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档 > 实施方案 > 详情页

学生结对帮扶实施方案(大全)

2023-01-26 14:16:4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生结对帮扶实施方案(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学生结对帮扶实施方案(大全)》。

第一篇:教师结对帮扶方案

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适应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教学的新形势,学校决定在名师工作室深入开展教研活动的基础上,着力开展以培养青年教师为目标的中青年教师结对帮扶工作。旨在发现和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苗子,使他们快速成长。

一、指导思想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落实骨干教师与年青教师结对计划,以老带新,使年轻教师在业务理论,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得到迅速提高,特制定本计划。

二、组织形式

学校利用这种形式,安排师德高尚、经验丰富、水平突出的教师为“指导教师”,言传身教,大力推进“帮、传、带”。采取“一对一”帮扶形式,即由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带一个年轻教师。

三、实施目标

在结对过程中,首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强化专业理论训练,提高专业教学知识技能水平;其次进行听评课、说课、演课等各项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总结与验证教育教学方法、技能的运用情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实际操作能力。并积极创造条件,多参加一些校内外听评课、培训、学习及交流活动,开阔视野,积极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和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

四、具体实施措施

为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与管理,让帮扶工作有声有色,让帮扶工作果实累累,成立以名师工作室为领导小组,全面的督促检查工作。总要求:传经验、帮改进、带水平

指导教师职责:

1、指导年轻教师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做好备课工作,与年轻教师一起研究教学策略,互相学习互相沟通,取长补短,和谐工作。

2、指导年轻教师掌握教学常规,尽可能安排青年教师听自己的课;同时,每周至少指导年轻教师备课、上课1――2节,听年轻教师课1――2次。听课之后及时点评年轻教师教学中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在一年内把年轻教师培养成型。

3.指导年轻教师认真做好学生课外作业的布置、批改和评讲工作。

4.指导年轻教师编写好课堂练习、单元练习等试卷及做好试卷的批改、评讲工作。

5.指导年轻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科研活动,认真撰写好教学小结和小论文。

第二篇:结对教师帮扶方案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增进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提高学校师资的整体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继续开展教师帮扶结对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结对目标:

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较快成为学校教学骨干。 二、教师“帮扶结对”活动的基本内容:

“帮扶结对”活动主要围绕改进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工作,发展学生素养开展。包括把握教材、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评价激励、选修课以及课改和教学研究,班级管理等工作。

三、结对对象:

师傅: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学科名师、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

徒弟: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刚调入的新教师、发展潜力大的教师和有拜师意向的教师。

四、过程管理:

前诊听课,摸清情况;开学初,学校教研组成立听课组,走进青年教师的课堂,认真听课,再与其交流,提出建议。随后跟踪听课,摸清情况。

2.针对情况,结对帮扶;

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情况,或愿意提升自身素养的,有拜师意向的,教研组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3.平常管理,强化过程;

为了促进新教师尽快成长,教科室要强化平常的过程管理。首先师徒二人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平时做到随时听课,交流研讨,做好记录。师傅传授宝贵的经验,徒弟虚心请教,写好反思,逐步提升业务水平。

4.汇报展示,出师考核。

一学年结束时,由学校教研室组织考评组,负责对结对工作情况进行考评。结合平时开展工作情况和年末徒弟汇报课的打分汇总情况,两者兼顾,作为是否出师及考评等级的依据。经过考核,学校每学年对获得合格及以上的结对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结对成长教师职责:

1.师傅:

做到“三带”:带师魂――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带师能――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的基本技能;带师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徒弟:

做到“三学”:学思想――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学本领――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基本功;学为人――遵纪守法,诚实正直。

六、具体要求:

1.师傅:

(1)全面关心徒弟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思想。加强与相关年级、班主任和学生联系,了解徒弟教师的日常工作情况,指导其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法。

(2)向徒弟教师介绍教学经验,提供教学信息,推荐学习书刊,使徒弟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现代的教育理念。

(3)精心指导徒弟教师备好课,认真查阅教案,给予悉心指导并签注指导意见。每学期重点审阅10节备课。

第三篇:教师结对帮扶学生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建立有利于教师快速成长的培养机制,根据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结对帮扶”活动计划。

二.结对帮扶活动目标

通过以老带新、结对帮扶的帮教方式,使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胜任本职工作及业务要求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三.结对帮扶活动对象

新引进教师(教龄在五年以下的)后附表。

四.结对帮扶活动时间安排

结对帮扶的活动时间周期为一个学年。

五.结对帮扶活动过程

(1)班级管理方面

班主任是学校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也是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骨干和有力助手。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新教师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见习班主任工作,并独立或协助指导教师做好以下工作:

1.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2.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找学生谈心,做好行为偏差生的转化工作。

3.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上好班会课,增强学生的自理自强能力和投身社会实践的能力。同时教育指导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4.关心学生的课外生活,鼓励学生发展正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5.进行班级的常规管理,把班级建设成优良班集体。

6.配合学校开好家长会,争取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7.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和有关奖惩工作。

8.做好有关资料的记载和整理工作。

9.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研究与总结工作。

10.每学期主持一节班队活动课。

(2)教学业务方面:

1.结对帮扶活动目标:

新教师在指导教师帮助下,了解新课改对教育教学管理的要求,初步熟悉任教学科的教育教学常规,基本能够按照新的理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主要体现:

(1) 制定教育及学科教学计划

(2) 钻研教材、备课。

A.课的结构,课型不同,课的结构也不同

B.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C.板书的设计及教学媒体运用

D.逐步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

E.作业量、作业批改、辅导等环节

(3) 课堂教学

A.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

B. 资料、教学用具准备;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

C.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D. 运用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

(4)初步了解说课、评课

(5)教学教育自我总结、反思和评价

2.结对帮扶活动要求

(1)新老教师自结对子后应制定出具体实施计划(见习期教师登记表)。

(2)新老师要积极主动地加强学习(既要向帮教教师学,又要向书本学),要善于动脑,勤于动口,细心观察,不断积累(包括写好听课笔记、听课心得、教学反思),每学期要写好结对子工作总结、心得体会。

(3)每二周向指导教师上一堂实践课(课前须向指导教师阐述本课的教学构思,听取师傅的意见、建议)并做好记载(新教师帮教教学实践表)。

(4)指导教师要加强示范和指导,要欢迎新教师随时到堂听课。听课之后必须互相交换意见,并作出各种记载,每学期,新教师要上好一节教研组内的汇报课。

(5)每学期初、末,指导教师对新教师的教学计划,复习计划、备课笔记、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检查,作好记载,并对该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作出合理的评价。

(6)新教师每学期语文、数学学科听课20节以上,音、体、美等学科10节以上,其中每周至少听指导教师一节课。指导老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节。

(7)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每学期不少于10000字。如果是剪贴,则在每份材料下写300字左右的心得体会。

3.结对帮扶活动形式

(1) 定期研究、听课与不定期研究、听课相结合。

(2) 活动范围灵活多样

(3) 教与学,帮与做相结合

(4) 研究与讨论,教育与谈心相结合

(5) 指导,听课、检查相结合

4.每学期主要开展“六个一”活动(在帮教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

(1)一节教学入门课(在期中考试前、以新课为主)

(2)一节教学汇报课(在期未考试前,以复习课为主)

(3)一次说课(时间由教研组长确定)及一份说课材料

(4)一个单元的教材分析

(5)三个以上的教学课件制作

(6)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反思

以上材料每学期末一并交教导处。

六.加大管理力度、提升帮教帮学活动效果

加强新教师帮教帮学管理工作,使帮教帮学活动进一步细化。管理中,以人为本,结对帮扶活动过程式要突出新、活、严、实,向管理要效果;学校、教研组、“结对子”对象三位一体结构严密、信息畅通、管理到位、强化结对帮扶效果。定期与不定相结合地进行检查验收。

推荐专题: 学生结对帮扶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