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中庸大学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中庸大学读后感》。
读《大学》有感1500字_读后感_模板
读《大学》有感1500字
张薇薇
盖因近日天气多雨,窃以为正是读书的好时候,故把珍藏的《大学》拿出来又读了一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典诗文《大学》里的句子。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
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近日所读的就是常见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的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会,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的理想方向。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会至死不渝的去追求。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关系。”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不远。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古时读书人追求的”修齐治平”了。横渠先生曾言读书人就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两者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道出了儒家对理想的追求和实践,代表了传统中国人的担当与责任。
孟子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儒家治国思想是为政以德,以礼治国,以民为本。在上位者,要重视民众的力量,把人民做为立国之本,因为民众的向背,决定着国家的存亡。有仁德的君主,应顺应民心,以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宽以待民,善待民众,关心民众疾苦,让民众安居乐业。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自然保有天下。这种治国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学为立志作君子的千古士人立下了道德、为人处事的标杆,影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读书人。”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告诫读书人,要做有才有德的君子,必须时时反省、分秒不可懈怠,努力学习,谨守品行。之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也。
”君子必慎乎其独”,尊重自我,尊重天地良心,则应当人前人后一个样。独处时最能反应一个人的德行,自古至今,有多少道貌岸然,人前人样、人后鬼样,披着羊皮的狼,祸害世间。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是非黑白一眼洞穿,既需要广博的知识、深厚的阅历,更需要有一颗正直无私的心。心正才能摒弃个人好恶、世俗偏见,正确的去判断。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子其口出。”胸怀如大海,纳万物而波澜不惊;如宇宙,日月星辰运行其间,而静默不语。人有才,惜之、爱之、举荐之、助之。社会有此伯乐,则中华幸甚。
大学短短的二千来字,深刻阐明了人生和社会的大学问,以及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学问不在于某一具体的技术,不拘泥于世俗的琐事。学问在于明辨世间的大是大非,在于促进社会进步,为天下人树立榜样。
每每想到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我心中总会有难抑的向往与膜拜。每读一遍,总会有新的收获。作为手中握有人民赋予的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心中更应该时刻警醒,”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刻记住自己的权力来自何处,又要用之于何处。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难道我们尚且不如2000多年前的古人吗?
谨以此文自警自勉。
三杯茶读后感(一)
刘雪镜
暑假期间读了《三杯茶》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就是感觉这本书就是写一个落魄的登山者,一个身无分文的美国穷小子去攀登世界著名的山峰,当我继续看下去的时候,才被书中那主人公的责任、承诺、坚持、慈善那种高尚的情操深深的折服。在书中我也深深的体会到他们其实大多数和我们一样,是善良、友爱和爱好和平的人。他们渴望被尊重,能够受教育,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巴基斯坦的世界中,”三杯茶”,是巴尔蒂人交朋友的方式。第一杯茶,你是陌生人;第二杯茶,你是我们的宾客;第三杯茶,你是我们的家人,我们愿意为你做任何事,甚至是死。当摩森顿于攀登K2峰迷路,科尔飞村居民拯救了他的生命。当地的居民生活艰困,糖是如此稀少珍贵,他们却为他煮了甜茶,让他恢复力气。此后,从第一杯茶到第三杯茶,从陌生人到愿意以生命保护彼此,”三杯茶”代表的是他们之间珍贵的信任,更是一生的承诺,也是一个旅人,改变世界的开始。
本人的主人公格瑞格·摩顿森原来是个登山家,1993为了纪念早逝的妹妹,展开了攀登世界第二高峰K2的旅程,却发生意外,与队友们失去联络,只留下他一人,没有水也没有食物。后被巴尔蒂人救起,而且在村民的细心照护下,他的身体得以康复。从此和当地人结下深厚情缘。为兑现给巴基斯坦穷困的村庄建学校的承诺,他辛苦奔走,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建了几十所学校。
为了实现对巴尔帝人的承诺,为了让科尔飞的孩子们能够上学,他用他可以做的一切甚至不止一次冒着生命的危险。他从一个村子开始,到两个村子,到整个巴基斯坦西北部,最后还到阿富汗。他从写580封信开始申请捐款,到最后中亚协会的成立。他从一个无名小卒开始,到在巴基斯坦和美国声名远扬。我所感动的是他对于善良的巴尔帝人的感恩和对他们承诺的履行。
曾几何时,我们很多人认为,慈善是富人做的。他们积累了一辈子的财富然后功成名就,开始想用慈善来回报社会。然而,三杯茶的作者却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善事,去帮助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做慈善不一定要去捐很多的钱,当然钱是表现的一种最直接的一种方式,08年地震的时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那么多无私奉献的义工、学生、解放军,全国各地的热心人,捐来衣物、药品、食品等一切生活用品,他们没有捐很多的钱,却是用自己独有的一种方式,来体现了那种大爱,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他们都是一群平凡的再不能平凡的人,但是在灾难面前,却更展现出了平凡的伟大。我们曾经信誓旦旦的许下了诺言,诺言甚止可能感动我们自己,不是没有能力,由于我们少了一颗无私的心,少了一份实践的勇气和一份坚定不移的意志。但最终一个一个诺言,变成了空话、谎言。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一个美好的人间,择善固执,让我们的心里,也从此充满了纯洁、充满关爱、充满热情、充满友谊。
三杯茶读后感(二)
《三杯茶》的原作者是(美)格雷戈·莫顿森,(美)大卫·奥利弗·里林。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感人故事,是继《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之后描述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的最动人之书。
今天总算把《三杯茶》读玩了,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其实刚开始阅读时并没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那些人名、山名对我来说太长太陌生太难记,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我越来越急于读完这本书。
此书是(美国)格雷戈·莫顿森 和(美国)大卫·奥利弗·里林所著,并且令人难以相信的是这个故事竟真实存在于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中。在这个物质横流的所谓的文明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上演的是猜疑、算计、冷漠,我很难相信这个世界还有着这样的执著、这样的承诺。书中描述在巴基斯坦的世界中,”三杯茶”是巴尔蒂人交朋友的方式,第一杯茶,你是我们的朋友,第二杯茶,你是我们的宾客,第三杯茶,你是我们的家人,我们愿意为你做任何事,甚至是死。很敬重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承诺与相信的感觉,可以感到人性光芒的温暖。
此书共分三部分来叙述这个感人的关于承诺的故事,第一部分主要讲了登山运动员摩顿森攀登世界最难攀登的高峰乔戈里山峰的过程中,迷失方向并与队友及协作走散而终归失败。并且描述了他登山方面的记忆,体现了他钢铁般的意志,为后来描述他为帮助科尔飞建学校所体现的惊人意志作了铺垫。书中关于描写他对他妹妹的感情细节也令我深深感动,他处处为患有癫痫病的妹妹着想,为她还去研究癫痫神经学,知道她恋爱了还给她讲授避孕套的用法,如此细节令我了解这个男人拥有一颗柔软的心。后来他靠着自己专业的登山方面的知识、够强的体魄以及遇到协作穆札佛的运气,总算是大难不死,成功回到地球表面。但是后来他意外地来到了科尔飞而非本来的目的地艾斯科里,在科尔飞,他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款待,当地的村民贫穷得连糖都是珍稀之物,但是她们为了让他尽快恢复体力还是给他提供甜茶,并且把家里最好的棉被给他盖。在科尔飞待的那段时间,摩顿森看着这个与文明世界所隔绝的贫困的地方并非文明世界人眼里的伊甸园,这里的人默默忍受着无知与疾病,所以他总是尽自己的所能帮助着这里的人们,当他看到这边的孩子跪在霜冻的土地上学习,用小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摩顿森惊叹得心都碎了,他对哈吉承诺说他要为他们建一所学校,就是这个承诺改变了他,使这个世界多了个奇迹,多了个震撼,多了份感动。
第二部分主要描述摩顿森为募捐建学校的资金的奋斗,这个过程比登世界最危险的乔戈里山峰还要艰难,那是因为在文明世界里找不到多少共鸣的人,他们对那个贫穷落后的地方没有感触没有感情,他们习惯了冷漠,但是有个细节是小孩却能轻易地产生共鸣产生怜爱之心,我想也许只有那份没被污染的纯真的心还能闪烁人性的光芒吧。摩顿森列出那些知名的有影响力人士的名单,然后充满希望地寄出五六百封求助信,然而很遗憾地是只收到一封回信和100美元的资助,最后还是霍尔尼(有着怪脾气但深刻了解科尔飞那贫穷状况的人帮了他)帮他解决了资金问题。摩顿森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变卖了家当就飞往他心中那个温暖的地方,那个他留下承诺的地方,”我不能离开这个土地,因为我们有着同一种心跳。”书中关于他所租的廉价的热笼般的房间以及艰险的运输过程更是深刻表现了主人翁用生命谱写的承诺的伟大。
第三部描述到达科尔飞后了解到建校必须得建一座桥,这对摩顿森来说是个很大的难题,他回到美国,此时她女朋友也离他而去,此刻的他心灵受着沉重的打击,他回顾他走过的路做过的事,攀登乔戈里峰失败,恋爱失败,建校失败…现在的他简直是一无所有在他灵魂受着失败的撕咬时,罗和德(美国首位成功攀登过乔戈里峰的登山运动员)鼓励了他,他说摩顿森现在所做的事比攀登乔戈里峰更困难,他使摩顿森重新燃起斗志,那不是失败,那只是暂时还没有成功。在罗和德的鼓舞之下,摩顿森向霍尔尼寻求资金赞助,很开心的是这次霍尔尼很爽快很温和地答应了。终于摩顿森可以重新履行他的承诺了。
此书除了震撼人心的承诺外,还屡次描写了喀喇昆仑、巴托罗冰川、乔戈里峰等山川的美丽壮观令人震惊的自然风光,让人满怀想象,令人神往。总之这本书让我震撼于人世间的大爱,震撼于人世间的自然美景,震撼于人性光辉的美丽。另外那一诺千金的美丽让我感慨,那锲而不舍的意志令我敬佩。这本书还让我领略到隔绝于文明世界外的纯真和无奈。
《三杯茶》读后感(三)
陈婷 明月光学市场服务部
我们要做的事也许只是落入大海中的一小滴水,但如果没有那一小滴水,大海就会小很多。”永远不要空说,实践和坚持才是关键。
——《三杯茶》
巴尔帝地区的科尔飞,一个位于巴基斯坦的偏远小山村。那里的村民,对待一个遇难的陌生人,他们给了他最珍贵的甜茶、最好的棉被、甚至宰杀最昂贵的大山羊……这个陌生人摩顿森被感动了。当他看到村民承受着痛苦与疾病,看到八十多个孩子们在雪地上用小木棍识字上课的时候,这个善良的人被深深触动了。虽然他一无所有,但他郑重地向村长许下了一个承诺:要为科尔飞建一所学校。为了这个承诺,他写信给580位名人、商人和其他美国精英人士筹集钱款,结果只却收到100美元。他不得不变卖自己的全部家产去筹集费用,然而却与实际所需相差甚远。当他终于带着捐助的钱再次回到巴基斯坦、回到巴尔帝的时候,却发现原来一切并不那么简单。他忍受着大自然恶劣的环境,穿梭于巴基斯坦地区动荡的战火,被视为异教徒而受到驱逐,被塔利班部队囚禁,从绑架者的枪口下侥幸逃脱,相恋的女友毅然离开、美国的工作不幸丢失……每一次挫折都没有打垮他的意志,每一次苦难都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历时三年,科尔飞的学校终于傲然伫立于雪山之下。
科尔飞村民的淳朴和真诚换来了孩子们的将来,更成就了摩顿森一生的事业。一个人,一个承诺,一段辛苦漫长的旅程,12年的坚持,许许多多人的爱心,一个美丽的承诺,终于实践,三杯茶带给我的远远大于感动二字。在巴尔蒂,敬上第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再奉第二杯,你是我们的朋友;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这也是巴尔蒂人的交友方式。温暖的三杯茶,落肚久久的感动,喝下的是真诚,喝下的是等待,喝下的是承诺。烹煮这三杯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也正是人与人之间最美丽的承诺。
在现代的文明社会里,我们不要说用三杯茶来打动别人,甚至连我们自己都已经开始怀疑这个世界还有没有信任和真情。我们不肯伸出援手,是因为我们认为那与我无关,甚至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我们想要中途放弃,是因为我们不曾知道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承诺,什么是信念。
三杯茶带给我的远远大于感动二字,因为它让我有了行动的力量,让我对自己过去的一些想法有了重新的认识,让我看到什么是平凡的伟大。谢谢你,摩顿森和你的朋友们。《洋葱头历险记》读后感
二年级三班 郑祥
寒假里到姑姑家玩,哥哥送给我一本《洋葱头历险记》,我高兴极了。回到家,我捧着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我被书中机智勇感的洋葱头深深地打动了。
我读到,洋葱头去探望老洋葱时,老洋葱告诉他:“监狱里关满了正直的人,柠檬王让强盗、杀人犯待在他的宫殿里,却叫好人来坐牢。”洋葱头听了,就下定决心当好人,还要把大伙儿全都救出来。
当洋葱头被柠檬王的属下番茄骑士也捉进了牢房时说道:“爸爸,我看到您这样年老有病,只是觉得心里难受。我想起我答应过您,要把您从牢房里就出去的!”时,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洋葱头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最终洋葱头在鼹鼠、小樱桃、小红萝卜等朋友的帮助下,把红酒像倾盆大雨一样洒在柠檬兵们的眼睛上,嘴里、耳朵里,柠檬兵们给酒喷得逃回来,有的跑,有的爬。大家团结起来,柠檬兵们也纷纷放下武器投降,共同推翻了柠檬王的统治,获得了自由。
《洋葱头历险记》中洋葱头是正义、顽强、团结的化身,说明了:只要团结一致、坚持不懈、遇到事情不气馁,就没有什么不能完成的事情。正义一定不会被邪恶压倒,我也要像洋葱头一样做一个正义的男子汉。管建刚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在读完《不做教书匠》之后,蓦然发现自己原来是个彻彻底底的教书匠,让烦恼和急躁占去太多。同时,也让我感到热血澎湃,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感觉。书中说到“教师职业相对稳定,前面没什么大诱惑,也没有什么大障碍,这种状况,对人生来说,实在不是件幸运的事。
精神世界的角度,初看这本书有奴性化的倾向,也一度让我放下书本,为管先生不值。可不值之余,在反思其“所谓”败笔的过程中,结合社会因素,也慢慢体会管先生的良苦用心和一片赤忱。细细研读,换一种心情,所看到的字里行间莫不透出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诚和对从事这项光辉事业的骄傲,所看到更多得是作者对年轻的同行的谆谆教导,其关爱之心跃然纸上。慢慢评来,这不过是浅层次的作者和读者的心灵碰撞。碰撞之余如果读者不仅能领悟到管先生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那份坚毅、那份执着、那份胸怀、那份以身相许、至死不悔真情,还能在这份真情的感召下,重组和优化自己的精神世界,才是深层次交流后的收获。
人生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时常荡漾起一股轻柔充盈的暖流。有了这股暖流,不管是阳光灿烂或是物欲横流的地方,我们始终能漾起微笑;有了这股暖流,走在任何一个物欲横流的地方,我们都能不卑不亢,保持内心的祥和与平静;有了这股暖流,我们边能抵挡一切寒冷与饥饿,风再大、浪再猛,我们腰不弯,步不乱,目光穿越喧嚣与浮躁,清澈依旧。()人生真正的幸福不在于你拥有什么样的物,而在于你拥有什么样的人。一个人拥有再多的物,无非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眼球,从而产生一种所谓的满足与畅快。但是,拥有众多的物并不意味着能拥有众多真心爱戴你、尊敬你的人。我喜欢这句话,是因为我有时也会像书中所写的那样,很多时候,盘旋在我脑海中的是工资、成绩等,忙于应付,苦于无趣,读到这里,我才知道其实我已经获得了很多比物更能让我受人尊敬的东西了。
“当你投入地工作的时候,你就会感受这份工作的意义和乐趣,正像你投入地恋爱时,会觉得恋人是那么可爱,连那些缺点,也一并为你所疼,为你所爱。”
从今以后,每当学生调皮时,退步时,违纪时,我都要告诉自己:对孩子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责备,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苛求。用师爱为他们引路,用师爱在他们的心里谱写一曲最美的歌。师爱像春雨,滋润了孩子的心田;师爱像阳光,温暖了孩子的心房。我们用心去爱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讲台上那一束束美丽的花,耳旁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您好”……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师的幸福、自豪
最后,我想用管老师在《不做教书匠》里的一段话结束自己的读后感。“我们要使教育人生充满快乐,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乐起来;而要使自己的工作快乐起来,你就一定要投入与付出。”所谓“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向着我们心中理想的目标进军吧观《到西部教书去》有感不做教书匠读书笔记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
推荐专题: 论语中庸大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