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
鹤山乡王卞社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加快解决我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突出问题,结合我乡实际,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与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努力打造经济繁荣、农业发展、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新******,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祥园社区位于******政府驻地,东临******中学,西傍马东干渠,北倚马东干沟,碧水环绕,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祥园社区全部建成后可容纳全乡28个自然村,1.8万常住人口居住,******人均年收入7800元,其中8000余人从事务农,农业收入占示范区经济收入的35%。
二、基础设施状况
近年来,******加大了乡域基础设施的投入,完成了******集中供水工程改造及乡域主干道的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城镇环境卫生有了较大改观。******现建有县乡路——庆徐路,农村路网建设达到了25%,乡域主干道两侧全部实现绿化,农村自来水使用率达到了100%。
近年来,******加大投入力度,在全乡规划兴建万人中心社区——祥园社区,该社区为一弧、一轴、一心的布局,一弧即为弧形路网,一轴即为南北向主景观轴,一心即为中心景观空间,共分为八个组团区。社区规划总占地1686亩,共分八期建设,规划建设“1+4”(1为储藏室、车库,4为四层楼房)多户型住宅楼和徽派商住楼,建设户数6040户,同时,配套建设休闲广场、健身场所、老年公寓、观光林带、人工湖、幼儿园、超市、卫生所、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总建筑面积将达到94.1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可容纳全乡群众居住。但是,该社区现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面以及生活污水管网配套、处理等设施尚不完善,亟需加以整改。
三、生活污水排放状况
随着我乡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域内村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程度提高,但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污水管网配套尚未健全,生活污水得不到及时处理,不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无序随意排放现象较为突出,我乡祥园社区的生活污水基本上是处于放任自流,无序排放,有的污水直接流入地表河流,有的流入农田、水塘或直接渗入地下。
通过对示范区各户家庭抽样调查,示范区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餐厨废水、洗涤废水、沐浴废水和冲厕水。
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规定,按每人每天用水量120升,污水量为80%计算,******驻地祥园社区居住人口1.8万人,生活污水日排放量1728吨,全部直排,对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造成较大威胁。
四、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示范区内生活垃圾以厨房垃圾为主,按人均生活垃圾产量0.75kg/d(湿基)估算,示范区每日产生量约为13.5吨。
祥园社区日产生活垃圾13.5吨,所有垃圾未经分类收集,个别地方虽有垃圾池,但是垃圾收运-转运体系尚未建立,收运-转运严重滞后,生活垃圾弃置在路边、房前屋后的空地、洼地、池塘边、河岸边。进入垃圾池的垃圾收运-转运不及时,普遍存在池满溢出现象。一些村庄已基本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给当地的村民的生活及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
五、项目示范区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1)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和倾倒,垃圾随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或村周边水塘、农田或随风迁徒落入水体,从而将有毒有害物质带入水体,污染水源。未及时清运的垃圾,排放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污染。
(2)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大量排放,加剧了地表水的污染。日益增大的未处理的生活污水排入地表水,增加了流量负荷,地表水因叠加生活污水局部水域水质急剧下降。虽几经治理,但仍污染较重,水体严重污染,失去了原有的功能,示范区村民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污染问题突出。
六、项目示范区主要环境问题形成的成因
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示范区人口多,居住地密集。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排放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日益增大,而目前示范区内大部分村没有完善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加上群众未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秩序和生活习惯,排放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加剧了地表水的污染,直接影响示范区内村民的生存环境。
七、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必要性
(1)改善和提高示范区村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示范区普遍缺乏完善垃圾清运系统,示范区各村垃圾任意堆放,沿河村庄则向河床倾倒,垃圾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渗漏液,进入土壤直接污染地下水或通过地表流入河流,造成对周边地表水域的污染,示范区“脏、乱、差”问题严重。随着示范区经济的发展,村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其中环境质量改善和提高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是最主要内容。因此,在保障饮用水安全同时,实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是促进示范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具体体现。
(2)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把建设新农村、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有利于区内饮水安全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群众农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有利于人民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形象,增强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
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紧迫性
本项目区包括了28个村,共计1.8万余人。示范区域内,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约1728吨,生活垃圾约13.5吨,这些污染物均未得到有效处理,长此以往,这些环境问题将严重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八、项目建设的目标
通过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项目建设,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得到根本改善,使示范区农村成为具有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生态村;具有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物耗能耗低、污染物排放量小的,符合环境与资源特色的生态产业;具有整体、协调、循环、共生的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为一体的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健康、文明、富裕”三位一体的生态示范村。2012年,示范区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有所控制,生活污水处理率90%,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完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工程。示范区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利用,达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农村“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建立健全了环境宣传与监管机构、增强了村级环境保护监管能力,有效提高农民生态环境意识,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九、连片整治示范内容
(1)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在******政府驻地):建设农户生活污水收集管5万米,建地埋式一体化超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2处,设计处理规模1000m3/d,面积2400平方米。
(2)生活垃圾收集工程:建设200平方米垃圾收集点10个,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40升可移动式垃圾收集箱300个,普通垃圾运输车8辆。
(3)生活垃圾转运工程:建设3500平方米垃圾转运站2处,每处包括:垃圾压缩车间1处,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垃圾压缩装置4套,停车场及配套设施3000平方米,自动装卸式垃圾转运车2辆。
十、投资测算
在实施方案中,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的规定》进行编制、《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GYD-306-1999,以及设备购置费(定型设备按厂家询价计划)、安装工程费(按类似工程估算指标估列)、建筑工程费(根据建设构筑造构形式,采用类似工程估算指标以每平方米(每立方米)造价估列)统一口径,进行示范区项目投资估算。
根据投资估算依据,测算治理所需的资金总额,并根据治理规模和具体治理内容,给出资金需求计划。统一按工程设备费用、土建工程费用、设备安装费用、项目设计费用、调试与管理费用、环境监测与监督管理能力建设费用、环境宣传教育建设费用等计算总投资额。并按要求列出投资计划。
十一、预期成效
通过大力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有效处置示范区各村生活垃圾,通过生物处理、埋设管网等解决农村生活污水问题;开展广泛环保局知识宣传,增强全民参与意识,宣传和普及农村环保知识,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监督意识,使示范区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遏制。将改变示范区农村“脏、乱、差、散”状态,营造更加舒适、适宜的农村居住环境。示范区环境卫生的清洁度和垃圾处理率明显提高,净化率由原来的X%提高到X%。
通过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如运用低动力或微动力的污水处理设施,使示范区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地表河的水质及流域附近沟塘等的水体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xx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全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按照城镇统筹、标本兼治的原则,广泛动员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深入开展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富裕的新吴城。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块为主、属地负责的原则。各村为本辖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
2、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集中开展整治行动,迅速解决重点区域的突出问题,不断拓展延伸,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3、坚持健全机制、长效管理的原则。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同时推进,完善保障措施,健全管理体系,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面清除“脏、乱、差”现象,建立农村保洁服务组织,健全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完善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保障机制,落实长效管理制度,达到环境整洁、容貌美观、生态良好、镇风文明的目标。
三、整治任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任务是“两治理两建立”,即:治理环境卫生、治理镇容村貌,建立专职(执法管理、保洁服务)队伍、建立生活垃圾管理处置体系。
(一)公路沿线综合整治
全面清洁环境,清除暴露垃圾,清除飘散的杂物和白色垃圾,清除粪堆等。全面整治沿线镇容村貌,修缮、出新围墙和残破建筑,清理乱涂乱画,拆除有碍观瞻的广告和招牌,拆除露天茅坑、简易旱厕、废弃猪圈和擅自搭建的临时建(构)筑物,迁移拴养牲畜和柴草堆,清除路边土堆、建材、杂物等。全面疏浚、畅通沿线排水沟渠,清除淤泥,清理杂草,清理污水。落实公路保洁队伍和人员,建立管理制度,保证公路沿线常态保洁。
(二)集镇综合整治
全面清理集镇的暴露垃圾及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设摊点、乱吊乱挂。完善集贸市场设施,做到有水泥地面、有顶棚、有柜台、有下水道、有垃圾房等,保持设施整洁完好。建立镇区市容环境卫生专职队伍,合理设置密闭的垃圾房或容器,街道及时清扫,生活垃圾及时清运。驻镇单位办公场所整洁有序;整治建筑立面,规范店招标牌,实行一店一招、整齐划一,迅速提高集镇镇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三)村庄生活垃圾整治
全面清理村庄的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村(居)委、镇村道路、设施农业基地等范围内的暴露垃圾。配备必要的环卫设备,在每个村民组设置数量足够的垃圾桶(房),购置垃圾收集车辆;建立村居专职保洁队伍,明确专职管理人员,清扫保洁公共场所,收集村民生活垃圾,集中运送到镇镇转运场所,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村居和道路干净整洁。
四、整治步骤
整治活动从2010年12月12日开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重点突破阶段(2011年1月31日前)。全面整治出入口道路、过境公路及其视野范围内的村庄以及集镇的市容和环境卫生。
(二)拓展延伸阶段(2011年3月31日前)。把集中整治延伸到辖区各村庄的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村(居)委、镇村道路、设施农业基地等区域的容貌和环境卫生。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1年4月1日起)。各责任区 (村)全面建立、落实农村环境综合管理长效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吴城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要职责是:组织检查、指导和考核各责任区(村)、责任段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协调解决综合整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收集信息,编发情况通报,总结交流经验,推动工作落实;指导各村建立保洁队伍和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完成其它相关任务。
各村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明确整治活动的具体负责人和联络员,村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
(二)建立保障机制。各村要研究制定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市容环境卫生专职管理队伍,明确领导分工;尽快建立农村管理队伍和保洁服务组织,配齐集镇、过境公路、行政村(居)、自然村四级专兼职保洁队伍;按照“户集--村收--镇(镇)转运--集中处理”的模式,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配备收集运输车辆,完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正常的经费投入机制,把农村环卫运行经费纳入村级财政预算,保障设施运行和管理人员、保洁人员工资发放,不断巩固和深化集中整治成果,推进和落实长效管理。
(三)严格考核奖惩。建立镇镇对村居的督查考评体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同时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集中整治期间,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将一周组织暗访一次、通报一次,通报存在的问题,限时整改。转入长效管理后,每月检查两次、讲评一次,现场抽签确定检查村居,现场打分,对每次检查结果排名,给予排名垫底的村批评警告。
在检查中,对于一次排名垫底的村,给予主要负责人批评警告;两次排名垫底的村,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三次排名垫底的村,追究村主要负责人责任。
镇政府将根据工作进展情况,上报县委、县政府,适时命名、表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村、示范村和“环境优美镇村”。
(四)完善管理制度。各村要大力推行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明确划分责任区,制定责任区标准和奖惩措施,形成“政府组织、部门监管、专业保洁、村民自治”的管理格局。广泛开展创建文明镇村、“文明户”、“卫生户”等评比活动,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村规民约结合起来,调动群众积极性,倡导讲究卫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培养村民文明意识和习惯养成,推动农村环境标本兼治。
附件:xx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标准 附件
xx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标准
为有效指导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动农村环境卫生规范化管理,提高全相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根据有关法规规定,制定以下工作标准。
一、公路沿线工作标准
1、国道、省道、县道每公里配备1名保洁员,负责沿线保洁和垃圾清理。
2、公路沿线干净卫生,视野范围内无裸露生活垃圾堆、白色垃圾。
3、公路沿线的排水沟渠通畅,及时清理淤泥,及时清理垃圾,及时清除杂草。
4、公路沿线市容整洁,视野范围内无残墙断壁,无露天茅坑粪坑,无栓养牲畜,无乱堆柴草,乱堆放渣土、建材杂物,无乱搭乱建,无乱涂乱画等。
5、公路沿线的广告设置必须经过辖区内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按照《淮安市户外广告设置技术标准》规范设置。未经批准、陈旧破损、影响容貌的广告牌一律拆除。
二、集镇工作标准
1、有明确的专职市容环卫管理机构,有分管领导;驻镇单位办公场所及居民小区环境秩序优良。
2、建立有管理制度、保洁责任制度、检查考评制度、经费投入制度等。
3、有生活垃圾运输车、转运场所或中转站、无害化处理场所。
4、范围内的水库、河渠岸坡整洁,无乱搭乱建,无乱倒垃圾,水面无漂浮垃圾。
5、集镇按照每万人配备不少于30名的比例配备保洁员,有专职人员负责督查、检查。
6、集镇街道两侧设有果皮箱,合理建设密闭的生活垃圾收集房或配备收集容器,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箱体及容器干净、无污迹,无垃圾满溢现象。
7、集镇街道清扫每天不少于2次,路面、人行道无灰沙带、裸露垃圾堆、无漂浮物、污水乱流等现象。
8、集镇户外广告设置规范,无陈旧破损。
9、集镇街道门头招牌实行一店一招,大小、形式、位置应基本一致、协调,无破损和乱涂画。
10、集镇集贸市场划行归市,摊位整齐,干净整洁,无马路市场、乱摆摊点。
11、集镇街道“牛皮癣”及时清理,无乱张贴、涂写、刻画。
12、集镇公厕干净卫生,无露天茅坑和简易茅房。
三、行政村(居)和自然村庄工作标准
1、每个行政村(居)配备1~2名保洁员,负责村(居)委会200m范围内和进入村(居)委会道路的清扫保洁,保持村委会周边整洁,无暴露垃圾。
2、自然村按照每300人的比例配备1名兼职保洁员、镇村公路按照每2公里配备1~2名保洁员,负责村庄和镇村公路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清运,保持村庄环境整洁。
3、自然村按照每15户设置一个垃圾房或垃圾桶,每个村民组至少有1辆垃圾收集车,及时清运垃圾,送到镇镇指定的场所转运或处理,垃圾房或垃圾桶外无裸露垃圾。
4、自然村内无露天粪坑,户厕卫生。
5、村民屋前房后整洁,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视线范围内无白色垃圾、裸露生活垃圾及粪便、粪堆。
6、行政村(居)范围内河道、沟渠、当家塘岸坡保持整洁、生态,岸坡无乱建厕所、乱建圈舍、乱堆乱放、乱耕乱种等,无裸露垃圾堆,水面无漂浮垃圾。
7、建立“十户轮值”制度,发动群众轮流值日、互帮互助,打扫卫生。村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纳入镇规民约,培养村民文明意识和习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