方法来做。又如弄懂只要会做分数题,百分数、比和比例之类的题就不难。
运用过程性变式的意义在两方面:一方面可让学生通过多种过程获得概念或原理,从而达到更好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对多样化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记忆深、好应用。
(4)综合:让一道题里综合多个数学知识点。
(5)实践:设置符合实际生活情境的问题。
读书过程中,我们慢慢地就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充实了自己,即使培训结束,我都要坚持读书。
寒假期间,我认真研读《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一百条提议》两本书。从这两本书中,我认为普通教师能够读出人生道理,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能够读出管理理念、办学方向;而思想者读出的更是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这另本书让我感动,更让我深思。
一、用知识武装自我
经过自学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我的头脑,使自我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我的思想。仅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经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二、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
以往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某年轻人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那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厌恶。”老人家之后说:“那你快走,那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之后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青年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那里也同样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的确,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反观我们传统的教育,多是为了分数的教育,从教师自我出发,而不真正是对幼儿这一主体人的教育,教师的抱怨也就“顺理成章”了。而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由于个体差异,绝对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我的理解是指孩子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孩子能够从自我的兴趣爱好出发,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充分发展多方面的本事)。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生”有缺点,“差生”也有闪光点,在我们教师心目中每个孩子都应是有天才的一面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育观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自我的主角定位――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欣赏者”。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应当尊重幼儿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及时捕捉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赞扬,异常是对“差生”而言,一两次别开生面的欣赏不啻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会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在《教育新理念》中,尤其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所提出“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书中阐述到“创造始于问题。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美国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教师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异常是构成自我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问题本事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目前,在农村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们也迷失了方向,把握不住了重点,一学期下来不明白让孩子们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对自我教学产生了怀疑,不知从何处入手。这不由得引起人们深思的是,教育的真正功能究竟是什么在文中,袁教授给予了回答。他提出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礼貌积淀成人格”。其中包括两层含义。
其一:对教师而言,教会学生致知的方法,求知的渠道,学会确定知识和信息,要比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本身是多变的,不断更新的。
其二:现代礼貌的成果并不能经过传授内化成为人格,人格需要人格魅力的感召。
那么,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智慧、人格的构成与发展。这不由又落实到最根本的就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究竟应当教什么,怎样教经过学习了袁教授的《教育新理念》对我们真的收获不浅!
常读书和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对自我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自我之短,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我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愚人不才,笨鸟先飞,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把自我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国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
周末,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一口气读完了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让我收获颇丰。
这本书写了主人公在学校十个月所记的日记,无论哪一章、哪一节都有一个主题到那就是爱。将爱表现的精髓深入,淋漓尽致。
这本著作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年爱国者》的故事。故事讲述课一个贫穷的意大利青年,从小就被卖到戏班,受尽了虐待。有一次他逃了出来,在领事的帮助下,登上了开往意大利的船。一群来自各国的人与他坐在船舱中。船上的乘客了解了他的遭遇后十分同情他,纷纷给了他一些钱。他正庆幸有了钱可以吃饱一顿饭时,他听到了那些给他钱的乘客正在侮辱他的祖国,于是,他就毅然地把钱扔了出去,并高声吼道:“我不要侮辱我祖国人的钱!”看到这里,我不禁为这小男孩宁可挨饿,也要维护祖国的尊严而赞叹。小小年纪竟然如此爱国,真是令人敬佩!
我由此想到了不少这样的爱国者。南宋名将岳飞,他少年时就立志“精忠报国”,为了人民,为了祖国,他忍辱负重,含冤而死;无数边防战士,为了祖国领土完整,不怕流血、牺牲,赶走了入侵我国边境的侵略者;多少体育运动健儿为了让五星红旗飘扬在赛场上空,忍着伤痛,奋力拼搏……这些人都有颗爱国之心,为了祖国领土完整,用自己的身躯筑起了一道道钢铁长城;为了祖国的荣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奋力拼搏,爱国者从古至今不乏其人。
我们从小就应该以他们为榜样,树立爱国的思想。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也要像他们一样为祖国增光添彩,报效祖国。
许久不写读后感了,估计有十年了。因为总觉得文字传递的是自己最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最真实的感情,而不是为了应付任务。最近几年看的书不少,最多写批注。这次作为作业,估计是不合格的,但至少我还坚持了自己的初衷,即写自己想写的。不管字数多少,别人如何评论。
这个暑假,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我专心致志、别无旁骛地只读了两本书,即《教育学》、《心理学》。读来感触不多,却极深。那就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真的有必要定时重读教育专业教材。
首先,教材提供了教育专业的系统知识。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学、心理学是必读的,但是也都是在职前学习的。工作以后,便亟不可待而有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了。我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10年前学《教育学》与《心理学》时,似懂非懂,死记硬背,其实并没学到多少。从内心来说,也没多大兴趣。因为在实习时,发现学到的东西能真正运用到的少之又少。工作后,学习的时间被日常的琐事很快就吞噬了。最初,还没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但随着教学年龄的增长和对自身要求的不断提高,就发现自己所积累的经验总是找不到贴切的理论依据;就发现自己的很多做法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甚至发现自己写论文时的语言都和教学论文不在一个话语系统。如今重读《教育学》、《心理学》,似乎一下思想轻盈起来,突破沉重的大量事实线索的身庞,有了质的飞跃。书中的教学理论和原理帮助理解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原理和现象,从而解决了很多问题。例如,学习了杜威关于“教育即生活”的理论,才把家里尘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翻出来阅读,才理解我负责了两年的探究性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渊源出自于哪里,才明白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和应该遵循的'原则。大师的智慧使我深深震撼,早在近100年前,他的思想就初见端倪。其对于教育的阐述“教育应使学校中知识的获得和在共同生活的环境中所进行的活动作业”直至今天仍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行为。实践经验的积累具有片段性和不稳定性,重读《教育学》、《心理学》却使我把平日里有意识积累起来的问题和片段分别击破,成为解读教材的生动案例。而规范严谨的语言使我迅速把握教学研究类的文章的语言,为下一步做教学研究的反馈奠定作最基本的准备。
其次,教材提供了教育专业最权威、最经典的知识。暑期胡慧闵教授的一个建议我很受用。她建议我们只看最经典的教育知识读物。确实,如今的教育书市真是热闹非凡:什么《跟孔子学做教师》、什么《不跪着教书》、什么《xx兵法》……名字就很夺人眼球,于是很多老师就把已经很有限的业余时间中的读书时间贡献给这些书了。因为很多老师认为这类书都是同行优秀的经验,具有更大的可供实践借鉴的意义,操作性强、见效快。事实上,这些书都只属于同一种类,只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表述,或者表达的方法各有不同罢了,读一本和读三本没多大区别。读此类书,老师们仍始终在实践的圈子里打转,无非是圈子大小和漂亮与否的问题。《教育学》、《心理学》等教材发挥的功能不同,因为它们经过太久历史的积淀,经过太多教育者的检验,亦如经历过炼火的真经,字字玑珠。也举一例:以往对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论,总不削一顾。总认为他对智能的划分并不是那样无懈可击。相对于赛斯顿的能力群因素说和层次结构理论,确实有突破。但除了这七种智能外,没有第八种、第九种……了吗?此次读《心理学》,才理解多元智能的重要思想,其实在于对人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和探索自我、把握自我命运的重要性的强调。原先对于该理论的偏见,完全是源于自己对该理论的不完整、不正确的理解。
今天的我,捧起《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生时代的心情已完全不同了。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读这些文字一点不显枯燥。就像与智者求学,又像与老友交流,甚至像与知己邂逅,那样兴奋那样激动。只可惜,身边想到捧起这两本书的老师并不多。我到图书馆查阅过资料,我们学院藏书中权威的《心理学》不足10本,最新的版本是20xx年,距今已有9年;《教育学》共5本,最近的版本是1996年。这里并不是说版本越新越好,只是当初在图书馆借阅北师大出版的《新编教育学》,拿到手里是一本泛黄的书本时的场景始终无法忘记。
估计从来没有人写教材的读后感,但是读后感,很清楚地表明文章的性质。以上,确实是我研读《教育学》、《心理学》以后的感受。
推荐专题: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教育类的心理学书籍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