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档 > 实施方案 > 详情页

绿化苗木实施方案(大全)

2023-06-26 23:10:54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绿化苗木实施方案(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绿化苗木实施方案(大全)》。

第一篇:绿化管理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理念,坚持“生态立镇、绿色发展”战略,以保护绿色生态优势,促进林农增收和实现镇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2%这个大目标。今年绿化造林,以新建农田林网、更新完善农田林网、四旁植树、镇区及村庄主街道绿化为重点,逐步形成抓重点、创亮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三位一体的城镇绿化体系,实现我镇绿化造林的新突破的林业生态体系建。坚持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全面完成造林绿化任务,进一步提高我镇整体生态建设水平。

二、任务指标

总的任务是:县政府下达给我镇的成片造林绿化任务为1200亩,其中防护林600亩;农田林网10000亩,新建2000亩,更新完善8000亩;新建苗木花卉600亩;四旁植树27万株。

三、工程建设标准和重点

高标准建设全镇农田林网工程,以“三增”目标即林木覆盖率增长、森林蓄积量增加、林业综合效益增强为核心,坚持依靠人民群众、依靠科学技术、依靠深化改革,拓展造林绿化空间。搞好全镇、路段绿色通道补植,善始善终地完成绿色通道建设。我镇、路段造林面积共计1000.4亩,今年需补植400亩,全镇河堤防护林、新建林网、更新完善林网及四旁植树,各村于3月中旬完成清坑任务,保证坑标准40×40cm,做到栽前浇低水,栽后浇植水,做到以水保成活,于4月1日完成任务。全镇农田林网绿化率达到85%以上。

(一)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工程

搞好全镇等河堤防护林及农田林网建设,栽植杨树。全镇新建林网、更新完善林网及四旁植树、栽植杨树。结合土地复垦工程和河沟渠道清淤等水利建设工程。搞好农田林网和沟渠路堤林网配套绿化建设。扩大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使一、二级林网达到70%以上。

(二)村庄绿化工程

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典型,以省道、县乡道两边可视范围内村庄为重点,结合康居示范村创新活动,抓好等示范村,在村庄内的隙地、庭院和村庄外围环村造林。有规划已建成的街道要全部绿化,做到乔、灌、花合理搭配,以乔木为主,针叶树与阔叶树结合,落叶树与常绿树结合,体现绿化美化的多样性、季节性。宽度5米以上的街道绿化,应以高大乔木为主,尽量选择干形直立、分枝角度小、生长较快的乔木树种,做到既美观,又便于通行。道路两侧有高压设施的应选择花灌木或小乔木,如龙爪槐、紫荆等。

(三)村庄道路绿化工程

道路两侧各栽植1-3行树木,有条件的可适当加宽,做到乔灌结合、针阔结合、绿化与美化结合、绿化与净化结合。

(四)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

各村新建林网、更新完善林网及四旁植树林地资源和村庄、农田、水利设施、绿色通道等,加大管护力度,落实措施,适时进行人工改造或人工补植,大力实施绿化造林,发展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的速生杨树和经济果木林。西布丘陵岗地五河等村,发展500亩晚秋黄梨。

(五)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认真做好造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今年的造林绿化任务十分艰巨,重点突出,任务繁重,时间紧迫,要充分利用植树最佳时间,认真抓好五个落实。

1、地块落实。

2、任务落实,要结合本村实际,把造林任务合理分配到人,确保有人造林。

3、资金落实,保证资金足额到位,确保有钱造林。

4、苗木落实,今年造林苗木短缺,各村要提前订购苗木。

5、造林机制落实,各村要动员广大群众参与造林,大力发展个体造林、承包造林、拍卖造林等多种造林形式。

(六)坚持明确主体、落实林权、造管结合的原则

充分利用林改成果,创新造林绿化机制,动员千家万户造林,鼓励干部群众造林,支持大户造林,切实落实造林主体。按照“谁造谁有”原则,为造林主体及时落实林权。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强化管护责任,做到栽、管主体明确,栽、管措施到位。

四、技术要求

(一)时间安排:各村新建林网、更新完善林网、林果、村庄绿化、四旁植树、水源地保护绿化,务必于4月1日前完成。

(二)树种选择:本着适地适树原则,选择速生、优质、经济林果的树种为栽植对象。

(三)苗木选择:应选购健壮且根系发达的苗木。禁止使用多头苗、弱苗、有机械损伤的苗木。栽植前要做好假植,严格做到“四大五随”。

(四)苗木栽植成活的技术关键是:穴大根深,深浅适当,根土密接,务求浇透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宣传,统一认识。各村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加快林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充分利用广播、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一系列有规模、有声势、有影响力的宣传活动,使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提高全民的造林绿化意识,营造好春季大规模植树的舆论氛围。

(二)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各村要加强组织领导,把今春造林绿化工作作为当前的阶段性重要工作来抓。各村支部书记要亲自靠上抓,全面做好春季造林绿化的各项工作。镇督查考核办公室将不定期对各村造林绿化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镇政府将于4月中旬对全镇村庄造林绿化成果进行观摩评比,评比结果列入村年度造林绿化工作考核,以确保全镇造林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搞好技术服务,提高造林质量。依靠科技,严把造林质量关。植树期间,镇农技服务站技术人员要深入第一线加强技术指导工作,各村在造林生产中要把好各个环节,加强栽前、栽中、栽后管理,努力提高造林成活率,确保造林绿化成效明显。

(四)积极实施林木所有权改制,确权到户。在保证林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明晰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以公开、公正、公平拍卖的形式,将林木确权到户到人,改变往年重栽轻管的局面,极大程度地减少树木的毁坏,巩固绿化成果。通过改制,即减轻村负担,增加集体收入,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林业生产的积极性,形成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崭新局面。

(五)加强造林地林木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林地防火要坚持实行林地防火负责制、加强防火队伍建设、做好防火宣传教育、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火源,做好林地林木防火工作。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原则,紧密围绕新时期林业发展大局,积极促进林木健康,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严密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大力开展无公害防治,专群结合,联防联治,标本兼治,促进我镇林业建设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二篇:美化绿化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美环境建设活动为载体,着力美化、净化校园环境,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努力打造优美整洁,规范有序,文明高效,品味高雅的校园文化形象,做到以环境带作风,以环境树形象,以环境提效能,切实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根本目的。

二、组织机构

略。

三、工作任务

1、绿化美化校园

按照“能绿则绿”的要求,对校园进行全面绿化,科学搭配花草树木的品种,针对目前学校的整体格局,充分开发每一块能够绿化美化的土地资源,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智慧,深入调研,全面谋划,认真落实,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2、利用本土苗木种子

结合本地实际,就地取材,充分发动全校师生捐献花草苗木的种子和幼苗,用足用实用好本土资源,恰到好处地实现绿化、美化的目标任务。

3、积极创设景观

通过垂直挂绿,阳台摆绿,栏杆绕绿等方式,增加校园绿量,提升校园绿化档次,要求各班及处室,充分发动师生,献策献力,在教室及处室内栽培合适的'花木,并安排学生专人管护,以此达成育花育人的双重效果。

4、净化美化校园

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和环境大整治活动,消除校园内的垃圾和杂物,使校园卫生干净整洁,在师生中开展“我为校园增绿”和“校园花朵我载植”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全体师生“爱花、爱草、美化环境、美化校园”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5、立足现状,大胆创新

对我校现有花园、绿化带重新进行修剪、整形。以求有新变化、树立新形象、创设新环境。

6、针对我校今年校园、操场硬化的实际情况

进行大谋划、小调整。重在维护、修剪、整形。工程结束后全面实施校园绿化美化,改善校园面貌,优化育人环境,树立学校新形象。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3月1日DDD3月20日),宣传动员。学校制定总体工作方案,宣传动员全体师生参与绿化美化活动。

第二阶段(3月21日DDD4月10日)制定计划。校工会和政教处、后勤处深入开展调研工作,结合我校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和要求。

第三阶段(4月11日DDD4月20日)组织实施。根据实施细则,按计划有步骤地高质量地落实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各班组、各处室全力抓好落实,做到空地绿成苗,花园花常开。

第四阶段(4月21日DDD5月10日)总结汇报。“五一”假后,学校按照实施细则和工作要求,全面检查,查漏补缺,确保面积达标,质量创优。

五、几点要求

1、提高认识

全体师生要充分认识到校园环境的优化美化活动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作风,提升质量的有效措施。因此,全体师生要人人参与,全员动手,积极完成此项工作。

2、科学谋划

校工会、政教处、后勤处要在全体师生中展开调研,广泛听取全体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实施细则,为第三阶段的具体实施当好参谋,当好指挥。

3、落实责任

根据“谁的区域谁管护”的要求,落实好绿化美化区域的管理和维护责任,抓好抓实花木的日常施肥、浇水、修剪及除虫防病害工作,做到个个参与,责任明确。

推荐专题: 保密工作实施方案 节能减排实施方案 绿化苗木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