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详情页

朝花夕拾前两篇读后感(大全)

2022-12-28 20:17:09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朝花夕拾前两篇读后感(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朝花夕拾前两篇读后感(大全)》。

第一篇:朝花夕拾读后感简短

鲁迅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

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往事在作者脑海里所打开的空间,像大地一般仁厚而安宁,“时时反顾”,是因为其中暗含有生命的力量。

第二篇:朝花夕拾读后感

清晨迎风绽放的花朵,到了黄昏就已经凋零,捡起飘落满地的花瓣,引起我无限的遐想。《朝花夕拾》,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

《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本书,描写了作者自己的童年生活。可能正是因为鲁迅笔下的童年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所以才起了这么浪漫的名字吧。

鲁迅描写的童年,是顽皮而有趣的童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童年乐趣。春天里在百草园寻找人形的何首乌、摘覆盆子吃;夏夜望着满天的星星,坐在凉席上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秋天的梧桐知秋气;冬日雪地中用竹筛来捕鸟、塑雪罗汉、拍雪人……多么地无忧自由又有趣。

在《小引》中,鲁迅写到屡次想起儿时在故乡吃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等鲜美可口的蔬菜水果,通过对这些儿时生活片段的回忆,表达了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不满。

《狗・猫・鼠》通过拟人的手法,用动物的秉性、行为来比喻人,尖锐而形象地讽刺了鲁迅眼中所厌恶的一些人。狗把一只猫当作象介绍给了其它动物,受到了大家的嗤笑,于是狗和猫反而成了仇家,通过这件事来讽刺当时社会上无中生有的言论。鲁迅更是通过因为猫的“嚷嚷”而打猫,来揭露出社会上某些人虚假的面目。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一位保姆,给鲁迅的童年带来了很多温暖。她没有文化,但懂得许多道理,她热爱孩子,通过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告诉了人们什么是朴实,什么是善良。儿时的鲁迅渴望有一本带图画的《山海经》,阿长就趁着告假回家的时候,给鲁迅带回了一本“有画的‘三哼经’”。鲁迅感受到了阿长的热心和善良,感动不已,从此也对阿长充满了无限怀念之情。

鲁迅的作品就是这样,笔锋辛辣。《朝花夕拾》虽然写的是童年旧事,但依然毫不留情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那“吃人”的旧制度。

第三篇:朝花夕拾读后感200字

在《朝花夕拾》这本书中,鲁迅先生记载了自己从童年到青年的一段过程、经历、还有一些有趣的事情。我们能把它们进行分类,例如《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十四孝图》,《琐记》,《藤野先生》这些都是有关教育的,从中便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教育的重视性。而其它的就是鲁迅在少年青年时期所发生的一些鲁迅先生认为有意义的事。这整本书都在批判封建制度,真是应了那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943班窦正航本书写了作者的童年的事情,其中,包括了鲁迅的学习生活、鲁迅的思想品质等方面。文中写了作者对某些事物的新奇、喜爱。如第一篇写到过"作者对隐鼠的喜爱及作者仇猫的事情。"总体来看这本书内容上有伤心,开心,悲伤的事情,文中也多次写了"我"与长妈妈的故事,反映出长妈妈对我的好,而鲁迅是认真,正直,有责任的人。

推荐专题: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前两篇读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