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致辞 > 发言稿 > 详情页

校长论坛发言稿 名师引领(范文五篇)

2024-07-01 00:06:07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长论坛发言稿 名师引领(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校长论坛发言稿 名师引领(范文五篇)》。

第一篇:校长论坛讲话稿

各位领导、专家、同行:

下午好!

非常感谢教育局能组织这次论坛,给予我们有一个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听了前面几位校长精彩的演讲,我不禁想起这样一句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校长们丰富的管理经验使我受益非浅。我是一个刚出道的年轻小辈,借此机会,谈一谈对“三好学生”评价机制的认识,恳请各位前辈批评指正。

前段时间,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在上海教育论坛上发出倡议:废除在学生还没有成熟时就将他们分为三六九等的“三好学生”评价制度,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材,任何学生的进步都应该受到鼓励。一石激起千层浪,顾明远教授的倡议立即引起教育界的大讨论,一时间教育论坛上贴子纷飞,众说纷纭,观点不一。4月23日,山东电视台还以电视直播的形式,邀请多位教育专家学者进行现场讨论.那么,实行了50多年的“三好学生”评选是否还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是该废除,还是在原来的评选标准上加入新内容呢?我认为应改革"三好学生"评价机制,肯定和鼓励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教育部和团中央在全国推行以“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为标准的 “三好学生”评眩评选的比例占学生总数的5%至10%。 经过50多年的评选工作,这种评选制度暴露了很多弊端。

一、“三好学生”评选成为少数学生的专利,5%至10%的评选比例让多数学生可望不可及。比如一个班40个学生,若以5%计算只有2个同学能评上“三好学生”, 以10%计算也只有4个名额。再评上4个积极分子,剩下的还有32个学生呢?他们辛辛苦苦地学习了一年,什么荣誉也没有。以前说高考是过独木桥,现在评三好学生不也是过独木桥吗?我可以肯定的说,有很多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九年时间,一项荣誉都没有被评上,难道他们就没有一点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地方。可怜的比例使“三好学生”的评价机制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成为了少数人的专利,无形中拉大了其他同学跟“三好学生”的差距,人为地给学生分等级。

二、过于重视成绩,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学生要做到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三好学生”评价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学习成绩前10名的学生,才有资格评选,把“三好”变成了“一好”,造成了人人钻进书本,起早摸黑做题目,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等个性能力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只会做题目专一“人才”。

三、夸大了“三好学生”的作用,使评比披上了浓厚的功利色彩

大家都知道,评上省级“三好学生”升学可以加5分,这5分就是天上掉下的陷饼,就是金钱。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有机会评上“三好学生”,想方设法给学校和老师送礼拉关系,你抢我夺。 “三好”在这关键时刻兑现为考场上的“特权”,使“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披上浓厚的功利色彩。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么三好学生评比就一点好处都没有?我说有,并且有两大好处。第一、三好学生的评比使少数人受益,加了分考上大学。

第二、三好学生的评比繁荣了一个行业,什么行业呢?配镜行业。我想大家都深有体会,学生的眼睛一年比一年差,配眼镜的商店一年比一年多,生意却还一年比一年红火。可能所有人都想不到“三好学生”的评比却能促进配镜行业的繁荣,使配镜业成为中国最具发达的行业之一,中国眼镜生产的数量在全球的遥遥领先。

“三好学生”的评比竟然能促进配镜行业的繁荣,这是教育的悲哀哪!可见, “三好学生”这上世纪50年代的产物,已不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现在我们正在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我认为应建立科学的 “三好学生”评价体系,结合“以生为本”理念,把传统的“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的 “三好学生”标准,变成“好公民、好学生、好子女”的新三好学生标准。

去年,我们南溪小学尝试做了大胆的改革,学校里开展“校园十佳少先队员”、“阅读之星”、“艺术之星”、“交际之星” “故事之星”、“体育之星”“数学之星”“文明之星”等评比,班级里开展“全面发展好少年”,“优秀少先队员”评比。

同时改革原来的单项评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原来的单项积极分子曾受到不少家长的质疑,如自己的孩子被评为“劳动积极分子”学生不高兴,家长也不高兴,有的家长甚至跑到学校来质问,我的孩子送到学校里专门就是劳动的?让我们哑口无言,给他的孩子评先进还要受责备,何苦呢?上学期我们将“劳动积极分子”改称为“校园美容师”,解释为由于你的创造使校园变得更美丽。将“文娱积极分子”改为 “校园小歌星”、“体育积极分子”改为“小运动健将”,设立了“大雁奖”表彰热爱集体的学生,“黑马奖”表彰学习进步最快的学生,保留了“文明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增加了“小书法家、小作家、小画家、小发明家、小数学家、小科学家、老师的好助手、”等荣誉称号评眩同时增加了评选名额,使评选范围从5%扩大到 60%,甚至更多。试想,我们做老师为何要如此吝啬呢?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我们为何不能慷慨一回,给他一个荣誉称号,发给他一张奖状呢?

这项改革实施后,学生主动参与申报评选,他们的个性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使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五年级学生潘文俊同学天生内向,沉默寡言,不善表达,自从他申报“故事之星”评比后,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已能够单独讲故事,最后拿到了“故事之星”奖状,连内向的性格也克服了。

为了能评上“校园美容师”,学校原来要求每人种一盆花,有的学生一个人就栽种了5盆,甚至8盆。“校园美容师”的评比,激发了学生种花的积极性,原来的人手一盆花,现在达到了人手三盆花,有力推动学校的绿化建设,今年我校就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建造了10个花坛,三座假山,两条石子路,种植了大量的黄杨、杜英、雪松、塔柏,使原本单调的校园逐步形成雪松高耸,假山矗立,花盆林立,曲径通幽格局。

改革半年后,我们惊喜的发现,学生更加注重自己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荣誉感更强,竞争的氛围更浓了。畅想美好的未来,我们是不是可以大胆预测,“艺术之星”可能就是未来的歌星、画家。交际之星也许就是未来的外交家,体育之星,或许就是未来的刘翔、姚明。这预测可能是一种错误,但今天,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所能做的,应该做得到的是给学生一个舞台,给他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肯定和鼓励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 以上是我结合一年来我校的改革实际所发表的见解,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同行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第二篇:校长论坛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愉快而有意义的暑假已经结束,带着新的希望,我们又踏进了熟悉的校园,富有挑战的新学期已经向我们走来,在这我代表学校向全体老师,特别是一年级近两百名新同学致以新学期的`问候!

新学期,同学们将迎来多彩的学习生活,也将迎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今天,我在这里向大家提几点希望:

1、做管理学校的小主人。助人为乐,才能广交朋友;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交口称赞,只有人人遵守规范,才能共同拥有美好的世界。积极参加学生志愿者的活动。我们已经颁发了第1、2号招募令。特别感谢五年级的一百多名同学成为第一批“小志愿者”,帮助一年级的新同学完成“入学礼”,昨天又有36名同学成为第二批“志愿者”,参加红玲及志愿者服务工作。

2、做有责任感的小善人。学会担当就是要有责任感。要“常怀善心”把孝心献给长辈,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世界,把诚心献给朋友,把信心留给自己。要“常言善语”,公共场所低声细语,遇见师生礼貌用语,同学相处文明雅语。要“常行善事”,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尊老爱幼,帮助同学,拾金不昧。见义智为。

3、做会学习的小能人,还记得刚毕业的张新旺同学吗,他会跳拉丁舞、会唱歌、会主持节目,刚获得第八届花博会“十佳小天使”称号。同学们,我们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报名参加社团活动,发展兴趣特长,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学校将在本学期末举行“周小小能人”大赛,希望看到更多同学一展风采。

同学们老师们,让我们追逐属于你的梦想,时刻牢记我们的学风“时时认真,事事认真”,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踏实的精神迎接新学期的挑战。

最后,衷心祝愿全校师生新学期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学习进步!

谢谢大家!

第三篇:关于校长论坛发言稿

各位领导专家、各位同仁:

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能跟大家一起探讨学校生存与发展的课题。也很遗憾,在学校品牌和特色的创建上,无论是认识思考还是探索实践我们都处于刚起步阶段,因此,今天我将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海洋岛学校关于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的一点点思考和探索,抛砖引玉,以求共进,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不吝赐教。

我汇报交流的题目是:依托阳光体育品牌打造体育特色学校。

一所学校要在稳定中发展,往往需要以局部突破带动整体提高,聚集优势才能发展为学校的个性特点,成为学校特色。最终实现学校的局部优质向全面优质的推进,这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学校的价值追求。

海洋岛学校是刚成立不久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因为地处边陲海岛,所以师生队伍一直不够稳定。这从客观上为我们的特色建设带来了困难。但近几年来,我校艺体学科教师相对稳定,尤其体育学科,年龄结构比较均衡,专业各有所长:足球、篮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都可以顺利开展。这就为发展学校的个性和特性,提供了基点和可能。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把体育教育确立为促进学校发展的一个特色项目。就这样,我们的探索开始起步。

一、选择思考:

1 、体育和教育从来就有紧密联系。体育作为培养人和教育人的必要手段,历来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学校体育不仅能够使学生的体质得到增强,而且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科学实践证明,坚持经常的锻炼,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细胞活动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通过体育运动,还可以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灵活的思维和想像能力,良好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从而有利于他们学习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

3 、学校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团队协作意识。严格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可以加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教学和训练的对抗性,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学校体育还为学生的道德行为的表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在体育运动这样一种特殊环境中,学生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努力表现出良好的道德风貌,从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打下基础。

4 、我校虽然地处边陲海岛,但近几年,由于各级政府和教育局对我校教育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现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齐全,体育师资力量较强,多年来也受当地海、陆、空驻军的影响,学校一直具有体育传统,乒乓球、篮球、排球、以及田径项目都分别在县级以上的活动中取得过个人和团体荣誉。自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我们发现学生在体育运动开展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其浓郁的兴趣,并呈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

贯彻课改理念、结合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式,学校思考:以全面实施体育教育为抓手,大力宣传体育文化,使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进而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让每个学生都形成自己的体育特长,在体育活动的开展中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从而达到人文素养的全面整体提高。

二、目标定位: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确立了“二维目标”,即在全员参与和传授体育技能的同时,进行学风和意志品质等教育。具体表述那就是:

1 、人人参与体育活动,个个学会技巧培养专长。基本要求是集体参与、普遍提高、培养特长。重点由体育专业教师分类培养,从小学高年级抓起,夯实基础,形成中小学部梯队发展,逐渐形成特色。

2 、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坚强的意志品质、加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奠定有利于学生终身受益的身心全面发展基础。

三、具体实践:

朝着这样的一个目标,我们开展了“狠抓四个化”的具体实践:

1 、抓队伍的专业化:

所谓专业化,其实对教师的要求并不高,对于队伍的定位是:掌握基础,能够准确讲解,能够示范基本的技能技巧,起到全员普及的作用,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

2 、抓特色的课程化:

特色的落实必须有载体、有阵地。与两操两课相整合,以校本课程的研究为切入口,拓展体育教育内容:根据年龄段和学校体育教学的要求可以分别实施游戏体育、达标体育和特长体育的教学。

3 、抓活动的普及化

目前,我们逐步推出“天天练”、“周周讲”、“月月评”等活动,使校园营造起一定的体育教育氛围;在举办全校师生参与的各项体育基础上,我们分别组建以篮球、足球、毽球、花样跳绳等兴趣特长小组,再通过设计一系列竞赛活动分别让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进一步提升。

4 、抓硬件的更优化

经过我们的内部挖潜和外部争取,学校在推进体育教育中不惜人力物力精力的大量投入,学校体育教育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校园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富有体育活动的气息。目前,我们已经拥有设备完善的塑胶篮球场、人造草坪足球场、乒乓球训练室……特色教育硬件设施越来越优化。同时,内外筹措争取资金购置学生训练用具,争取一至两年内人手配齐训练器材。

四、体验与收获

特色打造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打造学校体育特色的过程虽然仅仅是一个开始,但我们同样体验了创建过程的快乐,也在付出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收获。

1 、校长的积极参与必不可少。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校长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带领全体师生致力于学校特色的打造工作。实践证明,校长能积极参与其中,必将带动工作的顺利开展。就我自身的体验:我们在进行班级、年级足球比赛的基础上,由校长、老师组队与学生联队进行了师生足球赛之后,第二天操场上踢足球的学生马上多了起来;校长与教师组成的毽球队在县教工比赛中获奖之后,更多的老师开始参与到踢毽球的运动中,这都促进了学校品牌建设工作的开展。

2 、教师主导作用极其重要。

学校特色的打造任务最终落实在教师的身上。因此,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显得极其重要。目前,我校的大间操等活动在体育老师的统一指挥下,完成集体项目后,分别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带领学生分别进行长跑、跨栏、跳跃、跳绳、毽球等活动,使各项活动有序进行,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上学期末,我校初中部体育测验三个年级成绩都位列全县第一,这是与全体教师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进行分工合作是分不开的。

3 、建章立制是保障、循序渐进要遵循。

我县“一校一品”活动的开展强调“先入轨、后完善”的工作机制。我们各学校的品牌打造也是在学习中摸索着进行。我们每位校长都明白:建立品牌需要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因此,为了这项工作持续、稳定、长久地开展下去,制度的保障尤为重要。建立了科学有效的制度,才能确保学校的特色打造工作规范有序、稳定健康地发展。与此同时,因为建立品牌需要漫长的过程,我们应遵循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对特色项目进行试点尝试,然后逐渐全面铺开,从而使学校特色的发展水到渠成。

总之,通过全体师生长期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实践,打造有自己特色的办学模式,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也是扎扎实实地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更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前提。在各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有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海洋岛学校打造成“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的真正的品牌学校。

第四篇:校长论坛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西北教育创新高峰论坛。今天我和大家交流两方面的话题:一是结合我校五年改革,谈谈改革中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二是有些问题至今还在困惑中,今天提出来向各位专家讨教。

一、 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不愿改、不敢改的问题。有这个问题的主要在领导层面和教师层面中年龄较大的一部分同志,而且这部分同志有自己的思想、风格和教学模式,在县城内享有一定声望。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和这些同志共同反思我们的教育得失,定位我们的教育终极目标,并利用分析法由终极目标逆推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这样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认清了我们几十年来教育方法的缺失以及教育思想的偏激。比如创造型人才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人格的独立,也就是高度的独立性,而这个人格特征显然用我们过去的思想和方法是培养不出来的。有的同志在反思中甚至不无感慨地说:现在通过各类学生在社会上的表现看,不知道我们从事几十年教育工作干了些啥!

我们同时回头看,看我们传统教育思想理念的优秀之处,反思传统教育的优秀思想,这些工作使我们基本上达成了一致的看法:其一,不敢改是怕影响了高考成绩,如果学生有了厚重之德,奋发向上,自我行动起来,学生不学习干啥?其二,我们要培养有“主见”的人,才能在人格上独立,才能有创造的可能。这个“主见”就是自主意识,这是我们教育纲目体系之“纲”,也是我们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一思想的理论依据就是王阳明教育思想的“知行合一”。

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建构自主意识的途径是自由选择、自主建构,而不是灌输。把思想观念体系交给学生讨论,交给学生思考、判断、选择,让学生在交流中结合社会实际生活进行体验,在体验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生成,让学生自主判断、选择、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已经挺立。一个人主体性挺立了,在其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可能就会发生,这是我们改革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比如学科知识的学习,由于有自主选择过程,学生的默会知识自然生成。我们所希望的是学生建构综合多元的观念体系,这才是真正的自主意识。

因此,拥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和创造力就是纲目体系中的三个“目”,在三大“目”之下有“十大素养”,成为“子目”,这便形成了我校教育的纲目体系,这些“子目”由“三大课程的实施”做支撑,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包括校本课程)、德育课程。通过“三大课程”的实施,实现“十大素养”的养成,进而追求终极目标的达成。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德育课程的实施,除了有效的活动作为载体外,还将德育内容课程化,我们将君子之道的八大系列,即仁、义、礼、智、信、道、宽、文作为德育内容,每周一课时,三年一贯地融入德育课,配之以阅读课中儒释道的教育,借以复兴中华文化,弘扬君子之道。大的思想基本达成共识后,我校在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体系、文化建设三大领域进行分层推进的改革。

第二个问题是纠结于建国后教育思想和传统教育的优秀思想,纠结于已经形成的的固有模式和固有习惯,不思改革。改革固有的习惯最艰难,这是从古至今改革遇到的最难办的事。

除了在思想理念上反思外,我校组织各级论坛,在论坛上结合改革不断对比反思;召开师生座谈会,印证学生的.感觉与教师的感受;召开家长与教师座谈会,反思孩子的变化。这些做法使好一部分领导和教师思想上转了弯,开始认真审视固有思想、模式和习惯的不适应性。从而接受了改革。

第三个问题是课堂教学模式时时处处有回归到老模式的问题。

我们通过新老方法的对比授课、新教学模式下的反复磨课、每周四的教研组课堂教学反思、教师论坛、科任教师与学生座谈会、领导深入课堂调研等,统一认识,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四个问题是教师队伍整体教育思想、业务水平、专业技能三位一体的素养不高。

这个问题,我们通过教师阅读古今中外教育书籍活动提高思想境界,通过教师三次编写导学案,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大赛,课改孵化室培养能手,实施课改名师工程,点课、邀课、磨课、观课,捆绑式赛教等活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专业技能,提升教师的整体素养。这里想特别提一提编写导学案,我们深深感到,它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专业技能的有力抓手。

第五个问题是班子成员中有文人相轻的传统垢弊,以及由于改变固有习惯引发的班子意见相左,导致局面不稳。

针对这一问题,作为一校之长的我以极大的耐心对待,既肯定固有习惯、固有模式中的优秀方法,在教学中继承发扬,又对这部分同志留有余地,允许固有思想习惯的存在,使其在与新理念、新方法的交流碰撞中,慢慢得到改变;同时在班子中组成强有力的改革推进队伍,在教师中发展积极改革创新的团队,加之把改革者吸纳进名师系列的名师工程的有效实施,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六个问题是改革的协同性、系统性问题。

改革需要系统、协同进行。我们遇到了除校内问题外,还有县政府、县教育行政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的支撑等诸多问题。说实话,当时,我们的课改是在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观望或指责的环境下进行的,改革之艰,不言而喻。

对于学生习惯,我们主要采取入学时的培训和平时渐进的不断培训;对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我们以体育艺术节、社团活动等学生的精彩表现和高考成绩提升为证明,打消他们的顾虑。

20xx年,进入改革的第一届学生参加高考,引起校内外、上下几级的关注。学校的这一届领导、教师以及作为校长的我既充满自信又忐忑不安,因为万一高考滑坡了,我和我们的学校无论有怎样的宏图计划、无论付出怎样的艰辛,都会遭受前所未有的责难,更主要的是,改革叫停必然成为定局。好在经过课改的锤炼,同学们凭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学习能力,取得了靖边中学建校以来最好的成绩。但我不得不承认,校内外,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盼本届高考惨败者大有人在,这正是教育改革者面临的悲哀局面。在这方面,我特感激席总督学和榆林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

二、对教育改革的建议

我想对教育改革者提几点建议。

一是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无论是理念建构还是实施策略都要仔细研究、科学规划,特别是操作层面的工作务必培训到位。

二是要循序渐进和全面推进相结合。

三是改革需要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不断改进,一定要把理念和方法同本校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四是要想办法、找抓手,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

五是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争取校内外多方理解和支持。

六是要有坚定的改革信念,要坚定不移、坚信不疑。这其中校长最关键,改革成在教师,败在校长。

七是教育思想要形成体系,符合现代人才观和价值观,把东西方古今思想进行大整合,切实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这样才能引领学校教育的发展。

三、 对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机构和师范院校的建议

(一)对省厅、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

一是省厅、市县教育局要大胆全力推动区域改革,这样学校的课改既具有政策依据,又有协同性和系统性。省政府316评估中给了课改150分,这增强了我们的信心,靖边中学如果没有席总督学在靖边的讲话,改革早就被政府叫停了。

二是要改革教育评价机制,突破过分强调考试分数的评估瓶颈,特别是要建立适应新型教育的高中教育综合评价机制。

三是要用行政手段,强力推进从小学到大学的自下而上的改革。

四是在教育领域提出复兴中华文化的思想,让敦尚风节的教育理念引领教育,使教育成为求学问的工作,而不是只求知识。

(二)对各级教育科研机构的建议

一是更新观念,为改革寻求理论支撑,帮助教育行政部门打消改革疑虑。

二是对学校改革和区域改革进行深入的调研,总结提炼适合我省的普适性改革策略,指导各校改革,形成一校一品的改革态势。

(三)对师范院校的建议

一是加强师范文化建设,培养道德高尚、能以身示教的教师。

二是打破教育理论迷信,走出苏联式、西方式的教育理论框子,整合祖国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使外域教育思想中国化,形成中华教育理论架构,走中国式教育之路,培养新型教师。

三是改革固有的教师培养模式,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新思想、新理念,培养具有改革意识的一代新型教师。

四是让品行端、学业优的高中毕业生优先进入师范院校。要制定优惠政策,吸纳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

五是加强师范学生的人文教育。

各位领导、专家,教育改革需要智慧、勇气和担当,需要上下齐心合力、集思广益。我们的改革是在不断地反思和纠正中前行的,所以上面的一些想法难免有很多不足,真诚期望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第五篇:校长论坛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西北教育创新高峰论坛。今天我和大家交流两方面的话题:一是结合我校五年改革,谈谈改革中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二是有些问题至今还在困惑中,今天提出来向各位专家讨教。

一、 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不愿改、不敢改的问题。有这个问题的主要在领导层面和教师层面中年龄较大的一部分同志,而且这部分同志有自己的思想、风格和教学模式,在县城内享有一定声望。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和这些同志共同反思我们的教育得失,定位我们的教育终极目标,并利用分析法由终极目标逆推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这样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认清了我们几十年来教育方法的缺失以及教育思想的偏激。比如创造型人才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人格的独立,也就是高度的独立性,而这个人格特征显然用我们过去的思想和方法是培养不出来的。有的同志在反思中甚至不无感慨地说:现在通过各类学生在社会上的表现看,不知道我们从事几十年教育工作干了些啥!

我们同时回头看,看我们传统教育思想理念的优秀之处,反思传统教育的优秀思想,这些工作使我们基本上达成了一致的看法:其一,不敢改是怕影响了高考成绩,如果学生有了厚重之德,奋发向上,自我行动起来,学生不学习干啥?其二,我们要培养有“主见”的人,才能在人格上独立,才能有创造的可能。这个“主见”就是自主意识,这是我们教育纲目体系之“纲”,也是我们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一思想的理论依据就是王阳明教育思想的“知行合一”。

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建构自主意识的途径是自由选择、自主建构,而不是灌输。把思想观念体系交给学生讨论,交给学生思考、判断、选择,让学生在交流中结合社会实际生活进行体验,在体验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生成,让学生自主判断、选择、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已经挺立。一个人主体性挺立了,在其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可能就会发生,这是我们改革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比如学科知识的学习,由于有自主选择过程,学生的默会知识自然生成。我们所希望的是学生建构综合多元的观念体系,这才是真正的自主意识。

因此,拥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和创造力就是纲目体系中的三个“目”,在三大“目”之下有“十大素养”,成为“子目”,这便形成了我校教育的纲目体系,这些“子目”由“三大课程的实施”做支撑,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包括校本课程)、德育课程。通过“三大课程”的实施,实现“十大素养”的养成,进而追求终极目标的达成。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德育课程的实施,除了有效的`活动作为载体外,还将德育内容课程化,我们将君子之道的八大系列,即仁、义、礼、智、信、道、宽、文作为德育内容,每周一课时,三年一贯地融入德育课,配之以阅读课中儒释道的教育,借以复兴中华文化,弘扬君子之道。大的思想基本达成共识后,我校在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体系、文化建设三大领域进行分层推进的改革。

第二个问题是纠结于建国后教育思想和传统教育的优秀思想,纠结于已经形成的的固有模式和固有习惯,不思改革。改革固有的习惯最艰难,这是从古至今改革遇到的最难办的事。

除了在思想理念上反思外,我校组织各级论坛,在论坛上结合改革不断对比反思;召开师生座谈会,印证学生的感觉与教师的感受;召开家长与教师座谈会,反思孩子的变化。这些做法使好一部分领导和教师思想上转了弯,开始认真审视固有思想、模式和习惯的不适应性。从而接受了改革。

第三个问题是课堂教学模式时时处处有回归到老模式的问题。

我们通过新老方法的对比授课、新教学模式下的反复磨课、每周四的教研组课堂教学反思、教师论坛、科任教师与学生座谈会、领导深入课堂调研等,统一认识,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四个问题是教师队伍整体教育思想、业务水平、专业技能三位一体的素养不高。

这个问题,我们通过教师阅读古今中外教育书籍活动提高思想境界,通过教师三次编写导学案,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大赛,课改孵化室培养能手,实施课改名师工程,点课、邀课、磨课、观课,捆绑式赛教等活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专业技能,提升教师的整体素养。这里想特别提一提编写导学案,我们深深感到,它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专业技能的有力抓手。

第五个问题是班子成员中有文人相轻的传统垢弊,以及由于改变固有习惯引发的班子意见相左,导致局面不稳。

针对这一问题,作为一校之长的我以极大的耐心对待,既肯定固有习惯、固有模式中的优秀方法,在教学中继承发扬,又对这部分同志留有余地,允许固有思想习惯的存在,使其在与新理念、新方法的交流碰撞中,慢慢得到改变;同时在班子中组成强有力的改革推进队伍,在教师中发展积极改革创新的团队,加之把改革者吸纳进名师系列的名师工程的有效实施,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六个问题是改革的协同性、系统性问题。

改革需要系统、协同进行。我们遇到了除校内问题外,还有县政府、县教育行政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的支撑等诸多问题。说实话,当时,我们的课改是在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观望或指责的环境下进行的,改革之艰,不言而喻。

对于学生习惯,我们主要采取入学时的培训和平时渐进的不断培训;对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我们以体育艺术节、社团活动等学生的精彩表现和高考成绩提升为证明,打消他们的顾虑。

20xx年,进入改革的第一届学生参加高考,引起校内外、上下几级的关注。学校的这一届领导、教师以及作为校长的我既充满自信又忐忑不安,因为万一高考滑坡了,我和我们的学校无论有怎样的宏图计划、无论付出怎样的艰辛,都会遭受前所未有的责难,更主要的是,改革叫停必然成为定局。好在经过课改的锤炼,同学们凭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学习能力,取得了靖边中学建校以来最好的成绩。但我不得不承认,校内外,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盼本届高考惨败者大有人在,这正是教育改革者面临的悲哀局面。在这方面,我特感激席总督学和榆林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

二、对教育改革的建议

我想对教育改革者提几点建议。

一是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无论是理念建构还是实施策略都要仔细研究、科学规划,特别是操作层面的工作务必培训到位。

二是要循序渐进和全面推进相结合。

三是改革需要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不断改进,一定要把理念和方法同本校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四是要想办法、找抓手,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

五是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争取校内外多方理解和支持。

六是要有坚定的改革信念,要坚定不移、坚信不疑。这其中校长最关键,改革成在教师,败在校长。

七是教育思想要形成体系,符合现代人才观和价值观,把东西方古今思想进行大整合,切实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这样才能引领学校教育的发展。

三、 对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机构和师范院校的建议

(一)对省厅、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

一是省厅、市县教育局要大胆全力推动区域改革,这样学校的课改既具有政策依据,又有协同性和系统性。省政府316评估中给了课改150分,这增强了我们的信心,靖边中学如果没有席总督学在靖边的讲话,改革早就被政府叫停了。

二是要改革教育评价机制,突破过分强调考试分数的评估瓶颈,特别是要建立适应新型教育的高中教育综合评价机制。

三是要用行政手段,强力推进从小学到大学的自下而上的改革。

四是在教育领域提出复兴中华文化的思想,让敦尚风节的教育理念引领教育,使教育成为求学问的工作,而不是只求知识。

(二)对各级教育科研机构的建议

一是更新观念,为改革寻求理论支撑,帮助教育行政部门打消改革疑虑。

二是对学校改革和区域改革进行深入的调研,总结提炼适合我省的普适性改革策略,指导各校改革,形成一校一品的改革态势。

(三)对师范院校的建议

一是加强师范文化建设,培养道德高尚、能以身示教的教师。

二是打破教育理论迷信,走出苏联式、西方式的教育理论框子,整合祖国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使外域教育思想中国化,形成中华教育理论架构,走中国式教育之路,培养新型教师。

三是改革固有的教师培养模式,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新思想、新理念,培养具有改革意识的一代新型教师。

四是让品行端、学业优的高中毕业生优先进入师范院校。要制定优惠政策,吸纳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

五是加强师范学生的人文教育。

各位领导、专家,教育改革需要智慧、勇气和担当,需要上下齐心合力、集思广益。我们的改革是在不断地反思和纠正中前行的,所以上面的一些想法难免有很多不足,真诚期望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推荐专题: 校长论坛发言稿名师引领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