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详情页

西方教育类的书籍读后感(范文六篇)

2024-03-04 09:13:42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方教育类的书籍读后感(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西方教育类的书籍读后感(范文六篇)》。

第一篇:教育类书籍读后感

《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整个封面黑色的主体,周国平老师的眼睛纯净,深邃,还有一些淡淡的忧伤,彰显着内心思想的深沉、宁静和纯粹,对现代教育的深思,探索。

封面上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行字:“守护人性,这是一个父亲的教育情怀,一个哲学家对教育的眷恋,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周国平认为:教育的真正灵魂,在于“守护人性”。守护人性,并由此赢得人生的幸福与优秀。我认为这就是周国平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贯穿本书每个章节的主线。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周国平先生最欣赏的第一条教育箴言。

“教育即生长”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它的意思是说,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

尊重天性、发挥潜能、潜移默化、因势利导……我们教育中的许多原则和这一箴言不无关系。

在中国这个唯分数论的'教育现状实际中,对分数的追求是学生、家长、老师的共同认知,学生被天天的考试压得透不过气,老师也是天天绞尽脑汁为学生找习题和讲解,家长天天回家就问分数。

学生、家长、老师从教育中感到了幸福了么,什么是幸福,幸福难道就是这样吗,学生没有了个性的发展,老师没有了特色,家长没有了自由。

“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儿童期是一个人身心生长的重要阶段,儿童期自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教育的最大功德就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

但是在今天的为高考论,唯分数决天下的时代,很多家长信奉“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为了赢得未来那不确定的所谓幸福,让孩子们在童年就失去了快乐,提前进入了厮杀竞争的阶段。

不应为这样,这个班,那个班生意如此红火,天价的幼儿园会也应声而出。我不敢说现在的教育是在压制个性的张扬,是在压制人性,但是现今的教育弊端是很多的,尽管我们在不断改革,但是还很不完善,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教育也如周先生所说是使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

“人性是由无数世代苦心积累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庙堂珍宝”(尼采语),守护这一份珍宝,为之增添新的宝藏,是人类一切文化事业的终极使命,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第二篇:教育类书籍读后感

有一句说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而《爱的教育》这本书,则充分讲述了这一点。

《爱的教育》这本书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本书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主人公安利柯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详细的描述了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同学、以及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种种故事。

全书通篇没有华丽的修饰,只有简单朴实的描写。如:卖菜妇女,铁匠的儿子,老石匠的儿子等,但却让人感受到爱的重要性。他们流露出的真挚情感,让我们感受深刻:如安利柯的好朋友卡隆,他乐于助人,看见比自己小的同学丢失了买笔记本的钱,他也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钱给他。而且常常帮助弱小的同学,在同学眼中就如同正义的使者。代洛西,他虽然家境富裕,但他非常尊重穷人,把他们当做自己的朋友。而洛贝谛,为了帮助同学被疾驰而来的汽车压碎了脚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为我们生动形象的描写出了什么是爱。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每月故事”中小马尔可。由于他的父母欠下了巨额的债务,于是他的母亲要去遥远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工作。可渐渐地他们之间失去了联系,于是小马尔可去寻找母亲,在经历了千辛万苦的旅途后,最终找到了他日夜思念的母亲。这篇故事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小马尔可只有十三岁,年幼的他独自一人来到异国他乡。经历了重重险阻后,小马尔可凭借着心中的爱和对母亲的思念,排除万难终于寻找到了母亲。而我呢?则是那样的无知,不懂事,完全忽略了家人对我的爱,我一定要向小马尔可学习,要懂得感恩,懂得分享,遇到困难敢于面对,让我们的世界多一点点的爱,用爱感化人间。

第三篇:教师教育书籍读后感

关于新教育一直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汇,熟悉的是经常可以看到听到,陌生的是随着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它的教育内涵一直在不断演变,

新教育读后感。读了朱永新教授写的《新教育》,它引领我更好地解读新教育,走进新教育。在书中,我明白了理想的德育应该架设“德育合力网络”,筑起学生“人格长城”,让道德教育达到“不教之教”的效果。我也听到了他对理想智育的呼唤:“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知的堆积”;“以人为本”;“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用成功激励孩子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儿童不需要分数”。在书中我也领略了理想体育的魅力,经历了理想美育“幸福的战栗",在他理想的劳动教育中明白了“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书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天堂D理想的学校,这是人才的摇篮,人格的殿堂;我看到了理想的教师,他们自信自强、追求卓越,他们充满爱心,创新合作;我看到了理想的校长,他们胸情宽广、以人为本;我还看到了理想的学生和理想的父母。朱永新教授在书中为我们展现了如此美轮美奂的教育之梦,让人神往。

书中新教育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关于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当然应该面向未来,面对当下。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教育本身应该是目的,应该让所有的与教育发生关系的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第二、教育同时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教育必须确保学生的生命获得充分的成长,必须实现社会对于一个未来公民的希望。这种教育生活,不等同于学校教育生活,如在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在职业生涯中每个人的学习,都可以视为教育的生活。我们理解的教育生活,应该是面向男女老幼的。

第三、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教育既然是努力的去促进每一个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它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孔老夫子早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的本身就是充满了乐趣的。只有在愉悦快乐的.情景中,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四、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而完整的。在当下的教育中,我们的教育是单向度的,片面的,是唯分数的教育。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德行的教育。人应该是完整的,包括他(她)自己个性的完整性。让人成为他(她)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过去人们都说,教师是蜡烛,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别人,直至将自己燃尽;其实这些比喻都是不贴切的。我们教师应该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我们自己,为学生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应该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没有教师的幸福感觉,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感受,教师都感觉不到教育的幸福,学生的幸福又从何谈起呢?

作为一个教师的幸福其实是无所不在的,虽然我们的工作压力大,但教师的幸福感也很强,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莫过于孩子,孩子们有最纯真的心灵,最诚实的态度,最善良的愿望,他们集真善美于一身。而我们教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有幸能天天和最美好的孩子们在一起学习生活。这就是一种幸福。

在这个浮华喧嚣的城市里,我们缺少了一份内心的平静,唯有读书,才能让我们找回一份宁静。幸运的是,教师这一份工作可以让我们天天与书为友,我们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工作时间看书(当然是有益的书),在书海中翱游。教师有更多“静”的时间、机会,而一旦平心静气了,生活与工作就会是另外一番景致,人生也将更充实、更完美。这就是一种幸福。

关于书籍苏霍姆琳斯基曾说,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如果你的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朱永新的梦想是,从“书香校园”走向“书香社会”,“从推进阅读来撬动中国教育改造”。阅读能让我们体验到教育的价值,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在书中朱教授还讲到了实施新教育的主体―教师,他说,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当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当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当是一个非常尊重同事、尊重领导,非常善于帮助他人成长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当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我觉得当一个好老师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孔子说过“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无从谈起,感情虽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好老师要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形象一点来说,教师的素养就像一个泡菜坛子,不同的东西会泡出不同的味道。同样,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会慢慢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从而形成独特的人文精神。其次一个好的老师需要对所教科目有一个透彻、宏观、一以贯之的理解,能够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解出最深刻的道理,用最精当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言传身教,把细小的学问升华到对人生理念的理解。

一个好的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老师讲课讲得怎样最终会从学生那里反馈出来。如果一个老师只是一个人在讲台上口若悬河,讲得眉飞色舞,全然不顾学生的反应,不去思考学生的兴趣,即使讲得再好,于学生来说,仍然是一堂失败的课。

一个好的老师还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前途命运。有的老师从来不与学生谈心,更不用说交流什么思想,这样的老师,即使课讲得好,学生也只会产生一股尊敬之情,而不会有敬仰之感。

幸福是一种体验,让孩子们享受教育的幸福,让我们在幸福的教育中成就自我,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就让我们在今后的共同生活中追求这种境界吧!

第四篇:教育类书籍读后感

花了三个晚上,读完了《爱心与教育》。《爱心与教育》是全国著名教师李镇西老师的一部作品。李镇西老师的教学的核心思想是民主、科学和个性。

既然书名是《爱心与教育》,那么当然重点是爱心与教育的关系。首先李老师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一个真实的老师,没有一丝高高在上得感觉。昨天我在他的微信公众号里留言,没想到不久之后他就回复了,真的让人太意外了。爱心,是教师最基本的条件。这种爱心,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的平等而真诚的感情。对于李老师的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某些教师的虚情假意真是让人恶心。

这本书是一本教学案例集,提到了问题学生,优生,青春期教育,学生心理,异地笔友以及如何管理班级的方法。从每一个案例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李老师浓浓的爱心。

关于后进生的教育方式,他认为,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后进学生”,让他们在自我教育的同时又接受集体的监督,即允许其反复,有鼓励其进步,这最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科学。这与苏霍姆林斯基的看法是相同的,李老师也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崇拜者。

李老师给每个新班的见面礼总是一句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他不同意这是助人为乐的另一种说法,因为助人为乐是刻意的做好事,而他希望“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常态。这又与苏霍姆林斯基不谋而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绝不能让孩子因为做了一件好事受到教师的表扬而沾沾自喜,这是非常危险的`。

李老师说,人不能没有原则,但要拥有自己的原则首先必须学会感动。因为,只有没有根本的是非观的人才会万事无所谓,才不会被感动。不会感动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不会感动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读完此书,教学方法不会有什么增长,但是绝对会改变你的教育思想。教育如同一门武艺,要内外兼修。内力是教育思想,知识储备,外功是教学方法。没有强大的内力做支撑,教学方法是虚空无力的。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有一颗爱心,用爱心去点燃孩子内心求知的星星之火,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才会事半功倍。当然,爱心应是发自内心的真情,而不能是虚情假意。

我们达不到李老师的高度,但我们也应努力做好,让孩子因我们的教育而感到幸福。

第五篇:教育类的书籍读书心得体会

这篇课文讲了,有一天,有三四个同学取笑科罗西,科罗西气得准备把墨水弗朗蒂身上,想不到却洒在了老师胸脯上,卡罗纳帮科罗西承认错误,老师说不是他,科罗西马上站起来承认错误,老师叫科罗西坐下,叫取笑科罗西的四个同学站起来,老师把他们骂了一顿,最后,老师对卡罗纳说:“你的心灵真美!”

我的感受是,卡罗纳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孩子,因为他帮同学承认错误,同学看了也承认自己做错了。科罗西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好孩子,因为老师一说,他就站起来承认错误。我想起我们班上课的时候,老师叫一个同学回答老师的问题,但是他回答不出来,我们就取笑他,我觉得这样子不好,因为你一笑他,他可能会失去一点自信心,以后他可能在也不敢举手了。还有一次,上体育课的时候,我跑步不小心摔了一跤,同学们看到了,哈哈大笑,那时侯我心里想:我以后在也不敢跑步了,不然,同学又要笑我了。

卡罗纳的老师说:“那四个同学肆无忌惮,的欺负一个从不打扰你们的同学,嘲笑一个可怜巴巴的孩子,打一个毫无自卫能力的弱者,你们的行为是最卑鄙无耻的,实在是玷污了“人”这个美丽而又神圣的字眼。”

今天,我不但写完了作文,心里还挺开心的,我以后会每天在家里看一些文学作品,因为作文非常的有趣。

第六篇:教育类书籍读后感

从《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中,我聆听到了一位慈父娓娓道来的育儿故事,找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卡尔・威特的父亲有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学前抓起。

这位父亲采取的教育方法其实也很简单,所有的父母都能够完全做到。作为德国乡村的一位普通牧师,老威特一生都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但是,这位乡村牧师却与别人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方式。看到周围的许多人都在虚耗自己的生命,看到周围的男男女女都沉溺在酒色之中,他既感到悲哀也感到惊讶。他想,“这些人都没有运用上帝赋予给他们的智慧。如果他们有着智慧的头脑,他们的生活就会是另外一种景象。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都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从小时侯起,就没有人教他们如何去思考,他们也就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对此,学校是应该受到责备的,但是更应该受到责备的是他们的父母亲。假如他们的父母亲很早就把真善美的东西教给他们,从小就培养他们对于知识的热爱,他们今天就不至于过着这样可怜的生活。”正是抱着这样的家庭教育思想,老威特在儿子卡尔出生的时候就制定了一个早期家庭教育计划。老威特有一个基本的教育主张:孩子从小就是一个会思考的动物。对于他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东西,他都要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如果孩子从小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因而养成一些不良的爱好和习惯,成年后就很难改掉了。老威特的目标是在孩子还处于可塑阶段的时候,去引导和开发孩子的理智思维――“让孩子从小会正确思考”。

当儿子还在哑哑学语的时候,老威特就开始教他辨认身体器官和家中的各种用具并说出他们的名称。随着儿子逐渐长大,他可以磕磕绊绊地上下楼梯和走路之后,老威特就让他走出家门,让他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新奇事物。

老威特总是鼓励儿子不断地提出问题。在回答儿子问题的时候,他又尽可能用一种讨论的方式解释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对于儿子提出的所有问题,他从来不会敷衍了事。他注意从小培养儿子对所有事物的分析鉴别能力。在平常同儿子的散步和谈话中,老威特从来不像许多父母那样,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气对儿子说话,也不会对儿子信口瞎扯。本文来自

语言是我们思想的工具。老威特提出,要尽早地教会孩子使用母语,能够正确地发音和流利地表达。所有与孩子说话的大人,无论是父母还是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应该注意自己的发音和用语,以便给孩子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在这样一种家庭教育的熏陶下,与同年龄的孩子相比较,卡尔不仅表现出一种超凡的理解力,而且还表现出一种少有的知识兴趣。卡尔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他对许多事物都有着精确的理解和完整的把握,在使用语言方面也达到了十分熟练的程度。

卡尔的早期教育当然没有仅仅局限在语言和文学方面。为了使卡尔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老威特也非常注意培养儿子在艺术和科学方面的爱好。尽管他自己不是艺术家也不是科学家,但是他总是想法激起儿子对于与艺术和科学的热情。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经常带着儿子游览许多地方,去参观各地的艺术画廊、自然历史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等。通过这种体验方式,老威特让儿子从中学到了活生生的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等知识。他让儿子学会如何去发现各种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如何去找到各种事物的最基本的原则,如何去认清各种事物的真相。

除了这些外出的参观活动外,老威特还利用身边的一些生活常识,对儿子进行系统的科学教育。他特别注意调动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养成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习惯。同时他也设计出一些小小的游戏,让孩子可以从中了解和熟悉不同学科的知识。当然,他十分清楚自己所追求的教育目的是什么,他说“如果一开始我就告诉孩子去学习地理和物理等学科,孩子就会产生反感的心理。我尽量避免使用这一类的学科名词,是为了不要吓唬住孩子,也是为了增进他的自信心。”

正因为有了老威特对儿子的早期教育,卡尔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由于他的智力水平已经远远超出同龄的孩子,在还没有满14周岁就已经获得了哲学博士称号。16岁他就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同时被柏林大学聘为大学教员。

然而,我们传统的教育理论是把孩子的正式教育推迟到“上学的年龄”。等到孩子上学之后,我们又急于把许多的东西灌输给孩子,于是,过多的学习不仅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而且还给孩子造成了身心上的伤害。

在传统的教育学观念中,孩子智力的早期开发被忽略。由于不重视学前的家庭教育,使得孩子上学之后不堪重负。最新的科学研究证明了这样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即孩子早期的学前教育将决定他今后一生的道路,因为孩子早期得到的印象是最持久的。如果家长忽视了孩子早期智力的培养和开发,将会给自己的孩子造成一生的智力缺陷。科学的教育观念应该是,孩子的家庭教育开始得愈早,孩子的身心方面今后就发展得愈好。

美国著名的医学心理专家史迪思博士提出,孩子的早期教育最好从两岁或三岁开始。“两岁或三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应该抓住这个关键的时期进行孩子的智力教育开发。如果耽误了幼儿的早期教育,将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父母应该做的是尽早唤醒孩子的知识兴趣,因为这种兴趣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让孩子在知识的游戏中获取健康成长的养分,而不是让孩子在那些毫无意义的游戏中浪费时间。”

我们总是强调不要过早地对孩子的心灵施加压力,不要过早地限制孩子智力的发育。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孩子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需要尽早的智力开发。只要我们从两岁或三岁开始就注意培养孩子的知识兴趣,让他们的大脑得到不断的锻炼,就像他们的其他身体器官在平时得到锻炼一样,他们就会从早期的知识活动中得到一种快乐。当身心都得到了同步的发展之后,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得非常快乐和健康。事实上,卡尔・威特的父亲早就在推行这样的科学新发现了。在传统教育学理论统治着整个学校教育活动的时候,这位谦恭的德国乡村牧师就对自己的儿子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早期教育。在我们今天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必须先于学校教育,而且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的前提下,老威特的教育实验自然就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这本书为所有的父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家庭早期教育的范本。

当然,我们不能放弃工作,把时间全部花在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方面。不过我们做父母的只要让家庭生活愉快和睦,注意引导孩子的兴趣和行为,就可以使孩子在智力上和道德上健康成长。做父母的只需牢记老威特所说过的一句话:“尽早教育你的孩子,但是需要你去身体力行。”

推荐专题: 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西方教育类的书籍读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