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档 > 实施方案 > 详情页

养猪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2022-12-28 08:10:11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养猪扶贫项目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养猪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篇: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按照《贵州省余庆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余庆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等总体要求,结合龙溪镇的实际,紧紧围绕“五个梳理”、“六个到村到户”、具体内容,特制定本精准扶贫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龙溪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中部,地处遵义市、黔东南州、黔南州及铜仁市四地、州、市、五县结合部,省道S305、S204线在此交汇,交通十分便利,有“经商歇旅陆路码头”之称,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商贸优势,是余庆的交通要镇、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和产业大镇。东北与石阡县河坝乡交界,北我县大乌江镇接壤,西与我县构皮滩镇相邻,南与黄平县纸房乡相接,西南与瓮安县草塘镇相邻,东南与我县小腮镇相邻,平均海拔850米。全镇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21个村民组。国土面积151.7平方公里,城镇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3.6万人,其中集镇居住人口1.1万人,城镇化率30.6%,农民人均纯收入6633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258.62万元,经济发展呈现强劲势头。有一类贫困村1个、三类贫困村1个。国土面积 151.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71820万亩,荒山5200亩。20xx年,人均纯收入2124元。龙溪镇距县城24公里,省道S305、S204 线在此交汇,交通十分便利,有“经商歇旅陆路码头”之称,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商贸优势,是余庆的交通要镇、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和产业大镇。目前,商贸经济十分活跃,全镇个体工商户达1100余户;工业经济发展强劲,如今龙溪牛肉干加工厂、信邦药业等20余户企业落户龙溪,工业园区建设面积10 平方公里,7家规模企业已建成投产,年产值达1.2亿元;产业经济已具规模,多年来,以粮油、烤烟、畜牧业为基础的经济得到稳步发展,以中药材、经果林、苦丁茶为特色的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建成茶叶基地3000余亩、茶叶生产加工厂房1家;发展核桃1500亩;发展板栗20xx亩;常年烤烟种植面积 520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5000亩,果园面积5820亩,养殖大户949户。主要集中分布在红军村、小河村、苏羊村和芝州村。常规种植水稻面积 16000亩,其中优质稻13400亩,玉米面积13000亩。

二、贫困村致贫原因分析

1、平场村。一是资金紧缺,种植技术缺乏,土地贫瘠,产出不高,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二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交通不便,通讯网络覆盖率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是外出务工人员多,生产力水平落后。

2、小河村。一是贫困人口分布广,交通不便,居住条件边远,有的地方人畜饮水困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资金紧缺,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土地贫瘠,产出不高,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三是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返贫现象突出。

二、帮扶计划

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到村到户”、总要求,通过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致贫原因分析,结合听取驻村工作组、村“两委”汇报、召开党支部会议与村民大会、逐户走访村民了解的情况,为尽快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致富需求,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1、平场村。一是加大政策宣传技能培训。通过召开群众会,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同时结合平场村的规划,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给群众灌输先进、科学的理念,分析致贫原因,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加农业产出,促进农民增收;拿出切实可行的扶贫规划,让群众看到脱贫的希望,对脱贫充满信心。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广大种植户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计划硬化建成23公里的通村水泥路,计划硬化上厂、下厂、吞口洞、台子田、六头山等8个村民组通组水泥路;完成狗槽湾、王木沟、牛角田、天堂四个小山塘整治工程和狗槽湾提灌站、上水堰提灌站建设,争取通过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安置台子田、六头山、上寨、大木岩、大堰沟和上下厂等村民组生产生活条件较为恶劣农户50余户农户;计划建设蓄水池15口,解决果园灌溉;建设10公里果园便道,解决水果运输难的问题,建一个水果加工厂。三是产业发展。针对该村群众缺乏资金和技术,结合土质和海拨等条件,计划在地势平坦的坝区建成水稻规范种植示范基地一个;在上寨与平寨相接的地方建优质桃示范基地一个,在上寨建土鸡养殖基地一个,在青杠园、瓮岩坪建烤烟生产示范基地一个,在瓮岩坪建核桃、梨、桃建综合水果基地一个,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推动整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整村经济发展。

2、小河村。一是产业发展。针对该村群众缺乏资金和技术,结合土质和海拨等条件,计划在马中岭、马郎河种植优质桃800亩;计划在跃进、团山种植茶叶 600亩;在团山组建成大棚蔬菜基地100亩;在小河中坝建板栗基地一个200亩;二是技能培训。针对各村留守人员种植技术短缺科学先进的种植技术问题,计划每年举办精品水果、蔬菜、茶叶种植等培训班4期,每年培训600余人次,吸引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回乡创业,让闲置劳动力就地就近务工。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建1个茶叶加工厂;计划硬化通村水泥路10公里;道路围绕产业建设,计划建设蓄水池10口,解决果园灌溉;建设10公里果园便道,解决水果运输难的问题,为切实解决广大种植户运输困难,硬化子曹沟、学堂坳、大坡、大坪、上游、中坝、上关、下关、丰岩坪、熬凤山、赵家土、干田坳、平武等村民组通组水泥路,解决涉及13个组老百姓出行问题;河道治理5公里;恢复被大水冲毁农田1500亩;在人畜饮水困难的上关、下关、干田坳、丰岩坪、大坪、学堂熬等村民组修建蓄水池10口,解决村民人畜饮水困难。

另外,在全镇建设一个中心水果冷藏库,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

三、组织保障

为加强对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党委书记申杨任组长、镇党委领导班子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及各村支书、村主任为成员的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服务中心,田洪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田维成、冉茂琴同志负责日常工作。明确各部负责人、扶贫办负责人、驻村工作组全体成员具体落实,确保推进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有序开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镇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和督促验收等工作,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见成效。

(二)强化资金保障。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到户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为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推进有力。

(三)加强督促检查。班子成员、各村、各工作部门要加强协调,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制定落实方案,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龙溪镇精准扶贫领导小组报告工作实施进度,经镇领导小组汇总后向县委、县政府、县扶贫办报告工作推进情况。对在此次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第二篇:生猪养殖技术指导实施方案

生猪养殖技术指导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强我区畜牧业科技推广工作,提升农民养殖水平,全面推进科技进村入户,保障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结合我区发展生猪产业项目,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1、按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要求,每个技术指导员负责培育10户生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10户养殖户产业发展与产业增收。

2、示范推广生猪主导品种:长白猪、约克猪、杜洛克猪;主推技术: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猪人工授精、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治,以及地方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

3、全面开展生猪科技入户工作,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群众满意度达100%,生猪存栏率及出栏率分别提高20%。

二、实施内容

1、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三农”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推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的猪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工作。

2、组织开展科技示范户、农民养猪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工作,推广普及科学养猪技术:(1)、推广猪优良主导品种,利用猪人工授精技术进行杂交改良,公猪良种化、母猪本地化、仔猪杂交化;(2)、推广饲喂猪全价配合饲料,降低生产成本,缩短育肥期,提高养殖效益;(3)、推广猪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按照免疫程序与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猪瘟、猪蓝耳病、、口蹄疫、猪肺疫防治,消毒灭源及定期驱虫等工作,减少猪疫病死亡;(4)、推广适度规模养殖和规范化、标准化饲养技术,“全出全进”,加强猪的饲养管理,改善猪的饲养环境,抓好基地养猪示范村、户建设。通过采取“种、料、防、管、训”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不断提高农户生猪产品质量和养殖技术水平。

3、搞好畜牧生产调查,分户制定示范户技术指导方案,搞好示范户所在村组的农民科技培训和指导工作,定期向上级业务部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报送和发布农事信息,完成有关调查统计。

4、建立技术指导档案,做好《技术指导员手册》记录,指导示范户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

5、推进畜牧技术服务信息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书刊等现代服务手段的作用,加强信息勾通,并通过现场培训、指导或电话咨询及时答复责任区农户提出的各类养殖技术问题,大力推行便民服务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履行技术指导员职责,通过畜牧科技培育养殖示范户,发挥养殖示范的示范带动作用,从而促进我区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篇:优质生猪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优质生猪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和承担单位

1、项目名称:苍溪县2008年产业化扶贫优质生猪养殖项目

2、项目主管单位:苍溪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3、责任单位及负责人:苍溪县畜牧食品局 杨厚春(局长)

4、建设地点:东青镇东高村、白鹤乡新店村。

(二)项目建设目标

该项目以东青镇东高村、白鹤乡新店村为重点,选择项目农户200户(东高村120户、新店村80户),其中建卡贫困户98户(东高村62户、新店村36户)。项目建成后,达到以下目标:

1、生产目标:培育年饲养良种母猪2头,年生产优质三杂肉猪35头的适度规模养猪大户200户,达到项目农户年新增出栏优质肉猪6963头,实现养猪总收入904.3万元,项目农户年实现养猪总收入4.52万元,户均实现养猪纯收入1.47万元,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

2、扶贫目标:项目实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项目实施,项目村年新增出栏优质肉猪6963头,项目农户年实现养猪纯收入1.47万元,辐射带动项目村附近300户农户发展养猪生产,实现2000人贫困农民稳定脱贫致富。

3、项目目标:该项目由所在村成立猪业合作社,项目当年启动农户200户作为会员农户,项目投放的优质母猪400头作为合作社的滚动发展资本,在每头母猪投产后,项目农户按1头母猪向合作社一次性交售1头优质商品仔猪,由合作社按市价出售后再次购买优质母猪向村内其他农户滚动投放,项目建成后的三年内可由最初的项目农户200户,滚动扩大到330户以上,从而实现扶贫资金的最大使用化。

4、社会目标: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养猪成本,进一步提高生猪养殖技术水平,促进生猪产业发展,满足消费者对无公害优质肉猪的需求,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生态目标:通过配套建设沼气池,大力推广粪便干湿分离和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利用沼液灌溉紫花苜蓿、菊苣、籽粒苋等优质牧草,既改善了生态环境,提供更多更优质的青绿饲料,又培肥了地力,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建设内容及规模

规划建设示范农户200户,户平建设规模为:(1)改(扩)建标准化猪舍30m2。(2)引进杂交良种母猪2头,采取自繁自养的模式,年出栏优质三元杂交肉猪30头以上。(3)对项目村农民开展养猪技术培训4期以上,培训农民1000人次,印发现代养猪技术资料400册。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使用计划

该项目总投资122万元,申请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50万元,其中东青镇东高村投入项目资金30万元,白鹤乡新店村投入项目资金20万元,项目户户均投入项目资金2500元。产业化扶贫资金具体用于:良种母猪引进补助24万元,圈舍改(扩)建补助26万元。

(五)项目效益

项目建成后,项目村达到年新增出栏优质肉猪6963头,实现养猪收入904.3万元,户均实现养猪纯收入1.47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可新增3500元以上;提高生猪养殖技术水平,促进生猪产业发展,满足消费者对无公害优质肉猪的需求,并带动其他贫困户脱贫致富。

二、项目实施地点基本情况

(一)项目区概况。苍溪县位于四川省北部、秦巴山南麓,东距历史文化名城阆中21千米、南与南江县相邻、西距广元112千米、北接旺苍与巴中,全县辖39个乡镇、717个行政村,幅员面积2330平方千米,总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62.25万人。2007年末,全县有绝对贫困人口17624人,低收入人口52873人,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2744元,比上年增加558元,增长25.53%。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生猪是全县农村经济骨干支柱产业之一,年出栏生猪150万头左右,瘦肉型生猪普及面98%以上,其中DLY普及面45%以上。2003年被四川省认定为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2004年获得农业部无公害肉猪产品认证,2005年取得进京入沪资格,2006年取得四川省猪肉及其制品出口日本等东南亚市场认证,2007年通过了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验收,生猪品质总体水平居全市第一、列全省前茅。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把培育生猪生态养殖小区作为发展和壮大生猪产业的主要抓手,结合生猪产业“十一五”规划,计划用2至3年时间,建成生猪生态养殖小区150个,到2007年底已初步建成80个,其中发展生猪现代养殖园区6个。累计培育规模养殖户3580户,其中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场达182个,小区及规模养殖户出栏生猪占全县生猪总出栏的46%以上。

(二)项目建设地点概况。项目区东青镇东高村、白鹤乡新店村是全县《十年》规划的重点扶贫新村。项目村农民有传统的养猪习惯,由于没有找到好的经营模式,农户养猪规模小而分散,养殖条件简陋,基础设施差,科技含量低,不能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和无公害生猪生产的需求,使农户经营一直停留在小农经济阶段,无法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为改变自己落后的生产、生活面貌,广大农民迫切需要通过项目扶持,依靠养猪的优势脱贫致富。

1、东青镇东高村:位于苍溪县南面,幅员面积7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215户,850人,其中劳动力220个常年外出务工人员300人次。拥有耕地1390亩(其中田896亩,地340亩),林地3500亩,森林覆盖率达80%,属深丘地带,平均海拔600米,最高810米,最低400米。2007年人均占有粮食550千克,人均纯收入1850元。

2、白鹤乡新店村:全村现有330户,1166人,其中建卡贫困户36户,130人(低收入32户,117人;绝对贫困户4户,13人)。幅员面积8.5平方公里,其中劳动力295,拥有耕地1568亩(其中田1300亩,地268亩),林地4800亩,森林覆盖率达80%,属深丘地带,平均海拔836米,最高1150米,最低520米。2007年人均占有粮食500千克,人均纯收入2010元。

三、项目建设原则、规模和目标

(一)项目建设原则

1、将项目开发同农村居民的脱贫致富有机结合;

2、通过对产业链的前后向延伸,有效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3、产品开发力争适应我国居民食物消费需求变化趋势,积极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4、坚持开发绿色食品,以满足我国居民健康需求;

5、原料生产和产品加工过程中,遵循可持续清洁生产标准,注重技术的改进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二)项目建设规模和目标

本项目扶持发展优质肉猪养殖村2个,共200户。项目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集中成片、规模开发的原则,培育年饲养良种母猪2头,年生产优质三杂肉猪35头的适度规模养猪大户,辐射带动项目村近300户农户发展养猪生产。走“公司+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生猪专业合作社与鸿宇食品公司签订生猪购销协议,对项目农户实行统一物资供应、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组织销售的“四统一”服务,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养猪成本,进而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通过项目实施,项目村年新增出栏优质肉猪6963头以上,实现养猪收入904.3万元,项目农户年实现养猪纯收入1.47万元。

四、项目实施方案设计

(一)项目建设地点

该项目拟在东青镇东高村、白鹤乡新店村选择项目农户200户,其中东高村120户、新店村80户,集中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兴建生猪养殖小区,并辐射带动项目村周边农户300户以上发展生猪养殖业。

(二)项目户确定的条件

1、项目户的确定必须是全县《十年》规划的重点扶贫新村。

2、项目户自身有参加项目的积极性和实施项目的必要条件,自愿申请参加项目,并保证按要求搞好项目实施。

3、项目户是已在项目村公示无异议。

(三)项目农户典型设计

项目农户户均购良种母猪2头,新建或改造标准化圈舍30m2,按统一的三元杂交或内四元杂交生猪生产模式进行自繁自养。

项目建成后,项目农户年出栏优质肉猪35头以上,比建设前增加20头以上,农户生猪三元杂交率达100%。项目户均实现养猪纯收入1.47万元,新增纯收入8000元以上。

(四)项目土建工程重点及技术要求

按照项目设计要求,对生猪圈舍进行有计划的改造,改造的重点为:母猪饲养圈、饮水系统、粪污处理系统(含排粪沟、沼气池等)。建设要求主要为:

1、门窗:门朝外开,设在猪舍两端;长猪舍两侧纵墙上各开1扇,高2.0—2.4米,宽1.2—1.5米,门外设消毒池。窗的有效面积应占舍内地面面积20%,一般高1.6—1.8米,宽1.5—1.8米,窗下缘离地1.0—1.2米,每隔3.6米开1扇,一般使用优质塑料及木材制作。

2、屋顶及顶棚:屋顶材料要求耐用、防水、防火,选用小青瓦、石棉瓦、玻纤瓦等;顶棚选择PVC板、层板、竹板等材料吊顶。

3、饲槽:骑墙式饲槽,内上口净宽12-16厘米,槽底净宽8--10厘米,呈“上宽下窄”的瓦片形,槽底离地6-8厘米,槽上口离地20-25厘米,进料口净宽12-15厘米,进料口离地40-50厘米。

4、地漏:地漏长80厘米,宽45厘米,漏缝宽2.5-3.0厘米,漏缝上窄下宽,平整光滑;安装时应防止与地面粘结,以便于开启清洗地漏下的积粪沟。地漏下的积粪沟通往舍外的沟口处做防风闸门,防止舍外向内倒灌风。

5、地窗:设置于种猪或肥猪圈后墙正中离地10-15厘米处,规格为宽50厘米,高35厘米的“百叶窗”形。

6、母猪舍:设计为分开放式或半开放式,运动场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若采用整体式全栋圈舍分布,可不设计运动场。母猪舍重点是配套完善仔猪保育设施,在原圈舍内靠走道一侧用砖砌成,面积约为0.8-1m2,距走道侧高度为65-70cm,上面铺盖板,盖板顶悬挂红外线灯,里面安装仔猪电热保育板。

7、粪尿沟:通设于猪舍后墙外侧,上宽50厘米,下宽30厘米,呈“U”形,纵向坡度3-5度,做成暗沟,上面盖板,便于清理,做到“雨污分离”,每一个圈栏的出粪口设置沉淀池。严禁将粪尿沟串联设置于舍内,有利消除循环交叉感染隐患。

(五)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修建(改建)生猪圈舍6000m2,户均30m2。

2、引进LY、YL或LYB、YLB母猪400头,户均2头,头平体重在25kg以上。

3、开展技术培训4期,发放技术资料400册。

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期为1年,2008年至2009年。

(二)项目实施进度

1、第1月至第2月,编制项目方案,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查;

2、第3月至第4月,项目前期摸底和项目户规划:重点是对经公示无异议后确定的项目农户,进行生产性基础设施的摸底调查,本着因地制宜,缺啥补啥的原则,合理确定每户应完成的工程量和需要购置的设施设备;

3、第5月至第7月,圈舍改造和技术培训:针对各户的实际情况进行圈舍基础性改造,重点是完善母猪饲养圈、仔猪保育基础设施、饮水系统、粪污处理系统,有针对性地搞好粪污处理设施的利用、母猪引进前的准备等技术培训;

4、第8月至第9月,仔猪保育设备购买、引种:采购项目建设所需要的设施设备,搞好优质种母猪引种场的选择,预选好种母猪并作好相关疫苗的免疫注射和抗体水平检测,按引种规程引进种母猪。

5、第10月至第11月,饲养管理、技术服务:搞好母猪引进后的跟踪技术服务和相关饲养管理技术培训;

6、第12月,项目自查,申请上级验收。

项目建设进度图

进度

项目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编写、申报材料

宣传发动、农户规划

圈舍改造

引种、设备购买

技术服务

总结验收

六、项目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

(一)项目总投入概算

经概算,该项目总投资122万元(详细投资见附件1):

1、圈舍改造72万元:户均30m2,共6000m2,120元/m2。

2、良种母猪引进资金48万元:户均引进LY、YL或LYB、YLB良种母猪2头,合计400头,1200元/头。

3、技术支撑费用2万元:开展技术培训4期,发放技术资料400册。

(二)资金筹措方式

项目总投资122万元,其中农民自筹资金70万元,地方配套2万元,拟申请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50万元,其中浙水乡红旗村投入项目资金30万元,元坝镇石垭村投入项目资金20万元。产业化扶贫资金用于以下两个面:

1、良种母猪引进补助资金24万元:每头补助600元,户均补助1200元。

2、圈舍改(扩)建补助26万元:户均补助1300元。

项目投资明细表

资金来源

实施地点 户数 总投资 扶贫资金 地方配套 自筹

合 计 200 122 50 2 70

东青镇东高村 120 73 30 1 42

白鹤乡新店村 80 49 20 1 28

七、项目主要技术方案

(一)主要生产工艺

14+28+7天

79+7天

7+35+7天

35+7天

115+7天

(二)主要技术方案

1、推广以内四元(DLYB)和外三元(DLY)为主的经济杂交组合技术,实现品种选择标准化。其组合模式为“杜约长本”、“杜长约”杂交模式两种。

2、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实现生猪繁殖标准化。规范人工授精技术规程,实行生猪的人工授精操作标准化。

3、推广仔猪早期补料、补铁、补硒和早期断奶技术,实现仔猪保育标准化。根据初生仔猪生理特点及时喂给初乳、合理寄养、断尾剪齿、增温保暖、肌注铁、钴、硒、VE等制剂及及时开食补饲。在保证营养及猪仔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尽量提早断奶。

4、推广种母猪全价营养和阶段营养技术,实现良种母猪饲养管理标准化。饲养上采用全价营养和阶段营养的饲养体制,根据母猪不同生理阶段(空怀、妊娠、哺乳等阶段)喂给不同的饲料量,促进母猪按时发情、排卵及配种。

5、推广标准化生猪肥育技术,实现肉猪生产标准化。根据生猪生长发育规律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在体重达90—110kg时出栏上市。

6、推广无公害配合饲料和青绿饲料四季轮供技术,实现饲料、兽药等投入标准化。以饲喂配(混)合饲料为主,适当搭配优质人工青绿饲草。严格控制违禁药品的使用,规范用药记录。广泛推广牧草新技术,合理选择牧草品种,达到牧草品种多样、品质优良、均衡轮供。

7、推广生猪程序化免疫和重大疫病监测技术,实现疫病防制标准化。对猪瘟、猪口蹄疫等重大疫病实施强制计划免疫,实行强制免疫标志认证管理。对强制免疫病种以外的传染病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免疫程序并严格组织实施。对引入的LY、YL二杂母猪要重点对繁殖障碍性疾病按免疫程序接种。同时,根据免疫接种时期,定期采集血样,集中监测猪只免疫效价。

8、推广无公害圈舍和适度规模场建修技术,实现环境治理和饮水标准化。合理的猪舍应该是冬暖、夏凉、通风、向阳、空气新鲜。猪舍应注意保温、防滑、清洁、干燥及粪尿沼气无害化处理。

八、项目预期效益

(一)经济效益

1、计算依据:母猪年产仔窝2.2窝,受孕率85%,胎产仔猪10头,仔猪成活率95%,育成率98%。正常生产年份能繁母猪年饲料消耗成本2500元/头,后备母猪年消耗饲料成本1200元/头;培育仔猪至25kg时饲料消耗成本80元/头。

2、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400头能繁母猪年可产优质三杂仔猪6963头,生猪平均体重按100公斤,精边肉屠宰率62%,精边肉单价按保低价22000元/吨计,可实现销售总收入904.3万元。项目农户户均实现养猪收入4.52万元,年运行成本费用609.69万元,年平均利润294.61万元(见附件2)。通过自繁自养,每头商品肥猪可获利润423.1元,项目户户均实现养猪纯收入1.47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二)扶贫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户年人均纯收入可达3500元以上,项目辐射带动300户,按每户年出栏优质肉猪20头,每户年增收8000元以上,因此,项目能稳定脱贫达2000人以上。

(三)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建成可推进全县生猪规模化生产进程,带动周边全县生猪产业的发展,促进生猪产业化经营,增加市场上高档、优质猪肉供给,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生态效益

通过配套建设沼气池,推广粪便干湿分离和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利用还田灌溉,改善了生态环境,培肥了地力,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符合生态经济学原理。

九、项目组织管理

(一)组织措施

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的领导和整体运作安排。

2、成立项目技术组。负责项目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项目建设中各环节的技术指导、解决技术难题、数据的收集整理、上报、编写总结、验收报告等。

(二)管理措施

1、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川财农〔2006〕20号文件精神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设立专账,建立专户,专款专用,实行封闭运行。

对农户补助的以农民签字(章)、乡镇审查加盖公章的表册按程序入账。对在农户家购种不能取得正规票据的,由售种农户在统一格式的表册上签收,并由项目技术组验收合格(签字)后连同农户领条一并按程序报账。其余项目支出一律按国家规定的正规票据按程序入账。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果。

项目资金必须坚持到村到户,同时,项目大额资金开支必须按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转账,严格控制项目中的现金支付。

2、搞好项目协调。搞好项目协调,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实行扶贫、财政、畜牧三家对项目既分工负责,又协调配合与监督的管理机制。县财政局负责整个项目资金的到位落实,设立专户,建立专账,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确保如期实施;县扶贫办全面负责项目的管理,协助镇乡、村落实贫困农户对象,协助畜牧部门做好该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县畜牧食品局全面负责引种、圈舍建造,技术培训指导,防疫治病等服务工作;镇、村社负责协助配合县畜牧局、财政局、扶贫办,落实好贫困农户对象,做好农户建档立卡工作,建立项目农户卡,保证农户卡完整记录农户生产生活和经济现状、规划建设内容、农户资金使用、物资领用情况、农户项目执行及效益情况等,组织协调贫困农户规划落实好建造圈舍场地,检查、督促、落实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以达到项目的顺利实施,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确保扶持的贫困示范农户和辐射农户脱贫致富,切实发挥畜牧扶贫的作用。

3、建立项目公示制。在项目村所在地制作项目公示牌,将项目建设内容公布于众,实行阳光操作。并在每个农户门前制作1个标示牌,将项目建设内容列入标示牌,做到目标任务明确。同时,搞好技术资料的上墙宣传。切实做好项目贫困农户建卡工作,做到每户一卡,清楚记录农户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物资领用情况,项目执行情况及效益情况。

4、建立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为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项目建设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做到责任明确,任务到村到组、到户。同时,全面落实工程项目建设质量责任制和工程终身责任制,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确保项目建设任务完成。

(三)项目整合措施

整合新村建设、农能沼气、农村交通、文化卫生等项目资金对项目村实行全方位建设,并着重突出对贫困农户的项目覆盖和投入,弥补产业化扶贫资金不足和覆盖面小的缺点。新村建设资金重点用于弥补项目农户圈舍改(扩)建资金不足的补充,农能沼气项目资金重点用于项目农户粪污处理设施的补助,农村交通项目资金重点用于改善项目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卫生项目资金重点用于改善项目村文化卫生教育事业。

(四)滚动发展措施与产业化运作措施

1、运行机制:由养殖基地所在的养殖户自行自愿组建猪业合作社,再由猪业合作社作为广大养殖户的利益代表,以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与种猪企业、饲料销售企业、加工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整合和借助市场调控、信息通达、资金实力的优势,共同做大做强生猪产业。种猪繁育企业通过合作社对会员农户实行优质低价供应良种母猪,饲料销售企业实行厂户对接优惠销售或赊销给养殖户,加工企业对会员农户实行“三优先”(优先收购、优先宰杀、优先付款)和优质优价收购生猪,并按2元/头付给合作社技术服务费,合作社对会员农户实行“六统一”服务(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养殖品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疾病防治、统一污染治理、统一产品销售),从而实现了龙头企业参与基地建设,种猪场、饲料厂、加工厂、合作社四方共推生猪产业发展。

2、“民企共建”的主要内容。会员农户通过“民企共建”机制,可以享受购买种猪低于市场价50元/头,享受饲料直销供应带来的低于市场价200-300元/吨或赊销饲料,享受肉类加工企业保护性收购价格和高于同期收购执行价0.2-0.4元/公斤,享受合作社直销生猪减少中间环节利润30-50元,通过这几个环节的增值,养殖户每出栏1头生猪在原来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净增利润80-100元,达到生猪养殖的最低利润点,最大限度保护了养殖户的利益。

3、“民企共建”的作用。通过推行“民企共建”,可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合作社壮大的“四方共赢”。龙头企业有了优质的原料保障,增加了生猪屠宰量和企业的产值;种猪场和饲料企业拓展了销售市场;通过企业按产值产量兑现的经费,专业合作社工作经费有了保障,解决了服务能力问题。通过“民企共建”模式,建立了企业建基地促发展的有效机制,企业和养殖户有了紧密的利益连结,减少了流通环节,可使基地农户生猪养殖效益得到有效提高。

4、滚动机制:在母猪投产后,项目农户按1头母猪按合同向合作社一次性交售1头优质商品仔猪,由合作社按市价出售并再次购买优质母猪向村内其他农户滚动投放,按目前商品仔猪市价计算,2头商品仔猪可购买1头优质母猪,项目投产后的第二年可实现当年会员农户向合作社交售合格商品仔猪400头,可购买优质母猪200头(1200元/头),可新发展农户100户(户均饲养优质母猪2头)。项目建设第三年,可再次滚动发展农户33户,项目建成后的三年内可由最初的项目农户200户,扩大到330户以上,从而实现扶贫资金的最大使用化。

(五)政策措施

一是项目农户修建或改建圈舍占用土地,按项目规划由国土部门优先审批;所需木材由林业部门优先安排计划,费用按最低标准收取。二是对农户发展项目自有资金不足的,可争取信用社优先发放小额信贷资金。三是把项目建设情况纳入对党政干部和技术人员的专项考核,严格斗硬奖惩。四是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需的沼气池修建,与农村能源沼气建设项目进行配套。五是对严格按项目技术要求,实施进度快、效果好的项目农户进行奖励。六是对本项目规划外辐射的农户,由县政府在其他资金中给予补助。

第四篇:扶贫养羊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河北省贫困户入股分红资金风险防控指导意见》(冀扶办联[2018])13号)、《唐山市产业扶贫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实行)》(唐扶贫脱办)[2018]12号文件精神,为发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助力扶贫事业,尽到农业企业的社会责任,使贫困户尽快摆脱贫困,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特订本实施方案。

一、 合作经营市场主体的确定

丰润区扶贫办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企业资质进行审核,确定唐山市龙运牧业有限公司作为产业扶贫合作经营市场主体。唐山市龙运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是丰润区现代产业园区,占地面积750亩,是以养殖、种植与牲畜交易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现有资产1.5亿元。目前主要以养猪、养羊和种植籽粒苋为主。生猪产量为10000头。2017年龙运牧业被评为唐山市农业龙头企业,并已被推荐为省级龙头企业。

二、 项目概况

养殖业生产项目参与贫困户共356户,每户扶贫资金10000元,共计产业扶贫资金356万元。全部资金用于唐山市龙运牧业有限公司养殖项目。养猪、养羊是龙运牧业的主要产业,生猪出栏量是3.5万头,销售收入2亿。项目可安排劳动力就业100余人。

三、 资金使用安排

产业扶贫资金全部用于养猪、养羊项目生产专项购买猪苗、羊崽等成本支出,保证专款专用。在使用过程中,重点抓好六点:

1. 成立扶贫资金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区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财政、扶贫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组长,各乡镇、财政局、扶贫办、金融办、审计局、农业局、工商局、税务局、邮政储蓄银行、信用联社、农行等部门负责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担任,具体负责资金的监管与使用,确保高效、平稳、安全。

2. 扶贫资金用于养猪、养羊生产项目,专项用于购买猪苗、羊崽等成本开支,保证专款专用。不得用于下列各项支出: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弥补企业亏损,修建改造职工宿舍;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企业担保金;其他不符合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支出。

3. 项目主动接受有关部门监督,每月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项目进展情况,每季度分别向区扶贫资金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乡镇扶贫资金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项目生产经营和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资金安全。

4. 严格产业扶贫资金管理,实行专户、专账、专人管理,形成分配、监督与核算相分离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专户管理档案制度,实行动态管理。

5. 严格拨款,会计核算,会计档案管理等制度。资金收付相关票据和凭证专人负责保管,建立严格的领导和核销制度,认真履行资金收付程序,制定资金运行内控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6. 在运行过程中,如公司由于不可抗力原因导致解体。公司承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清算,优先保证贫困户收益分成不受损失。

四、 协议签订

1、 项目由区农业农村局、唐山市龙运牧业有限公司、贫困户签订三方协议,签订协议期限为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31日。

2、 协议履行期间,任何一方不得中途终止协议,协议期满后,由相关方依据有关政策进行处置。

3、 协议需报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同意后,由相关签证人盖章、签字,方能生效。

五、 收益分配

1、 丰润区合作经营项目产业扶贫资金采取保底加收益逐年递增的分配方式,协议签订当年,收益分成11%;第二年收益分成12%。

2、 项目每月28日前支付贫困户当月收益。

第五篇:生猪标准化养殖实施方案

丰都县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改扩建项目

向利民生猪养殖场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改扩建项目

(二)建设性质:改扩建

(三)项目承担单位:向利民生猪养殖场

(四)建设地点:丰都县虎威镇大池村

(五)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按标准化改(扩)建圈200平方米。防疫设施:修建治疗室10平方米,修建隔离圈舍50平方米,新建消毒池20立方米。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新建沼气池2口,50立方米/口,计100立方米;新建净化池1口,计100立方米。

(六)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27.5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25万元,占总投资的90.9%;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5万元,占总投资的9.1%。

(七)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7.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5万元,自筹2.5万元。

(八)建设年限:6个月,即2008年1-6月。

(九)技术支撑单位简介

丰都县畜牧技术推广站是经丰都县事业登记管理局登记的全民事业单位(事证第***9),现有职工25人。其中

畜牧技术人员21人,高级畜牧师2人,中级畜牧师9人,初级以下9人,会计师1人。单位的宗旨和业务范围是指导畜牧新技术推广和提高畜牧经济效益。实施畜牧业结构调整、推广普及适用新技术,开发、保护畜牧业资源,开展品种改良和监测品种质量,提供项目配套物品供给。

丰都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在畜牧业结构调整中,先后承担实施了国家科技部“草业和草食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两课题项目,即“肉牛、肉羊养殖与草地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和“三峡库区肉牛基地建设及产品加工技术开发研究”项目,科技部、财政部“肉牛养殖科技扶贫”项目,农业部“丰都县三坝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项目,以及重庆市百万头(只)草食牲畜产业化项目等,以上项目都顺利通过国家级和市级项目验收,获得一致好评,草食牲畜的肉牛产业项目并得到市科委的肯定,并加以项目延伸续建。在生猪方面实施了优质瘦肉型猪基地建设项目、生猪三元杂交示范推广项目、生猪良繁体系建设项目、重庆市外种猪杂交制种场二级扩繁场建设,正在实施的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生猪)项目也得到滚动续建,都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项目实施依据

在经历了2006年上半年大幅下跌的走势之后,国内生猪及猪肉产品价格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持续走高。2007年以来,猪类产品价格依旧持续上扬,目前已达到10年来的历史新高。

生猪价格在幅度上涨主要几个因素为:居民食肉信心恢复较快,但生猪补栏不及时;饲粮价涨导致生猪养殖成本上涨;市场消费需求增长的拉动;国际粮价大涨,引发新一轮涨势。为此,引起中、市、县的高度重视。本项目的申请是依据国发办农经

[2007]1939号文件精神,结合重庆市改改委市农业局《关于申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渝发改农

[2007]858号),组织编制的《丰都县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市农业局后,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农业局重庆市发展委渝发改农[2007]1034号文件和渝发改投[2007]1382号(《关于下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2007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的批复,严格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部《关于加强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和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加强管理,并确定为该养殖场为项目建设场。该项目得到了国家及市县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经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重庆市农业局立项在丰都县8个养殖场实施,刘自平生猪养殖场属于8个养殖场之一。

三、项目实施地点、内容及规模

(一)实施地点

丰都县虎威镇大池村。

(二)实施内容及规模

1、改(扩)建圈200平方米;

2、修建治疗室10平方米;

3、修建隔离圈舍50平方米;

4、新建消毒池20平方米;

5、新建沼气池2口,50立方米/口,计100立方米;

6、新建净化池1口,计100立方米;

四、资金概算及资金筹措

(一)工程建设费: 25万元。

(二)其它费用:按工程建设费用的1%计2.5万元。

(三)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27.5万元,其中国家产业补贴资金25万元,业主自筹2.5万元。

五、进度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2008年1月,制订实施方案。

(二)项目实施阶段:2008年2-5月,具体实施项目建设内容

(三)竣工验收阶段:2008年6月,完成项目总结并接收验收。

六、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一)服从领导小组的绝对领导,在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项目工作。

(二)以县畜牧技术推广站为技术依托单位,在项目技术组的技术指导下,按照生猪生产的相关技术要求实施项目。

(三)聘请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具有中级执业资格证书的畜牧技术员或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本场为技术顾问和技术指导。

(四)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实行报账制,不挪用补贴资金。

(五)按项目进度实施。

(六)做好项目的收集、整理、归档,以及有关文件、信息和材料的起草、打印和报送工作。负责项目的检查验收、竣工审计等有关工作。

(七)成立项目实施小组

为了使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计划目标,建立健全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对项目的组织和领导是十分重要的。在项目建设期间,拟成立项目建设实施小组:丰都县畜牧技术推广站业务骨干组成技术组,负责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工程进度、作业设计,并组织技术培训及现场施工指导等。技术组主要负责项目的论证,制定实施方案,试验示范,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数据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技术工作总结。

七、项目管理

该项目由丰都县畜牧技术推广站承担实施,严格执行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重庆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实施方案)的批复精神(渝发改农

[2007]1034号),完成项目建设内容,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凡实施项目的生猪养殖场,实施前须经项目技术人员现场规划后,再制定实施方案交项目领导小组审定后实施。该项目聘请丰都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尹正纯挂牌指导,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执行。

八、资金管理

项目资金按照“丰都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分配经费组织实施,由项目领导小组监督实施管理,遵照“专款专用、厉行节约”的原则,建立专用帐户,各场独立核算,按实施进度审核报帐。项目实施时首付50%,项目主体工程完成经领导小组验收后支付30%,项目最终验收合格后再支付20%。

报帐程序:由项目实施业主按建设内容和进度实际发生的费用提供票据,项目技术人员签字后,交畜牧兽医局和财政局审核后方可报销。

报帐原则:中央补助经费必须全额用于项目建设,非项目直接开支的费用一律不准在中央补助经费中列支,如技术咨询费、审计费等,可在各项目养殖场自筹10%的经费中列支,建设管理人员所发生的费用,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采取差旅费、电话费包干补助,交通费实报实销,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九、日常管理

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内容包括:

1、在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该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加强对技术人员管理与各个养殖场的指导,协调各方关系;

2、负责做好项目的检查验收、竣工审计等有关工作;

3、负责项目建设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以及有关文件、信息和材料的起草、打印和报送工作。

第六篇:扶贫养羊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2016年合浦县公馆镇扫管村委养羊项目

(二)项目地点与规模:项目基地在合浦县公馆镇扫管村委养种羊600头。

(三)项目主管单位:合浦县公馆镇扫管村委

(四)项目主管单位负责人:杨肇焯

(五)项目实施单位:公馆镇朗达农民专业种养合作社

(六)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杨肇焯

(七)项目总投资:40万元,总入股800股,每股500元。

1、杨肇焯投资5万元(以羊苗、养羊场设备、场地入股的方式折算)

2、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1.5万元(共50户贫困户每户扶持产业资金4300元)

3、后盾单位扶持资金10万(其中市水警区5万、市市委党校5万)

4、村干部自筹资金3.5万元。

二、项目目的和意义

通过项目的实施,建立扫管村委开发养山羊养殖项目示范基地,发展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提高本村委和扶贫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本村委经济发展、农户增产增收,促进消除贫困对象。

三、项目建设地点与规模

项目基地在合浦县公馆镇扫管村委,连片山羊养殖项目,受益农户56户256人,其中:扶贫对象50户210人,农户6户46人,实施扶贫对象得到扶持到户全覆盖。

四、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连片开发养羊养殖项目,提供羊苗400头,草饲料一批,其它生产资料如部分羊圈,养羊场地的建设、部分草饲料等由农户自行解决。

五、项目资金筹措与投资方向预算

项目计划总投资40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1.5万元;后盾单位扶持资金1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8.5万元。具体投资预算分列如下:

(一)县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1.5万元

草料、养羊设施:3.56万元

羊苗补助:17.94万元

(二)村干部自筹资金3.5万元

部分草料费用:草料总费用2万元,还需部分草料1.5万元。

六、项目预期效益

通过项目组织实施,建立扫管村委连片开发羊养殖项目示范基地。户均纯增收0.5万元、人均纯增收1100元,当年就可以实现脱贫。

七、入股及盈余分配

1、入股分配:杨肇焯占150股;50户贫困户每户10股,村委干部每人10股,村委120股。共计800股。

2、盈余分配:每半年分红一次,将所得利润的80%分红给入股社员、12%作合作社公积金、8%作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

八、项目的组织实施

(一)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计划于2016年10月组织发动,11月动工实施,12月阶段验收小结,2017年1月全面验收总结。

(二)组织实施管理

1、成立项目实施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镇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组成。

2、成立资产清算小组。组长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副组长由村主任担任,成员由村委委员会和工作队员组成;市水警区和市委党校全程监督。]

3、村级成立项目实施小组,组长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副组长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和村委主任担任,成员由镇驻村工作组组长、村委干部组成,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

4、村委牵头组织成立村级朗达专业合作社,具体负责项目产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工作。这样,既可有序地组织农户发展产业生产、稳定增加养殖农户销售收入,又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荐专题: 养猪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