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教育小学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教育小学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教育局安排,结合我镇实际,镇中心校决定利用寒假集中开展以教师能力建设为根本,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核心,以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面向全员、突出重点,组织实施以“新教育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寒假教师培训活动,为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一、指导思想
加强师德培训,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观;加强教育法规培训,树立依法办学的观念;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
二、培训日期及内容
1、培训日期:1月17日~1月18日,2月11日~2月13日
2、培训学习内容:
(1)、集中学习《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诸城市学校管理暂行办法》、《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教学管理规程》等法律法规。
(2)、深入研讨课堂教学,组织教师进行“磨课”。加强对课堂教学实效性和优质高效课堂内涵的研究;加强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深入研究。
(3)、各校组织多媒体教学示范课演示,进行多媒体教学培训指导,通过示范演示和培训指导,让每位教师都能熟练的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
(4)、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各学科的教学准备与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测试与评价和教学资源与利用等内容。
(6)、熟悉下学期教材,绘出学科知识树;通过集体备课,制定科学实用的学科教学计划;先周备课,各学校进行集中检查。
每日作息时间:上午8:00DD11:00,下午2:00DD4:40
三、培训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寒假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依据本方案制定出具体详实的校本培训方案,职成教学校、中心幼儿园参照各自工作特点制定方案并加以落实。全面做好寒假培训学习的宣传动员工作,开好放假会和学习动员会,做到明确学习时间、地点和内容,狠抓培训过程的落实,避免走过场。
2、严格纪律,细致管理。严格考勤,每一次培训,要做到人员有落实、时间有保证。每次活动有详尽的记录,收集好相关培训材料。参加培训的教师应全程参与培训工作,自觉遵守纪律和相关规定。参加市级培训的有关人员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听讲,积极互动;回校后认真备课,对同科教师进行二次拓展性培训。对参加市级培训不积极,违反培训纪律,中心校将对其通报批评,培训费用不予报销。
3、加强考核,确保效果。各学校要加强过程监督和全面考核,考核教师主要依据:①培训出勤情况;②各校组成评价小组,对教师的培训笔记、“磨课”研讨材料进行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考核;③假期培训学习情况纳入学分登记;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依托互联网等技术优势,构建仙居一小与埠头镇对小学、十都英小学两所乡村完小结对帮扶共同体,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学校间优势互补、均衡发展、共同进步,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省政府“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部署要求,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势,把教育资源下沉到对和十都英两所村小,激发村小的办学活力,提升两所村小管理、质量、师资、文化等整体水平,实现城乡结对帮扶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从而助推我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具体工作负责人:
成员:
三、结对学校及学科
1.结对学校:仙居县第一小学――对小学、十都英小学
2.结对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劳技及班主任工作
四、结对内容及方式
同步课堂:利用互联网技术,由仙居一小学校结对学科的`授课教师同时对本校学生和结对帮扶学校学生开展视频直播互动教学。使结对的学校学生实现同步上课、同步作业、同步接受辅导,结对的学校教师共同备课、共同上课、共同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共同进行质量检测,让乡村学校的学生同步享受到城镇的优质教学资源。
教师网络研修:由线上研修和线下研修两种方式相结合,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师资队伍。线下,由仙居一小牵头组织进行集体备课,主题研修,双方老师共同成长。线上,定时不定时地进行教学研讨,课例研讨,重难点突破研讨等,并开展团队式的项目研讨活动,以此提升城乡教师教学整体水平。
资源共享:仙居一小无条件向对和十都英两所小学提供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涵盖教育管理、教学资源、文化建设等,通过共享,浸润两所村小快速发展。
课题研究:由仙居一小教科室牵头,各学科组长负责,与结对学校一起开展课题研究。
五、20xx年度结对活动内容
1.同步课堂。学校每学期将通过“主题教研”“项目团队”“家常课堂”等众多形式,把课堂向对和十都英两所学校开放,让对方学校的学生和老师融入到仙居一小的课堂教学中。同时,在基于学情的基础上,双方教师互相把控课堂,让远程教学更加高效。学校预计每学年向两所学校输送100多节优质课。
2.教师网络研修:由仙居一小和结对学校共同开展线上线下集体备课、教学诊断和主题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城乡教师教学整体水平。
六、保障措施
1.结对学校分管校长作为结对的专职联系人,校际间要加强电话联系,及时通报信息,统筹安排相关活动。
2.结对学校应提前一周向对方通报各自的教育教学活动方案,提前准备。
2、扣分标准:
①教师有违法违纪行为,违规补课、有偿家教、在校外兼课、兼职,违反其中一项规定,本项考核不得分。
②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如有违反要求不得分。教师无正当理由不接收学生,故意为难家长,擅自赶走学生一次扣5分。
③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不享受奖励性津贴。私自乱收费、搭车收费、截留费用一次扣10分,并按规定退还钱款。
④违反计划生育要求超生不得分,没按计划生育要求采取措施而怀孕扣10分。所请假按事假处理。
⑤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学校安排、不按时完成任务一次扣10分,经协调仍然不服从安排不享受奖励性津贴,并建议在教职工评聘时不予聘用。
(二)教师出勤(10分)
1、规范要求:
①严格执行学校的作息时间。按时参加考勤,严格履行请假、销假手续。教师有事情需提前向校长室请假,并履行相关手续,电话请假需要补齐相关手续,特殊原因请假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教师小假为一个学期一次累计。累计超过8小时按事假处理。离校时必须打卡。
②学校鼓励教师出满勤、干满点,出成效。教职工在上班期间外出或参加有关会议,一律实行外出登记,写明因公因私外出原因,以落实去向。凡不履行登记手续者按擅离岗位处理。病假必须出示三级以上医院病假条。
2、得分扣分标准
①一个学期出满勤、干满点得10分。以学校考勤统计数据为准。学期内迟到、早退、无故不参加例会、升旗仪式、值班等一次扣除5元。一个学期迟到早退累计10次本项不得分,累计15次年度考核为不合格。教师请病假一天,课务完成扣10元,课务未完成扣20元;教师请事假一天,课务已完成扣20元,课务未完成扣30元;每学期累计请病假达45天,事假达20天以上者不享受绩效奖励。上班时间干私活、玩电脑游戏、打扑克等,发现一次扣30元。
②教师公休假:晚婚标准:男25周岁,女23周岁;婚假10天;晚育标准:女24周岁,产假90天,晚育奖励30天,剖腹产外加15天,提前请产假的产假时间从实际产前一周起算。丧假(直系)3天。
(三)工作总量(10分)
主要考核教职工周工作量多少,周工作量包括实际上课节数和兼职工作折算。学校按实际确定平均工作量,满课时数分值为10分。超课时附加1分/课时,不足课时减1分/课时。附加分值不超过原分值的50%。
①标准工作量,根据人事部门下发的要求核定学校教师的工作量,学校的平均工作量为12节。一二年级为13节,三四年级为12节,五年级为11节,六年级为10节。
②对工作量实行量化标准制度。凡是列入课表的科目,1课时作1个工作量,(包括: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兼职折算方法:教研组长2个,备课组长1个,大队辅导员4个,团支部书记1个,心理咨询2个,报帐员4个,体艺卫组长2个,图书管理员3个,音体美器材管理1个,仪管员2个,微机管理员2个,卫生员1个,档案管理1个,妇女主任1个,印刷3个。专职保安工作量为8个。未列入部分按实际量计入其它类别中。如享受津贴则不计算工作量。
③学科工作量测算:兼带二个班数学为满工作量。音乐、美术、科学、信息等满课时数为14节,兼实验指导、兴趣小组辅导等;体育学科满课时数为14课时,兼兴趣小组辅导、大课间活动等。满工作量的得满分,工作量超出的,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由校长室核定计入加分。不足工作量部分扣分。学校规定的跟班人员应及时跟班。
(四)职业能力(40分)
教师“职业能力”的考核项目包括岗位知识(指学识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进修)、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教育能力主要考核教师组织管理学生和做学生思想工作等情况;教学能力主要考核教师钻研课标和教材、组织教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情况;
具体要求:严格遵守各项工作制度,认真及时,高效优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按市区局“教学六认真”要求进行教学操作,全面贯彻“三案六环节”要求,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备课三案:(10分)
①具体要求:备课环节齐全,书写工整,教案设计新颖,教学程序清晰,体现教改理念。体现备教材,备学生活动,体现学科特点,环节齐全,教后反思具体充实,体现教学情况(详见学校备课要求)。男教师年满55周岁、女教师年满50周岁备简单教案,所备内容必须符合市、区局相关要求。
②评分方法:采取教研组评议、教导处考评、校长室总评方式,三者比例权重为3:4:3。多次考评按平均分计算。优秀得10分,良好得8分,一般得6分,较差得4分,不合格不得分。每缺一篇教案扣2分,每缺少一篇学案、巩固案分别扣1分。
2、课堂教学(10分)
①具体要求: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环节完备,教法恰当,符合课改要求;教师语言规范,精神饱满,衣着整洁,教态自然,因材施教;(详见学校课堂教学要求)
②评分办法:采取教研组评议、教导处考评、校长室总评方式,三者比例权重为3:4:3。优秀得10分,良好得8分,一般得6分,较差的4分,不合格不得分,多次考评按平均分计算。
3、作业批改(10分)
①相关要求:实行一课一作,作业布置体现课标要求,精选适量;体现教法,面向全体学生;作业批改及时,批语简练具体,富有指导性,作业整洁,书写规范,强调正确率。(详见作业批改要求)
②评分办法:采取教研组评议、教导处考评、校长室总评方式,三者比例权重为3:4:3。优秀得10分,良好得8分,一般得6分,较差得4分,不合格不得分。多次考评按平均分计算。艺体、科学等教师应积极组织并辅导兴趣小组、大课间、科学实验(实验内容要上传)等活动。
4、教师其它业务要求:(10分)
①教师需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或相关部门交给的各项任务,按时完成得满分,没按时完成后补完成得一半分值。没有完成不得分。
②教师不得私自调课,发现一次扣双方各2分,调课由教导处安排,凭单上课;上课迟到15分钟视为旷课;
③教师应团结协作,乐于助人,替别人代课以临时性津贴给付。每课时5元,保质保量上好课。
④教师按要求参加各种竞赛与评比,无故不参加每次扣2分。
⑤小学教师以专科学历为合格学历,取得国家承认的研究生学历加4分,本科学历加2分。
5、总务后勤、专用室人员:无法用量化考核方式的专业教师(10分)
①相关要求: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管理好财产,使用好校产,定期检查校舍校产,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固定资产、图书阅览、仪器实验、艺术体育、微机网络等室必须有总帐、分类帐、使用记录等台帐(标准参照相关要求),其它业务情况考核按要求执行。音乐、体育、美术、电脑等考核学科,成绩评定按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合并计算,兼代多个班级由考核人员临时抽取班级。
②评分办法:采取教导处、总务处会评、校长室总评相结合按3:3:4比例得出个人得分。
(五)教学成绩及教育科研:(30分)
教学成绩及教育科研能力为教师成长及发展的主要指标,也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本项目可以超出定额附加得分。
1、教学奖励部分:
①教学奖励:每学期学校统一测试、阅卷的学科,教学成绩计算方法:优秀率X30%+合格率X30%+平均分X40%=考核成绩。与所教班级原始测试考核成绩相比较,考核成绩提升量乘以10得考核分,考核成绩降低量乘以5扣除。连续保持年级第一名的任课教师奖励10分。
②有考核任务的科目,教学成绩按笔试40%与面试60%合计得分,个人成绩按优秀率X30%+良好率X30%+合格率X20%―不合格率X20%累计得分。基准分值为90分。超出分值X3为个人得分,多班级抽二个班取平均分合计。
2、教育科研部分:
教育科研能力主要考核教育教学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教学和科研论文等情况。本校的全体教师都应该积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①短期课题在市级教科所立项,结题分别加5、10分。综合课题在市、省级立项课题负责人加(10―15分);按期通过中期评估加(10―15分)完成结题加(15―20分);课题组其它人员由课题负责人酌情加分。
②论文奖励:教育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在市级公开发表的,依据文章的稿酬(以邮局正规的稿费单为准)学校给予同额的奖励,省级1.5倍奖励;国家级2倍奖励(费用从临时性津贴发放)。没有稿费的按市、省、国家级按(5、10、15)分奖励。单项协会类刊物发表视同交流;教育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获区级(8、6、4);市级(12、10、8);省级(18、15、12);国家级(25、20、18)同类获双奖或双交流取最高奖次。出资参赛获奖不得分。(教海探航、五四杯、师陶杯上获奖上浮50%)。
(六)附加奖励部分:
①教师受到主管部门或人民政府综合表彰的(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等)按国家、省、市、区分别加30、25、20、15分。
②教师个人参加学校各种评比竞赛活动获奖的,根据不同名次加5、4、3分,获区基本功比赛分别加(15、10、5);市级基本功比赛(30、20、15);省级基本功比赛(40、30、24);优质课评比为基本功类减半。兼任学校兴趣小组责任人每学期按考核标准加10、8、6分。
③教师承担省、市、区、校公开课,所任教师分别加15、10、7、5分。受学校选派外出交流上课区内5分,市内10分,省内15分。
④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竞赛活动获团体前三名(含一、二、三等奖)的,依次加7、5、3分。学生个人参加比赛获一、二、三等奖的辅导教师加3、2、1分;学校运动会按年级取团体成绩前二名依次给班主任加5、3分。学校组队参加区运动会获团体前六名给辅导教师加40、30、25、20、15、10分。市级比赛获前三名加30、20、15分。区田径运动会团体成绩上升一个名次给辅导教师奖励30分。下滑一个名次扣20分。依次类推;语、数、英、科技、艺术、信息技术等科目组队参加区级团体(5人以上)比赛获一、二、三等奖给予辅导教师20、16、12分,市级比赛加30、20、15分。无团体名次按学生获奖情况以(5、3|、2)累加,但总分不超过10分。市级不超过20分;辅导学生参加区级竞赛或在市级以上发表(教师获辅导奖次的)分别给辅导教师加8、6、4分;市级为10、8、6;花钱参赛不加分。协会类获奖或交流不加分。
⑤学校在区验收、评比、竞赛中获集体一、二、三等奖或优秀的,给分管领导及责任人合计区级30分奖励。市级为50分;省级为80分;学校按团结协作、成绩差距、执行纪律、贡献大小等方面评选优秀级部,奖励200元。
⑥分管后勤工作及为学校创收按学期计算,纯利润达每10万元相关人员共加20分,依次类推。为学校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关人员由校长室核定奖励。教师承担学校其它工作的奖励办法由校长室考核奖励。
教师绩效单项奖励考核。主要设立管理岗位津贴、临时性奖励津贴、突出贡献奖励津贴。学校管理、教辅岗位等人员的绩效奖励考核。根据实际聘任的岗位,主要考核其服务态度、履行岗位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等情况。
(七)考核办法与程序
1、教师绩效考核实行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定量统计;教研组评、职能部门考核、校长室综合评议相结合。其中,教研组评分占10%,职能部门评分40%,校长室综合评分占20%;考核小组打分占30%。
2、教师平时考核由学校职能科室依据学校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对被考核人进行考核。定期考核分为学年度或学期年度考核,由学校绩效考核小组依据学校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对被考核人进行考核。
3、考核以积分方式统计等级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优秀比例不超过15%―20%。考核小组依据教师绩效考核最终得分高低自然评出优秀等级的人选。
4、教师定期考核的基本程序:①教师填写《绩效考核评价表》,进行个人总结和述职;②组织民主测评;③学校绩效考核小组对教师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参考民主测评和平时考核的结果得出考核得分;④学校绩效考核小组集体研究确定教师考核等次;⑤在校内公示考核结果(公示期为5天),受理对考核结果有异议教师的复核申请;⑥学校将考核工作总结和考核结果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5、绩效考核争议的处理。教师如若对考核结果有异议,必须要以“书面形式”向学校绩效考核小组提出复核申请。学校绩效考核小组受理后,进行复核和考核结果的再次确认,最后确定考核结果。
6、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合理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等次,坚持向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倾斜,适当拉开分配差距。每学年考核两次,即每个学期一次。
(八)结果确定和运用
1、设置单项奖励性绩效津贴:管理岗位津贴(指副校级、中层干部、班主任、年级组长)、临时性工作津贴、突出贡献奖励津贴。分配办法:
①获绩效考核优秀、合格的班主任奖励津贴按1的考核权重计算
②临时性工作津贴(指多代课、学校分配加班、突击性事务等)、按实际完成的质量确定奖励数目。
③教职工为学校争得特殊荣誉取得突出成绩的,由校长室集体研究确定奖励标准。
2、计算办法:由学校根据本年度全校奖励性绩效总额减去“管理岗位津贴”、“临时性工作津贴”和“突出贡献奖励津贴”,然后依据考核分值核算到每位教职工。
3、支教人员奖励性绩效津贴发放,按上级有关部门文件执行。
获基本合格、不合格等次的教师,原则上不享受该学期奖励性绩效工资;并在考核结果审核后,从此月起分别停发3个月、6个月的基础性岗位津贴。
(九)相关说明
1、班主任工作按《大庆路小学班主任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考核,特殊人群按局相关要求执行。
2、有下列行为之一者,本年度绩效考核等次不得评为“合格”及以上等次,并及时予以纠正:
①在师德方面存在问题或发生教学事故及其它违反学校教育教学要求的,在学校或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
②歧视、侮辱、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并造成不良影响的;
③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或行政记大过及以上处分的;
④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学校工作安排,不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并造成严重影响者;
⑤以非法方法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有损教师形象和学校声誉的;
⑥从事有偿家教,经查证属实的;年度考核不合格、请长假、长期旷工等人员,学校不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
⑦由于本人失误或疏忽给学校工作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
本方案的解释权归学校考核小组。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针,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新课程理念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根本目的,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善于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 。
二、培训对象
全县小学教师。
三、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内容及有关政策,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研究,使教师掌握课程标准,熟悉新教材,具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四、培训原则
1、全员培训原则。
学校所有一线教师人人参加培训。起始年级专任教师的培训先行,并逐步扩展到其他专任教师。
2、学研结合的原则。
针对新课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确定研究专题,以研促学,以学促改,以改促得,以得促教。
3、主体性原则。
在培训中积极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反思。
五、培训内容
1、新教材培训。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课程功能、课程评价、价值取向和要求等方面的特点。
2、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培训。重点学习和研究各学科的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
3、通识性培训。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走进新课程》为重点,学习新一轮课改的教学理念,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措施等。
总之,把以上内容归纳为三个题目:《新教材培训》(35学时)、《学科课程标准培训》(35学时)、《新课程通识性培训》(50学时)。
六、培训时间
20xx年8月27日~20xx年1月15日
七、培训形式与管理
以集中培训为辐射点(实验教师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以全员培训为目标。
1、“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培训”原则上按进入新课程的进度实施,即承担新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进入一批,培训一批。培训时坚持专题辅导与合作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应用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在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培训时,把备课、说课、做课、评课、教学设计作为活动载体。“通识性培训”原则上是全员一次性实施,于20xx年12月前完成。
2、考核基本要求。
(1)《新教材培训》考核要求:参与培训活动;完成自学任务, 写好笔记 , 对一些主要问题写出自己的心得。(2)《新课程标准培训》考核要求:参与培训活动;完成自学任务;完成一篇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并做一节新教材研究课。(3)《新课程通识性培训》基本要求:参与培训活动,完成自学任务,写好笔记;撰写一篇反思性文章;进行一次课程改革通识性知识考试。
3、通过培训,考核合格,记相应学分。此学分既作为“十五”继续教育学分,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上岗必备条件。
附:活动内容与时间安排
为贯彻《xx省教育厅关于落实xx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 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0xx—20xx)》精神,针对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全员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结合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根本,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为导向,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教学技能大训练”等活动为载体,面向教师,组织实施以“师德教育、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服务教师,倾斜农村。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着眼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着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以农村教师作为政策的基点,在充分考虑农村教师实际的基础上,兼顾城镇和骨干教师需求,科学设定培训目标,采取适宜的培训模式,促进教师全员培训的均衡发展。
——聚焦课堂,训练技能。以教师课堂教学问题为突破口,围绕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所需各项技能,运用学、练、评、改、考结合的方法,分学科开展训练,学以致用,扎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重心下移,校际联动。坚持校本研修为主、集中培训与网络研修为辅。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与实践研究,使教师任职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发挥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基地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采用“典型引路——成果推广——评价促进”方式和课题牵动方式,加强校际间的合作共赢,变个体优势为资源共享,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发展。
——分类指导,评价跟进。充分考虑各学段、各层次和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不同要求,根据各自特点科学实施全员培训。指导工作应根据培训工作的需要,分层分类,及时反馈,及时指导。通过建立“教师自我管理专业发展档案”对教师全员培训进行形成性评价,通过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的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不断调控培训进程,确保全员培训任务的有效完成。
二、对象和目标
(一)对象
培训的对象是具有中小学教师资格的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在职专任教师,包括各级各类中小学、区县教师培训、教研机构、特殊教育机构、校外教育机构等在职在岗中小学教师。
(二)目标
总目标:通过全员培训,使广大教师逐步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基本具备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整体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能力;稳步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班主任全员达到合格水平。
具体目标:
1.现有在岗中小学教师到20xx年底前完成不少于240学时的培训。
2.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能力和自主发展水平。100%的中小学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其中,教学技能15%达到优秀;教师师德年终考核合格率达到100%。
3.20xx年12月31日前,男不满55周岁、女不满50周岁的中小学教师参加不少于50
学时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使教育技术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课程内容、培训方式和考核
(一)培训课程内容及五年学时、学分
按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
说明:本周期全体中小学教师完成240学时的培训;所列课程经过培训并通过考试、考核后,每10学时记1学分,共计24学分。
(二)培训方式
以校本研修为主,以集中培训为辅,由培训机构和中小学共同完成本周期的培训任务。
1.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包括: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1)自主学习
教师有计划地通过“自学——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培训方式审视、分析、解决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教师教育融为一体。每个教师都要制定与学校发展目标一致的“个人发展目标”,并依据目标制订个人学习计划。
(2)同伴互助
教师以教研团队(教研组或其他学校内部的组织)为单位形成互助学习团队,在学校的引领下充分发挥每一位参训者的才智,以对话编织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切磋、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合作式学习,或以校际联动的方式参与其他学校的教研活动,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3)专业引领
培训机构专兼职研修教师建立专业指导团队,提供专业引领菜单,采取讲座、现场培训(听评课)、现场指导、个性问题解答(电话或网络即时应答)、提供网络资源支持学习等形式进行专业引领,与教师共同完成相应的培训任务。
2.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定位在问题指导上。要坚持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根据教学需要,调研教学问题,开展课题研究、设置专题辅导,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条件开展远程教育的培训机构,应通过实时远程教学,以视频、音频共享的方式进行远程实时专题辅导和交互研讨。
(三)考核
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制度,实行培训单位培训即时考评加校本培训考查和达标验收制度,实行过程性考查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突出能力考核,考核分统一考核和校本考查两种形式,分年度进行。统一考核由各市(州)教师继续教育业务管理部门实施;校本考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实施。考核实行分级制度,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基本合格四个等级,作为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新技能的学习考核按照《xx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另行下发)实施。
四、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教育厅主管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组织、指导、管理和评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师资培训管理部门归口管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市、县、乡、校应健全各级工作机构,优化网络,精心组织,分级指导,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教学技能大训练” 为活动载体,确保培训质量。
坚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院校主要负责人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强化中心学校和中小学校长在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制度,采取措施,建立机制,把制度落到实处,保证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
(二)优化业务指导
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分年度制定年度全员培训计划,确定年度培训专题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主要学习形式和考核要求,指导各市(州)开展年度专题学习活动,并对各地全员培训情况进行评估。
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下,整合高等院校、师训机构、教研部门、电教部门和中小学骨干教师资源,建立校本培训指导团队,切实把校本培训抓紧抓实。
要积极开展关于远程、集中和校本培训的课题研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师培训中的现实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工作。
(三)提高培训能力
加强培训者培训。继续实行培训者培训制度,省教育厅继续实施中小学各学科教研员省级培训,各市(州)要做好培训者市级培训和集体备课,切实提高培训者能力和水平。
建设培训精品课程。省教育厅根据年度培训专题,精选课程资源,下发课程资源推荐目录,各市(州)在推荐课程资源目录范围内,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自主选择。省教育厅将根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需要,组织力量积极开发符合地方特色和培训需要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
构建有效的校本指导网络。各校本培训基地要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的校本培训指导者队伍,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建立专兼结合的校本指导团队。
(四)继续实施继续教育证书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实施并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考核成绩作为教师职务聘任、晋级的依据之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使用全省统一印制的《xx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作为教师完成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任务的唯一有效凭证,由教师任职学校负责保管。
教师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且考核合格,由任职学校负责学分登记,建立本校教师继续教育档案,保存考核合格证明等原始材料。
推荐专题: 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新教育小学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