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档 > 实施方案 > 详情页

科研项目的实施方案

2024-07-05 23:03:34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研项目的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科研项目的实施方案》。

第一篇:科研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为做好“十四五”期间六安市气象部门创新项目工作,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提升业务科研水平,全面落实六安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工作,确保创新项目顺利实施,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围绕“十四五”期间六安市重点气象工作任务,通过创新团队建设、科研项目申报、人才培养等措施,使六安市气象局创新项目得以顺利、高效实施。“十四五”期间,强化六安市气象部门人才队伍建设,打造较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提升气象重点工作的创新能力,营造浓厚的业务科研氛围,增强科研成果创新、转化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水平,更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二、主要任务

高质量高效完成六安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重点气象工作任务。组织创新团队成员对重点气象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分析、提炼,确定研究方向,形成具体的业务科研内容,多途径申报科研项目,争取业务科研经费。

根据重点气象工作进展情况,提前布局,注重项目成果特别是阶段性成果的总结,加强科研项目成果转化、推广,积极向省局分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汇报,并在相关媒体做好宣传报道,时机成熟时,争取申报省局项目创新。

三、重点气象工程项目及任务分工

(一)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程(灾警工程)

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发挥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将建设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提高地质灾害风险落区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打造智慧化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服务前台,支撑智能服务,切实提高全市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服务能力。

具体任务:项目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1)结合灾害隐患点年际变化数据、气象与地质资料历史数据,分析不同隐患点致灾程度与降水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制定致灾阈值评价标准,将不同隐患点不同风险等级的降水量阈值范围录入数据库,作为告警与检验标准。

(2)通过CIMISS气象数据统一接口获取自动站数据资料、卫星云图、气象雷达图与ECMWF、NCEP、华东区域中心等多家数值预报模式的产品资料。实时检验各数值预报的准确率,通过后台算法进行产品融合,生成最优预报产品。

(3)结合预报资料及致灾阈值实现灾情自动告警功能,同时可根据数据库存储数据生成降水实况图与降水预报图,提供会商决策支持。

(4)开发安卓版移动微信公众号,实现预警信息的随时查看与接收。当雨量站点降雨量达到预警阈值时,预警系统自动报警,通过微信公众号发送至预警责任人。对于已经确认发布的预警信息,亦可在微信公众号内以消息推送方式进行发布。

时间节点及预期目标:20XX年与市自然资源局合作,申报六安市科技项目,初步完成项目主要工作,试运行;20XX年完善项目的全部功能,在业务服务中应用、推广,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在全省领先,争取20XX年申报省局创新项目。

负责人:XX;联系人:XX

(二)六安(大别山)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建设(天眼工程)

到20XX年,在大别山区建成新一代天气雷达,其探测范围能有效地覆盖大别山区,使该区域的天气雷达探测范围实现全覆盖和无缝对接。通过大别山雷达系统的建设,将实时、准确地获取更高精度的大范围面降雨量、风场和云中含水量信息,大大增强对暴雨、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构建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气象保障服务。

具体任务:六安大别山天气雷达系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雷达系统设备、附属设备、随机备件及测试仪表、雷达站点维修维护工程车、雷达塔楼土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如下:

(1)雷达系统设备。由雷达天线、主机及相应配套设备组成。本项目选用的雷达系统包括雷达数据采集、新一代信号处理器、智能型数据处理和显示终端、雷达监测控制、在线标校装置5个子系统,具有全天候连续自动观测、数据处理、以及运行监控和标校等功能,提供本地区雷暴、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及中尺度天气系统的探测产品。

(2)附属设备。包括UPS不间断电源、电站设备、通信辅助设备、防雷设施、防辐射装备、机房环境和安全防护系统、本地化业务应用系统等。

(3)随机备件及测试仪表。主要包括频谱仪、信号源、功率计、示波器以及专用标校设备等。

(4)雷达站点维修维护工程车。采用高性能全时四驱山地越野车,满足在高海拔、恶劣路况环境下雷达系统设备全天候维修维护工作的需要。

(5)雷达塔楼土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雷达站址征地;修建雷达塔楼;对雷达塔楼周围地面进行平整、硬化;供水、防雷、消防、雨水排污系统建设。

时间节点及预期目标:20XX-20XX年完成工程类项目建设,总结验收,凝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体制机制创新点,争取20XX年申报省局创新项目。

负责人:朱长乐;联系人:束亢

(三)大别山区人工影响天气系统建设工程(增蓄工程)

形成组织完善、职责清晰、服务精细、保障有力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决策指挥、效果评估等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安全风险综合防范能力明显增强,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更加优化。全市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人工增雨(雪)影响面积覆盖全市,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的成效更加显著。

具体任务:

(1)重点领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面向现代农业“三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做好抗旱防雹作业,保障粮食安全;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雪)作业,筑牢生态安全防线;面向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提高在高温干旱、森林火灾等突发事件中的`应急救灾型人工影响天气保障能力。

(2)人工影响天气基础业务能力。建成大别山水源地保护人影作业基地,在水库周边增设作业点,增加作业点密度;作业装备全部实现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改造和列装,购置空气炮等作业装备;着重推进国家和地方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平台使用,建立智能识别、科学指挥、精准作业、定量评估的人工影响天气一体化业务系统。

(3)完成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基层专业队伍建设。根据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耕云”行动计划》要求,做到基层人影作业队伍长期稳定,作业人员素质获得持续提升,各类人员合理待遇得到充分保障。

时间节点及预期目标:20XX-20XX年实施完成,在省人影办的大力支持下打造“古田模式”,人工影响天气效果评估等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更加优化,人工影响天气综合效益明显,争创全省领先、全国有影响的人工影响天气综合试验基地,20XX年申报省局创新项目。

负责人:荣先远;联系人:曹强

(四)六安市“江淮果岭”气象保障工程(果建工程)

围绕我市“江淮果岭”生态区果业生产发展,充分发挥气象趋利避害、防灾减灾的主体作用。强化我市气象部门与省农业气象中心联合服务,产前提供主要种植品种的区划服务,为不同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产中提供果业生产气象保障服务,开展灾害预测预警、天气指数保险、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将不利天气条件对果业种植的影响最小化;产后提供产品宣传与助销服务,拓宽销售渠道,提升“江淮果岭”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各类服务的开展,不断提升六安市“江淮果岭”产业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任务:根据我市“江淮果岭”产业发展需求,结合气象部门服务技术、平台等,从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方面提供服务。

(1)产前咨询论证服务

不同果树品种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和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围绕六安“江淮果岭”种植结构调整和发展布局,根据不同品种果树种植对气象条件的需求,结合历年气象数据、地形地貌、果树气象灾害指标,开展不同果树品种种植适宜性和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服务,为不同果树的合理布局和安全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2)产中气象保障服务

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利用手机短信平台、惠农气象APP,为种植人员、相关部门专家提供针对性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及农情气象信息服务。其中天气预报包括24小时、1-3天、一周等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主要包括寒潮、强降水、短时强对流、干旱等。

天气指数保险服务。针对六安“江淮果岭”果树生长季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联合保险公司开展天气指数保险服务,增强果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根据六安市“江淮果岭”地区旱灾频发的特点,在“江淮果岭”核心产区建立人影作业基地,结合果树生长关键期和旱灾程度,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最大程度降低旱灾对果业生产的影响。

(3)产后增值服务

气候好产品登记与溯源服务。气候好产品登记是利用气候条件与农产品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建立评价指标与模型,综合评定天气气候条件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最终评定出农产品气候品质登记,并授予气候好产品登记证书。溯源服务是在气候好产品登记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气候好产品生产过程记录的管理,并可通过二维码向社会公开气候好产品溯源信息的过程。

产品宣传与助销。利用电视天气预报、气象电子显示屏、网站等媒体,加强六安市“江淮果岭”的宣传和推广,提升“江淮果岭”品牌影响力。进驻省农网中心的“聚农e购”电商平台,开展农产品线上销售,利用省农网中心“爱农帮”公益帮扶,助力农产品线下销售。

时间节点及预期目标:20XX-20XX年实施完成,在省农业气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打造全省领先、全国有影响“江淮果岭”气象服务品牌,争取20XX年申报省局创新项目。

负责人:刘洪民;联系人:董世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六安市气象局创新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项目实施,负责与省局、市直等相关单位联系和对接。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建立工作机制

建立创新团队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创新项目工作会议,汇报重点气象工作进展和项目实施情况。建立业务科技人才岗位交流机制,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创新团队成员到相关单位或部门进行业务交流学习。

创新团队项目负责人负责召集项目成员,制定工作计划,项目成员之间及时了解项目进展、充分交流讨论,协同解决问题。项目负责人对项目成员进行定期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成员进行动态调整。

(三)开展科研项目合作

各创新团队项目负责人根据重点气象工程项目实施内容,应积极申报业务科研项目,争取业务科研经费,带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注重年轻人才培养。

针对无法独立实施、完成的项目,可以与相关部门或单位共同申报业务科研项目。通过科研项目的实施,带动创新团队成员由单一型向综合型人才成长。

(四)加大支持力度

市局党组加大对创新项目工作的支持力度,统筹协调,完善项目、技术、人才等多层次、多渠道的项目建设保障,对创新团队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确保相关工作任务的顺利实施完成。

第二篇:科研课题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树立”科研兴校“意识,扭转我校落后局面,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结合我校教、科研课题项目,。

一、指导思想

以适应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需要研究我校教育教学现状,探索适合自己的新路子,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为目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搞好教、科研工作,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的新路子,力求在教、科研课题的实验操作中,实施素质教育,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从而实现“科研兴校”的目的。

二、教、科研课题的确立

我校的教研工作要在进修和教科所的指导下,以转变观念、改进教法、改进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教与雪的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赤松乡的自然状况,确立我校的教研课题为写作教学研究。

三、教研工作的基本原则:

1、有针对性,注重实效

2、树立“科研兴校”意识,调动全体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3、加强教、科研骨干力量的培训。

4、形成教研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的教风。

四、教研工作实施细则:

1、加强教育科研组织建设

建立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的教研管理,课题研究,参谋咨询,师资培训和人员配备等工作。

2、加强教育科研力量的组织工作。

3、建立健全教育研究管理制度,保证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制度是管理的一种形式,制度管理具有标准化、程序化的稳固特征,因此要建立以下制度。

(1)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2)教师教育科研制度

(3)教研成果考核、评比、奖励制度

(4)经费投入、使用制度

(5)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4、加强教育科研资料档案的建设

教育科研信息资料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学习新教育思想,掌握先进方法的重要工具;是广大教师不断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加强教研信息资料的搜集、管理、加工、服务工作和科研档案建设工作,以保证教研的正常进行。

五、具体实施步骤

1、20XX年10月组织学习,提高教师科研兴校意识,确定各课题人员配备,调查学生现状,建立科研档案,搜集信息,健全制度。

2、20XX年4月课题实施研究阶段。

3、20XX年3月,单项课题结题阶段。

4、20XX年10月,课题规划阶段。

5、20XX年下半年,对适宜的优秀课题,在全学区推广,并对有功人员进行表彰。

第三篇:科研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摘要

1.1项目名称

鄂托克旗20xx年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试点项目

1.2项目主管部门

鄂托克旗农牧业局

1.3项目建设地点

鄂托克旗20xx年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试点项目拟在以下2个嘎查村实施:

乌兰镇一村、哈马格日太嘎查

1.4项目建设规模

在2个嘎查村建成畜禽粪便原料型联户沼气工程2处,每处供气50户。

1.5项目建设投资总额

投资总额48万元。

1.6资金来源

农牧民自筹40万元,申请中央国债补助资金14.4万元,鄂托克旗政府配套资金3.44万元,自筹投资22.16万元。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落实科学发展的要求

随着农牧区沼气的普及,农牧民家务劳动负担的减轻,能源开发的显著减少,农村沼气越来越受到广泛的欢迎,但那些因客观条件或是其它条件受到限制的农户不能充分享受到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惠农政策,因此,发展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是对非养殖农户用上清洁廉价的沼气能源,也能享受到这项惠农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2.2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措施

鄂托克旗总人口93945人,农业人口58516人,占很大比例,人均资源不足,资源分配也不平衡,随着农牧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中型规模养殖场将逐年增加,这就势必造成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秸秆相对集中,不能很好的利用,因此充分利用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项目把畜禽粪便和秸秆资源处理好,对发展农牧区可再生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 治理养殖小区畜禽粪便污染的关键环节

到220xx年底,全旗已兴建各类养殖小区200多处,每处20—40户,每户养牛5头以上或养羊100只以上,吸纳了4600农牧户入区,受益农民近2万人。但目前全旗养殖小区全部没有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只是将小区粪便污水集中堆放或排放,造成对周边农牧民生活环境严重污染,因此建设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对有效治理养殖场畜禽粪便污染,加快畜牧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项目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及目标

3.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一建池、集中供气、综合利用”的建设模式和“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农民参与、建管并重”的建设机制,建设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形成大力普及户用沼气、积极发展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开展建设养殖小区集中供气工程的局面,促进现代农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牧区、新农村建设。

3.2建设原则

3.2.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结合畜牧业发展规划、新牧区新农村建设规划,制定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试点建设方案。科学选择建设模式,合理安排建设试点,因地制宜地促进多样化发展。

3.2.2政府引导,多元投入。旗政府加强指导,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切实发挥嘎查村委会、农村合作社和受益农户的主体作用,引导和带动养殖农户、供气农户和用气农户积极参与项目建设,不强迫命令和包办代替。

3.2.3完善机制,创新技术。项目参与各方签订有约束性的契约协议或合同,明确责权利关系。以成熟技术为主导,推进建设管理的标准化,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和示范。

3.2.4综合利用,务求实效。以集中供气为基本目标,坚持综合利用沼渣沼液,充分发挥沼气的多功能性和综合效益。要强化建设质量管理,确保建设一处,成功一处,受益一处。

3.3建设目标

在全旗沼气建设适宜区选择乌兰镇一村和哈马格日太嘎查以畜禽粪便污水为原料,建设沼气集中工程,向附近农牧户提供沼气;以养殖农户为核心,以相邻几户为单元,建设沼气池,通过管道实现集中供气。

3.4建设模式

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以连体池为主,包括沼气发酵池、原料(粪便或秸秆)预处理(沉淀、调解、进出料、搅拌等装置)、沼气供气(沼气净化、储存、输配、计量和利用装置)和沼肥利用设施(沼渣、沼液处理及综合利用装置)等。土建工程主要包括沼气发酵池、贮气水封池、前处理池、沼液贮存池、保温室、沼气管网等;设备主要包括泵、流体管网、电器控制、沼液控制、脱硫塔、沼气灶具、检测设备等。

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1投资估算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材料工程工时价格,建1个供气50户的小型沼气工程,估算总投资20万元。

项目建设两处合计投资40万元。

4.2资金筹措

在确保农牧户自愿建设的基础上,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开展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建设。申请中央国债资金14.4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3.44万元,集中供气户自筹投资22.16万元。

五、项目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

为了使项目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分阶段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5.1明确责权利关系

项目建设单位和养殖农户、供气农户之间明确责权利关系,确定各参与方的投入资金、用气费用和运行管理方式,建立长效使用的约束机制。

5.2培训阶段

在20xx年1月至3月利用农闲时间对项目涉及的养殖农户和供气农户进行宣传培训,让农牧民了解沼气使用的安全常识及“三沼”的综合利用。

5.3施工队和施工材料的公开招投标、集中采购及项目设计

20xx年3月到5月期间,按照《招标法》的有关规定,公开择优录用有资质的施工队施工,通过竞标由农技站统一购置施工材料。同时委托专业的设计机构设计施工图纸,并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

5.4项目施工阶段

20xx年5月至20xx年9月上旬。

5.5自查验收阶段

20xx年9月上旬施工结束后,由检验员、用户、施工队和监理人员在《项目验收合格表》上签字方可验收,验收合格后投料运行。

六、组织实施与管理

6.1组织

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牧业局

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副主任:

成员:

项目技术负责人:

项目财务负责人:

6.2资金管理

6.2.1严格按照“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

6.2.2项目资金实行专户、专账、专款专用。

6.2.3项目资金实行项目法人一支笔审批报账。

6.2.4项目资金实行封闭运行,除劳务费之外的其它支出必须转账至施工方及物资供应账户。

6.2.5项目资金必须在实施方案中列入的支出中列支,按计划和工程进度及配套资金到位情况支付。

6.2.6按时编报基本建设资金支出执行情况季度报表和年度建设财务决算报表。

第四篇:科研项目工作方案

指导思想:

以教育科研为抓手,以创建科研品牌为目标,围绕区教育局重点工作目标和校长工作报告提出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努力打造、发展和丰富学校的科研管理文化。结合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当作课题研究,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教学研究的职能,以加快走内涵发展的步伐。

主要工作:

1、学校课题参评市教科规划优秀成果奖。

2、组织参评两年一届的区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审活动。

3、督促学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参加心理优质课评比,参评心理咨询室的评估。

4、参加各类征文评比活动。

具体工作:

一、队伍建设:

1、加强基层教育科研队伍的建设,重视青年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结合具体课题实行“科研导师制”。

2、加强领导,校长是教育科研工作的第一负责人,促进教育科研骨干队伍的建设,各教研组长、区级以上立项课题负责人、各级教科研成果、论文获奖发表者,是组织、带领学校教科研活动的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学校教科组的领头作用。

学校教科组组长:

教科组成员:

教科组职责:

(1)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搞好各级课题的研究工作。

(2)担任校级课题成果、论文的评委工作。

二、科研培训

1、切实抓好教育科研的普及培训与提高工作,全面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进一步加大对教师的教育科研培训力度,开展校本培训、按需培训,选派教育科研骨干参加区级以上培训。做好外请内培的反馈工作,借助市区教科所的协作指导功能,提升科研活动的成效,带动一批科研骨干。将“外培”所获,以研讨课、书面汇报、讲座等形式进行总结和交流。

2、宏观课题和微观课题研究结合,课题研究和论文、案例、教育故事、博客撰写结合。教研、师训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以教育沙龙、研讨、论坛等形式为分享平台的活动,力争每次活动都能使参与的每位教师有所收获。

3、构建教研、科研、师训一体化格局,开展教研组小课题研究,8月份邀请教科所专家举行一次课题基础培训。

三、课题管理

1、重视教科研工作过程的有效管理,重申规范课题的“立项――过程――结题――推广”的操作。抓好课改的实施工作,各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阶段性研讨会,创新校本教研训途径,形成课堂教学研究制度、与专家对话制度、同伴合作制度等。

2、加强对区级以上立项课题的管理,重点扶持市级以上课题。到期课题组认真修改课题报告,参加区两年一度成果评选,树立精品意识,重视课题包装。

3、大力开展教育科研优秀成果的推广工作,积极参加各级论文、案例评选,加强小学科论文的指导,力争发表、获奖的数量和档次有新的提高,有更多精品课题的成果体现。

四、档案管理

1、及时上交各类教科研成果及资料(课题申报表、实施方案、课题组会议学习记录、课题报告及附件等),以备教科室整理归档。

2、建立教育科研电子档案,凡是教师获奖、发表、参评的论文都要及时将电子文档拷入教科室电子文档,获奖发表的注明级别。

五、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校本课程内容之一,每位班主任都要认真学习相关理论,并在班中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群体性的心理辅导活动和个体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抓典型个案,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撰写论文及案例。

1、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站

站长:

副站长:

成员:

2、继续设立“知心姐姐信箱”及信件回复制度,由学校心理咨询教师负责。

3、建立班级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见班主任手册),班主任对特殊学生心理辅导谈话每月一次以上,对特殊学生家访或话访每学期两次以上,领导班子至少结对一名学生。

4、心理咨询的转介机制: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对亚健康心理或轻度心理障碍学生进行辅导,发现需要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可转介给心理咨询教师;学校心理咨询教师负责对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咨询,当遇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时,能及时将其转介到校外的专业机构接受咨询和治疗。

低段心理咨询教师:

中段心理咨询教师:

高段心理咨询教师:

5、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心理辅导作用,在校园网上开辟心理健康专栏。

6、有计划开展心理辅导教师的培养及考证工作,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7、心理辅导课的开设。

第五篇:科研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结合市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要求,围绕“一区五城”和五大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切实解决制约我区重点产业企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问题,完善科研项目生成机制,探索“揭榜挂帅”攻关模式,推动巴南高质量发展,结合巴南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揭榜挂帅”科研项目主要聚焦我区重点产业企业难以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由区科技局组织“张榜”,符合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均可以作为揭榜方参与揭榜。项目所属行业领域应符合我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包括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数智经济等。

二、实施原则

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原则,在符合科研伦理道德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发榜单位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融通发展,提升我区重点产业自主可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项目定义

对于目标明确、应用亟需、发榜单位明确的重大攻关任务,由发榜单位和区科技局制定“榜单”并发布。发榜单位在“写榜”“挂帅”“考核”中发挥主导作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发榜单位对揭榜单位不设门槛、充分授权。

四、各方要求

(一)发榜单位

发榜单位是围绕我区重点产业,依靠自身力量难以独自解决重大需求或关键技术难题的企业,项目的研发资金由发榜单位和区财政共同承担,发榜单位须符合下列条件:

1.企业应为我区重点产业领域企业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企业承诺保障项目研发的持续投入,且能够提供项目实施必要的支持和配套条件;

3.在项目攻关成功后,项目成果要能率先在我区示范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4.项目攻关任务有明确的任务指标参数、时限要求、产权归属、资金投入及其他为揭榜单位提出的条件要求;

5.具备良好的社会信用,近三年内无不良信用记录、重大违法行为、重大安全事故或重大质量事故。

(二)揭榜单位

揭榜单位为有研发实力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与发榜单位不能为同一单位或其关联公司,即没有互为发起人、出资人、股东、董事、高管、债权人、下属公司等利益关系)。对揭榜单位无注册时间要求,对项目负责人和参与人无学历或职称要求,揭榜单位须符合下列条件:

1.有较强的研发实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稳定的科研人员队伍,有能力完成发榜单位提出的任务;

2.能针对发榜项目需求,提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可行性方案,并且该方案、技术、仪器设备等不涉及知识产权等法律纠纷;

3.优先支持具有良好的科研和技术开发业绩基础的'单位和团队开展揭榜攻关;

4.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社会诚信,近三年内无不良信用记录、重大违法行为、重大安全事故或重大质量事故。

五、实施周期

“揭榜挂帅”科研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

六、组织程序

主要包括需求征集、遴选发榜、受理揭榜、揭榜评审、项目公示、任务书签订、结题验收等环节。

(一)需求征集。由区科技局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技术需求。发榜单位填写《重庆市巴南区“揭榜挂帅”科研项目需求表》,明确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实施周期、资金投入预算等内容。

(二)遴选发榜。区科技局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评审专家对征集的需求项目进行论证,评审专家原则上不少于5名且为奇数,由相关产业一线专家、技术专家和发榜单位负责人等组成。重点遴选出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应用面广的关键核心及共性技术研发需求项目,形成项目榜单提请区政府审议。审议通过后,经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官网公开向社会发布。

(三)受理揭榜。揭榜单位根据发榜项目要求自行申报,并提交相关申报材料至区科技局。

(四)揭榜评审。区科技局会同发榜单位组织项目立项评审,评审专家由发榜单位及区科技局共同确定,揭榜单位由发榜单位结合专家评审意见确定。评审专家原则上不少于5名且为奇数,由产业一线专家、技术专家和发榜单位负责人等组成。最终按照优中择优的原则,确定一家单位为揭榜单位。

(五)项目公示。评审结果提请区政府审议通过后,对拟支持的揭榜项目由区科技局通过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官网向社会公示。

(六)任务书签订。对公示无异议的项目,发榜单位、揭榜单位与区科技局三方共同签订揭榜项目任务书,明确目标任务、研究计划安排、结题验收标准,细化、约定各自责任与义务、科研诚信承诺、经费拨付计划、奖惩措施和成果归属等内容。

(七)结题验收。项目实施周期满后,发榜单位会同区科技局共同委托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项目进行结题验收。

揭榜单位因不可抗力无法按计划完成任务书约定的,应及时报告区科技局与发榜单位。经区科技局与发榜单位审核同意后,可以适当延期继续实施或终止项目。项目终止的,经审计后不再拨付项目资金并收回已拨付的剩余项目资金。

揭榜单位因非不可抗力未能完成任务书约定的,区科技局将其纳入科研不端与失信行为记录,并视情况实施联合惩戒;对于涉嫌违纪违法的,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七、经费管理

(一)支持额度。项目由区财政和发榜单位共同出资支持,其中区财政支持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30%,单个项目区财政经费资助额度不超过300万元。

(二)支持数量。单个项目补助金额大,技术含量高,为确保项目优中选优,提高项目含金量,原则上每年择优选择1个项目,对符合我区企业发展的特别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

(三)资金拨付。财政资金分两次拨付给揭榜单位,第一次在任务书签订后拨付财政出资的30%,剩余70%在结题后拨付。在首期财政拨付资金到位之前,发榜单位应该支付项目研发投入的50%,项目结题验收通过后,发榜单位拨付剩余经费给揭榜单位。发榜单位资金拨付凭据作为区财政拨付资金的凭证之一。

经费使用采取“包干制”。项目实施过程中,强化项目负责人责任制,赋予项目负责人经费自主使用权,实行项目负责人签字报销制,支出不设科目与比例限制,根据研发活动据实开支,由项目负责人签字报销。项目负责人可在目标任务不变、项目绩效可靠、研发记录完备的前提下,自行调整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项目组成员。

八、组织保障

(一)明确责任分工。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严格按照本方案履行职能,积极推进“揭榜挂帅”工作。区科技局主要负责项目管理工作,包括组织开展项目征集、遴选、评审、发榜、验收和政策咨询等工作;区财政局主要负责资金筹集和监管;经费使用管理的审计工作由区科技局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园区主要协助项目日常管理和宣传引导。

(二)注重容错纠错。相关单位和揭榜单位要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创新氛围,主动承担,大胆闯、大胆试。要注意区分研究创新、探索性试验中的无意过失与明知故犯、谋取私利等违法违纪行为,区别对待。

(三)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对“揭榜挂帅”科研项目试点的宣传报道,最大程度凝聚各方共识,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效率,助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九、其他事项

本实施方案具体由区科技局负责解释。

第六篇:科研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在农业经济中起的作用越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来越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大,地位日益重要。党中央20xx年的一号文件,在保障以往支农政策和给农民实惠力度的同时,又有许多惠及“三农”的新政策,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就是其中之一。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并对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要求。深入贯彻文件精神,加快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我镇信息化建设,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前十年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我镇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进展飞速。全镇电话入户率和有线电视入户率分别达到69%和59%,宽带通村入组的技术和设施条件也已具备。一个以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体系的架构已经基本形成。信息技术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变农民精神面貌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来越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大,地位日益重要。农民群众对信息及信息网络在农业生产及经营活动中的作用认识更加深刻,参与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热情不断高涨,为我镇的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通过“双培双带”工作的开展,结合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我镇及在市上单位及广大农业技术干部与农民群众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的联系机制,也为我镇的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提供了人员及技术支持。但是,我镇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也还面临着资金缺乏,投入不足等问题。农村信息化的总体水平相当落后,互联网在农村的应用和发展任重而道远,急需建立将有用的农业信息及时、高效传递至普通农户家中的信息网络,并建立适宜农民群众浏览的的农业和农村信息网站,为真正实现宽带通村入户,在农村推广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这也是当前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项目建设条件

我镇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较好,为我镇下一步实现互联网进村入户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是设施条件好,我镇电话入户率已达69%,各村组都已经具备了通过宽带接入互联网的设施条件;二是镇政府对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把互联网作为加大对我镇宣传和加快我镇经济发展有利手段,各村也把信息化建设列入发展日程,为我镇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保证;三是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我镇经济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有一定的技术应用基础,近几年,镇政府通过互联网在中国农业网、阿里巴巴商务网站等平台对本镇的洋葱产业进行了大力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四是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其实基础。近年来,通过“双培双带”工程的实施和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建立并强化了驻村农业技术人员、党员致富带头人、普通农户等组成的帮扶和联系机制,该机制的建立,既为我

镇信息化建设向村组深入创造了可靠的人员及技术条件,通过培训和在村级建立信息化中心平台,可以最低成本的实现农业信息向普通农户的传递。五是近年来我镇洋葱产业的发展,使我镇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群众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为引导有能力和现实需要的致富带头人在家中接入宽带,实现宽带进村入户的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也应当看到,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镇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仍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其一,建设资金缺乏,投入严重不足。我镇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建设资金缺乏,投入严重不足。虽然我镇各村都已具备了宽带接入条件,各村不同程度都配备了电脑,但只有镇政府和镇农技站的电脑接入了互联网,各村的电脑由于偏老、偏旧及办公经费限制,只做为打字机使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二,通信费用偏高,农民不易接受。农村电话用户多是接听电话而不经常打电话,还存在严重的“热装冷用”现象,现有的互联网接入费用过高(包月98元,计时每小时1元-2元),影响了农户接入的积极性,由此造成用户偏少,运营商利益得不到保证,不利于继续加大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投资发展。

其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我镇现有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还较低,农民直接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还比较低。

其四,现有的农业信息都是由镇政府工作人员或者农业技术人员从互联网上直接下载的,信息繁杂、真伪难辨。急需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甄别、鉴定、筛选及整理机制,使这些信息可行、适用使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

三、实施内容及步骤

本项目根据我镇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镇信息化建设将充分利用现有硬件资源和软件环境,按照以镇信息网站建设为基础,推动各村信息平台建设,利用现有的驻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帮扶网络,将有用的信息向广大农户传播和推广,最终引导有条件的农户接入互联网,促进全镇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具体实施步骤为:20xx年完成镇中心网站建设,各村实现宽带接入,并在条件较好的1-2个村进行村级多媒体信息中心建设示范;20xx年-20xx年在各村建成多媒体信息中心,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升级镇中心网站,建立适合农民群众浏览和使用的页面,并在有条件的农户中推广宽带接入,其中20xx年完成接入3-5户。

(一)、镇中心网站建设

为带动全镇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第一期计划为镇中心网站建设。网站建设将遵循阶段开发性、易用性、规范化、可扩展性和安全稳定性原则,采用审核和权限管理。在体现政府网站严肃性的同时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做到方便用户浏览和使用。

正在建设中的镇中心网站包括:党政信息、特色产业、旅游观光、项目招商、政策法规和信息反馈等页面。拟实现以下功能:

1、信息发布功能:旨在实现政府新闻、项目信息、农业技术等动态信息的采编、审核、发布等功能;

2、在线调查功能:获得公众意见作为政府各项工作的参考依据;

3、信息检索功能:对政策法规、农业信息等文档进行方便的搜集;

4、信息反馈功能:通过反馈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交流;

网站建成后,将对我镇党政建设、特色农产品,旅游景点和招商引资项目利用互联网进行广泛、深入宣传。还将通过信息反馈、网上调查等手段收集各界对我镇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更加有利于群众监督。

(二)、村级信息平台建设

以镇中心网站建设为基础,项目二期为村级信息中心建设。根据农村现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条件特点,村级信息中心建设本着操作简便、易于维护的原则建设,主要拟完成以下建设项目:

1、村级互联网接入

为解决农业技术信息入农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村级信息化建设是关键。主要建设内容为:购置电脑及相关上网设备7套,使各村至少有一台电脑接入互联网,并培训、配备操作人2-3名。

2、农业信息发布和信息技术演示中心

村级农业信息发布中心,将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手段,向农民群众发布农业信息和进行信息技术演示。建设内容为,购置投影仪、触摸屏等多媒体设备7套(每村1套),结合各村村务活动中心和农民培训中心建设,建成村农业信息发布和信息技术演示中心。通过项目建设,实现信息建设(互联网)入村,不断加深农民对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认识,为互联网接入农户做准备。同时,村级信息中心建设还将实现以下功能:

1、农产品在线交易

通过构建交易平台、网站推广和人员培训,使村民利用村信息中心和镇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网站在网上销售农产品成为可能,同时,也为我镇农产品提高知名度、扩大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

2、农业技术培训

互联网的信息优势,可使农户更方便、快捷的了解农业方面的信息。利用互联网作为农民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的技术手段,成本小,对农户的吸引力强,信息资源丰富,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3、政务公开

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可有效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时效性和公开质量。通过信息反馈系统,还可使群众和政府之间的信息渠道更加畅通,加强群众对村委会及政府各项工作的监督。

(三)宽带入户

村级信息化建设和镇中心网站的升级扩展,为农民群众通过宽带接入互联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对上网群众进行简单培训,农户即可在家中利用镇中心网站设计的傻瓜式操作页面方便、快捷的进行互联网知识学习和信息发布、浏览和搜集,并可享受到由镇中心网站提供的各项实用服务,在项目推广过程中,政府将积极争取市科技、电信等有关部门对农户接入互联网的支持,在资金和上网费用方面给予各项优惠政策,为互联网在农村的推广和应用创造条件。

四、项目投资概算及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17.35万元。其中:镇中心网站建设投资1.73万元;村级信息发布及演示中心投资14.42万元;宽带接入农户投资1.2万元。

来源:申请补助12万元,镇村自筹5.35万元。

项目详细投资核算情况见后附表格。

五、项目效益分析

本项目为公益性投资项目,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其效益主要体现在促进本镇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等社会效益方面。项目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

通过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可大大开阔农民群众的眼界,也更利于党和各项方针、政策、涉农法规在农村的宣传贯彻。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渠道,还有利于农民学习先进的农业生技术和劳动技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2、有利于提升我镇农村经济综合生产能力

项目的建设,可对我镇农产品进行有效、广泛宣传,同时,使农民群众更加方便的了解到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信息,不断加强农户与市场的联系,提高农户市场意识,促进我镇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增强我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有利于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通过宽带接入,农民群众不仅得到了实用的各项农业技术和信息,还将极大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宽带,在线点播、宽带电影、网络游戏、视频电话等一系列新的文化娱乐方式将不再是城市居民的专利,农户们也可以享受到这些现代文明的成果。

4、有利于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项目建成后,将使群众与政府的联系更为紧密,政府的工作更加透明和公开,群众向政府反映情况和进行咨询都可在网上进行,有利于广大群众对村委会及镇政府进行监督。同时,政府可同时利用网络引导群众从事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方式,杜绝赌博和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在农村的蔓延。

六、项目保障措施

1、技术保障

根据我镇实际,项目拟采用adsl解调器通过电话线实现宽带接入,并利用公网实现与村级信息中心及市相关单位网站的联接,电信部门对接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2、政策保障

由市科技局和镇政府及电信服务部门协商,对接入宽带的农户在资费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以鼓励农户接入。

3、设备保障

网站的域名根据政府网站域名命名规则确定;根据我镇实际情况,网站拟定租用北京国政网科技有限公司虚拟主机作为服务器对外发布,并申请该公司政府上网专用域名。

4、网站推广

镇中心网站建成后,将在通过市上有关单位在市人民政府网站、市雄关经济信息网、市科技信息网等网站添加链接,以扩大网站访问量。

推荐专题: 项目证明 项目管理实施方案 科研项目的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