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致辞 > 发言稿 > 详情页

新接班级家长会发言稿(合集)

2024-06-24 23:37:23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接班级家长会发言稿(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接班级家长会发言稿(合集)》。

第一篇:家校共育家长发言稿

尊敬的家长、可爱的孩子:

大家好。

今天我首先对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关心我校教育事业的家长表示热烈的感谢!下面请允许我对我们学校的近期工作作以汇报。

我校自20xx年上半年开学以来,逐步开展了德育教育、卫生教育、安全教育、个性成长教育等素质教育。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学习。同时,我校还为了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在上学期已初步实施了以“放飞课堂,共同成长”教学模式的“家校共育”工程,经过一学期的实施,已经证实了家校共育实施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并且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及广大家长、社会各界的认同。家校共育工程,一方面使家长自身得到了一定的成长,相当一部分家长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学到了一定的教育知识,更加懂得了如何辅导孩子、教育孩子;一方面学生得到了成长,家长的到来让孩子充分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不仅懂得了怎样报答父母、老师,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了发奋学习是报答学校、家长的唯一有效途径;同时是我们的教师也得到了成长,增强了教师成长的内动力促使教师自发性地学习、探究课堂使自己的课堂艺术得到了质的提升。

虽然“放飞课堂,共同成长”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不忘探索、思考,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家校共育”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来我校听课的部分家长文化水平不高;还有一部分学生的直接监护人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对孩子的监护自然落到了他的爷爷和奶奶身上,爷爷奶奶由于年纪大识字又少,加上对孩子的溺爱,根本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教育。以往家长来学校听课时,部分家长不是带小孩子来听课,就是在课堂上掐辫子,他们很少听进去,好像是凑热闹,家长自己不但没有真正参与到家校共育的教育工程中,反而干扰了正常的课堂秩序,多多少少影响了课堂氛围,甚至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为此,我校在郭校长的带领下多次商讨,最后决定把那些在家庭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中午留在学校,由教师来担当孩子在家庭中部分教育任务,学校必须成立食堂,让这些学生在校吃饭,中午接受学校教育,来减轻家长的教育负担。经过学校以及村级两委的协调共同投资5000余元建成了现在的食堂。学生中午在校吃饭,教师轮流值班维持秩序,分管用餐的全面安全,对班主任以及认任课教师分别签订《安全协议》以确保学生在校的用餐安全。学生用餐后教师在班内蹲班守点,一方面确保学生在校的安全,另一方面及时辅导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一个多月来,我校的全体教师在校日夜操劳,无私奉献,因为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信奉着“学生满意、家长满意,我们教师才满意;学生开心,家长开心,我们教师才开心”。

二年级的班主任万俊平老师,为了学生,她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抛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来照顾。孩子的爷爷奶奶也经常打电话催促她中午回家看看孩子,但是为了工作,为了学生她都回绝了,“我回家了,学校的学生怎么办?”这是她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她常思考的现实问题。前不久她的公公说:你的小儿子磕一个口子,她都没有来得及埋怨,那面电话中就说:“学生是你的孩子,还是天阳是你的孩子?”一句话问得俊平泪如雨下。是啊!一边是自己的孩子,一边是自己的学生,两难之地,实难双双顾及。

四年级班主任李静娟老师,作为我校的唯一特岗教师,她年轻有为,有着较强的责任心,由于工作的紧张她做梦都在说:“慢点儿,别烫着。”

宏显老师是我校的教育骨干,在学校食堂建起时,考虑到学校的经费紧张,食堂雇不起人,主动担当起了食堂一切劳动事务,他每天早晨一到校,就开始了洗、切、炒、刷……忙忙碌碌,一至到下午两点,稍一停歇就又开始计划明天的伙食生活了。每次看到饭菜没有剩余,他就会微笑着说:“今天的饭菜还行,孩子们爱吃,孩子吃饱了没有?”每当看到饭菜剩余了,他就愁眉苦脸,自言自语:“今天的饭菜不可口吗?我是不是做的不成功啊”。他时刻关注着孩子的生活,任劳任怨。

总之,家校共育教育工程,是要求我们学校、家庭共同努力探索、密切配合,相互信任,相互帮扶的一项长期的合作,我们学校教师会拿出全部的精力,真诚地换取大家的继续支持,我们有理由,有勇气相信在村级两委,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后万家小学的各项教育成绩,一定会在孩子们和家长们的欢笑中一路凯歌,继往开来!

谢谢大家!

第二篇:进步学生开家长会家长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和家长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xx的父母,一个来自高中三年级一班的学生家长。今天我很荣幸作为家长代表坐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家长,向孩子们成长注入爱心和热情的老师说声:“辛苦了!”谢谢你们为孩子们辛勤工作。

在此,我愿与大家分享一些感想。

首先,我要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有人说,最苦的人群是高三的学生,最累的职业是高三的老师,所以衷心感谢老师,尤其是班主任X老师的谆谆教诲和辛勤劳动!

说实话,一个老师教好一节课,领导好一个班,培养60多名学生成为有用的人才,是不容易的'。学校有很高的期望,家长也有很高的期望。老师的压力大,心理负担也重。

每天早上5点到晚上10点,连续16个小时,老师的心必须用在学生身上,这也是我亲身体会到的。因此,我们的父母应该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实践能力有一个合理的分析和判断。不应该把孩子表现不佳的责任一下子推给老师,更不要说把这种观念灌输给孩子了。

其次,我们应该给孩子动力而不是压力。孩子们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承载着我们无限的希望。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一眨眼的功夫就会踏上新的人生起点――高考。作为父母,我们渴望我们的孩子过着幸福的生活,带着他们的理想自由飞翔。

高考是孩子们插上翅膀的平台,承载着父母的梦想和期望。作为一个家长,孩子在最后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时刻关注他们的变化,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做到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不要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出不好的情绪,不要让孩子分心。

我们每一位父母都应该信任我们的孩子,鼓励他们。

虽然到现在为止还有一些学生成绩并不理想,但是考虑到高考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可以极大地影响考试成绩,如主题的难度,中等水平的学生就会有很大的负担。我们不能希望侥幸,但只要有一线希望都会去争取,没有人天生注定是成功的,也没有人天生注定是要失败的。

告诉他们:“相信自己,只有你自己才能救你自己,只有你能改变你的命运,尤其是在高考之前,一切皆有可能,一切都可以实现”。

最后,家长要了解学校,配合学校的工作。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所以老师的作用是巨大的。遇到好老师,会使自己的孩子如虎添翼,成绩会大大提高。

今年我们遇到了X老师这样一位好老师,是我们父母的幸运。因为X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举止都进行了正确的指导,从而大大提高了孩子的综合素质。因此,家长应该积极有效地与老师沟通。

另外,祝各位老师和家长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我祝愿我们所有同学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第三篇:进步学生开家长会家长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朋友:

大家好!我很荣幸能作为家长代表发言。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各位家长,向关心我们孩子成长的老师们,表示忠心的感谢!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我们每个家长的愿望,学校精心哺育我们的孩子,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关心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支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家长委员会是学校的参谋、咨询机构,又是家长和学校、老师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积极开展家长委员会这一活动,有利于加强家长和学校的联系。使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渗透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更好的了解孩子以及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我家孩子在以前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在担忧的同时却又没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长此以往,在孩子困扰的同时我也十分自责。而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可以促进家长和家长、家长和学校、家长和老师间的经验交流,未解决类似的问题。三方共同引导孩子健康发展。这也就要求我们家长要积极参加家长委员会的活动。我个人认为,以下几点方法可以使我们家长更好的参与学校的活动:

首先,积极参加家长委员会活动,要协助学校办好家长委员会。有计划地参与学校的重要活动,积极提出教育、教学建议并帮助落实组织家长对全体教职工以及学校工作进行监督,反应广大家长要求,并通过健康有效渠道提出合理化建议,让学校及时了解家长的心声。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社会和家长的各方面支持、关心和理解,参与学校管理,为改善办学条件,提出合理化建议。组织家长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协助学校召开家长会议或家长代表会议、研讨工作、交流经验并适当筹集家长委员会的活动经费以便更好的协助学校对孩子的培养。

最后,我们应该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在全体家长当中起到表率作用。引导更多的家长积极参与到家长委员会的活动中来,积极配合老师和学校,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对教育孩子起着重要作用,做为家长一定要积极配合老师,配合学校做好工作。家长只有与学校积极配合,才能与学校形成帮助孩子成长的最大合力,才能让孩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各位家长:我相信,有家长委员会的交流,有我们的.陪伴,有老师的科学指导,孩子们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孩子们将会获得更大的成功!愿我们家校携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我再次向为了我们的孩子而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祝愿所有的老师和家长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美满!祝愿所有的孩子学习进步!谢谢大家!

推荐专题: 家长会家长发言稿简短 家长会发言稿家长发言简短 新接班级家长会发言稿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