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档 > 实施方案 > 详情页

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2022-10-09 22:22:4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第一篇: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xx年版)。为全面宣传、学习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做好课程标准及按课程标准修订的教材培训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全员培训”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覆盖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校长、教师和教研人员的培训工作。

二、培训对象

培训分为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两大类。

(一)通识培训的对象:各市、省直管县教育局分管局长,基教科(股)长、教研室主任、电教馆馆长以及学校校长、教师和教研人员。

(二)学科培训的对象:全省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校长、教师和教研人员。

三、培训学科

小学数学(人教、苏教、北师大)

初中数学(上海科技、人教、北师大)

小学英语(上教牛津、人教)

初中英语(人教、外研社、译林)

音乐(小学、初中)(人教、人音、湘艺、花城)

体育(小学、初中)(人教、华师大)

美术(小学、初中)(人教、人美、湘美)

初中化学(人教)

初中生物(人教、苏教、北师大)

初中地理(人教、商务、湘教)

初中物理(人教、上科技、上科技粤教、北师大)

新教材培训重点是20xx年x月始担任起始年级教学的教师。

四、培训内容

(一)十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总结与回顾,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课程标准修订的要求;

(二)新课程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和修订依据;

(三)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实践;

(四)义务教育相关学科课程标准(20XX年版)解读及新教材培训;

(五)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XX年版)教材案例研讨。

五、培训方式

培训工作全省统一组织,采用集中培训、远程实时视频培训及在线自主收看培训视频等多元的培训方式和方法,覆盖全省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校长、教师和教研人员。

(一)集中培训

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培训的各学科遴选200名骨干教师(含教研员)集中到主会场参加培训。

(二)远程实时视频培训

集中培训时,将利用安徽教育网和安徽基础的远程培训平台,实时直播。全省各市的初中、小学教师集中在当地分会场收看主会场的远程实时视频,同步参加培训。

各分会场务必在培训开始前半个小时登陆远程培训平台,提前下载培训课件,避免在培训开始后下载课件影响收看效果。

(三)在线自主收看培训视频

远程实时视频培训结束后,专家的讲课内容将放在安徽基础,未及时参加培训的教师可通过网络在线自主学习或利用光盘学习完成培训任务。

各学科均安排时间开展网上答疑。

六、培训组织管理

(一)各市要认真组织相关学科所有校长、教师和教研人员及时收看,确保培训全覆盖,并做好考勤和收看情况记录。

(二)本次远程培训的技术支持由全省各级电教系统承担。各市要按照已经下发的有关文件落实好分会场和技术人员,安排好本地各分会场收看的学科版本日程表,确保远程培训平稳、有序地接收。

远程培训总负责人:省电教馆

技术支持:省电教馆

技术支持:省信息中心

(三)教育厅基教处、省教科院和省电教馆在培训期间将派专人赴各市抽查培训情况。

七、培训时间

从2012年XX月XX日开始到XX月XX日结束。原则上每个学科1天培训时间。

上午:8:30开始。同一学科不分版本,在同一主会场集中现场培训,现场转播。

下午:14:30开始。同一学科分版本,同时在不同的会场集中现场培训,现场转播。每个学科最多同时提供三个会场(含上午两个会场)。

第二篇:学校课程管理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课程计划,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体系,促进我校课程规范有序的发展,根据我校具体情况,本着有效和用学校现有资源,依靠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开发的原则,经讨论与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已有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围绕“学生喜欢的、学校想要的、教师能做的”,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整体优化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过程,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以学生活动为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让教师成为学校课程实施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整体性原则: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可变性。

4、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5、民主性原则: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充分体现人本思想,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学校创造机会,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参与。

三、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2、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热爱祖国、适应社会。

四、整体思路

1、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协调发展,阶梯发展和循序发展,分为三个学段,一二年级为一学段,三四年级二学段,五六年级为三学段,三学段各有特色,而且内容进行再分工,形成即时、并进、整合的学习链。

2、教学策略上,必须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意愿,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和交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视活动的结果。

3、考核方法上,通过对课程实施的过程效果的考察和测量,反思课程方案和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程序,考核的内容和方法应多种多样。

五、内容规划

我校的学校课程将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它们分别是:

(一)传统文化:古诗文诵读、名言成语、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诵读、礼仪教育。

(二)民族艺术:中国书法、手工制作、绘画。

(三)口语表达:民间故事、演讲交流。

(四)传统体育:跳绳、羽毛球、乒乓球。

六、课程管理

1、建立学校课程组织保障机制,实行校长负责制,保证课程的实施,加强对课的指导和监控。

2、建立学校课程审议报告制度。

3、建立学校课程评价制度与改进机制,及时评价,做出总结。

七、课程评价

1、学生评价

(1)学校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转差”记录。

2、教师评价

(1)任课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取得的成绩。

(3)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八、保障措施

1、统一认识,加强学习,明确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对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2、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科研、活动经费的支持,确保图书室、网络、计算机室、活动室的建设。

3、协调社会、家庭,为开发与实施学校课程提供保障。

第三篇:学校课程建设管理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课程计划,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体系,促进我校课程规范有序的发展,根据我校具体情况,本着有效和用学校现有资源,依靠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开发的原则,经讨论与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已有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围绕“学生喜欢的、学校想要的、教师能做的”,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整体优化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过程,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以学生活动为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让教师成为学校课程实施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整体性原则: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可变性。

4、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5、民主性原则: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充分体现人本思想,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学校创造机会,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参与。

三、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2、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热爱祖国、适应社会。

四、整体思路

1、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协调发展,阶梯发展和循序发展,分为三个学段,一二年级为一学段,三四年级二学段,五六年级为三学段,三学段各有特色,而且内容进行再分工,形成即时、并进、整合的学习链。

2、教学策略上,必须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意愿,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和交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视活动的结果。

3、考核方法上,通过对课程实施的过程效果的考察和测量,反思课程方案和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程序,考核的内容和方法应多种多样。

五、内容规划

我校的学校课程将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它们分别是:

(一)传统文化:古诗文诵读、名言成语、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诵读、礼仪教育。

(二)民族艺术:中国书法、手工制作、绘画。

(三)口语表达:民间故事、演讲交流。

(四)传统体育:跳绳、羽毛球、乒乓球。

六、课程管理

1、建立学校课程组织保障机制,实行校长负责制,保证课程的实施,加强对课的指导和监控。

2、建立学校课程审议报告制度。

3、建立学校课程评价制度与改进机制,及时评价,做出总结。

七、课程评价

1、学生评价

(1)学校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转差”记录。

2、教师评价

(1)任课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取得的成绩。

(3)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八、保障措施

1、统一认识,加强学习,明确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对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2、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科研、活动经费的支持,确保图书室、网络、计算机室、活动室的建设。

3、协调社会、家庭,为开发与实施学校课程提供保障。

推荐专题: 学校管理工作总结 学校圣诞节活动方案 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