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档 > 实施方案 > 详情页

新教育小学实施方案

2024-08-25 21:08:0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教育小学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教育小学实施方案》。

第一篇:学校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全面优化县域教育生态,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根据株洲市委20xx年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安排以及株洲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的通知》(株教小组发〔2022〕3号)精神,经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我县全面推进家校社共育工作,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家庭教育促进法》,围绕“三高四新” 战略布局,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以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根本目标, 推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护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障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科学育儿新期盼新需求, 为我县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与和谐环境。

二、工作目标

(一)更新教育理念。遵循儿童成长规律,提升自身素质,履行家长的家庭教育主体责任,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二)提升家教水平。基本建立稳定规范家庭教育专业指导服务队伍, 整体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乡村振兴、文明攸县创建中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三)完善服务体系。立足家庭、学校、社会三大场景,逐步完善覆盖城乡、公平优质、均衡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家校社共育工作有序开展,成立攸县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林 涛 县委副书记、县委政法委书记、

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唐军全 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

刘行国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

易晓红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

陈章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胡建雄县政协副主席(兼)、县教育局局长

成员: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检察院、县高新区、县政府办、县教育局、县科工信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文旅广体局、县融媒体中心、团县委、县妇联、县关工委等部门单位负责人和各乡镇(街道)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由胡建雄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主要工作任务

(一)建好三支队伍

1.组建家校社共育领导机构和管理团队。成立县家校社共育领导小组,推动形成“党委政府主导、教育系统统筹、部门单位联动、专家团队引领、学校校长主抓、试点先行示范、家长全员参与、城乡全面覆盖”的家校社共育管理体系。

2.打造县、校、社区三级家庭教育讲师团。通过借助外力、严格甄选、规范管理等,组建包括校内优秀教师、校外资深专家、优秀家长代表等在内的县、校、社区三级中小学家庭教育讲师团。加大培训培养力度,对全县所有中小学班主任、学科教师等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着力锻造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家庭教育师资队伍。

3.组建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志愿者服务团队。构建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网络,把家长委员会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订工作章程,完善例会、对口联系等制度。组织家长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师德师风监督会和座谈会,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组成家长志愿服务团队,参与学校的部分管理或教育实践服务,设立家长工作室、选树家庭典范、开设优秀家长讲堂,推动家校双方达成共识,形成育人合力。

(二)建好三个阵地

1.建好校内家长学校。规范阵地建设。继续推进家校社共育10所试点校建设,推动所有基层学校按省级标准建立校内家长学校。以家长学校为主要载体,精心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长课堂,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和家长沙龙活动,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系统培训。努力建设校长线上“会客厅”,以直接对话的形式为家长提供专家指导和咨询服务,引导广大家长做智慧父母。

2.建好社区家长学校。结合文明攸县创建要求,推进社区家长学校建设。全县17个乡镇(街道)依托“门前三小”等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十有”(有组织机构、有标识标牌、有教学计划、有管理制度、有工作台账、有师资队伍、有教材资料、有教育活动、有检查考核、有经费保障)标准普遍建立社区家长学校。由各乡镇(街道)牵头,联合辖区内中小学校、社区妇联、关工委、团委,组建包括社区工作者和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在内的专兼职工作者队伍,发动辖区内“五老”“道德模范”“最美家庭”及学校老师、家长组成志愿者队伍,以父母课堂、家教沙龙、亲子实践等为主题,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

3.用好网上家长学校。依托三宽教育办好网上家长学校,建设家庭教育学习资源库。开通家长课堂、德育教育、生理心理健康、家长图书馆等栏目,帮助家长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供家庭教育咨询。围绕家庭教育重点、难点、热点话题,通过在线咨询、论坛访谈、基层讲座等形式,让家长及时获得有针对性的具体建议、辅导和指点。

(三)实施三大行动

1.示范创建行动。创建“家校社共育优秀实践区”。抓好北京三宽家长学校网络课程学习。力争试点校教师和家长参加学习的普及率达到100%。对家长参加网络课程学习实行积分管理,建立检查考评机制,实行每周一通报,每月一评比,每期一推介。完善好家长学校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好家访制度、教学开放制度、家长陪餐制度、家长接待日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家长志愿者服务制度,把家校社共育工作纳入班主任绩效考核工作范畴。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建“全国家校社共育优秀实践区”;创建示范家长学校。创建10所校内示范家长学校、5所村示范家长学校、3所社区示范家长学校。通过示范家长学校创建,辐射引领,带动辖区内中小学校建好、办好家长学校。

2.培训提升行动。全县班主任家校社共育培训。总人数1980人,每期培训150-180人,分12期,每期培训一天(4堂课程),在4―5月份完成。家校社共育管理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对象为各基层学校分管副校长、政教主任、试点学校网络管理员,计150人,培训时间3天,5月份完成。重点学习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政策理论和实际操作方法。家庭教育讲师团队建设培训。对象为各基层学校讲师团成员,约150人,培训时间2天,8月份完成。重点进行家庭教育的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和活动设计等方面的学习。

3.关爱帮扶行动。摸清两类学生底数。一是摸清孤儿、单亲学生、残疾学生、贫困学生、留守学生等五类学生的底数;二是以班级为单元,对小学高年级及中学生每年一次开展全员心理健康筛查,摸清有情绪问题或行为偏差学生底数。“一人一册”分类建档。对上述两类学生按“一人一册”分类建立档案,动态跟踪,建立动态数据库。要求两类学生情况摸底、数据收集必须尊重、保护学生隐私,坚决避免“标签化”,防止出现负面影响。分类施策结对帮扶。对纳入帮扶数据库的学生,整合校内外资源,分类组建帮扶工作小组,按照“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模式大力开展关爱帮扶活动,并做好跟踪记录。针对留守儿童、单亲孩子、残疾学生、困难学生、心理障碍和行为偏激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辅导。

(四)开展三大活动

1.开展“百场报告十万家庭新时代文明家风家教大讲堂”活动。该活动已列入株洲市委20xx年十大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和攸县县委20xx年深化改革重点推广品牌。活动主要内容是组织家校社共育“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行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识的大宣讲、大学习、大实践、大提升。基层学校每学期不少于3场,试点学校每学期不少于5场,乡镇(街道)全年不少于10场。

2.开展“千名党员进万家”大家访大帮扶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家访孤儿、单亲家庭、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和有心理问题或有行为偏差问题的学生,每学年至少实地走访家访对象2 次;党员班主任每学年至少对全班每一个学生家访 1 次;党员任课教师配合班主任采取“一对一”的形式结对帮扶特殊学生,每学年至少走访帮扶对象 1 次。

3.开展“家长节”系列活动。以5月15日“国际家庭日”为节点,大力宣传普及《家庭教育促进法》。各学校精心组织“家长节”系列活动。包括: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学校,体验课堂、体验孩子就餐就寝、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开展“家长风采展示”活动,通过家长“书画展、诗歌赛、 故事会、家长论坛、节目展演”等形式,展示家长风采和家庭教育成果;开展“亲子沟通”主题活动,引导家长和学生互动交流,以“写、画、说、读、演、展”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大声说出你(您)的爱,表达自己的心声,传承优良家风,传递家人亲情,传授家庭文化。开展“亲子实践”主题活动,着力推进“亲子共阅读”“亲子共运动”“亲子共游戏”“亲子共研学”等活动,让家长和教师陪伴孩子走进田间、走进展馆、走进福利院、走进研学实践 基地,让家长参与、关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环节;开展“优秀家长”评选活动,激励广大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高质量陪伴孩子成长。开展“家校社共育五大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县域教师、优秀家长代表参加家校社共育与家庭教育讲师“金麦奖”选拔、家校社共育与家庭教育情景剧展演、“一封家书”“家长成长报告团”推荐、“中国家长之歌”MV 征集等五大主题教育活动。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职责、管理制度以及考核办法,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日常管理、督促检查、考核评比各项工作。各基层学校(幼儿园)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

(二)注重分类指导。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根据学龄前、小学、初中、高中等各个不同阶段孩子的身心特征、认知水平和成长特点,按照分层分类指导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三)创新工作方法。坚持创新思维,着力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业辅导和身心发展相结合、专业团队和兼职人士相结合、系统指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共性培育和个性发展相结合、专业管理和购买服务相结合、学校统筹和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家校社共育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成效。

(四)加强示范创建。充分培育、挖掘和提炼先进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县教育局要组织“示范家长学校”“示范家庭教育讲坛”“家庭教育示范课”等创建活动,评选家庭教育“优秀辅导员”。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要树立先进家庭典型,宣传优秀家庭教育案例,引导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家庭教育工作,为家庭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五)加强团队建设。以家庭教育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建设为导向,着力培养一批专家学者,建立一支讲师团队,组织一批志愿服务者和家长骨干队伍,全员培训班主任队伍,建设一批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六)加强资源建设。做好家庭教育顶层设计,强化家庭教育课程研发,组织编写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手册和家庭教育课本教材,开发一批家庭教育精品示范课,建设家庭教育资源库,用好各类教育资源,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中发挥积极作用。

(七)确保经费投入。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和县直部门单位要加大对“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工作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确保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建设和活动正常有序运行。县财政采取以奖代拨形式,对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予以资金支持。

六、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20xx年1月―3月)。制定《攸县全面推进家校社共育工作实施方案》,起草《攸县“百场报告十万家庭新时代文明家风家教大讲堂”活动实施细则》,组织召开动员会,全面部署推进家校社共育工作。各相关部门单位、各基层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并通过各种平台和方式,向社会和家长宣传动员,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讲家校社共育的意义、目的,在全县形成共识。

(二)全面推进(20xx年4月―12月)。各相关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各基层学校根据全县统一部署,明确全面推进家校社共育工作时间表、路线图,在“打造三支队伍、建好三个阵地、实施三大行动、开展三项活动”等四个板块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务实制定家校社共育月工作台账、周工作安排,积极探索,创造性开展工作,形成典型经验。

(三)总结提升(20xx年 12 月)。组织力量对全县家校社共育工作进行总结,评选、表彰先进典型,对成功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认真查找不足,进一步研究制定改进措施,推动家校社共育工作在全县常态化开展。

七、保障机制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乡镇(街道)和县直部门单位要把家校社共育作为提高学校内涵发展和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点工作来抓,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职责,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乡镇(街道)和县直有关部门单位要充分利用会议、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开展家校社共育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各基层学校(幼儿园)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主动对接村社区和家长群体,形成人人参与活动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督查,务求实效。县委、县政府将加强此项工作督查,并将此项工作绩效纳入乡镇(街道)和部门单位年度绩效考核范畴。县教育局要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对各基层学校(幼儿园)的年度工作考核体系,加强对基层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日常管理工作的督导评估,对在该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优秀讲师等予以表彰。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工作中出现不负责任、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全县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将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篇:最新小学教师培训方案

为了开阔教师视野,转变教师观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和树立一批教学新秀和教学名师,特制定杭州市浦袁小学教师外出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让广大教师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开阔视野,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培训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各年级年级组长 各学科教研组长

三、培训要求

1、参加人员要高度重视外出培训学习活动,明确培训学习目的。通过学习考察,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及课程教学经验带回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整体提升。

2、带着问题交流学习。参与学习考察的教师要带着问题与考察学校的名师相互交流,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力争通过学习考察,解决本人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某一方面或某一个问题。

3、外出学习考察期间,参加考察教师要提前跟教导处协调,安排好外出学习考察期间课程。

四、人员选拔

采取个人申报,年级组、教研组推荐,培训领导小组确定

五、报销原则

依据杭州市财政局相关规定实施。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2、通过开展对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大程度地推进学生的发展。

3、建立“教研、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型、学习型、讨论型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时间

20xx年5月23日

四、活动地点

固本小学

五、参加对象

全体数学教师

六、活动组织形式

针对我们学校数学教研组的实际情况,通过观摩课,开展“以课改理念看课堂”为主题的.评课活动,从优、缺点两方面评价课堂教学,及时给执教老师指出不足,真正创设良好的教研氛围。

七、活动过程

数学组老师集体备课―李来翠老师上课―全体教师听课―李来翠老师说课―全体教师集中评课

八、活动要求

1、执教教师备好课,备课教案交1份到教研组。

2、全体教师参加听课和评课,填写好听课记录。

3、执教教师写说课稿1份交教研级。

九、活动经费

1、活动统一安排用餐:

用餐人员:参与活动教师

2、活动费用具实凭票报销。

第四篇:小学教师培训实施方案范文

新教师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延伸、职后教育的起点,对教师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青岛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青教通字[20xx]69号)新教师试用期培训由一年延伸为三年的新要求,结合我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教师培训工作,全面构建新教师三年培训课程,提高培训质量,为促进新教师向骨干教师转型奠定基础。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根据新教师的成长规律,确立“系统培养,分段实施,名师引领,逐级提升”的指导思想,以提高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专业培训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为主要手段,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为目的,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为其尽快成长为青年骨干教师奠定基础,实现教师专业化梯队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提高新教师师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技术,增强自身专业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一年入门、两年站稳、三年成才”的新教师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培训对象

自20xx年起,市南区教体局每年新进教师;

20xx年新教师,自20xx年起开始参加第二阶段(第二年)的培训。

四、培训内容与方式

新教师培训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专业培训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着重从“师德修养、教育理论、专业知识、通用基本功、备课、上课、教学反思、班级管理”八个方面加强并考核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第一年:试用期培训

1、优化资源,设置公共课程

我区将充分发挥“中国教育学会市南区教师发展培训基地”的专家资源和区域内“名师型”、“骨干型”教师的专业优势,从职业道德、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实践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班级管理等方面设置新教师通识性培训课程,坚持思想、业务两手抓,达到教育部关于试用期满后转正的要求,初步适应教师岗位需要。本阶段培训期满计120学时,经培训考核成绩合格予以转正。

2、夯实基础,提升教学基本功

本着夯实基础、以活动促发展的原则,本阶段着重组织“师德修养、通用基本功、备课”三个版块的活动展示。通用基本功,包括三笔一画、信息技术运用两个方面;备课考核,涵盖日常教学与随机指定两个方面。活动采用“全员参与、全程跟进”的方式,全面提高新教师敬业爱岗的精神和教育教学基本素养。

第二年:发展期培训

1、学用并重,关注课堂实践

本阶段我区将坚持通识性公共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深入开展以“课例研修”为主要形式的培训学习。全面关注课堂教学、关注教材教法,使新教师尽快掌握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学科特点、基本策略以及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组织命题等教学常规工作,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演练的有机结合,形成对实践问题的自觉反思和研究习惯。本阶段培训期满计64学时。

2、师徒结对,提高教学能力

进一步发挥校本研修和名师、骨干教师在新教师成长中的引领、帮带作用,组织“教育理论、上课、教学反思”三个版块的展示活动。教育理论,包括教育理念、政策法规、教育心理学知识、课标理解等方面的内容;上课、教学反思,则采用“师徒结对”的方式展示新教师课堂教学的实践能力。评价新教师的同时,表彰“优秀师傅”,切实提升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第三年:提高培训

本阶段将基于新教师实践中的发展需求,实施“科研训”一体化的培训思路,重点组织教育科研方法、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案例剖析、学生心理诊断等方面的专题及分组培训,组织“专业知识、班级管理”两个版块的活动展示,全面提升新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本阶段培训期满计48学时。

五、培训组织与管理

1、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新教师培训工作由市南区教体局统一组织管理。教体局人事科依据区教育中心、各基层单位提供的新教师试用期综合评定,负责新教师试用期的转正定级工作。市南区教育中心负责科学设置培训课程,落实培训计划,挖掘利用优质资源,建立专家、名师组成的讲师队伍,统一组织新教师的集中培训。新教师任职学校负责新教师的校本研修工作,指定业务精湛、师德优秀的骨干教师为新教师结对帮扶,具体指导新教师在工作岗位上锻炼提高。

2、注重过程,增强实效

通过建立需求调研、过程跟踪、效果反馈等制度,注重新教师培训工作的过程管理,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实效。《市南区新教师手册》作为新教师培训学分登记和试用期转正工作的重要依据,应充分发挥其过程纪实的作用。使新教师逐步建立并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反思习惯,记录成长轨迹,激励成才信心。

3、多元评价,长效实施

坚持培训与活动评选相结合、过程与阶段诊断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自我评价”、“学校考核”、“培训部门考核”多元参与的评价方式,实现对新教师全面、公正、客观的指导与激励。根据学员参训表现,严格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工作。培训期满,考核合格后颁发《新教师培训结业证书》。根据新教师三年培训中培训态度、作业完成、工作表现、活动展示等方面的综合成绩,评选“教学新秀”。

新教师培训,是夯实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是着眼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单位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群策群力,及时总结经验做法,扎实推进新教师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五篇:小学教师培训实施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师风师德,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为更好地落实校本培训,我校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校长为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校本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本校的培训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工作目标:

1、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通过校本培训,完善教师业务学习的机制,提高教师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更新教师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2、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师德好、观念新、素质高,能够胜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开发的骨干教师队伍,能够适应中、小学跨越性发展需要的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为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3、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在教学中实践新的观念和方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提高我校整体教学水平。

三、培训内容:

1、开展师德培训,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家长满意的人民教师。

2、全面实施新课程培训,学习本年度公共课教材和专业课教材。

3、开展教学技能研讨培训。

4、开展科研能力培训。

四、培训形式:

1、自学――反思

自学是在学校规划与指导下,教师根据自己的要求开展的自我培训活动,主要采取集中学习专业课教材、上网浏览教育文献,系统学习教育专著,学习教学杂志,然后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自我反思,总结提高,做好读书笔记。

2、实践与交流形式

(1)开展互相听课,评课活动,相互研究,共同提高。

(2)开展“每期每人一节公开课”的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魅力。

(3)定时间集体集中培训学习,每周三小时。

五、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是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关键,要加强学习,把校本培训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结合,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相结合,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2、加强校本培训的组织指导,加强过程监控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

3、充分发挥教务处、教研组的校本培训主阵地作用,各教研组要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本组教师开展理论学习与专题研讨,认真落实培训方案。

4、校本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围绕学校科研课题,围绕方案,各课题研究小组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加强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六、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七、时间安排:

2月:

1、鼓励参加上级业务指导和主管部门的开办的各级各类教育教研培训班,并要求做好记录,开学后在教师会上传达学习。

2、集中进行师德培训三天,提高师德素养,为开学做准备。

3月:

1、制定学校校本培训计划。

2、修改完善各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编制行事历,发放到各教研组,供参照执行。

3、传达学习暑期培训情况和内容。

4、制定个人校本培训计划。

5、建立教师培训档案。

4月:

1、检查教师自学笔记。

2、开展“每期每人一节公开课”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3、我校教师参加课题小组会议工作情况汇报。

4、德育活动课研究。

5月:

1、结合期中考试情况,进行薄弱环节,薄弱学科教学研究。

2、“家长开放日”开放课堂、展示教师备课本、学生作业本。

3、教科研领导小组会。

6月

1、检查教师家访情况。

2、教师沙龙活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3、配合进校进行培训结果测试。

7月:

1、完善教师培训档案。

2、总结培训工作。

3、检查教师培训计划落实情况。

第六篇: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培养操作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目标:

1、使课堂中真正意义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情况,开辟一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2、优化教学过程,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水平的矛盾,加深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

3、通过活动,让学生手、口、脑、眼、耳等多种感官并用,协同作战,使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4、通过这次活动,本组每位老师参与听课和磨课,创设善于研究、乐于实践,敢于探索的教研氛围,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展示时间:

20xx年xx月7日上午9:00――11:00

四、活动地点:

电教室

五、活动参与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

六、各阶段活动安排:

(一):查找“操作课”相关理论,并进行理论学习。

(二):备课、试教、组内交流。

(三):研究课观摩,提供研讨素材。

(四):自我反思。由授课教师对自己的设计,谈想法。(主要针对教学方式)

(五):交流研讨。

研讨问题:

(1)您认为在这节课当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操作课教学思想?是如何体现的?您觉得效果如何?

(2)您觉得在操作教学中自己还存在哪些问题?谈一谈您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举例说明)

(六):本次活动总结。(发言人:校长)

(七):整理资料、形成总结。

七、展示阶段:月7日

1)活动流程安排:

四年级活动五年级活动六年级活动活动展示评议总结

2)会务安排:

活动主持:校长

活动记录整理:教研组长

签到资料发放:教导主任

八、活动经验小结:

由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在认识过程中很难从老师的讲授和得出的结论中获取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品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探讨了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为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并到实际生活中验证,到生活中运用。

1、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形成学生实践操作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敢于设疑,敢于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校的一位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小熊分饼的情景,使学生在分的过程中体会平均分,提出半个饼该怎样表示的疑问,然后顺利地引出分数的教学。这里我们的教师就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操作模仿转化为探索性、创作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分一分的操作活动支发现事物的奥秘,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

2、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具体操作。

在让学生进行操作的训练过程中,我们教师并非无目的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而是尽量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并参与讨论。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得出的结论作精要的评价。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引导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很好的理解了所学的知识。

3、根据不同操作类型采取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进行动手操作时,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按照操作的不同目的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励学生自愿参加,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让学生用四根小棒拼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叫学生再把拼成的长方形拆开,看长方形的周长和长与宽的关系,让学生在拼、拆的过程中自己得出计算长方形的公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在设计和安排综合实践活动上,而且还体现在每一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中,使学生通过操作、画图、收集和整理数据、探索身边的实践问题等活动,促使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各年级的教师积极探索了注重课前调查立足课堂教学、强化课后延伸的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前、课堂、课后三段时间进行了重点研究。在这三段时间中给学生更多地创设实践活动的机会,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过程,让他们在调查、操作等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实践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十分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通过学生自身实践中富有创造意识的积极的探求,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从而最终获得成功。

推荐专题: 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新教育小学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