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关于孩子成长读后感(范文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关于孩子成长读后感(范文5篇)》。
与书相伴的每一分钟都是对人生最好的奖赏。 ――李潘
阅读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打开书本,文字开始飞扬。我,则随着文字,和主人公、和作者,在一个新的世界里开启美好的旅程。
爸爸和妈妈都是住宿制的中学教师,晚上都要上课。有时候,他们都上课去了,只能把我单独留在办公室,还给我一大堆书。那时的我基本认识不了几个字,但彩绘本鲜艳的颜色和可爱的图片吸引着我,陪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晚上。在这样的夜晚,虽然很孤单,但依靠图片、依靠猜测,我懵懵懂懂地读了很多故事。现在想来,是不是那段日子培养起了我对阅读的兴趣呢?
到了一年级,我们开始学拼音了,妈妈就给我买了拼音读本《格林童话》。小红帽为了给生病的外婆送面包,独自一人出门,遇到了大灰狼,与大灰狼斗智斗勇,最后战胜了大灰狼;美丽的灰姑娘在母亲去世后,遭受了继母和她带来的女儿们的虐待,但她勇敢地面对,最终获得了美好的生活,一个个童话着实让我着迷。
如果说,读《格林童话》只是被梦幻的水晶鞋吸引,被美丽的故事感动,那么,当我的阅读量增大后,我已经慢慢能从书中读懂耐人寻味的道理。
我认真地阅读了《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觉得科学家们棒极了。建筑大师鲁班,他主要干木工活,这看似普通的工作却使他成为木工的一代祖师。他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发明创造,他根据茅草叶发明了铁锯,又通过荷叶的形状发明了雨阳伞????爱钻研、勤思考以及超强的动手能力,成就了他。还有我国明朝最著名的药物学家――李时珍,他写过一部伟大的著作《本草纲目》,这部书共52卷,190多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收集药方11096个。这是李时珍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历经数十年亲自采药、制药的过程,经过医疗实践而编制成的一部世界性医药学巨著。
读了这本书,了解了各行各业科学家的故事,我逐渐明白,他们之所以成为科学家,是因为他们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精力,是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没有人能轻易成功,要想比别人有成就,你就必须比别人付出十倍的努力。
爸爸买来了《小公主》,我很惊喜。一页页翻过去,我被主人公萨拉感动了。家境富裕的她,被送到英国伦敦留学,享受着公主般的待遇。随着父亲客死他乡,萨拉一夜之间从公主沦为小佣人,受尽了歧视和种种折磨。但她想要像玛丽??安东妮特一样不抛弃自尊的活下去,她是真正的公主!读了这本书后,我收获很多。从我们的眼睛里看到的世界,尽管充满困惑和不解,却真切地反映着何为善、何为恶、何为信仰、何为希望。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只要保持一颗向善的心,善良与仁慈可以改变一切。
读书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给我带来了乐趣,也给我带来了力量。在我一个人在家时,我会想起小红帽,是小红帽让我变得更加勇敢;当我在生活中遇到挫
折,遇到不顺心的事,我会想到灰姑娘,想到莎拉,是她们使我更加乐观,更加坚强。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我会以鲁班为榜样,愈挫愈勇。
欧阳夏丹说:“阅读,是要让真正的阳光住进心里。”郎永淳说:“阅读,让内心强大,勇敢面对抉择与挑战。”这便是我的心声。
本学期读了《读懂孩子》这本书。看完之后,其中的很多故事让我感触很深,发现值得学习的东西也很多!我觉得这些故事都是从教师的身边出发,由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及颇具争议的问题入手,独具观点,总能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我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从中,我感受到了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对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认识到了赞美的神奇作用;体会到了思索的快乐;知道了宽容也是一种精神书中的一些精辟的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会去调整自己的心态,享受生活,适当地放松自己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书中说到:“教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充满爱心的去思考问题。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孩子,但不管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他们当中的每一个孩子都同样需要得到尊重,得到关爱!面对任何一个孩子的忽略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甚至是终身的损伤!”教师继续学习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还能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好处,继续学习,将会终身受益。
只要我们抱着“一切为了学生”的信念,切实地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己,有效地进行角色转换,那么我们一定会迈着扎实、坚定的步伐走进新课程,达到幸福教育的理想效果。
《读懂孩子》这本书早就买了,直到现在才断断续续的看完,边看边反思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有时还会为书中的事例流泪,莫名的,触动心中的某个点,只是自己还没有察觉。这本书的到来像是一场及时雨,让我在面对孩子和家人无处安放的情绪时,它让我安静,给了我指引,所以总想看得慢一些,细一些,更好的去体会书中的道理。
印象最深的是书中提到的五大法则,每一个法则就像生活中的一个个片段在眼前浮现。整体法则教我懂得尊重,让我反思自己对待孩子和家人的态度,有时候过于强势,有些霸道而蛮横,它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改进的方向。序位法则,更多的让我看到爱人和孩子在我心中的位置,还有自己的小家庭的现状,夫妻之间的问题,让孩子开始占据了我们的主要位置,我很庆幸能及时遇到这本书,发现现在面临的问题,让我能及早改善。平衡法则给了我更多的指引,开始平静的面对纠结在心中的一些问题,改变了我对于家庭中一些不公平事情的看法,思想的改变带来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变化,客观冷静的看待问题,尊重事实,带来情感的流动,生活中的和谐画面越来越多。我想这是这本书带来的最大的收获吧。
书中提到的一些问题生活中也有类似,关于孩子的各种情况,都能在家庭系统中找到缘由,如果没有经历过家庭图,我会觉得这是个神奇而又难以置信的事,在自己制作和讲解家庭图之后,更加感受到家族系统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不管是对自己还是为了孩子,我都觉得有必要更好的与家庭联系,与家族和解,尊重法则,尊重系统,才能获得更好的自我。
我读了这本书后,感情颇深,受益匪浅。卡尔父子的故事,我以前也曾经耳闻过,但不曾阅读过原作。通过本书,则比较详尽的了解了全貌。
小卡尔的成功,这个成功不是如许多所谓神童,经历数年的光焰照人,然后就寂寞无闻,这个成功是持久的成功。小卡尔出生于1800年,而该书写于1818年,也大概在书成前后,小卡尔开始在德国著名的大学里传道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直至1883年逝世。所以,老卡尔在本书中所宣扬的教育,小卡尔以其非凡的一生,作出了最好的印证。卡尔。威特的教育,实际上是父子俩共同创造的一个杰作。
以我的观察,今日世界的人们,在孩子出生到三岁前后进入幼儿园这段时间,家长基本上只是将重心放到孩子的吃穿上,有条件的家长可能会给孩子买些玩具,有意识的家长也至多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教孩子说话走路,做一些简单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一旦孩子可以入幼儿园,也就将孩子的教育完全的托付给了社会教育机构。家长们仿佛完成任务一样的长舒一口气,觉得解放了,自由了。
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的开始。经年累月之后,当孩子成人,出现若干的问题,家长才意识到这些问题与自己在孩子小时候疏忽教育关联甚大,然而已经追悔莫及。
姑且不说现在的社会教育机构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学生太多,教师肯定无法顾及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即便是完美的学校教育,它也只覆盖到孩子8小时的在校时间,孩子在学校外的时间更多,更何况从出生到三岁前后这个时期,根本无法交付给学校。而已经有研究证实,这个时期是孩子一生中进行教育的一个黄金时期。因此,家教,由父母主导的教育,理所应当在孩子教育中占据一个重要位置。我认为,孩子家教的差异,是决定他们未来发展差异的根源所在。
我不太清楚在19世纪初期的德国乡村,学校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小卡尔的成功,其关键在于其所接受的家教,来自他父母尤其是他父亲精心的培育。
老卡尔的苦心和耐心,尤其是他的丰富的知识和技巧,从书中一览无余。老卡尔是个牧师,我想作为牧师,在19世纪初期应该是一个“知识分子”,不仅需要苦心和耐心去说服大家去信仰一个从不露面的上帝,也需要相当的知识和技巧,去服务于上帝的子民,以获得亲近和信任。但我仍然十分惊叹老卡尔的渊博学识,那毕竟是一个资讯欠发达的时代,何况他还身处乡村。书中不仅有若干精心设计的游戏,充满技巧的教育实践(比如“留心看”的游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比如讲故事故意“半途而废”,下次讲先让孩子“编造”,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以及在大街上对道貌岸然实际上是贼偷的人进行跟踪,向孩子揭示外表是靠不住的,社会是复杂的等等),更有充分的科学理论的指引(比如孩子的听力先于视力得到发展,比如关于儿童潜能递减法则的理论等),这些不象是老卡尔的异想天开,那么老卡尔又是何从得到这些知识和理论的?
母亲的配合也很重要。基本上,小卡尔母亲是夫唱妇随,有时候甚至亲自上阵,比如教孩子使用炊饮玩具。可以想见的是,在日常生活的照料上,这位母亲做得非常好。一般家庭的家教,要在父亲与母亲之间,尤其是在父母与爷爷奶奶等长辈之间取得一致,是很困难的,这就导致了孩子的无所适从,多个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多半狡猾。老卡尔为了教孩子纯正的德语,不惜将一个满口土话的老仆人辞退,可见其在孩子教育“标准如一”上是绝不手软的。
一般家庭的父母,可能没有老卡尔这样丰富的学识,但我认为这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他们缺乏耐心,不仅缺乏去学习新知识新技巧的耐心,更缺乏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疑问渴望成长的扶助的耐心。实际上,老卡尔也并非全知全能,比如他在孩子数学的教育上,就能够去请教数学家,在孩子天文学、音乐的才能方面,更是善于借助外力,通过其他人来教导孩子。在孩子问自己问题的时候,如果自己不懂,绝不含糊过关,而是与孩子一起去查阅资料寻找答案。
家教成败的关键在父母。父母对于孩子未来的定位,父母对于实现这个定位所拥有的知识和技巧,父母能够为此定位的实现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这是家教的三个重要因素。老卡尔对孩子的定位,是一个完美的人,包括了品德、健康和才能。现在的家长,能够接受这个定位的有几人?能够拥有教育这些内容的知识和技巧的有几人?能够真正为了孩子付出时间和精力,耐心细致教育孩子的又有几人?
一切成功都不是偶然。今天,200多年了,卡尔的教育仍然具有丰富的启迪意义。但是,要复制这样一个成功,却需要我们作为父母的付出努力。在我看来,要教育孩子,首先需要家长的教育,家长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更需要不断的去通过学习和思考完善自己。一个完美的人,兼及品德、健康和才能,这是孩子教育的目标,何尝又不是所有人包括父母应该追求的人生目标?所以,只有那些愿意并且能够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家长,才能够复制甚至超越卡尔父子200年前的成功。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对于我们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大家都有着一双永远好奇的眼睛。作为我们的父母,是我们孩子第一人教师,也是我们的终身教师。应做到身体力行。
家庭的教育寓于日常下很火中,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间,家长毫不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的被模仿着,这种模仿对我们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
如果家长勤劳,我们就勤快;如果家长热情,我们就大方;如果家长主动,我们就积极;如果家长礼貌,我们就尊重……
我们的头男哦都是长白纸,你的一举一动都反映在我们孩子的身上,所以,家长必须用心,必须极为慎重,事实上,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仁慈,其心和责任感的家庭中,他顶会成为健康,正直,向上,有所作为的人!
这本书中有写到德国著名作家,诗人。歌德的母亲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有一定的方式,所以,歌德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成功成才!
细细品读这本书,浅显的文字却将深刻的道理剖析的入木三分,读书后,我也受到了启发……
本书是樊登老师在阅读大量儿童教育书籍之后,融入自己带他的儿子嘟嘟的成功经验,写的一本儿童教育书籍。本书内容系统而全面,儿童教育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书中都一一做了描述,教会父母该如何正确的去养育孩子。
本书从无条件爱的力量、与孩子共同成长、亲子沟通的方法与训练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在序章里,樊登老师就鼓励家长:作为家长,要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向孩子展现出自己的学习决心和乐趣,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无条件的爱
三岁以前,孩子学到的东西要之后一生中学到的总和还要多。他要学会识别颜色、辨识人际关系、学习秩序……这个时候,孩子会到处乱爬,用手抓东西放到口里品尝,这一方面是婴儿在锻炼自己肢体协调控制能力,另外也是他认识物品,探索这个世界的重要方法。父母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对孩子讲:不要乱动、别大喊大叫。这都会限制孩子的正常学习成长。这个时候,孩子做一些事情会很慢,比如反复哪一个东西拿不起来,父母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慢而帮助他们拿起这个东西,而是要在一边耐心的观察等待。一旦父母经常帮助孩子,会造成孩子得不到应有锻炼,逐渐产生失败感。孩子遇到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会反复观看,有的时候甚至看几十遍,父母不能理解这种行为,有的时候会进行打断,其实孩子在反复观看中努力理解这个世界,不能以成人的认知标准去看待孩子,不要打断孩子的学习过程。还有就是不要过早对孩子进行教育,过早教育使孩子提前学会了课堂上的知识,上学以后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他都会,听课就会变得无聊起来,孩子也会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并且之后,随着课程的加深,他也会越来越感觉到学习的困难,成绩逐渐变差。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来说,可以让他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在家里一定让他适当分担一些家务,完成以后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要避免跟孩子之间发生权利之争。只有放弃控制,才能获得权力。控制的结果只能是让孩子更加不受控制。和孩子发生争执的时候要表现出来和气、果断和坚定的态度(在《正面管教》),避免大吼大叫,打骂孩子。孩子总是想要玩手机,就要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下玩手机的危害,先让孩子自己想,想不明白的家长再补充。樊登老师和嘟嘟就一起分析过过多使用手机平板的坏处:一是对眼睛不好;二是容易上瘾,一旦上瘾就会被控制,那么整个人生就完了;三是会影响学习。孩子一旦认识到这些问题,会进行自我控制,比家长强制控制有效的多。
关于对孩子的表扬,要及时、真诚、具体、多运用口头表扬而不是物质奖励、一件事情只表扬一次就够了,不要重复表扬。在《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一书当中,对表扬孩子有一章专门叙述,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错误,一旦发生错误就进行批评。而忽略了孩子积极的表现,不进行表扬。表扬可以改变和固化孩子的行为,要善于应用表扬这个有效的工具。
要合理利用纪律约束,说出来的一定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否则就失去了意义。孩子也会因为言行不一致而不再遵守约束。
重视工作,更要重视家庭。在离家出差或者旅行的时候,要事先和孩子讲明白。如果不能及时和孩子沟通,也要留一个纸条给孩子。
不能错过孩子青春期的陪伴和对爱人的陪伴。对孩子重要的事情可以放入日程表,比如孩子的生日纪念日。要珍惜一天早起的时间。下班以后不要在外面磨蹭而是要及时回家。要珍惜大家在一起吃晚饭的时间。给孩子各种庆祝的时候,要有仪式感。对身体不好的孩子,可以经常带他爬爬山。如果条件允许,每年可以抽出时间全家一起度假。
与孩子共同成长
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比如孩子小的时候要玩抽纸。有的家长可能觉得会浪费,不让孩子玩。这是孩子探索和认识世界的一个过程。父母应该在一边陪伴,不要打扰孩子,注意不要让孩子把纸巾吞入肚子里。
如何学习才能记忆最好呢?那就是反转式学习的方法。所以每读一本书,一定采用一下翻转式学习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或者是思维方式。
跟孩子发生争执可以采用“积极的暂停”,这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运用“情感引导法”似乎更能治本(见《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对于孩子的无心之过,一定不要批评,要告诉孩子没有关系,同时要和孩子分析一下,通过这件事学到了什么?就是吃一堑长一智。只有孩子自己搞明白了,自己想出了解决方法,以后才会有效避免发生。
亲子沟通的方法与训练
一个有智慧的家长,应该懂得如何跟孩子讨论感受。要让孩子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连词游戏、可以一起表演话剧、可以买两个玩偶和孩子一起玩相互对话、可以玩找办法的游戏、可以玩故事接龙等等,要多问孩子接下来怎么办?在陪孩子看动画片的时候,可以多询问孩子动画主角的感受。在生活当中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多问下孩子,锻炼孩子的同理心。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尹建莉老师的孩子圆圆磕碰到小凳子,这个时候不能打小板凳,而是安慰孩子:马上就不疼了,宝宝不哭了。情况稍微好一点的时候,再像对待她一样,给小板凳揉揉疼,告诉小板凳马上就不疼了。
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当爱有附加条件的时候,孩子就不会轻易承认错误了。无条件的爱不是你让孩子做什么都行。乐趣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但是需要孩子自己去寻找。如果孩子对一件事物没有乐趣,我们不要强求,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有乐趣的事情供他探索,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和对事物的专注性。要用播种种子、鼓励表扬的方法让孩子学会爱上坚持这件事。
孩子在青春期遇到的两个问题:一是成瘾,一是叛逆。成瘾多数是因为父亲的关爱不够,造成孩子的成瘾性人格。母亲太容易焦虑,特别喜欢大吼大叫孩子就会变得叛逆。为了避免吼叫,父母可以专门做一本争吵笔记,把每次冲突的过程都记录下来,然后自己进行分析改正,每次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要想一下你的笔记,你就会发现自己慢慢不会再大吼大叫了。孩子就像一台摄像机,把你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并且会复制你的行为,在青春叛逆期表现出来。不要威胁孩子、不要跟孩子较劲、更多的时候要给孩子选择。当父母发现自己错了以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道歉。父母的道歉行为,孩子也会记录下来,能够学会道歉这件事。道歉有三要素,一是要表达后悔;二是要表现出你所要承担的责任;三是要有补救措施。书中给出了很好的示范:“妈妈昨天打了你,觉得特别后悔(后悔)。妈妈错了,不应该打你,是妈妈修养不够,妈妈觉得很内疚(内疚)。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妈妈承诺不会再打你,为了不让妈妈陪你一块到公园玩一会(诚意)。”
每周定时举行家庭会议,会议要设计出有意思的环节,每个人轮流说出别人的优点,要表扬别人。这是一个很好的增强互动的过程。可以用一根筷子控制发言顺序,谁拿了筷子谁发言别人不能插嘴。还可以真诚的向对方提出意见。
对两个孩子之间的打架,可以拿出一个定时器过去说:十分钟之后你们俩要妥善的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十分钟到了没有解决好,两个人要面对一个共同的惩罚。还可以运用表格日历,学会放低自己的声音,你用幽默和创意。不要把孩子变成自己的敌人,孩子是自己的盟友,而且是提供特别多欢乐的盟友,这是一种愉快的关系。
孩子犯错后,你可以静候结果。孩子希望得到你的关注,但犯错后,妈妈没有生气,孩子也会渐渐冷静,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孩子说话冒犯了你,你可以再给他一次机会。你可以说:你刚刚这样说话不够礼貌,再重来一次,给你这个机会。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是和孩子建立情感交流的机会;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是塑造孩子行为的机会。
对于10到14岁之间的孩子,需要帮助他探索自己的内心,找到什么是他心中最需要的快乐。14岁到18岁之间,要注意:晚上几点前一定回家;什么样的派对不能参加,该穿什么衣服,要注意什么尺度;不要过早的性感;阻止孩子和坏女孩交往;不要减肥;远离酒精;告诉孩子网络的黑暗面。
读完这本书,发现自己划线1万多字的标注,知识点非常多,所以每读一遍,都有丰厚的收获。有时觉得书本中的知识很有道理,但在现实当中,却不能付诸于实现。想来主要原因是没有深刻的内化,在现实中也缺乏应有的冷静。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会不断提升,不断改变。愿与孩子同成长,共进步。
推荐专题: 读关于孩子成长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