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详情页

论语中庸大学读后感(合集)

2023-01-09 09:24:03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中庸大学读后感(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中庸大学读后感(合集)》。

第一篇:大学论语读后感

....大学《论语》读后感

1500 字范文

1 论语读后感 1500 字

《论语》的交友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点好像没有 涉及到——如何处理一个朋友群的关系。即,几个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这里面就不仅存在单纯的两两交往的问题,还包含更复 杂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问题。四、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说了这么多 《论语》中的交友观,由于《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的思想,我 倒对孔子的朋友产生了兴趣。我想孔子应该有很多朋友。

单就《论语》来看,我却只找到两处。一处是

“原壤夷俟。子曰: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阙党 童子将命。或问之曰: ‘益者与? ’子曰: ‘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 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处就是上面提到过的 “朋友死,无所归,曰:

‘于我殡 ’。”后者不知从何考证,前者看来只 是孔子所 “和 ”之人,并非所 “同”之人。

孔子有没有纯乎价值认同的 “知己 ”呢?仅看《论语》,似乎没 有。子曰: “莫我知也夫!”子贡曰: “何为其莫如知子也? ”子曰: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退而求 其次,孔子的学生中有没有人能充当这一角色呢?有时,师生关系 也可到达一种朋友关系。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颜回和曾参。从前,我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 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 书的好地方,我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 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

....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 读的,可我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 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 逢或相违全凭运气。所以,我读《论语》也只是因为选了《中西经 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 “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 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

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 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 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 “道不行,乖桴浮于海 ”,这同样 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 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 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 ―― 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 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孔子讲究孝道,孝成 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 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 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 ”等。即孔子说; “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 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 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 是孝,同 “事父母能竭其力 ”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 社会上做事,或是贪 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 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 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 正的孝。治学方面,孔子的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 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 ”。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

....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 “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

同时孔子认为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 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 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 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 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 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 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 上的吧。在这个近80 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

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 的能歌善舞 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 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 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 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 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 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 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 但是正 是这样的 “不耻下问 ”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2 论语读后感 1500 字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 “学 ”和 “思 ”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 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 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 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 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 觉。荀子也说过 “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 子告诉他的弟 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 “学 ”和 “思 ”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 “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 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 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 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 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 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 “道不行,乖桴浮于海 ”,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 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 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 ―― 中 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 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 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 ”等。即孔子说; “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 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 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 是孝,同 “事父母能竭其力 ”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 社会上做事,或是贪 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 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 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 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 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 ”。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 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

“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 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 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 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 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 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 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 人的班集 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 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 舞 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 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 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 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 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 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 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 但是正是这样 的 “不耻下问 ”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 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 “弟 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 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 “弟 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 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 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 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 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第二篇:大学中庸读后感

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

“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

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

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

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

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

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

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

“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

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

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

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

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

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

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

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

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

这是一种大智慧。

《中庸》的深奥让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

我想,如果此生无法精通《中庸》将是我最大的遗憾。

万物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

无论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第三篇:大学中庸读后感

《中庸》这本经典,也是源出《礼记》,相传为子思所作。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注》而显著于世,“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

《集注》开篇便是程子对于篇名的解释,“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定理解庸者,颇为少见。是以朱子详之曰“庸,平常也”。平常之意,似与英文general可以互释,可释为一般,也可释为普遍。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与篇中“执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私以为先贤用字,未必只取一端。中庸之意,当可解为不偏不倚、执中至和之普遍道理。至此与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类。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从而使社会可以达到太平和谐的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庸之道在中国千余年来成为一种处事哲学,但是到了当代好像出现了偏差,这恐怕跟用字习惯是有相当关系的。当代的“庸”字,主要使用的含义之一是由平常引出的略带贬义的平庸之意。所以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把中庸也归结到不作为上来,这就跟原意相去甚远了。

中庸讲的不偏不倚、诚其意,可以从下面这句来理解。“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此处告诉我们,要守好本分,说合适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话,做合适德行和身份的事,进而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适合行事的。所以诗中有言明哲保身,这个词本来也不是贬义的。身处逆境想要进取的时候更要考虑如何智取,以四两来搏千斤,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获,不能一味蛮干。

而如果把中庸理解为不作为,这也跟儒家的本意是相悖了。篇中讲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是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非像俚语所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是有进取的。接着又云,“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很明显地讲到“为”和“修”,这两个字都是主动性的词语,是积极的、向上的。再扩展到其他儒家经典来讲,我们熟知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便是告诉我们当学习有了余力的时候可以出仕,当官有余力的时候可以致学。《大学》中也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今无数能人志士修身进取的思想基础。

上面这些儒家思想是前人为了着重讲述而划分的几个方面或者说几个阶段,各有所侧重。所以我们理解中庸的时候,应该看完整,不能只靠只言片语根据当代对字的理解而去曲解古人的本意。“窥一斑而知全豹”不是任何时候都行得通的。

第四篇:逃离大学读后感

逃离大学

我信缘分,快闭馆时随便抽出一本书,就是它了。

开始,我觉得作者的眼光很短浅,那些例子都是小说中出现的极端主义。填报大学志愿,不知道学的是什么;专业不是自己喜爱的等等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尤其是中国这个人口大国,不发生社会**已经是莫大的幸福,怎么能和文化差异的外国比较,这样的比较根本就不切实际。

带着这份鄙夷以及找茬的心理,继续深入。竟然发现我居然是逃离大学的一份子。从第一个学期的后半段开始我的书上就没有任何笔记,检讨书过期后,我便不断逃课,以致现在上课有种胸闷气短,全身无力的感觉。碍于课堂点名的制度,我还是上课,不过从来不听他们翻译书本,那完全是浪费我时间。

每每听到老师说,这个话我只是在课堂上说,仅代表个人观点云云,我只好无力叹气,扶桌而睡,大学老师连句话也不敢说,想念张永政的财政课,前半段的事实与政策总能吸引我,我一次课也没逃。书里说,大学生缺少灵魂的导游,大学只是高中的继续,一如既往的灌输,老师永远只讲自己的。

正如书中调查所述,大多数逃课者并不是不务正业,几乎有一半的人去了图书馆,而那些睡觉贪玩的理由只占很小的比例,我也将我大多数的时间用在我喜欢的事情上,虽然到现在我也不确定我的兴趣何在,我泡在图书馆里看各种书,我去采访,浏览网页,要比课上的感觉好的多。

追求高学历高文凭似乎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在我身边很多人混混终日,不知道干什么,但都有同样的目标,考试不挂科,不然就没学位证。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有很大部分要归于自身因素,除了几张证书,46级过了一样不能用英语交流,真实本领真的不足。学习是学以致用,并不是单纯的记忆,最终我们应该掌握的是能力。

真诚的希望我们能学以致用,并不是攀比分数。书未读完。

第五篇:大学中庸读后感

和谐是古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强盛、民主、文化、协调的社会主义国度。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精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精华,向众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立场。对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感性看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置问题。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进程,通过书本获得悉识,通过常识传递思维,进而到达书中请求的道德水平。通过浏览,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乐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正人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幸运”,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察看事物,不要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当今这个竞争剧烈的社会,压力充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端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畸形的景象。因而,我们要温和的对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其化,在意识问题的基本上,一直空虚自己,是自己变的强盛,同时要坚持一颗谦逊谨严的心,不要戒骄戒躁,任何事件,当时有准备就会胜利,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负,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干兼容并包,使为学存在世界目光跟开放胸怀,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咱们要逐渐的进行学习的五个档次,终极使本人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幻想。

激动是魔鬼,在面对难题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缓缓的处理,只有这样能力战胜艰苦,最终达到成功的此岸。所有任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货色,就永远跑不了!

在《中庸》中,我领会到了知识的主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运气。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转变人的思惟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讯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质变才能达到量变,在我们积聚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近多少年来,爆炸性新闻比拟多,比方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消息从侧面反应出中国的国民生活程度差距很大,其中,确定有良多人在埋怨为什么自己不那么富有,认为生涯不公正。实在,我感到,生活是最公平的,只有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尽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非常的努力做到的,我们能够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假如这样子的话,即便我们再贫困,再笨拙,也一定会靠自己的才能将生活水平进步,必定会变的坚强起来!

第六篇:大学中庸读后感

《中庸》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喜怒哀乐的情绪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安宁祥和无碍的状态,称之为“中”;如果情绪之发生时也能由这种“中”的状态控制,则称之为“和”。『中』的状态是人性最本初和自然的状态,也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人对事物发出情绪能够用『和』原则来自制,则是最接近道的。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系统地阅读过《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推荐专题: 论语中庸大学读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