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致辞 > 演讲稿 > 详情页

关于爱国主题的演讲稿

2022-10-08 22:56:01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爱国主题的演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爱国主题的演讲稿》。

第一篇: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做人最大的事情,就要知道怎样爱国。”

爱国,话虽简明,但语重千斤。爱国就要坚定不移,直死不变。比如说,战国时的著名诗人屈原。他生活在两千多年前,怀才不遇,被迫流放。尽管如此,他仍热爱自已的国家,当楚国都城被秦国攻破,他眼见国家灭亡时,非常伤心,怀揣一颗赤诚的心,愤而投江。

近代的爱国军人陈化成血洒吴淞口,I卫了祖国的尊严,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气慨,表现了一个中国军人报国至上的崇高美德。

还有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冯如,他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在舅舅的资助下,于1894年来到美国,他看到美国科学发达,深为叹服。于是,他白天打工,晚上学习外文。1901年,专攻机器制造,到了1906年,他已掌握了广博的机械制造知识,通晓36种机器原理。他说:“兵器中最厉害的是飞机。我发誓一定学会制造飞机,报效祖国。事不成,不如死!”1908年,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终于研究出来。1909年9月21日,年仅26岁的冯如试驾飞机成功,而且首次试飞航程长达1788英尺。他成功了,翻开了中国航空的第一页。不幸的是,1912年8月5日,他在飞机表演时失事,为祖国的航空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当时年仅29岁。

无数的爱国主义事例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爱社会主义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每位少年都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二篇:爱国主题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__。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感恩祖国。蓝天下,迎着初生的晨曦,我们举行这庄严而又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我们眺望着国旗冉冉升起,耳畔回荡着气壮山河的国歌,我们为这一庄严的队礼而自豪,我们因肃然于国旗前而激动。我们是新世纪的孩子,浴血奋战、硝烟弥漫的战火已离我们久远;历史的恩怨,国危的呼号也融进了历史。国旗是新年中国的一个象征。国歌,这一中国人心中最激越的旋律,穿越时空,延续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凝聚着新中国的豪情壮志。国旗的光辉伴随着我的成长,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国歌的旋律激励我们继承先辈的伟大事业,不懈奋斗。

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时,我们从那满含泪花的凝视里,从自豪激昂的“起来”声中,从挺直腰杆、溢满喜悦的容颜上,体会到了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同时,也掂量到我们跨世纪儿童肩头的重任:努力学习吧!祖国需要我们,世纪需要我们,未来需要我们!一面国旗,招展着一种象征:战争中的勇气,异国思乡的亲情,国际交往的尊严;一面国旗,书写着丰厚的内涵:那是祖国的土地,那是游子的归依,那是不屈的奋斗,那是国家的富强。国旗照耀航程,国歌催人警醒,那“起来、起来”的呐喊,鼓舞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新一代不断创新,激励着每一个炎黄子孙自强不息。奥运健儿在第27届奥运会上的顽强拼搏,不正是这一内涵的诠释吗?

国旗,在新世纪升起;国歌,在新世纪奏响。爱国需要斗志,如高尔基所说。

第三篇:爱国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与祖国共奋进》。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5千年的灿烂历史和辉煌的文明,在这片越发繁荣的土地上,有着勤劳的人民和我们这些跨世纪的新一代。我们现在已经越来越大了,我们也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我想,我们不一定要等到长大之后为祖国贡献什么,而是现在就为祖国贡献一些我们的力量。

有的同学此时可能会说:“我们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报答祖国是他们大人的事,我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这种想法实在不敢苟同。我们应该时刻想着我为祖国做些什么,也许我们现在的力量还很小,不可能像大人们那样,但是我们能为祖国做的也很多呀。

比如:绿化祖国、美化生活环境、好好学习,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只要我们能努力做到,而且是持之以恒地做,我们就已经是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了。这样不仅仅是为祖国贡献力量,也是对我们自己的生活贡献力量。因为只有祖国繁荣了,人民的生活条件才会提高,只有祖国的环境污染得到治理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得到改善,只有祖国强大了,人民的力量才会强大。

所以我们一定要与祖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我们要时刻为祖国做贡献,而不是从祖国那里索取些什么,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不断地进步,我们的祖国才能不断的发展。

在最后我要说一声:“我要和祖国共奋进,我要和祖国共拼搏,我要同祖国共进步!”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推荐专题: 爱国的演讲稿 关于爱国的演讲稿 关于爱国主题的演讲稿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