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致辞 > 发言稿 > 详情页

四年级家长会家长发言稿

2022-09-20 21:35:38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家长会家长发言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家长会家长发言稿》。

第一篇:年级期中考试后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

大家好!

谢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

时光荏苒,转眼已经过去了半个学期,期中考试也已经结束。总体来说,学生的成绩和上学期相比变化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在这半个学期的学习情况。虽说成绩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但也应该占一大部分,因为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但这些成绩只代表过去,无论是进步还是退步,希望家长和学生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它,进步的学生继续努力,保持成绩,退步的学生要查找原因,争取改正缺点,提高成绩。退步的学生,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完成情况不好,比较贪玩,希望这些学生能够及时改正缺点。当然,我们不能拿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位学生,因为他们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特点,希望家长们能够多多鼓励学生。

在和家长们交流中,很多家长反映:为什么孩子在学校非常听话,在家就谁也不怕呢?我想这和老师跟家长对待学生的态度有一定的关系吧。在学校,老师不会偏心和宠溺孩子,对待每一位孩子的要求都是一样的。在家中,家长通常是围着孩子转,有些还是孩子说一不二,孩子当然会有自己的小想法了。我一直相信中国的那句古话:严师出高徒。严格要求孩子,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使他们在学习初期就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一定要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这些都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有很大的帮助。不能搞“独裁统治”,也不能被孩子牵着鼻子走,要把对孩子的要求当成是对自己的要求,在教育孩子之前先想想自己是不是能够做到,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如果总是对自己说的话打折扣,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就不会再相信你了,当然也不会按照你的要求来做。

在生活上,学校近期开展了文明班级的评比活动,意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时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其中包括校门口执勤检查、广播体操的检查、卫生检查、仪容仪表检查和午歌检查,希望家长能配合学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天气逐渐炎热,有些学生中午不睡觉,吃过饭就跑出去玩了,这样做一是比较危险,二是会影响下午的学习。希望家长监督学生做好午休,以便有充沛的精力进行学习。还要注意学生的仪容仪表和卫生,如果孩子的衣服和红领巾脏了,请及时为孩子清洗,定时洗澡,保持干净整洁,也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多些各位家长的配合!

谢谢大家!

第二篇:年级期中考试后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

首先向各位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正是你们的精心培育和细心教导,才使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上,思想上和行为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借此机会和各位老师及家长交流一下。

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也茫然过,烦心过,不过总的来说还算顺利吧,一直以来我不想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希望她能以快乐的方式学习,以健康的身体成长,以美好的心态看生活,现在看来还不是太差。家长要放低姿态,以平和的心太,平等的观念对待孩子,做孩子的朋友,你才能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和学习动向,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问题,成为孩子的朋友,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陪孩子一起读书,引导孩子多看,多言,多思,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和鉴赏水平。因为语言能力的增强,可以及大的改善孩子的学习能力,促进思维发展,下面说说我培养孩子的几点体会和认识。

我认为孩子的发展离不开三个方面

一好的学校,优秀的老师以及良好的家庭教育,掌握孩子的特点,正确引导孩子向正面发展,我家的做法是采用了赏识教育,多鼓励,少责备。

二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

力争与老师的教育步调一致,共同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通过交流,可以知道老师教育的知识是否掌握,上课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积极回答问题等等,从而拿出有效的措施,争取让孩子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能及时消化吸收。

三家长的言传身教

现在的小孩多数在家长身边,家长的一举一动,孩子看在眼里,尽管不说出来,但记在了心里,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了孩子,所以我在孩子面前力争做到言行一致,做事情首先要从我做起。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希望家长朋友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最好的教育方法和方式,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让咱们的孩子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健康发展,快乐成长,共同进步!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梦想的寄托,相信我们的孩子,小小的种子也会有无限宽广的未来!

谢谢大家!

推荐专题: 家长会学生发言稿 四年级家长会家长发言稿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