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帮扶共建的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帮扶共建的实施方案》。
2016年结对帮扶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服务人民群众,争做群众贴心人,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经研究,对今年的“结对帮扶”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健全结对帮扶长效工作机制,更新服务观念,争做群众贴心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帮扶对象及内容 1、帮扶对象
确定帮扶对象重点考虑以下三类人员:
(1)家庭生活困难户;(2)生活困难党员。2、帮扶内容
通过结对帮扶,为每个帮扶对象在“艰苦创业、安居乐业、完成学业”等方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帮助改善生产生活状况,增强其致富能力和生活信心。帮扶内容主要包括:
(1)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帮助联系户解决生活困难问题;(2)在生活上给予支持,支持联系户发展生产,自主创业;(3)在科技上提供咨询,给联系户提供有关科技知识的咨询和服务,开展技能培训;(4)在政策和法律法规上进行解读,解读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的方针政策,消除群众心中的疑虑,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5)在情感上加强联络,通过感情的联络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6)在就业上给予指导,指导群众多途径、多渠道就业。三、主要脱贫思路
1、对存在“等、靠、要、怨”等思想的贫困户,重在思想引导。要采取正面引导、典型激励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帮助他们摒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陈旧思想,克服思想障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主动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尽快脱贫致富。
2、对“因老、因残、因病、因灾”等原因导致的贫困户,重在生活救助。一是建立贫困户帮扶制度。本着“强化管理、扶出效益”的思路,采取“扶贫资金支持一点、工作组队员干部捐助一点、社会募集一点”的办法,多途径筹措贫困户帮扶资金。二是建立贫困户子女教育救助制度。完善住村干部对贫困户子女帮扶制度,实行定人、定责、定标准帮扶。三是建立走访慰问制度。坚持春节等重大节日以工作组临时党组织的名义上门进行走访慰问。对家中发生突发性事件和生活一时遇到困难的贫困户,要及时上门走访慰问。
3、对缺技术、缺资金、缺信息等原因导致的贫困户,重生产扶持。一是技能培训。切实加强贫困户家庭的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其集中培训、上门指导,发动种养殖大户进行结对帮扶,提高贫困户的致富技能。二是就业扶持。对帮扶贫困户的剩余劳动力,要多方联系,尽可能介绍外出务工,提高收入。三是资金扶持。对那些有脱贫愿望和信心,因缺资金而无法起步的贫困户,想办法、找门路,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帮助他们落实一些种植、养殖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生产项目。四是提供信息服务。按照市场需求,引导他们选准致富产品和项目,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确保增产增收,加快脱贫步伐。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结对帮扶工作是进一步深化群众贴心人活动的重要举措,它有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同时也是改进干部作风,掌握社情民意,提升机关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需要。
2、大力营造氛围。
通过帮扶活动的开展,实现社会矛盾明显减少,群众致富能力明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加强,党和政府在群众当中的威信明显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积极主动参与,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3、注重实际效果。开展帮扶活动时,要主动与村委会协调,听取意见和建议,做到有的放矢,帮助一些真正有困难的群众;在做好结对帮扶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抓好典型,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并加以推广;对帮扶成效突出的,要进行宣传表彰。
旗委办公室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
转作风”活动实施方案
自治旗开展“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以来,旗委办公室认真按照旗委部署,根据《鄂伦春自治旗委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抓基层打基础,察民情解民难,创新扶贫方式,扶持经济发展为突破口,求真务实、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开展对自治旗阿里河镇齐奇岭村和村内8户贫困家庭进行结对帮扶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以下简称“下基层”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齐奇岭村概况:
(一)帮扶村基本情况。齐奇岭村位于距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东南部13公里处,总面积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500亩,人均耕地13.4亩。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452户,1,468人,村“两委”班子共7人,正式党员28名,入党积极分子7名,贫困家庭30户,96人,低保89户,五保户4人,三无人员4人,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15%,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700元。村内95%的村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80%的村民参加了新型社会养老保险,127名村民享受每月55元的养老金待遇。
(二)结对帮扶户基本情况。根据入户走访调研情况,找出齐奇岭村8户特困家庭。按照贫困原因和特点可以分为两类,无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旗委办公室对无劳动能力的贫
困家庭采取“亲情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采取“架桥帮扶”措施。
一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4户:
王 宽:男,妻子周凤珍患有心脏病,二人均为农业户口,没有田地,无低保,依靠打零工为生,房舍简陋;
丛宝军:男,盲人,有一级残疾证,本人有低保,妻子王桂芝无低保,儿子丛海森会木匠活,全家均为农业户口,无田地,主要收入依靠低保;
张 静:女,丈夫杨景福患有肾结石,农业户口,本人脑瘤手术,视力微弱,无劳动能力,无田地,无低保,靠丈夫打零工挣钱;
王连生:男,母亲姜秀云 84岁瘫痪,女儿王丽园就读鄂伦春民族中学高三,马上参加高考,三人均有低保,主要靠低保生活;
二是无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4户:
姚文清:男,患有脑梗、癌症,妻子范淑云患有心血管疾病,两人均无劳动能力,有城镇低保,主要靠低保生活;
石常海:男,妻子孙秀芹,两人均无劳动能力,没有住房,在教堂居住,两人有城镇低保,主要靠低保生活;
赵连德:男,有低保,妻子刘雪芹无低保,二人均为农业户口,主要依靠低保生活;
王 仲:男,妻子王金霞患有脑出血偏瘫,丧失劳动能力,有低保和残疾证,二人均为农业户口,想得到政府的危房改造补助金和残联补助金。
二、齐奇岭村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齐奇岭村区位、交通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部分资源未有效利用,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制约全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
一是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低。齐奇岭村主要以种植农作物为主要收入来源,结构单一,以自产自销为主;作为主导产业的食用菌种植,农业科技低,缺少产后的初加工和深度加工,产业链条短;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刚刚建立,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全村农路29公里,田间道路、村庄巷道全都是砂化路,村民住宅大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泥木结构土房,部分房屋子年久失修。
三是发展资金缺口大。多数村民是靠银行贷款或借款发展种养殖业,后续力量薄弱。
四是村民文化程度低。大多村民是小学、初中文凭或文盲,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五是抗贫能力弱。贫困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几乎无脱贫能力,脱贫形式严峻。主要体现在因残疾、年迈、多病等原因丧失了就业机会甚至是丧失劳动能力,因病致贫、返贫,因灾致贫、返贫现象严重。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有严格的户籍限制,要求必须是落户满5年,使落户未满5年贫困户不能申报低保。
三、帮扶齐奇岭村指导思想
旗委办公室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旗第十三
次党代会和旗十三届三次全委会议精神,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以建设“五型”机关为目标,以“转作风、惠民生、保稳定、促发展”为载体,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加强机关纪律作风建设活动,组织每名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进百姓门、听百姓音、解百姓难、结百姓亲,与齐奇岭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与贫困户开展对口帮扶,加快生活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推动齐奇岭村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以干部下基层办实事的实际行动,提升干部素质和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工作目标
(一)基层组织坚强有力。着力加强和优化齐奇岭村党支部建设,进一步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党支部书记的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党员队伍活力、进一步提升基层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齐奇岭村党支部建设制度化水平,全面带动齐奇岭村新农村建设。
(二)干部作风切实转变。通过开展“下基层”活动,促进旗委办公室党员干部职工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中培养深厚感情,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中增强工作本领,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改进工作作风。
(三)帮扶工作扎实开展。围绕“下基层”活动要求,帮助齐奇岭村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把握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使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居面貌进一步改观。细研究困难家庭情况,针对每种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帮扶方式,帮助困难群众早日脱离贫困,从根本上消除家庭贫困现象。
(四)突出问题有效解决。坚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原则,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大力帮扶生活困难群众,使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五、主要任务
旗委办公室此次“下基层”活动从2012年4月开始,到2014年底结束,持续开展三年,帮扶对象为齐奇岭村以及村内的8户贫困家庭。办公室党员干部职工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结对帮扶一个贫困户的方式结合起来,统筹工作安排,强化工作措施,扎实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一)抓基层打基础,开展集中共建
旗委办公室帮扶领导小组要结合齐奇岭村工作实际,加大与齐奇岭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力度,加强齐奇岭村党支部的组织领导力量,提高“两委”班子领导能力素质,创新工作机制,增强组织功能。
1、走访调研。由各结对帮扶小组组长带队,到齐奇岭村调研走访,倾听群众意见,了解掌握村情,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同时,发放“一张卡”、记好“一张表”。“一张卡”,即“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联系卡”,公开服务电话,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一张表”,即《走访记录表》。如实记录走访对象基本情况、意见建议和反映的问题。
2、加强制度共建。创建旗委办公室党支部与齐奇岭村党支部联建联创制度和办公室帮扶小组直接联系服务帮助齐奇岭村村民制度,做到党员队伍联建、干部职工与齐奇岭村生活困难村民结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强化基层保障。帮助齐奇岭村落实制定职责目标,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的“一定三有”要求,对党支部活动阵地、党员教育培训设施建设、党支部活动经费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4、促进资源共享。要与齐奇岭村党支部在人才和工作方法、工作机制方面加强交流,开展培训、引导创业,形成党支部相融互动、共同提高的工作格局。
(二)创新扶贫方式,扶持经济发展
把对齐奇岭村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下基层”活动的重要内容,根据自治区新的扶贫标准和新十年扶贫开发工作规划以及自治旗《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切实帮助齐奇岭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1、创新扶贫开发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为齐奇岭村和结对帮扶的8户贫困家庭广泛提供政策、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引导和帮助齐奇岭村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富民惠民工作力度。
2、发挥旗委办公室部门优势作用。办公室帮扶小组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加强沟通协调,通过带项目、带技术、带信息、带市场、助培训、帮就业、兴产业等方式,大力推进齐奇岭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切实帮助齐奇岭村村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安臵,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生活水平。
(三)察民情解民难,密切干群关系
各结对帮扶小组要帮助对口帮扶的生活困难户树立脱贫致富信心,坚持扶贫先扶智的原则,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教育引导生活困难村民,促使其思想观念进一步转变,劳动积极性进
一步提高,脱贫致富信心更加坚定。各结对帮扶小组每周至少要到村里走访一次,走访帮扶要充分展现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分析致贫原因,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有点子出点子,在生产、生活上为帮扶对象提供支持和帮助,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实现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充分发挥办公室党员干部职工视野开阔、思路宽广、信息及时的优势,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寻找脱贫门路,不断增强帮扶对象的“造血功能”。
六、组织实施
旗委办公室帮扶小组要按照“一对一”结对共建,在职职工结对帮扶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分配的结对帮扶贫困户名单,将各帮扶小组与贫困户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通过与齐奇岭村党支部共建、实地调研走访、职工入户帮扶等方式,把结对共建和定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一)工作机构
旗委办公室根据帮扶工作需要,成立鄂伦春自治旗委办公室“下基层”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四个结对帮扶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帮扶二户贫困家庭。办公室帮扶领导小组要根据齐奇岭村以及所结对帮扶的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整体谋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各结对帮扶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确定联络人员,明确目标任务,开展走访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根据报告的措施和建议,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共建帮扶工作方案,认真抓好任务落实。各结对帮扶小组组长要在下基层活动中发挥表率作用,带头走村入户,带头排查和解决基层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促进下基层活动全面深入开展。
(二)工作要求
1、强化实绩考核。建立工作情况登记制度,做到机关有民情台账、干部有民情日记、群众有干部联系卡、贫困户有职工联系卡。每月第一周周一早会对各帮扶小组工作进行一次通报,通报内容为各帮扶小组在上个月的帮扶活动中去贫困家庭次数、具体帮扶内容等,并把“下基层”为民服务情况纳入年终考核范围。
2、严肃工作纪律。旗委办公室“下基层”活动杜绝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要模范遵守各项纪律,注意言行举止,不借帮扶之名谋个人私利,不讲排场,下乡轻车简行,不给帮扶对象增加负担,在贫困户家中吃饭要交伙食费,不参加有损办公室形象的活动。
3、加强活动宣传。旗委办公室“下基层”活动领导小组要充分利用旗电视台、《鄂伦春报》等新闻媒体做好帮扶工作宣传报道,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把办公室“下基层”活动干的工作和在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出来,宣传出去,要以工作简报和信息通报等形式,及时上报“下基层”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七、下一步对齐奇岭村的帮扶工作思路
根据制约齐奇岭村建设发展的因素,旗委办公室在今后对齐奇岭村帮扶工作将有侧重的进行。
(一)保持帮扶工作的常态化,扩大化。一是发挥帮扶基金作用,继续保持对8户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户帮扶力度;同时扩大结对帮扶户数。二是在“双低”家庭、助学、推荐就业以及低保申报、医保办理等方面全面纳入帮扶。三是继续推进国家惠民政策的落实力度。四
是时时走访,及时了解帮扶村、帮扶户所想、所需,并予以解决。
(二)指导抓党建的工作。在帮扶工作中,既要扶贫,又要扶志。以全旗村居两委换届为契机,抓好新一届村干部培训,解决部分村干部思想僵化、发展意识不强等问题,帮助帮扶村建立一支在村民中有威信、在工作中有能力、在带领村民致富中有思想的村干部队伍。
(三)协调资金到位。按照思想上发动、责任上落实、政策上倾斜、资金上帮扶的思路,进一步拓宽思路、整合资源,着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切实解决好“有钱办事”的问题。在用好上级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的同时,把推进齐奇岭村道路硬化项目和道路美化项目两个“一事一议”项目建设作为帮扶工作重点,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确保两项惠民工程按期竣工投入使用。
(四)立足资源优势,加快齐奇岭村食用菌种植业的发展。针对食用菌特色产业,创造性的走“支部+大学生村官+能人大户+产业基地+合作社+市场”的路子。一是发挥食用菌种植协会引导作用,推进该村食用菌深加工产业发展,增加产业附加值。二是协调相关部门,为村民举办1-2期食用菌种植和肉羊养殖技术培训班,通过培训,掌握技术,提高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三是积极为该村食用菌产品寻找市场,解决菌农销售后顾之忧。四是指导该村打造自己的食用菌品牌,形成品牌优势。
贞元学区
开展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特殊儿童“1+1+1”“五送”
大帮扶活动实施方案
各小学:
为了贯彻落实央、省、市、县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和“改作风、提效能、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活动要求,进一步深化千名教师与千名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特殊儿童“1+1+1”结队帮扶活动及“家校携手,共育新人”大家访活动成果,更好地发挥广大教职工的模范育人作用,营造和谐健康的教育发展氛围,学区决定在全镇深入开展“1+1+1”“五送”大帮扶活动。现将活动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精神,按照“镇校参与,师生结对,关爱帮扶”的要求,结合““改作风、提效能、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活动要求和“家校携手,共育新人”大家访活动,从解决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和特殊儿童受教育过程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心灵关爱、健康成长为核心,力争使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和特殊儿童学有所教,困有所帮、爱有所依,为他们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促进镇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文明和谐贞元做出积极贡献。
二、组织机构
组长:王剑
副组长:李红兵何峰杨海宁党朵霞胡萍
成员:伊宏琳马军恒张恒春张歆
三、活动内容
全镇要在去年“1+1+1”结队帮扶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特殊儿童的基础上,按照“力所能及、尽力帮扶、关注民生、促进和谐”的原则,从解决贫困学生家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开展“五送”活动:
一是送技能。经常性的为贫苦学生家庭传送勤劳致富的信息、帮助他们购买勤劳致富书籍,组织贫困家庭家长开展劳动技术培训等活动。
二是送劳力。即在“三夏”、“三秋”等农忙时节,帮助贫困家庭进行农田耕作,收获庄稼,开展经常性的家务帮扶活动。
三是送物资。即根据农时,为贫困学生家庭送去生产生活物资,帮助贫苦家庭解决燃眉之急。
四是送产业。即帮助贫困学生家庭谋划致富产业,开展种植、养殖等切合家庭实际的脱贫扶助活动。
五是送健康。即对贫困家庭成员开展普及健康知识教育,为他们进行体检,为残疾人配送相应辅助设备等。
四、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4月11—20日,各校在去年“1+1+1”帮扶学生的基
础上,进一步摸清贫苦学生家庭情况,建立贫困家庭档案,确定包抓对象,制定“五送”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4月21日—5月10日,全镇各小学要结合本校摸底情况,集中开展形式多样化的“五送”帮扶活动,将全镇“1+1+1”帮扶活动推向高潮。
第三阶段:5月11日——20日,各校建立完善“五送”帮扶活动记载档案,上报本次“五送”帮扶活动工作总结,学区将在全镇范围内进行交流,评比。
4、帮扶措施
(1)、学习上优先辅导。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建立进步档案,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心,懂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生活上优先照顾。从生活方面对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和特殊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帮助和引导掌握力所能及的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家长放心。
(3)、生活上优先安排。坚持鼓励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和特殊儿童对参加少队、书画、演讲、问题等集体性活动,或者依据个体特点为他们专门开展一些活动,帮助引导他们在活动中获得关爱和温暖,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培养自立意识和自强能力。
(4)、物质上优先资助。要从物质上对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和特殊儿童给予全面帮扶,确保他们优先享受“蛋奶工程”、困难资助、物质帮助等助学政策,使他们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从内心深处激发学习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5)、家访上优先选择。对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和特殊儿童经常电话寻访或者家访,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思想、学习情况,指导家长科学教育孩子,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解释和宣传,赢得家长对学校的理解和支持。
(6)、产业上优先帮扶。深入帮扶对象家中,优先对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和特殊儿童家庭进行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的产业帮扶,使学生家庭早日脱贫,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
五、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学区将对各校帮扶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各校领导切实带头,扎实做好此项工作。
2、有序推进,扎实帮扶。学区将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对帮扶活动不力的学校予以通报,对活动中典型的人和事进行宣传,召开帮扶经验交流会。
3、强化考核,确保实效。各校要扎扎实实开展好此项活动,确保帮扶活动不走过场,务求实效。
武功县贞元学区
2013年4月17日
为了给全镇孤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决定在全镇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孤儿活动,通过她们对全镇孤儿加强关怀与教育,使他们感受到亲情般的温暖,促进孤儿身心健康发展。为此,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托“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以加强孤儿教育管理为重点,充分发挥博大母爱,切实为孩子解决生活贫困、亲情缺失等实际问题,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主要目标
1.“爱心妈妈”主要肩负起帮扶孤儿的责任,解决这一特殊儿童群体生活缺乏支持、心理缺乏关爱、学习缺乏帮助等问题,使他们能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生活幸福、学习进步、思想健康、人格健全,各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与管理。
2.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爱心妈妈”团队,使全镇孤儿结对率达100%,着力推动“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形成长效的帮扶机制。
三、活动形式
“爱心妈妈”与孤儿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
四、活动内容
1、“爱心妈妈”的职责
“爱心妈妈”要掌握帮扶孩子的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行为,要帮助孩子解决生活、学习、思想、身体上遇到的困难,给予他们母亲般的关爱,使他们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引导他们健康全面成长。
2、“爱心妈妈”的帮扶内容
一是开展“双互”活动,即互认互知。双方互相认识、互相了解、真情互动,为日后帮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坚持“双访”制度,即访班主任、访监护人。“爱心妈妈”要经常与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监护人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和身心健康情况。
三是坚持联络制度。“爱心妈妈”每月定期以电话、见面等形式与孩子和监护人联系,建立感情;每年的春节、六一儿童节、生日到家庭去看望孩子,让他们感受浓浓的温情与关爱;每年的暑假、寒假上门看望孩子或者将其带到自己家中小住,逐步成为孩子成长的呵护人。
此外,“爱心妈妈”可以根据实际,开展其他帮扶活动。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宣传发动。要充分认识开展“爱心妈妈”活动的现实意义,积极发动机关女同志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参与到“爱心妈妈”活动中,切实为本镇孤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2、规范管理,高效运作。“爱心妈妈”要建立各自的活动日志,准确掌握结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镇要对“爱心妈妈”的帮扶活动进行核查,评估是否产生帮扶效果;对于“爱心妈妈”中的先进典型予以表彰,对于不能认真履行职责和出现其他问题的取消“爱心妈妈”资格。
六、保障措施
为保障“爱心妈妈”帮扶活动的长效开展,可依托“爱心妈妈”基金,及时将爱心送给生活需要帮助、需要关怀的孩子。
郑州经开区王庄小学帮扶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2017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和区文明委办的部署,进一步推进我市城乡环境卫生清洁工程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根据区文明办安排,我校与经开区王庄村结成帮扶对子。
具体帮扶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提高王庄村村民文明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校的示范带动、辐射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大力提升王庄村整体文明程度,为我区文明城市创建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二、结对帮扶工作重点 1、开展清洁工程,营造优美环境。协助帮扶王庄村搞好污水、垃圾治理,完善垃圾桶、垃圾箱、垃圾池等垃圾处理设施,健全卫生保洁制度,明确职责范围和管护标准。组织群众定期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开展卫生大扫除,清洁公共设施,清除积存垃圾、清理乱贴乱画,消除脏、乱、差卫生死角。2、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素质。发挥优势,结合实际,开展政策法律、科技文化、道德规范、文明礼仪、健康卫生等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居民群众遵守公共道德,践行文明行为方式。3、开展志愿服务,引领文明风尚。组织学校干部职工志愿者队伍,对留守儿童、困难家庭、空巢老人、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等提供各类志愿者服务。4、搞好文体服务,活跃群众文化。广泛开展活动:比勤劳节俭,看家庭致富;比敬老爱幼,看婆媳和睦;比团结互助,看妯娌融洽;比卫生习惯,看家庭文明培养。建立业余文化活动队,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送图书、送文化、送文体器材进村活动,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三、有关要求 帮扶活动是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的需要,是学校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是学校精神文明创建的一项重点工作,各领导、各教师要提高对这项活动的认识,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1、统一组织,加强协调。学校要主动与王庄村进行联系,服从区文明办的统一安排,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好帮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2、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学校要根据时间要求,在摸清王庄村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帮扶工作任务,制定帮扶工作方案,明确帮扶工作责任人。学校要发挥在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认真开展帮扶工作,每年要切实办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的实事,促进王庄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3、加强管理,抓好落实。对于积极做好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部门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学校文明办要及时向市文明办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半年报送工作小结,年底报送全年工作总结。帮扶领导组名单: 组长:席国强 副组长:朱玉杰
成员:贾羊群 刘拴凤 孙楠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王庄小学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开发、利用、共享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1、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整合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2、充分发挥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学校教育的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3、通过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的互动,激活各校的内部管理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主要内容
1、城区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帮助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传授管理经验和上示范课,帮助结对帮扶学校培养骨干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开展结对学校学生间的交流与协作,城乡学校共同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活动,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实现城乡学校教育资源共享。
3、城区学校派出农村学校学科短缺的教师(特别是体、美、音学科的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农村学校派遣教师到城区学校跟班学习。
4、城区学校为农村学校开放教学设施、设备,提供教学资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适当的资金等方面的扶持。
三、结对帮扶学校
1、中学:
东山学校―安乐学校
湘乡一中―金薮中学
湘乡二中―壶天中学
湘乡三中―天门中学
湘乡四中―桂花中学
2、小学:
东方红学校―中沙公略完小
进修附小―金薮阳光希望小学
昆办中心小学―壶天日新学校
湖铁试验学校―毛田双潭学校
湘铝学校―翻江长岗完小
四、措施要求
各校要充分认识结对帮扶工作的重大意义,把结对帮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突出成效。
1、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各校按照相关要求,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进一步细化活动内容、方法、步骤、人员安排、措施要求,将工作方案送教育局备案。
2、落实奖惩措施。教育局将把活动开展情况及成效纳入校长绩效考评、教师考评和学校工作评估的重要内容,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予以告诫,直至采取相应的惩诫措施。
3、加强工作督查。教育股等股室要加强对活动开展情况的跟踪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推荐专题: 帮扶共建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