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档 > 实施方案 > 详情页

网络课程实施方案(推荐6篇)

2022-10-09 22:30:34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课程实施方案(推荐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课程实施方案(推荐6篇)》。

第一篇:同步课堂实施方案

网络同步课堂建设方案

构建一个由人工控制数码摄像设备摄取课堂教学实况信号,经后台特技合成后传送到流媒体编码器,然后将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流传送到流媒体服务器,广播到互联网上,连接互联网的主、从课堂分别接受并投影对方课堂教学实况信号,实现同步教学、同步讨论,从而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指导思想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不断完善,校校之间均实现了互联互通,为了提高信息技术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益,拓展网络在教育教学中新应用,为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开辟新途径。介于目前教育资金仍不充裕这一现状,本着既节约教育资金又实现网络同步课堂功能的宗旨特提出本建设方案。

流媒体技术是互联网络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音、视频压缩技术,能将音、视频信号同步压缩后实时传送到千万里外的终端设备上,利用这一技术将处在城、乡间两个及以上的课堂捆绑在一起进行教学,定能逐渐缩小其间的差距,从而为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增添一条新途径。

二、实施方法:

网络同步课堂是采用摄像设备,将分处城乡两地的主从课堂的教学活动及教师课件画面等音视频信号传送至流媒体编码器,压缩成数据流通过校园网内的流媒体服务器经互联网传送到对方课堂,从而实现两课堂的捆绑同步教学讨论。

其结构示意图3-1所示:

图3-1 网络同步课堂的结构示意图

在实际应用时,主、从两课堂的老师事先协商好教学内容,主课堂老师执教,课堂教学实况压缩成流媒体经互联网传送至从课堂,从课堂学生与主课堂的学生同步听课。执教老师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时,主、从两课堂的学生可以同步参与讨论,当主课堂学生发言时,摄像机自动跟踪拍摄发言学生特写,全向式麦克拾取声音信号,压缩编码后传送到从课堂,而此时从课堂的大屏上显示的是主课堂学生发言的特写镜头。当从课堂学生发言时,主课堂老师通过讲台上的触摸屏选择切换到从课堂视频信号,这时大屏幕投影同步显示从课堂发言学生的特写镜头。

三、系统功能 (1)网络直播

网络同步课堂是由人工控制数码摄像设备将课堂教学实况信号,经后台特技合成后传送到流媒体编码器,然后将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流传送到流媒体服务器,主、从课堂分别接受并投影对方课堂教学实况信号,实现同步教学、共同讨论。城乡主从课堂同步捆绑教学,大多采用点对点(媒体服务器只需负担一个终端的数据分发)的信号传输,因而目前的网络带宽足可以进行高保真、高清音视频信号的稳定性。

(2)实时录制

网络同步课堂除了能进行实时直播以外,还具有实时录制功能。Windows Media编码器可以将教学场景包括教师音视频、学生音视频、教室全景进行实时的录制并生成教学视频案例,作为资料保存供日后点播。录制服务功能可以与直播功能同时进行,也可以只进行录制而不进行直播。 (3)点播服务

Windows Media Service流媒体服务器通过点播发布点提供流媒体音视频点播服务,经过授权的终端用户通过IE浏览器登录到视频点播服务器,便可根据需要点播相应的教学片断。

网络同步课堂实施方案

2015-2016第一学期

人 民 路 小 学 2015.9

第二篇: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育英高中“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针对目前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效率不高的现状,为了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信和挖掘学生潜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学习、借鉴“杜郎口教学模式”和兄弟学校课改经验,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二、实施方案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为加强领导,保证课堂教学改革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我校成立高效课堂课改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1、领导小组: 组 长:汪义和

副组长:姚文平 许厚平

成 员:汪小林 黄谷志 朱正元 廖洪峰

2、工作小组: 组 长:汪义和

副组长:姚文平 许厚平

组 员:冯进文 叶仲春 陈迪群 高一各学科备课组组长及班主任 3.课题研发组:

组 长:叶仲春

副组长:陈迪群 方先阳 姚 志 成 员:陈 涛 刘刚林 李德鹏

(二)确立目标、明确思路

工作目标:构建“快乐、自信、高效、健康”的课堂。

基本思路: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学习、实践、交流、合作、反思、改进、提高”的实践策略,提高教师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教学的能力。努力探索常态教学条件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勇气,张扬学生的个性,奠定学生的自信,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

(三)学习宣传、统一认识

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为活动开展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方面进行理论学习,组织全体教师进行高效课堂的培训,深入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开展具体操作层面的讲座,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等方式,认真学习、实践外校的先进课改经验,深入了解不同学科“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明确高效课堂中具体的教学流程。

(四)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我校“构建高效课堂” 活动按照如下四个层面、十四个步骤和要求进行实施:

第一层面:领导层面

第一步:合理分工。在学习、借鉴区内试点学校课改经验基础上,结合各部门工作实际,进行大致分工:汪义和校长:整体负责、调控;姚文平校长:实施高效课堂工作中的制度建设、协调管理; 许后平校长:实施高效课堂工作中的理论技术指导。

冯进文主任:课堂上如何具体操作;叶仲春主任,陈迪群助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导学案如何编制;合作学习小组如何打造、班集体建设、师生评价问题等等。

第二步:外出学习。领导小组成员分批到课改较成功学校调研学习,结合事先分工,各人重点学习相关内容,如导学案编制、教学流程、合作学习小组分配、评价机制确立、制度建立和实施高效课堂的管理、咨询研究等。

第三步:个人反思。赴课改试点学校学习后,在认真学习他们的经验基础上,结合事先分工和自身工作,逐步摸索制定出一套适合我们学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层面:教师层面

第四步:全校动员。利用全体教职工大会,分析目前我校存在现状、目前教育改革大的背景等客观事实,对比传统课堂与高效课堂利弊,认真学习、宣传“昌乐二中课堂教学模式” ,“浠水实验高中课堂教学模式”, “北门中学课堂教学模式” ,观看有关“高效课堂”视频等等。

第五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听专题讲座、开展培训等方式,让所有一线教师倾听、观看和亲身感受、体会“高效课堂”。

第六步:课堂实践。每位教师根据外出学习、自我反思、课堂中实践,逐步摸索出符合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断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摸索、改进、提高。

第三层面:班主任和教研组长层面

第七步:班主任会。各班级的小组如何合理分配、评价制度如何建立、组长如何确定、高效课堂与班集体建设如何统一,还有学生培训、小组长培训和指导等。

第八步:教研组长会。如何编制导学案、如何使用导学案等。 第九步:组内交流。通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课堂实践,以教研组长为主,让每位教师上一节自我感觉蛮好的课,并且学校领导、本组所有成员都要参加听课、评课、探讨、修订,让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课堂亮点。

第十步:形成模式。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备课组长组织召开本组会议,专题研究本学科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制定出本学科的新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并重新进入课堂实践、修订,最后形成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第四层面:学生层面

第十一步:大会动员。大会、班会分布进行。小组划分好、明确分工,各负其职。

第十二步:组长培训。各班所有小组长(不同层面)集中培训。如何自主学习,如何上台展示,如何指导、监督学困生,如何维持小组纪律等。

第十三步:推广实施。在各学科形成自己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后,各教研组推选一名素质高的教师报教导处,执教一节本学科的“学科高效课堂示范课”,由教导处统一制定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学科高效课堂示范课”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评价、推广,形成学校相对统一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第十四步:总结提高。各学科在前面试点、推广基础上进行总结,对过程中材料进行修改、收集和汇总,对出现问题应多思考、多研讨,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五)分项实施、重点突破

1、以团队研讨导学案为主

基本要求:加强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努力构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共同提高”的校本教研模式。其具体过程为:个人备课,教师提前一周研究课标、教材、导学案以及其他参考材料,依据实际情况修订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和方法提示,修订导学案中的不恰当环节,增减相关的内容等,将具体的指导、启发与点拨的方式方法写入自己使用的“导学案”。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备课组集体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教师按集体意见对自己的“导学案”进行修改。二次备课:个人根据集体备课的要求对“导学案”再次进行认真细致修改(二次备课时要求用双色笔修改)。

主要措施:教务处,年级组加强常规检查力度,及时查看各备课组上传电子稿,开展优秀备课组评选、优秀导学案展览和评选等举措,全面提高教师备课质量。

2、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基本要求:每个班级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分工要明确,一般以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编号的A、B、C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一定范围内动态的。可以是组与组之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与组之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再进行组内成员选举,选拔具有威信、群众基础、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综合能力的同学当小组长,还有选出每门学科的小组长,尽可能让每个小组6个人都有具体分工,都有事做,并对各组不同层面的组长进行理念、工作方法、组织协调能力的培训。

主要措施:通过测试成绩的分析和评比,学习先进年级和学科经验,建立激励机制,及时进行工作总结和交流,在学校建立起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形成相对固定、有一定特色的合作学习小组。

3、构建合理的师生课堂评价机制

基本要求:建立一个高效课堂教学的师生评价机制,其目的是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师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对教师的评价。班级层面,每天由学生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选出“幸福之星”(课堂);每周由学生评出本班一周“幸福之星”(学科)。年级组层面,根据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评出年级每周、每月“幸福之星”(学科)。

对学生评价。每节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出“四星”:小组之星、管理之星、参与之星、精彩之星。每天学生依据教师评出的“四星”再评出班级每日“四星”,每周由学生根据班级每日“四星”评比结果再评选出每周“四星”,年级组依据上述评比结果再评选出年级学生每周、每月“四星”。如此评比,把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记入成长记录,改变过去对学生单一的学习成绩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发展性评价。

期中或期末结束,通过每日四星、每周四星、每日记录本、听课记录、常规考核记录和平时巡课情况反馈记录等材料评选出“课改班级之星”(班级)、年级组幸福之星(学科)、“年级组课改之星”(教师)。受表彰的教师和学生名单,学校均将做出展板,在校内公示。

主要措施:教务处, 政教处,年级组加强每日常规检查力度,做好记录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通过层层评选,真实的选出投身第一线课改的教师和学生,以此推动学校课改的发展,带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构建高效课堂基本模式

基本要求:一是课堂上创新教与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四凡四不”,即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习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凡是学生能做出的教师不启;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的,教师不引。

二是要优化教学策略,恰当灵活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精讲精练,及时反馈、有效调控,切实提高教学活动实效。提倡“两个高效”,即每一位学生的高效和每一分钟的高效。关注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关注每一学生的问题。闲则生非,课堂不允许一个学生闲,忙了,纪律就好,成绩就好。学校最大的浪费是课堂时间的浪费。课堂上要做到放手但不放任,让学生自主却不自流,让学生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全神投入,紧张而愉悦地学习。

三是具体课堂教学程序:

1、明确学习目标,预习课本知识,小组交流互助。操作:学习学案上学习目标,自学教材文本知识。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一步学习学案上知识点,并进行讨论、解答。时间约10分钟。步骤:(1)教师可联系前面所学知识,介绍本节学习重点和目标;(2)学案可提前发给学生,让自觉的学生可以对课本知识提前有所了解;(3)可阶段性对学生预习进行检查,使学生养成自觉预习习惯;(4)学生对学案上知识都要进行学习和解答,对于不明白的问题,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解答,教师巡视指导、解答疑惑。注意事项:要加强学法指导,对知识要进行纵向延伸和横向联系,初步形成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技巧和讨论学习程序,逐步形成“兵教兵、兵学兵、兵强兵”的良好局面。

2、课堂分组展示,实现思维对话。操作:学生分组轮流展示,互相纠正,归纳总结,教师可适时补充。时间约15分钟。步骤:(1)学生分组展示,查找错误、更正结论;(2)教师适当讲解、提问。注意事项:让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展示所学知识,尽可能暴露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要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找出原因,更正答案;教师讲解点评简练准确规范,注重以下问题:面上都不会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等,引导学生将关联知识串联成线、成体系,对知识适当延伸和联系实际。

3、总结与反思评价。操作:当堂检测达标情况,总结、反思本节学习成果。时间约15分钟。步骤:出示或发放检测题,学生做教师巡视,当堂反馈。注意事项:习题要典型,数量要适中,题型合理搭配,兼顾不同层次学生;学生要对学习结果反思与归纳。

主要措施:开展各学科、各学段、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观摩、展示、研讨活动。组织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上示范课等活动。开展全员性的高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有计划地组织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走出去”,聆听专家课堂。

三、实施时间

1、宣传发动阶段:20012年9月中旬----20012年11月上旬。

2、试点探索阶段:20012年11月中旬----2013年1月

3、推广实施阶段:2013年2月--- 总之,我们要继续加强对“高效课堂”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注重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强化教师的业务技能培训,依托“导学案导学”和“合作学习小组”,实施素质教育,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走出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改革之路。

第三篇: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XXXX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学习、观摩了杜郎口、昌乐二中及随县等学校的高效课堂模式后,我们深感与他校的差距。为改变目前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效率不高的现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广水市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XXXX打造“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二、实施方案

(一)加强领导 健全组织

1、成立高效课堂课改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2、成立高效课堂课改研究小组 组 长:高扬

副组长:潘景志 吴艾红 闵汉玲 成 员:XX

(二)确立目标 明确思路

工作目标:构建“快乐、高效、自信”的课堂。

基本思路:通过“学习、实践、交流、合作、反思、改进、提高”的实践策略,提高教师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勇气,张扬学生的个性,奠定学生的自信,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

(三)学习宣传、统一认识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高效课堂方案,领导小组成员多次到随县、孝感观摩学习后,学校多次召开教学工作会,宣传在两地观摩到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教学楼上的电子显示屏,播放打造高效课堂的宣传标语;让教师填写高效课堂的调查问卷等方式营造强大的宣传声势,让全校教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四)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1、分步走出去。采取在课改领导成员先到课改成功学校(随县刘店中心小学、三里岗中心小学、三里岗中心中学、)观摩学习,再组织教师到课改最突出的尚市中心小学、尚市中心中学实地调研。学习前明确分工,如导学案编制、教学流程、合作学习小组分配、评价机制确立、制度建立和实施高效课堂的管理、咨询研究等。

2、总结反思。赴几所课改成功学校学习后,要求所有外出学习的干部教师写心得体会,总结别人的经验,反思自己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教研培训。在学校课改培训计划的基础上,各课改研究小组组织培训,如观看有关“高效课堂”的课堂实录、专题讲座等形式,让教师迅速转变观念,学习基本模式。

4、科学分组。召开班主任会,就如何合理划分小组、评价制度如何建立、组长如何确定、小组长如何培训等进行指导。

5、组长培训。班主任对各班小组长(不同层面)集中培训。如何自主学习,如何上台展示,如何指导、监督学困生,如何维持小组纪律等。

6、教学实践。教师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按照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不断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摸索、改进、提高。

7、推门听课。要求每位课改领导小组成员每周必须随机听课2节,加大课堂教学督查力度,并随时与执教者交换意见,对低效课堂教师进行二次听课。

8、互相观摩。鼓励教师在自己上好课的基础上,采取互相观摩的方式,扬己之长,补己之短。同时与执教者反馈交流,互相学习。

9、推广实施。在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后,由各教研组推选一名改得彻底、改得成功的教师上报教导处,执教一节 “高效课堂示范课”。教导处统一制定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观摩学习,在全校范围内评价、推广。

10、总结提高。各学科在全面试点、推广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多思考、多研讨,适时修改导学案,调整教学方法、调整评价方式,在总结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五)逐项实施、重点突破

1、转变观念,领会高效课堂基本模式

抓好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领会高效课堂“目标定向、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点拔提升、训练反馈(当堂达标)”的基本模式要求,逐步消除教师讲的过多,学生参与较少的情况。按照市教研室有关要求,扎实开展研究,通过教学研究活动,改变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导学案研磨,共享教学资源

“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案,是自我学习的程序链,是合作探究的方向盘,是展示交流的指南针,是当堂达标的目的地。落实“先学后教”的重要工作就是对导学案进行优化。

(1)分配编制导学案任务。首先研究组长分配各位教师编制导学案的主要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后上传到学校ftp服务器。 (2)及时修改导学案。研究组长分配导学案主修改人,由主修改人再分配每个老师主要负责一个内容的修改任务,修改内容要用醒目的颜色,然后主修改人定向检查后确定。

(3)分发导学案。研究组长将所有修改好的导学案内容用电子稿传给组内所有老师,组内教师浏览修改好的导学案,着重看修改过的地方。

(4)集体备课研讨:集体备课时先由修改人讲自己修改的原因,其他老师听完后进行补充,主修改人在导学案上记下集体修改后的意见,最后主修改人点评,完成下周上课内容。

(5)完善导学案。集体备课研讨后,老师们根据修改意见,各自将导学案修改完整,得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导学案。最后装订成册,作为学校富有特色的校本教材。

3、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一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A、B、C三个层次的学生,落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小对子帮扶工程。

二是小组人数要合理,分工要明确,一般以6人为宜(视教室、人数情况定)。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三是小组成员应是一定范围内动态的。可以是组与组之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与组之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四是选举小组长。选拔具有威信、群众基础、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等综合能力强的同学当小组长,再选出每门学科的学科组长,尽可能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具体分工,都有事做,并对各组不同层面的组长进行理念、工作方法、组织协调能力的培训。

4、构建合理的师生课堂评价机制

建立一个高效课堂教学的师生评价机制,其目的是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师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对教师的评价。每周由学生对教师做出评价,评出周“教学之星”学校课改科研小组根据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评出学段每周、每月“教学之星”。

对学生评价。评价的内容可分为纪律、互助、协作、质疑、提问、积极发言、参与热情、文明礼貌等。每节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出“四星”:小组之星、管理之星、参与之星、精彩之星。每天学生依据教师评出的“四星”再评出班级每日“四星”,每周由学生根据班级每日“四星”评比结果再评选出每周“四星”,年级组依据上述评比结果再评选出年级学生每周、每月“四星”。如此评比,把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记入成长记录,改变过去对学生单一的学习成绩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发展性评价。

期中或期末结束,通过每日四星、每周四星、每日记录本、听课记录、常规考核记录和平时巡课情况反馈记录等材料评选出“课改班级之星”(班级)、年级组幸福之星(学科)、“年级组课改之星”(教师)。受表彰的教师和学生名单,学校均将做出展板,在校内公示。

三、实施时间

1、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3月中旬---4月上旬。

2、试点探索阶段:4月中旬----5中旬。

3、推广实施阶段:5月下旬---6中旬。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就要加强教师的学习和研究,强化教师的业务技能培训,依托“导学案”和“合作学习小组”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逐步走出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改革之路。

第四篇:网络教研实施方案

吴林街道坝子小学 网络教研实施方案

一、背景与意义

网络教研是基于互联网络和远程教育网络进行教育教学指导、研究、沟通、交流、培训的教育教学研究形式。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它借助网 站、论坛、博客和各种网络通讯工具,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给教师教研提供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知识储备;及时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 方法,更新教育理念,解决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困惑。有效开展网络教研,能发挥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教研创新;能积累资料,从而形成团 队经验、资源和文化;还可使跨市区教师能够平等获取信息资源和对话交流,弥补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

二、指导思想

将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结合起来,以网络为平台,实现常规教研网络化,网络教研常规化,网络资源管理制度化,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提高教研工作针对性 和实效性;构建教师互动交流平台,汇集优秀教育资源,实现区域交流共享,实现对教师专业发展有效引领和资源支持,促进教师在网络环境中提高教学教研能力,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网络教研的任务与要求

1、为教师与专家、教师与教师之间搭建互动平台,促进共同发展。

2、促进教师学科研究意识的增强和能力的提高。

3、加强各学科建设,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充分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和学校已有信息化基础设施,创设网络教研环境,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问题为内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内涵,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研讨活动。

四、主要措施

强化网络技术学习与培训

1、加强学习,转变教研观念

教师须加强学习,转变传统的教研理念,树立新的资源观、教研观和共建合作观,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做到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能在网上收集、整合、发布各种教育信息和教学资源,不断提高网络教研的能力和实效。

2、加强培训,提高应用技术水平

有计划的组织教师进行网络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网络教研技术水平。培训内容包括基于网络知识电脑处理文字,学会在网上收集各种信息和资源,学会建立博客并在博客论坛上发帖子,学会应用电子邮箱传送电子文档等。

3、多途径整合网络资源

设专人在网页上系统地进行录像课、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故事、教学随笔、教学案例等相关教学资源的建设。一是外引,领导或外派教师参加省、市举行的教研活动后,要把有价值的教研信息和他人的优秀课件、教学设计等及时加以拷贝并发布在博客或博客论坛上。二是内联。立足本处优秀教学资源的整合,逐步形成具有本处特色的教学资源库。

4、开展互动式的网络教研

校领导、各校教导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定期总结其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充实“经验交流”,定期发布讨论专题,创建丰富多彩的“教学论坛”。如有可能,我们还要利用现有的远程教育设备及资源,把远程教育中的教学课件、案例及时转载发布。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 9月 2日——9月 9 日)

1、成立坝子小学网络教研指导小组和学科网络教研中心组。

2、制定《坝子小学网络教研实施方案》。

3、召开全体教师会,传达相关精神,宣传网络教研的优势,发动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网络教研。

第二阶段:注册试用阶段( 9月10日—— 9 月 20 日)

1、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教育论坛的注册、博客、邮箱的申请,使用的方法及有关问题。

2、教师在论坛登陆、注册建立自己的成长博客并初步试用。

3、总结实验学校的网络教研经验,修订完善网络教研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初步实施阶段( 9月 21 日—— 9月30 日)

1、学校制定网络教研制度。

2、制定网络教研计划,并传达给每一名教师。

3、各教研组制定本组网络教研计划。

4、召开网络教研研讨会,推广实验学校的工作经验。

第四阶段:全面实施阶段( 10月 8日——12年1月 8日)

1、根据学校的安排进行教研活动),全体教师回帖或者评论。

2、教师在“教研”专区自由发表自己的教育教学感悟、随笔、故事等,教师跟帖评论。

第五阶段:总结评估阶段( 12年1 月 9日—— 1月 25日)

1、各组上交网络教研总结。

2、学校统计各组及每名教师参加教研情况并公布。

3、总结评选学校网络教研先进教研组和个人。

4、各组上交网络教研工作总结。

六、网络教研的组织和管理

1、坝子小学网络教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的网络教研工作组织和管理。

领导小组:

组长:苗兆文

副组长:林继奋

成员:柴广芳刘大庆高美英朱政侠官井堂白清华

2、分工负责:

1、苗兆文从宏观方面对学校网络教研工作给予指导与调控。

2、林继奋负责学校网络教学的研究工作。

3、柴广芳、刘大庆负责网络教研制度的建立、考勤、考核。

4、高美英负责组织语文网络教研活动。

5、朱政侠负责组织数学网络教研活动。

6、官井堂负责组织小五门网络教研活动。

7、白清华负责组织常识网络教研活动。

坝子小学 二〇一二年九月

第五篇: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张渠中心小学高效课堂建设

实 施 方 案

为了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教学要效益要质量,全面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并解决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逐渐实现优质轻负的高效课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实现学校内涵提升、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保障,按照“全面分析、准确定位、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实现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重大意义

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构建高效课堂活动,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现实要求,对我校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三、全面领会高效课堂的内涵

相对于低效教学而言,高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新课程理念和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和各学科教学特点,采取一定的教学模式或流程,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组织管理形式,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掌握双基知识和技能,完成学习目标任务,从而实现三维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最优化,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四、活动目标

1.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明显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普遍提高。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

3.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就是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把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培养、打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品牌校和示范校。

五、高效课堂建设原则

1.坚持构建高效课堂与推进课程改革相结合的原则。要树立正确的高效观念,在学习和推进高效课堂活动时,要学习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把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首位,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有效探究作为突破口,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有效发展作为目标。绝不能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模仿,忽视了实质内容上的训练,导致形式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教学。

2.坚持构建高效课堂与学校管理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要紧紧围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科学评价学校教学管理、课堂管理、教师管理。认真谋划能体现高效课堂的学校文化,构建学校文化特色。

3.坚持构建高效课堂与加强师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师德榜样,弘扬教师无私奉献精神。引领教师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大兴学习之风、奉献之风,让每位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之中。

4.坚持构建高效课堂与加强双基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1 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的根基,对学生进行有实效的双基训练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内容,只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均得到提升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才是高质量的教育教学。

5.坚持构建高效课堂与培养学生行为品质、学习习惯相结合的原则。构建高效课堂,就要把时间、空间、机会和快乐还给学生,好的课堂教学除了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训练外,还是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品质的培养和学习习惯养成的教育。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欲、成就感、认同心都是他们学习兴趣和良好行为品质的真实体现。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即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又是高效课堂的培养目标。

六、健全组织机构

为加强领导,保证实践研究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我校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由各学校校长、中层领导和骨干组成的实施小组,领导、指导和组织全校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的开展。

1、领导小组: 组 长:磨研

副组长:刘光明 刘延鹏

2、实施小组:

组 长:荆鹏华 周华蓉

成 员:拓磊磊 苗成 武丽燕 刘婷 高崇业 段曹胜 荆鹏清 高将艳 王晓燕 吕霞霞 乔军 王雄斌

七、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9月15日前) 学校出台《小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规范》、《小学教师、学生评价方案》、《小学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表》。组织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外出参观学习。

(二)理论培训阶段(2013年10月16日—11月15日)

2 采用集中、分组、自学以及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教师和深入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认真学习《志丹县高效课堂资料汇编》、《高效课堂小组及班级文化建设》、《高效课堂导学案编写与使用》、《高效课堂质检管理与评价》等文件。

(三)初步尝试阶段。(2013年11月16日-12月15日) 完成班级“高效课堂”教室、小组文化建设。同时,安装学生学习汇报“展示板”。每位教师都要结合学科特点,对“高效课堂”五步三查课堂模式进行初步尝试,学会导学案的编写。本阶段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求任课教师首先要结合课堂实践进行认真反思、对照、查排、研究对策与实施补救,然后在教研会上进行交流,共同研究,确定适合的解决方法。

(四)年级试点阶段。(2014年3月1日—2013年5月1日)

在初步尝试的基础上,以3-6年级语、数、外三个学科作为突破口实行高效课堂。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普通教师上好达标课,问题教师上好过关课。学区高效课堂实施小组不定期对各校进行指导、检查和组织教师观摩其课堂教学。

(五)全面推广阶段。(2014年6月1日—2014年10月31日)小学全面推进阶段

本阶段目标为:在总结前一阶段小学3-6年级语、数、外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名师带动、同伴互助、自主发展”的模式,全校1-6年级小学所有学科全面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使每位教师明确高效课堂的目标和要求,掌握并运用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上好常规课。这是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障。各学校要结合本校教学条件、师资状况和学生情况,重点搞好常规课的研究,引领教师研究如何上好常规

3 课,如何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教师要深入研读每一课教材,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组织引导学生当堂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既定目标。

2.打造精品课。每位教师在本阶段及此后每个学期分别打造2-3节体现先进教学理念、高水平、高效率的精品课,在学校范围内公开执教,以达到互相交流,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3.强化集体备课研究。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享。学校组织教师集体备课。

4.及时反思、总结和提升。教师要坚持写教学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问题、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每位教师在本阶段及此后每个学期分别写出1-2篇体现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研究性论文。

(六)反思深化阶段(2014年11月1日起)

本阶段目标为:总结创建活动情况,反思创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形成促进高效课堂构建的长效机制。

1、总结反思。学校要分学科召开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等座谈会,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总结和提升;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形成长效机制。在总结、反思、研讨的基础上,调整完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方向和目标,制定出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深化高效课堂构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制度和措施,实现高效课堂常态化,并形成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3、通过“高效课堂”赛、讲活动评出教师课改之星和课改学校之星,召开全体教师会表彰奖励在“高效课堂”实践中做出较大贡献并取得优秀成绩的教师和班级。

八、保障机制

1、物质保障。各校配齐一套现代化印刷设备,实现每班一个平板显示器,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每小组配备不少于一块展示板。

2、组织和制度保障。一是要建立健全学区网上学科教研组织和制度;二是要健全听课、评课制度,实行课堂开放、推门听课以及领导听课制度。

3.教研活动保障。一是各校要搞好每周的校本教研活动;二是每学期要举行四次全员参加的大型研讨活动;三是每学期要搞一次全员参与的课堂教学艺术评比活动;四是要举办学校优质课、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为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展示研究成果搭建平台。

4.评价考核制度保障。各学校要根据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的要求,调整并完善评价考核制度,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重成绩轻能力的现象,加大对课堂教学和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考核权重,听课、评课及参加教研活动情况要纳入教师考核范围。

2013.9.1日

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应用实施方案

网络实施方案(共13篇)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三个课堂实施方案

第六篇:体验课堂实施方案

陈相学校“体验课堂”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苏家屯区推进体验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深化教育改革,根据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体验教育”这一工作部署,我校拟推广“体验课堂”,并以此为切入点,推动教学工作有效实施,增强学生创新兴趣、科学素养、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合作意识与探究能力,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肯定每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成功、享受快乐。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总体目标:全面推进“体验课堂”。

具体目标:通过推动“体验课堂”,增强课堂的活力、推动课堂参与、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增加学生自主性、创造性。

目标定位:以“体验课堂”为抓手和形式,全面结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推动全学校课堂教学的改进提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概念解释

“体验课堂”不是一种新的课堂形式,而是一种通过改善体验与感受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成效的探索。“体验课堂”要求教师始终把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作为重点关注的问题,教学方法上将知识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体验和经验充分结合,课堂管理中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体验感受,关注每一个学生是否乐于学习、是否在学习和是否学会。“体验课堂”—让课堂充满乐趣和活力、让学习更加快乐。

“体验课堂”没有固定模式,只有基本原则,要求各学科教师根据自己学科实际,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体验和感受的改善入手提高教学质量,既要注重学生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也要活跃教学的全过程,可以通过包括信息技术手段在内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实现这样的目标。

三、具体实施

学校成立“体验课堂”指导组,制定方案,结合区教委总体指导意见,推动实践尝试,组织教师交流反思,形成实施经验和策略,并将这些积累的经验和策略推广运用到学校的教学中。 主要阶段包括:查找课堂教学问题→确立课堂教学改革目标→分析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选择制定自己学科年级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进行方案的实施与实践→总结交流→展示与公开课→概括形成该年级学科的“教学指导建议”→在全校推广运用。

(一)、通过以点带面形式推进实施体验课堂

1、学校每个年组选择1至2个试点班级,推动“体验课堂”的开展。

2、鼓励中青年教师站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沿,大胆尝试“体验课堂”,在尝试与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摸索模式理论和模式运作。

3、其他班级主动参与试点班的教学活动,体验模式,尝试模式,达到推广。

(二)、构建合作伙伴,凝聚集体的智慧,发挥群体的优势,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1、构建师生合作伙伴。教师应主动、积极地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合作朋友,学生也应主动、积极地找自己的任课教师作为自己的学习伙伴,使师生之间有更多的合作机会,更多的交流场合,也有更多的相互了解。

2、构建同学合作伙伴。

(1)构建本组合作伙伴。以自己所在学习小组中的成员作为学习伙伴,易于调动,组合也快,不会产生较大的流动混乱局面。有着较大的可靠性和较强的稳定性。

(2)构建本班朋友合作伙伴。这样的学习伙伴的建立使学生合作交流的氛要浓,因为是朋友,平时交流甚多,接触最多,所以顾虑就少,施展个性的机会和参与的人就相对而言要多一些。为了避免合作、交流中分组数过多,最好在组组时要求学生每组不少于4人不多于8人。 本班朋友学习伙伴的组合也存在不利一面,在组合时产生调位的混乱,也可能导致有的同学无人组合或者放弃组合,教师应予以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调配处理。

(三)、“体验课堂”的实施策略

我校推行“体验教育”,旨在提高学生合作意识与探究能力,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肯定每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享受快乐。

推行“体验课堂”,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关注后进学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增强自律意识、学习意识、团结互助意识、进取的精神、培养其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推行的“体验课堂”与我校的办学理念“用教育奠定未来生活、用生活提升今天教育”默契成双,相辅相存,共同成长。

“体验课堂”教学是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共同参与,合作探究,在轻松、民主、平等、和谐的互动氛围中体验知识价值与情感态度,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幸福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师是互动体验式课堂教学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师应采用多策略的互动体验形式,让学生从互动中体验,从体验中感悟,从感悟中获取。

“体验课堂”教学活动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出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体验课堂”教学,首先应从互动开始。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激活广大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教师首先要师生平等对话,要以亲切的微笑、温和的语言、积极的鼓励、及时的评价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扫除学生的心理顾虑,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切忌有简单粗暴的语言表达否定性意见,而要毫不吝啬地鼓励学生"真好、真棒"。一份尊重,一份鼓励,定会让学生有话愿说,有疑愿问,必然开创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喜人局面。学生个体的经验不但需要与教师交流,还需要与同伴合作,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同伴交流,在合作中形成共识,求得共享。让学生在互动中亲身体验获取的成功,体验获取的价值、体验获取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是从显性的互动形式过渡到隐性的体验感受的一种迁移过程。

小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体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是能力生成的基础和决定性条件。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互动是表象的行为,是双边活动,需要两人以上人数参与的行为活动;体验是心理的感应,属个人行为,是个人在互动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想、意识和情感,是将互动中生成的产物,内化成一种心与心的碰撞,这种碰撞会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迸发情感与智慧的火花。

“体验课堂”教学,没有年龄和年级的局限,是一种人人能够接受,班班能够适用的有效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将“体验课堂”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化互动体验方式调整学生学习状态。如:情境式——课堂剧、角色朗读、角色展示等等;游戏式——击鼓传花、转椅子游戏、找朋友游戏;探究式——知识辩论,相互质疑解疑等等;操作式——合作填卡汇报、分组试验、合作创意绘画雕塑等等。

“体验课堂”它具有积极性、自主性和依赖性。一是积极性,在体验过程中,小学生最容易被激发情感,当问题很容易时,争着发言,抢着回答。二是自主性,在讨论交流中,学生会带着自已的主观愿望出发,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赏识,因此,在互动体验中他会尽量地展示自己亮丽的一面。三是依赖性,这种依赖性是必然的,当问题的出现给自己产生障碍时,他就会依赖别人,期待从别人身上获取最满意的答案,求得解决的最佳效果。

四、激励机制

学校将对实施体验教育工作中卓有成效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鼓励他们积极引领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体验课堂”。

陈相学校教务处 (小学部)

2017.3.23

推荐专题: 保密工作实施方案 节能减排实施方案 网络课程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