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后感1500字以上(范文3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后感1500字以上(范文3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此为《大学》三纲领。
《中庸》二十五章:“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可结合《中庸》此章来领会《大学》三纲领之义理。
“明明德”向内成己,是内圣功夫,“亲民”向外成物,是外王事业,“止于至善”则是“合外内之道也”。阳明先生曰:“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故曰一也”。
程子曰:“亲,当作新”;“‘在新民’者,使人用此道以自新”。然“使人用此道以自新”,只是“教”而不“养”。阳明曰:“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亲民”是以自性之明德直接养民、化民,有“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义,如此才能把三纲领贯通为一。
《荀子・子道》:
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
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
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
“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这是“教”。
如果把“亲民”当作“新民”,只是停留在“士”的层次,达不到大人之“学”的境界。“知者知人,仁者爱人”,这是明明德以亲民,阳明所谓“兼教、养意”。颜子说“知者自知,仁者自爱”,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故不必再说知人、爱人。
朱子曰,“明明德于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朱子下一个“使”字,把尽己之性与尽人之性割裂开,从而把“明明德于天下”也解得浅了。阳明说:“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
绍兴知府南大吉听到阳明先生讲解大人之“学”如醍醐灌顶,喟然叹曰:“甚哉,大人之学若是其简易也!吾乃今知天地万物之一体矣,[]吾乃今知天下之为一家、中国之为一人矣。‘一夫不被其泽,若己推而内诸沟中’,伊尹其先得我心之同然乎”?又曰:“吾以亲民为职者也,吾务亲吾之民以求明吾之明德也夫!”
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此为《大学》八条目。
朱子说:“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新(亲)民之事也”。
《论语・宪问》: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可结合《论语》此章来领会《大学》八条目的内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均是“修己以敬”;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唐代李翱根据《中庸》《易传》作《复性书》,阐述儒家心性学说。李翱不满意东汉郑玄所注《中庸》:“彼以事解者也,我以心通者也”。同样,研读《大学》也要默识心通,不能停留在“事”上。如“平天下”是“明明德于天下”,依此类推,“治国”是“明明德于国”,“齐家”是“明明德于家”,三者均是德性由内而外的扩充,与其说是在谈政事,不如说是在论心性,《系辞》所谓“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子路问君子,孔子先说“修己以敬”。针对子路发出“如斯而已乎”的疑问,孔子又说“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显然,三者境界不同。《中庸》曰“致广大而尽精微”,“广大”与“精微”是相辅相成的,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则心性功夫也是精微至极。从齐家、治国到平天下,外王事业越广大,内圣功夫越精微。《大学》与《论语》区分内圣与外王,并且阐述得层次分明,《中庸》与《孟子》则说得更简洁。孟子曰“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中庸》曰“君子笃恭而天下平”,人我内外合一,本末一以贯之。
读完一本著作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皮囊》读后感――不死的精神,欢迎大家分享。
母亲在父亲去世后依然信念坚定的要把房子盖起来,是对父亲生前的愿望的延续,也是和父亲爱情的一种象征。后来在父亲走后,母亲热衷去拜访各路神明朋友,可能现在现在这个时代来看是有点自欺欺人的,然而那确实她对丈夫至深的爱和不舍,是说不出口的爱情,她想用另一种形式再看逝去的丈夫一眼,看她在另一个世界是不是过的安心平和,是不是没有了病痛的缠绕了,也是用这样一种方式支撑自己的灵魂更坚韧一点。是怎么一位了不起的母亲,没有任何抱怨,从未放弃,用自己弱小的身躯一直照顾着父亲,并且微笑着。
中风偏瘫的父亲每天坚持运动,他坚持着自己的坚信。在台风来的时候执着的也要出去,虽然他可能在某个时候内心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恢复,然而他想总要不被打败的灵魂,他想保持着自己残疾皮囊下傲立的精神。也是那个时候,作者以为他要做的是快速的工作赚钱来维持家里的生计,所以忙去奔波,疏忽着对父亲更多的陪伴,后来,父亲去世,他错过了见他一面的机会。
张美丽被人中伤,排斥,她依然生活的活色生香。后来她被乡亲们讨伐,围剿,她哭着大声说她只是追求了爱情,其他什么也没有做,狠狠的往祠堂墙上撞了去。张美丽的悲哀是小镇闭塞落后的产物,她的勇敢和直接不被人接受,被小镇里的传统认为是放浪的,应该被打压的,没有人会承认自己是犯过错的,尤其是一个闭塞过的群体,不会因为一个人而讨伐自己的过去,所以多年过去了张美丽依然被人用各种言语描绘着。
一个是看起来孤僻却内心宽广能看穿他内心的阿小,另一个是小镇过客穿着小少爷的皮鞋白色衬衫的阿小,有些对香港的欲望,也有与小镇无法融入的骄傲和孤单。两个阿小在一起,好像是作者自己看见身上的卑微和欲望,欲望赢了卑微,旺盛的欲望躁动起来。后来,香港阿小离开了,去了和他应该属于自己的地方,开始了他漫长的孤单。老家阿小拼命的模仿者香港阿小的样子,后来终于归顺命运,在小镇做了一个渔民。作者一个人踏入北京的求学路,开始所有的故事,怀念老家阿小的安逸和小圈子里的光彩,开始理解香港阿小拼命想念自己看见的孤单。那是长大以后的诚恳吧,原谅和接受自己曾经的卑微和欲望,认可小镇的简单朴实,敢于行走在城市间的底气吧。
文展,像是一个精神领袖,拥有自己高洁的思想领域,像个英雄一样清晰的规划实施着自己的未来,启发着懵懂未知的作者找到自己的人生。大概,像神一样的领袖不允许错的吧,所以后来文展把他在城市里无法实现自我计划以及大城市同学的讥讽归责于自己的家乡,他沉沦在自己无处施展的计划里,成了一个无处安身的人。
厚朴,活的热血,狂放,无所顾忌,如同他的乐队名字一样,希望自己就是世界,尝试一切可能性,改变世界。也就像他的名字hope,希望而已。骨子里他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像是派对后最后留下来的人,虚弱后知后觉。厚朴的死,我仿佛看见了作者内心的压制,为了在大城市里生活,为了不像文展一样失败,他用力,克制,像沼泽一样看似平静却是不能探索到的深厚。
人生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人总要扒开皮囊看看灵魂吧。停下快速奔跑的脚步,思索真正的人生意义和灵魂里的需求,可能人只有在敢于停下来的时候才不被皮囊所累,而灵魂深处,我们都是想要回家的,想铭记那些曾经遇见的每一个人,虽然一些人皮囊坍塌死亡,曾经活过的精神却是可以不朽的。
很早以前,就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吃饭只是一种本能的生理需求,并不是生活的重要内容;在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事情都比吃饭重要。
于是,在生活中,吃饭的时间总是被压缩,马马虎虎吃饭也几乎成了许多伟人的标配,偶尔犯了一点错误,也总是会被说上这么一句“就知道吃吃吃”,更不要说会吃、好吃很容易被人嘲讽了。而那些天天下馆子、胡吃海喝、大摆宴席更是成为了一种社交的形式,喝成酒精肝、吃成胃下垂的,早就超出了“吃饭”本身,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因此,当我读到乡贤陆文夫先生的小说《美食家》时,刚开始不太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故事,要塑造朱先生这样一个饕之徒。在我之前的思想观念中,这样的人是不务正业的,也是不识时务的,他那样的出身,处于那样一个时代,难道不应该好好“改造”、向贫下中农学习吗?
随着年岁渐长,读书增多,慢慢懂得了一些生活的道理。其实啊,对凡夫俗子来说,吃饭就是人生的大事,能吃顿好饭、能好好吃饭,很多时候甚至是难以企及的愿望。陆文夫本人也是爱吃的,一杯黄酒,几个家常小菜,也曾让陆先生享受高朋满座的乐趣。他写这篇小说,某种意义上是在告诉人们,追求吃饭,吃好饭,这也是健康的、高尚的价值观。反之,饭都吃不上,又何来其他?
无独有偶,阿城先生的名篇《棋王》中主人公“棋呆子”王一生也是个吃货,这一段吃相的描写,让人看着心疼:“吃得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吮净,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到达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的呷,他对吃是虔诚的,而且很精细。有时你会可怜那些饭被他吃得一个渣儿都不剩,真有点儿惨无人道。”
对于一个身处饥饿年代的人来说,对于吃的追求是实在的,他说:“人要知足,顿顿饱就是福”。饱汉不知饿汉饥,这句话说得真好,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永远无法体会一个饥饿的人对吃的渴求和虔诚。然而,王一生又不仅仅是一个饭桶,一个纯粹的物质主义者,他痴迷于棋,并且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为贵”的传承者。在一个物质和精神均极其贫乏的年代,王一生对于吃、对于棋的虔诚恰恰表现出了一个民族坚韧的生命力。对他来说,对许多人来说,活着就是为了好好吃饭,好好下棋。
前几年读到了靳以先生之女章小东的一本书,书名就叫“吃饭”。作者旅居海外,近距离地观察了海外华人的艰难生活,又有自身柴米油盐的艰辛体验,她以纪实的笔触创作了多部小说,描述了几代华人的“吃饭”问题。关于吃饭,章小东说,“人生起伏,无非吃饭”,“不管吃坏吃好,总归要吃饭”,“吃饭再辛苦,也要有尊严”。故事里的人们为了吃饭,为了吃好饭,漂洋过海,历经苦难,人世间的苦乐悲欢,就在锅碗瓢盆间表现得淋漓尽致。
写到这里,想起了刘若英的那一首《当爱在靠近》,里面唱到“真的想/寂寞的时候/有个伴/日子再忙/也有人一起吃早餐”,特别地让人感慨。我已经很久没有家人一起吃早餐了,上班太早;我一周难得有几天和家人一起吃晚餐,几乎每天总要很晚下班回家;午餐更不要说了,上班族有几个人能在家吃午饭呢?
我们天天忙碌,天天为了“吃饭”而奔波,然而好好吃饭的愿望,却总是难以实现。想起来,挺为自己悲哀的。
推荐专题: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15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