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详情页

读发现孩子第十六章读后感

2023-07-25 22:20:27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发现孩子第十六章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发现孩子第十六章读后感》。

第一篇:《发现孩子》读后感

“度娘”对蒙氏的教育理念是这样描述的:教育不是为上学作准备,而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其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儿童的生命自然地成长和完善。具体的说是让儿童获得身体、意志、思想的独立,达到人格、心理、智力、精神的完善。

很喜欢蒙氏的语言特点,纵使是翻译过来的文字,也没有各种看似“高大上”的专业术语的堆砌,有理有据,说理中肯,依据具有普遍性,这样就足够了,因为社会的普通人总是居多的,教育也是需要大众都懂那么一些,儿童的教育首先是家庭教育。

接下去,我们来谈谈这本书,据说,这本书是蒙氏在自己快80岁的时候写的一本集大成者的书,很可惜,除了这本,我没有读过其它任何她写的书,只能从本书的前言中略微了解她各个著作的内容。不得不说,相对于其他各教育大家,蒙氏更是一个实践者,风格很像中国的孔子,述而不作,身体力行,而她的“儿童之家”为她提供了很多的灵感和依据。

本书的前几章,基本上是先确定了孩子们的地位以及他们和成人同等的公民权利。这里有个特殊的概念,叫“有吸引力的心灵”,也就是说,孩子生下来就具有一定的创造力,他们有创造自我、追求完美的能力,就好像心灵是具有吸引力的,让他们主动朝着一个方向发展。而此时,成人不需要介入太多目的和追求,只需要随着本能,顺其自然。但是,貌似成长又得分很多阶段,不能一概而论,总结一些,大致是这样的,孩子们的自然特点是由自己构建的,而社会特点则需要环境和人的引导。中国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喜欢以经验为主,长辈们自有一套养育孩子的法则,但是你问她们为什么要这样,他们并不知道,其实这样的方法并不具有普遍性,也许只是一个不小心在自己孩子身上试用成功的家长的个人所得。同时,我们更是习惯于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产品”,总不离口的一句话是“那么小,他知道什么呀!”其实,就是一句话,让孩子回归自然,让他们自然地成长。

接下去几节,蒙氏为我们介绍了孩子和成人的相处之道。说是相处之道,其实就是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大人们可以参与些什么。比如如何培养孩子稳定的注意力,训练孩子的意志,帮助发展孩子的智力和想象力等等等等。蒙提出很重要的一个概念,那就是心灵的构建。孩子开始有多个敏感点,这些点是相对独立的,并以各自为中心吸收外界信息,并取得经验,逐渐的这些敏感点各自趋于成熟,并逐渐联系起来,最终构建一个完整的心灵。这个过程要孩子自己完成,成人只能提供环境。孩子自己才是心灵大厦的建筑师,成人只能提供建筑材料。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心灵的构建过程只有一次,一旦形成之后,有些核心部分在成人之后就很难改变了,并形成成人的适应障碍。仿佛盖房子,主体部分的材料在房子建好就无法替换。因此,在孩子心灵构建的过程中,成人要通过改善环境,来提供给儿童最好的心灵构建的材料。了解了这一个概念,其它能力的培养方式也无非是同样的门路。比如说,如何帮助孩子纠错,给孩子自由和独立,并不等于放任,可以放手、尊重孩子所有的合理活动,但一定要及时纠正错误。

但是教育的关键就是想办法让孩子避免错误,并使孩子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改正错误,走向正规。而意志是通过孩子不断地自己做决定并采取行动而得到锻炼的。智力的发展则是以自由为前提,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行动才能使智力得到发展。而想象力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发现了吗?自由和自然是本书出现最多的字眼,而成人对孩子,最多的应该是尊重。尊重儿童进行中的活动,不干扰其注意力,观察其目的;尊重孩子的意愿,培养独立和责任;慎重和儿童相处,做伙伴,避免自认权威、以成人价值观为标准。

想起一条众人都懂的爱情规律:爱人就像手中的沙子,你抓得越紧,失去的就越多。其实教育何尝不是呢?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我们都希望他们以后有幸福的生活,我们呕心沥血,我们恨铁不成钢。请相信每个孩子都在上帝的手中,也请我们不要如此地急功近利,让他们都喜悦地成长,自由地成长,也让我们都快乐地陪伴,微笑地欣赏,如此而已

第二篇:《发现孩子》读后感

一、《发现孩子》内容简介:

蒙台梭利教育法之所以能影响整个世界的教育体系,关键在于她在总结卢梭、裴斯泰格齐、福禄贝尔等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革命性的儿童观念。她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她主张,不应该把儿童作为一种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块;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和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促进儿童的智力、精神、身体与个性自然发展。她还利用第一手观察资料和“儿童之家”的实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儿童发展的规律。

二、《发现孩子》精彩分享:

1.虽然儿童不记得前3年发生的事情,但他所创造的能力却已“进入”到了他的意识中,并在活动中表现出来。他们可以通过手,在智慧的引导下,借着玩游戏来执行自己的意志。就好像,儿童在3岁之前靠心灵来吸收事物,而现在则是靠双手探索世界。这个时候,儿童要完善自己之前获得的各种能力,虽然儿童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这种发展还要持续到大约4岁半。3岁后,儿童的心灵仍然像心理胚胎时期那样具有吸收的能力,而且吸收外界事物时会不知疲倦。这个时候,儿童的双手成了探素事物的重要器官,也就是说,儿童此时的发展主要是靠他的双手来进行的。如果这个年龄孩子子可以用双手不停地进行工作、持续地玩要,他就会像鱼儿遇到水那样快乐,人们们会说这个年龄是“幸福的游戏时代”。

2.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环境应该是优美的。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它们更要具有教育性。我们给孩子们准备了瓷碗、瓷板、玻璃杯、玻璃吸管等,这些物品很容易被打碎。但若它们被打碎,这种结果就是在对孩子们粗鲁的动作提出警告,警告他们要小心行事。这样的话,这些家具就能引导孩子们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教育他们要谨慎、准确地行动,让他们学会不碰撞、不打翻、不碎这些物品。在这些物品的“教育”下,孩子们的行为就会越来越文明,他们也会逐渐像主人一样更负责任地保护和管理各种器皿、用具。同样地,孩子们会小心地使用其他各种洁净、漂亮的物品,不弄脏、不弄坏它们,养成爱护物品的好习惯。

3.若用“自由就是指身体的自由”这种观念对待小鸟,我们就会做出对小鸟有利的安排。比如,我们可以在小鸟的笼子里架上一根树枝,让小鸟可以自由地在枝上跳跃。但是,对鸟笼子里的小鸟,不管我们如何精心地安排,它都不会感到幸福。它并不是自由的,因为对它而言自由是生活在广袤无际的天空下,尽情地飞翔。

所以,我们们要打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它能指引孩子,能给孩子提供锻炼能力的机会。同时,我们要求老师暂时离开,退居幕后。这样的环境的建立,是教育上一个很大的进步

三、《发现孩子》读后反思:

这个月我读的是《发现孩子》这本书,随着第二个孩子出生,我想在与她成长中的过程中需要学习一些科学的方法,当然不管是学龄儿童的教育还是幼儿的,本质上应该相通的DD人的教育。

从书中我知道孩子的心理发展具有“胚胎期”,也就是说孩子在0-3岁心智的发展是零散的、分散的。特别是教学一年的学生时,是不是学生也处在“学习的胚胎期”,对于一些知识的理解也是零散的,“一下子”没办法理解呢?等到了一定阶段会出现“大器晚成”的现象。

第二是我们的教学中是不是出现了“保温箱”的现象,总让复习铺底“一应俱全”,新授讲解“无微不至”,巩固练习“铺天盖地”,学生在这“保姆”式包办的教学下少了一些纠正的机会和动机,所以正确的教学是给学生提供“出错”再“纠正”的机会。

第三篇:《发现孩子》读后感

我有幸阅读了《发现孩子》一书。作为双重角色――教师、妈妈的我受益匪浅。

对孩子,作为老师或家长,我们要做的首先是细心地发现和培养孩子的潜质与特长,给他们创造充分的条件,提供适宜的土壤,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个人、一个最好的“他自己”。如我班有个叫刘若非的小女孩,很有才气,只是有些胆小、不自信,站起来回答问题或读课文时,声音极小,说话就脸红。为了让她有信心,根据她爱唱歌的特点,在一天上午,我对她说:“老师知道你很喜欢唱歌,能表演给大家看吗?。”她腼腆地看着我,不表态。我用充满信任的语气对她说:“非非的声音最好听了,我们都很想听。”她点点头。离园活动的时候,我请非非上来,她声音虽然还是小,脸红红的,但她认真地去唱歌,我借机表扬了她,并让同学们为她鼓掌。从此她变得大胆自信多了。

关注孩子的成长时,作者总结的“精神上的力量”,不仅仅指你会欣赏孩子,信任孩子,全心全意地支持孩子,更重要的是你自己如何率先垂范,给予孩子最好的精神力量,这一点我深有同感。作为老师,因为你就是学生的一本教科书,你的形象始终给孩子提供着最贴近的教育,你每天的所作所为和精神情绪,以及你的人格品质,这些都构成了一种丰厚的精神内容,会不知不觉地成为无处不在的暗示教育,成为孩子的课本,孩子们时时刻刻在阅读着我们,当他们越是长大时,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参照能力就越强,所以孩子时刻注视着我们,你是什么,要比你说什么更有力量。

读了本书,我更加意识到: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孩子的成长是谁也无法代替的,我们要想办法激活孩子的内因,张扬其个性,促使其发展。因为所有的教育资源中,孩子是第一位的。在关注孩子的成长中,要有形象可感的语言,人格魅力的感化,教育情境的熏陶,心灵之间的交流、撞击和融洽,弹钢琴般的巧妙点拨,使孩子健康成长,使教育行之有效,事半功倍。

推荐专题: 读发现孩子第十六章读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