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详情页

老舍小麻雀读后感(范文2篇)

2023-07-25 22:20:51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老舍小麻雀读后感(范文2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老舍小麻雀读后感(范文2篇)》。

第一篇:老舍散文读后感

在我国现代诸多知名作家,像老舍先生这样以平民出身而跻身文坛的是为数不多的,这两天我看了老舍先生成名作:骆驼祥子.1899年2月3日老舍出生在北京(现小洋家胡同)他家是一个满族贫民家庭。原名舒庆春。他生逢末年,清王朝的自身腐朽让清王朝奄奄一息了,母亲的勤俭和坚毅给了老舍他最初的教育老舍出生在大杂院里,也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那里的下层人民他们的生活状况、人生态度,他们的喜好的娱乐形式,对老舍产生了最原始的影响。

有了他创作的生活基础和平民化的'艺术的倾向。可是,老舍并没有走上创作之路,因为交不起学费,他考上了免费的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小学校长,尽职尽责,就在这里五四运动爆发了!“五四”给了老舍非常大的震撼。他改变了生活道路,辞去工作.1920年赴英国任教,从1920年他写第一部作品老张的哲学,近半个世纪大家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1936年在青岛写成。《骆驼祥子》的成功会首先在于它人物的成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胡适、刘半农、鲁迅等作家都不同侧面写人力马车,但他们是以一个居高临下的观察和评价,而老舍是从细节的直面观察车夫的生活的。老舍笔下的祥子来自乡下,带着中国农村破败气息来的,也带着这农民的质朴和固执。老舍写的文章大多数是幽默文章,但骆驼祥子却是一个悲剧。走下坡路。由这些人物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大悲剧。当我看完之后才知道,祥子所期待的生活没人能实现。老舍先生的这部著作,让我们看到了解放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中国人的悲惨状况,也听到了来自他们内心的渴望:幸福、平等。

第二篇:老舍散文读后感

《抬头见喜》是老舍通过对于自己过往中秋、端午和新年时节的描写,追忆昔日的苦境。

文章重点描写了如何在中秋和新年过节,对于“可有可无”的端午节,也就是作者所说的端阳节却一笔带过。这三大节日最大的特点,就是会有“账条”送上门,这是最让作者头疼的,“故意躲着借款, 着急,设计自杀”也无济于事。作者抛开这些不开心的事情,讲了三大节日热闹的一面。在这些时节中,作者“似乎”最喜欢的是中秋节,为什么似乎呢?

小时候有最喜爱的“兔儿爷”,现在通过醉酒来表达心中哀愁,至少三次的“喝醉”也能说明作者中秋节心中的不快。对于端午节的描写,一句“粽子,不爱吃”给“打发”了,说明端午节在作者心中也没有留下太多的回忆。让老舍心中最感伤的莫过于春节了。春节留给作者最大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少年时期:“王羲之换鹅图”、“太平花”、“学监先生的笑容”、坚毅慈祥的母亲,这些回忆让我都读出了感伤。正如作者最后写的`“在爆竹稍静了些的时节,我老看到过去的苦境。可我既不落泪,也不狂歌,我只是静静地躺着。”对于以前的苦境,作者并没有感伤放歌,而是以一种积极的,“抬头见喜”的人生态度去面对。

老舍朴实无华的言语中,总能让人读出人生的哲理。我们同样需要这样淡然的人生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推荐专题: 老舍小麻雀读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