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详情页

成长的桥读后感(合集)

2023-01-09 09:25:49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长的桥读后感(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成长的桥读后感(合集)》。

第一篇:《桥》读后感

读了《飞夺泸定桥》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红军为了渡过大渡河,他们想出一个办法使敌人中计,然后夺取泸定桥。讲述了22位英雄在宏亮的冲锋号声中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中把敌从消灭的事件。

我最喜欢这段战斗场面的描写:红车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攀着铁链向岸上冲去…。。每当我读到这里,我就会想起那22位红军英雄气概的情景。

而我呢,跟那22位英雄相比我是多么的惭愧!一想到我去学钢琴的事我就更惭愧了。一开始我非常有兴致,练得很认真,很刻苦。可是,时间长了,我觉得越学越难,乐谱又长,练得我双手非常疼、非常累。再加上每次练得不好又被妈妈骂。有时我一见到钢琴就恨不得把它砸烂。每次妈妈叫我练琴,我都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后来,妈妈批评了我,教育了我,我才硬着头皮学下去。看着这篇文章我心里想:“当时红军时间紧迫,天又下着雨,在漆黑的夜里,又冷又饿。前面又有敌人,后面又有追兵。桥离水面有十多米高,只有十三条铁链组成,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桥下面是奔流不息的江水……红军就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夺取了泸定桥。”而我却是碰到了一丁点的困难就想退缩,而不是想应该如何解决困难。在今后的生活中是会有许多困难的,如果一直这样退缩就会一事无成。

今后,我一定要学习红军那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精神,做一个有恒心、勇于进取的男子汉。

第二篇:《桥》读后感

近来我偶然间翻看到一篇科普文章,名曰:《没有不能造的桥》,读之心下感慨,不仅懂得了一些设计、建造桥的内容和方法,更懂得了一些道理。

这篇文章出自茅以升先生笔下。我知道茅先生是建筑家,因此初读之时以为这必定是一篇严谨工整、有条不紊的说明文,但却没想到这篇文章文笔竟能如此之巧妙。

文章中,茅以升先生先写了“路”与“桥”的紧密联系,强调了它们应共同为路上运输而合作。紧接着,他语锋一转,又告诉我们“路”、“桥”也要迁就“船”并共同为水上运输合作。其次,他又提出了“又桥恍同无桥”的建桥标准。另外,茅先生说明了桥的“台”和“墩”在桥的结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最后,他指出桥墩数量与桥孔跨度、“路”和“桥”的位置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桥的安全问题。

毫无疑问,这是一篇说明文,但茅以升先生在文中的一切语言听来都如此令人心旷神怡而舒心自然。这种语言仿佛是散文中的语言一般:词语极富表现力,语句错落有致、波澜起伏、整齐和谐而又富于变化、朴素自然、清新明快。

另外,在我看来,茅以升先生写桥之时,也有意无意地写了不少人世间的道理。

他写道:“路是人走出来的。有了路,就要桥。哪里有人,哪里就有路,同时哪里也就可能有桥。”人生中总会有坎坷,但不能畏缩不前,毕竟坎坷不会自己塌陷,终究要靠我们自己走过去。

也有文字说:“一座桥就像一条板凳,板凳两条腿之间的架空距离就叫做跨度;几条板凳头尾相连,就构成一座长桥。板凳虽多,它的强度只是决定于一个板凳的长度。”一个人、一个群体乃至于一个国家的强弱,也决定于人的各个能力、群体的各个人和国家的各个群体的强弱。

无论如何理解,这篇文章总是值得我们用心体会、感悟的。

第三篇:桥的读后感

《生命桥》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活捉羚羊。羚羊们先分成两群――老羚羊为一群,年轻羚羊为一群,在老羚羊的带领下,它们团结一心飞跃了悬崖,生存了下来。

“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中我感受到了那弧线是老羚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搭建的,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结束,一个生命的重生,如果没有老羚羊那一刹那的支撑,那年轻羚羊不可能完成第二次飞跳,而获得新生。

这时,我想到了一个事情――在一年级的拔河。那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同学们非常开心,原来要拔河比赛,班级里的啦啦队,在给各个班加油,轮到我们班时,正好和一(2)班体力较弱的比赛,我们心想:这次肯定轻轻松松搞定。比赛开始,只见我们班费力的拔着,可没过多久我们班就输了,那么,最多拿第三名了!我们又跟一(3)班拔河,虽然拼尽全力,可还是输了,就拿了第四名。后来老师给我们分析了,这次拿第四名的原因是因为大家不团结,有的“一”开始拔,有的“二”开始拔。只要团结就能胜利!

俗话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我们要团结起来,什么事都能干好!

推荐专题: 家的读后感 家读后感 成长的桥读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