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档 > 实施方案 > 详情页

项目实施方案实例范文(范文二篇)

2024-05-20 00:30:07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项目实施方案实例范文(范文二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项目实施方案实例范文(范文二篇)》。

第一篇: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项目在我校顺利实施,保证工程项目建设高效、有序,并在最短时间内建成发挥效益,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我校师生更好的使用到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促使教师把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在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减轻学生负担;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即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

二、组织领导

学校根据“班班通”工作要求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班班通”工程建设及应用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此项工作的落实。

组 长:郝珍青

副组长:张 波

组 员:各科任教师

三、建设方案

本次班班通工程中我校有11套班班通设备。在我校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将班班通建设工作作如下布置:

1、以校长第一责任人,实行专人专管,制定管理使用制度,进行日常的管理、使用及维护。

2、结合教育局培训计划,制定本校培训计划,让教师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现代化。

四、管理措施

(一) 培训计划

结合教育局培训计划,制定本校培训计划,让教师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现代化。

1、培训内容:

包括“班班通”硬件设备、白板软件培训及日常维护注意事项等内容。

2、工作重点

(1)建立科学新型的、基于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

(2)掌握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3)根据教材利用白板软件及资源自己制作课件并用于教学。

(4)使教师由会用、愿用到用好的过度。

3、主要措施及方法

(1)20xx年5月起,成立学校“班班通”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管理由专人负责,并把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纳入学校工作及教学教研工作计划中去,形成常规工作。

(2)建立健全多媒体教育工作制度,加强管理,落实到位。

(3)坚持请进来带出去的原则,有计划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同时,组织校内讲座,观看录像、研讨等,以达到转变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意识,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4)从20xx年5月起,有计划的让信息员对教师进行多媒体资源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课件制作等方面的培训。

(5)结对互帮:熟悉电脑的教师积极帮助电脑不熟的教师,特别是老教师是他们能够基本上会使用电脑,并能利用课件上课。

(6)合理安排教师轮流上机强化熟悉电脑操作、制作课件、电子备课等。

(二) 进课堂的激励督促措施

1、将多媒体的使用纳入教师月考评中――教学常规的考核中去,激励教师使用并用好多媒体。

2、制定硬性指标:每周每个教师利用多媒体上课不少于6节(含光盘播放)

3、制定使用记录表,校长、主任错开时间对教师多媒体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及考核。

(三)绩效评估措施

制定绩效评估细则用打分的形式结合平时多媒体的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每月进行一次综合评估,其评估结果将纳入每月教学常规考核中。(评估内容包括:课件制作情况、多媒体使用情况、教学效果等三大方面)

(四)设备维护措施

1、学校安排专人管理、维护“班班通”设备。学校要为管理技术人员配备必要的工具及相应的工具软件。设备故障维护必须在查清楚原因后进行,原因不明不得擅自维护,更不得未经供货商的同意擅自打开机箱,更换配置的硬件,一般技术故障由学校管理员排除,不能排除的报请教育局,由教育局安排管理员排除,属于硬件的故障,无论是否在保修期范围内的,学校管理员都要电话和教育技术装备站或是供货商取得联系,以便尽快维护更换。

2、在安装设备时候,学校管理员必须收齐、保管好各设备的说明书、保修卡以及相关的软件,并编号保管存档,以便维护使用方便查找。学校要把包装箱集中保管一年以上,以防硬件维修托运包装,不得随意丢弃和变卖。属于人为损坏的所需的配件及维修费用由损害者承担。

3、我校将进一步建立建全管理使用制度,做好文字记载,制度要张贴在醒目的位置。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认真落实各级各部门的管理意见。

4、所有远程教育设备必须按要求安装在规定的地方,不得挪作它用,但也不能担心设备用坏了而将设备闲置不用,一经发现将追究学校校长的责任。确因情况变化需变更地方和用途的,事先要报经教育技术装备站同意后方可实施。

5、加强“班班通”设备的安全保卫工作,设立值班安全保卫制度。

第二篇: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上游工业园梨园社区成立于20xx年12月,位于蓬溪县城南部,距县城2.2公里。辖区面积5.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户1423户、4032人,梨园社区地处城郊结合部,每年有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得空巢老人数量增加。据梨园社区20xx年统计,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31人,占总人口的8.2 %;其中空巢老年人56人,孤寡老人16人,留守儿童26人。通过开展座谈会、走访,家居安全项目组了解到辖区内居家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老年人安全知识缺乏,身体机能较差,特别是遇到意外伤害,抵抗能力不足;二是老年人中的诈骗案件多发,老年人防范意识不足,容易被骗;三是空巢老人,他们由于子女外出而独居、寡居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产生孤独、抑郁、摔伤等意外伤害;四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无瑕照顾,祖辈抚养,大多溺爱,从而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诸多伤害。梨园社区属于城乡结合地,由于居民区附近工厂较多,流动人口较多,人员比较复杂,加之青壮年经常不在家,家里儿童和老人居多,防盗意识浅薄。加之居民的安全意识不够,麻痹大意,警惕性欠缺,从而给小偷留下了作案的机会。自20xx年以来,小区共发生盗窃案 起,其中车辆被盗 起,入室作案 起。这些案件的发生直接给居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社区部分居民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困难,居住的房屋主要以木板、土坯240mm厚砖墙为承重结构,以油毡或石棉瓦为屋面材料的简易房屋和棚厦房屋,且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养护欠缺,失修严重;水、电、气各种管线零乱老化。给居民居家生活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

二、组织领导小组

组 长:徐正源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副组长:王国成 住建局纪检组长

银希光 房管局副局长

陈钰麟 梨园社区主任

成 员:杨 淮 玉泉派出所所长

夏小玲 电力公司纪委书记

卢 妍 团委书记

胡根元 自来水公司总经理

颜秀琼 梨园社区工作人员

杨建敏 港华燃气安检服务部副经理

岳 松 民政局救助中心主任

三、项目目标

为有效遏制和减少居家安全事故给人们带来的诸多伤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让人人都享受安全与健康的权利,特成立居家安全促进项目。通过居家安全项目的实施,加强居民防盗意识,加强防盗设施,加强治安管理,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

四、项目计划

通过居家安全促进项目的实施,让老年人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为老年人提供公共服务资源,通过志愿者对空巢老人提供心理疏导、义务服务。通过普及安全知识、提升老年人身体机能、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使老年群体伤害数量降低10%。提升老年人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对老年人的心里健康进行干预,全民健身活动,增强老年人身体素质,社区公共服务实现上门服务,降低老年人受到意外伤害的风险。

五、干预措施

1、建立安全社区创建宣传栏、橱窗、板报,对居民进行各种安全知识宣传,使居民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观念,增长居民伤害预防常识。请民警作防盗、防骗知识讲座,加强居民防范意识。

2、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主要以居民火灾如何报警和火场逃生、就地自救、灭火器使用、易燃物品存放为重点内容。

3、针对社区内“孤、老、残、弱”家庭,由青年党员、青年志愿者实行“一帮一”帮扶,切实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避免伤害发生和人员伤害,让老年人的生活不再孤单。对每一位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进行“心有所爱、身有所护”的帮助。

4、对空巢老人上门服务,一些老人因子女工作、事业等原因不能常年与老年人同住,给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老年人也易在精神上产生孤独、抑郁、烦躁等不良的心里状况,项目组联合社区居委会对辖区空巢老人进行走访慰问,并开展陪伴和聊天等活动,对老年人在生活上给予关爱。

5.社区组建治安联防队,每天巡逻 4-5次。发现可疑人员或不明身份人员要严加盘问并及时报告派出所;

6、对危旧房的拆迁,综合整治管理。根据居民需求,确定管理模式,争取实现对新建小区的统一管理。配置环卫设施、设置门卫,合理配置小区绿化等配套设施。对道路的平整。对小区公共道路进行整治,公共道路、消防通道畅通,路面平整,楼道无杂物堵塞。

7、对小区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合理规划停车位并归点停放。

8、实行网格化管理。社区要切实加强对小区的管理,建设社区网格化服务工作站,实施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及时了解掌握居民诉求,宣传党委政府政策,加强小区服务平台。

六、工作要求

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居家安全是创建安全社区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保持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安全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人。

推荐专题: 项目证明 项目管理实施方案 项目实施方案实例范文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