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维导图的读后感800字(推荐3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思维导图的读后感800字(推荐3篇)》。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支持学习和工作的高效工具,从问世以来就风靡全球。从上一年起,我校也刮起了学习与使用思维导图的风潮。这学期,五、六年级语文组也开始尝试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中,可是,不少老师(包括本人)与家长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浅表层次,甚至对其产生了一些误解,导致老师与家长在教授、辅导学生做思维导图时,出现了很多差错,思维导图未能在语文教学与学习中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思维导图,了解思维导图的理论、操作与应用,关注与思考思维导图相关的热点话题并对话题进入深入的分析与讨论,傅丽娜老师利用周末到各大书店四处寻觅,终于觅得一好书――《别说你懂思维导图》。在周二语文组教研时傅老师把书推荐给了我们组的老师,我们组的老师决定一起共读这本可以作为自学思维导图的枕边书。
本书分为理论篇、操作篇、应用篇和观点篇,对于本人而言,最有用的是理论篇与操作篇,因此我精读了这两个部分,略读了另外两个部分。
“理论篇”伊始便介绍了与思维导图相关的几个术语:中心节点(中心主题)、主节点、父子节点、主分支、子分支,同时还讲清楚了节点与分支的区别。看这本书之前,我对思维导图各部分的称呼会出现差异,如教学时,将“中心节点”称成为“关键词”或“主题词”,这小小称呼的差异,导致学生学习思维导图时对各部分名称不清楚,学习时思维就混乱了,更不提绘制与互相交流思维导图的时候所造成的混乱场面了。
接下来,“理论篇”还讲述了读(绘制)思维导图的几个“潜规则”。这几个“潜规则”分别是从中心开始读取中心主题;从右上角45度开始,沿顺时针方向寻找主分支之间的内在联系;考虑思维导图的两大关系(层次关系与兄弟关系)。在阅读其它关于思维导图的著作或相关文章时,这些“潜规则”往往被忽略,没被提及,因此,许多老师、家长在教授、辅导学生完成思维导图时,自己所画的或所指导出来的思维导图也是错的,导致了思维导图无法发散与整理学生思维,反而使学生思维更混乱的情形出现。
接着,“理论篇”讲述了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这一章看起来枯燥,实际上却解决了家长与学生一直询问我的一个问题:“画思维导图到底有什么好处?”赵国庆老师从意义学习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双重编码理论与卡皮克记忆理论四个基础理论点讲述了思维导图对人的思维发散与整理的好处。这一章不仅帮我解决了学生与家长问及的“何以有效”的问题,更让我更深入地明白到了思维导图的科学性,明白到前面几章提及到的思维导图术语与“潜规则”对绘制思维导图的重要性。
而读了“理论篇”最后一章“目标手段――思维导图的新定义”,我才明白到了我所教授的思维导图与一位家长辅导的思维导图的差异点,才明白到我跟她的分歧原因何在。我所任教的班级,有一位非常热心而且是当作家的家长,她对思维导图也很感兴趣,当我让她的孩子在写介绍“笔”的说明文之前,将自己的构思画成思维导图时,在她的指导下,她的孩子画了一幅导图。当这位孩子把思维导图拿给我看时,我的第一反应便是这个思维导图是错的。
首先,她的中心节点是不正确的,作文关注中心的是题目,中心节点应该作文的题目,可是她的图却以“用来画画”作为中心节点,这样的思维导图由于关注的中心错误,写出来的文章就容易偏题。
另外,同一分支用同颜色,不同分支用不同颜色,这样才能将不同的分支(不同的思路)区分开来,可是这位同学所用的颜色分类并不正确,导致了思维更加混乱。
最后,我们本单元所学习到的说明方法(知识点)并没有体现在思维导图里,意味着,学生在写作时会忽略新学的知识点,按照以前介绍物品的方式去介绍,无法在文章中应用所学知识。可是,这位家长坚持认为这样的就是思维导图,并坚持不用我所教授的方法。开始我并不同意她的说法,可是,看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博赞式的思维导图本来就是没有这些“潜规则”的,只是在后来更多使用者使用导图后,才逐渐形成这种“潜规则”。
也就是说按照博赞对思维导图的定义,这位学生的思维导图确实是思维导图,只是她的思维导图只起到发散思维的作用(但由于这位学生的导图只有两个分支,所以实际上思维发散的作用也比较弱),并没有起到整理思维的作用,因此她的思维导图是“博赞式的思维导图”,而我所强调的则是要求更高的,能整理思维的导图。当我看了孩子的作文,就发现其实她的作文依然是她原来四年级介绍物品的习作的“套路”,思维导图对作文的指导意义不大。我跟这位家长的分歧其实就在于我们对思维导图的定义不同导致的对思维导图目的与要求的不同。
读完了“理论篇”,我回想起这本书的封面的一句话“思维导图很好用,但用错,不如不用。”如果我没有看完这本书的“理论篇”,也许,我还会向以前一样教授思维导图,这些思维导图就如那位家长所教给孩子的一样,是“用错”的,是令学生们思维更混乱的导图,那还不如“不教”、“不用”。
每次的读书分享,就像是一群朋友聚在一起,做一名在书里寻找宝藏的探险家,发现和探讨藏在书里的细节和秘密,同时作为听众从大家的启示中引发自己的深思。在每次的共读中都让我们觅到一群对船和大海有探究欲望的朋友。
读完《思维导图》这本书后,我就用我从书中学到的知识尝试制作了一张思维导图。借助MINDMASTER思维导图软件完成了这份计算机思维导图。在本书的第20章中就有阐述计算机思维导图的优缺点,在使用过程中也确实体验到计算机思维导图更具有灵活性和更快产生结果的优点。在编辑的过程中对这本书的认知更清晰了,分析这本书的思路就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阐述:
1、作者,这里有几处有代表性的关键词;
2、背景故事:作者写这本书的初心在于探究智力与思维技巧上的关系,来发掘人大脑的潜力;
3、分类;
4、受众群体;
5、产生的影响;
6、启示;
7、世人评价;
8、应用;
9、未来。对这本书的具体内容在此就不赘述。
刚开始在读这本书以及制作这本书的思维导图的时候,也是边读边制作的过程。一想到思维导图我立马能想到最熟悉的笔记,我认为两者都是梳理思维的过程,读过之后发现思维导图与我们平常的做笔记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做笔记是词语、短语、句子都可以记,做笔记甚至要一字不漏地记。而思维导图在做一个个分支的时候却是由一个个词语构成,甚至连短语都不用。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做这样的一道题目:完成一个表达“幸福”概念的思维导图,在这个词上生发10条分支,表示10种关键词联想,完成时间不超过1分钟。这个过程就让我受到思维导图带给我的冲击,在写下10个关键词的过程中,我会由一个词语延伸到多个词语,借助这些词语,脑海中浮现很多画面产生很多想象。虽然画面是静态的,文字也是静止的,但是想象却能充分展开,慢慢有了声音、有了气息、有了颜色、有了更多的情感,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地写下十几个关键词。思维导图更多的是开启创造力、思维过程、解决问题以及记忆的能力。我也很推荐各位老师读到这里也能尝试做一做这个练习。不断地实践运用思维导图,通过这种头脑风暴练习,发现大脑联想机制的巨大潜力。正如书上提到的人脑不是按照工具条和菜单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要进行良好思维,人脑就需要能反应这一自然有机思维的工具,而思维导图正是这一工具。它是从线性(“一维”)到横向(“二维”),再到发散性或者多维思考。接连几次的尝试练习,我体悟到做笔记和做思维导图的巨大不同,更加体验运用思维导图在学习方面具有的优势:
1、思维导图的形象性:思维导图以简洁明了的图形形式表现复杂的知识结构,从而形象地呈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2、呈现知识的整体性:思维导图能使个人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以整体的、一目了然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思维导图能支持整体的学习风格。
3、增进对概念的理解:思维导图可以通过确定因果联系、区分概念的层级次序、组织概念的关系和显示其它有意义的概念模式,从而提高对概念的理解。
4、能提高学习效率:以部编版五下第六单元第15课《田忌赛马》为例,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助齐国大将田忌在和齐威王赛马时转败为胜的故事。教学重点就是理解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思维可视化。其实用思维导图“画”语文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根据具体情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田忌赛马》的思维导图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个起点,目的在于体会思维的魅力和力量可以“跨越时空,照亮古今”。更让我也意识到一个拥有“设计思维”的孩子,一定能随时都怀抱着好奇的心态,带着敏锐的感受,去用深入和独特的视角认识世界,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内心丰富、有趣,热爱学习和生活。相反,缺乏“设计思维”这一高效思维能力的孩子,往往在学习上很吃力,即使花很多时间去理解概念、做题,成绩都很难有起色。总之思维导图贵于实践,在实践中领略思维导图的魅力。
让文字温暖人生,让读书常驻心灵,从书中来,到教学中去,共享美好的读书时光。
我读了学校推荐的《思维导图》。这本书由号称“大脑先生”的著名学习方法研究专家东尼·博赞编写。《思维导图》借助一些简单的事例,从零开始教你如何绘制思维导图,你会发现思维导图可以应运于你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生活的得力助手!
书中所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它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帮你像局外人一样看见你头脑里“思想的地图”!将你的思维过程通过图画的方式再现出来。它不仅将原本复杂的逻辑思维用简单的线条和图画来表示,让你在大量信息中迅速掌握重点、明确层次。而且能增强你的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启发我们的联想力与创造力。
对于如何学习和使用思维导图我有自己的一点经验分享:
1、需要分析和清楚思路时,建议试试画一画导图,让思维在自然的情绪下发挥。
2、需要总结和归纳时,建议试试画一画导图。用于分类,分层级的整理思路。
3、书中说的考试,言讲,写作,都是最佳的应用机会。
3、在制作导图时,由于亚州人在画画上基本都是中规中距的画法(我看过中国和日本人的思维导图),所以看起来与书中欧州人画的导图相差较大,所以建议大家可以与一书一起学习制作导图。无所是中规中距,还是夸张是导图,只要自己都看明白,能指导自己的思维就足以。
4、绘制思绘导图,如果能绘制到书中案例的水平,那时就可以把书丢了。对于广大的初学者(包括我),在达到书中案例的水平之前可以多模仿,模枋书中漂亮和完美的导图,模枋是原创的基础。
5、思维导图一书中介绍了博赞的其他作品。这里除了一书我没有其他的四本我都看过,建议就不用看了,大量是英文和欧美文化作为基础的关联,联想等记忆法,不太适用中国的环境。是博赞系列丛书的核心内容大全,将其他几本书的核心内容都汇总在一书之中了,可以是是总目录,其他几本书是分支。读者可以自己看情况读者。
6、是好书,快速阅读中有理论,还是方法和实践(测试)。多加练习还是可掌握其中的方法。
当然,对它的实质内容还须多了解,以便能提高我的思维能力。我想,利用思维导图帮助教学和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