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致辞 > 发言稿 > 详情页

爱河护河发言稿450字

2023-06-18 21:08:37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爱河护河发言稿450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爱河护河发言稿450字》。

第一篇:爱河护河倡议书

地球上的人类: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她是我们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据登上太空的科学家介绍,我们的地球是一个晶莹的蓝色球体。

这个星球有富裕的资源,可是近几年来,人们大量破坏物产资源,已使这些自然资源不能再生,地球母亲已是灰色的,如果人们还是这样不加节制的破坏生态,那么地球就不会再像以前一样绚丽。

我们在生活中无论何时何地,都可能看到一些人在随意乱扔垃圾,森林还有人乱砍乱伐,水龙头开着,但前面却空无一人……这些在人们眼里虽然是不起眼的小事,却对地球母亲造成了很大伤害。

因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节约资源,要做到不浪费一张纸、一度电。

2、不随地乱扔垃圾,要将垃圾扔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3、保护树木,不乱砍乱伐。

4、节约用水,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5、建议一些工厂尽量减少排放污水和废气,这样既保护了地球,又利于我们自己。保护地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希望我的这一建议书,可以让地球母亲永露笑脸!

  倡议人:xx

  xx年xx月xx日

第二篇:爱河护河倡议书

同学们:

长江、黄河用它们那博大的胸怀孕育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它们灌溉了花的国土;它们推动了新的时代,它们是我们伟大的母亲,祖国需要它们,大地需要它们,人类需要它们,它们是祖国心脏的动脉。

从古至今,面对着母亲河壮丽的景色、悠久的历史,许多人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发出了由衷的歌唱。

由于时代的进步,投资建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为了寻求更多的利益不惜破坏环境,树木一棵棵地倒下,昔日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的黄土高原,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无节制的开垦放牧,黄土高原的植被不断的遭到破坏,土壤结构变得疏松,草木越来越稀少,导致大量的黄沙被冲进河里,清清的河水失去了最初的灵秀清澈。几千万年前,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里还生活着许多种可爱的生灵,可是现在,由于江水的严重污染、繁忙航运(螺旋桨击打)和乱捕滥捞,长江正日益失去这种特质,长江里的生物正在以我们无法预料的速度中孤独地死去。为了那些仅存的生物,为了我们伟大的母亲河,我提出以下倡议:

1.在长江、黄河旁边多种一些树木,防止泥土松陷。

2.减少用水量。

3.少伐树,减少环境污染。

4.对于水土流失做出措施。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倡议人:

  20xx年x月x日

第三篇:爱河护河倡议书

各位同学们: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这个被誉为中华的母亲,中国第二的河流,哺育着我们1.1亿各族儿女、黄河用它那博大的胸怀,孕育、保护着我们,它灌溉了国土,推动了新时代,它是我们的母亲,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更是人类发展史上的辉煌奇迹。祖国需要它,大地需要它,人类需要它,它是祖国心脏的动脉。

黄河是闻名世界的万里巨川,全长5464千米,从源头涓涓细流,沿途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成千上万条溪川,形成每年平均约480亿立方米水量的滚滚洪流。一泻千里。

黄河水面汹涌处,无数浪花拍打着彼岸,站在黄河边上,觉得只是汹涌澎湃。后才品味到,滔滔黄河,数不清的波涛。滚滚浪花,数不清的拍打。浪花急促的向前奔去,追赶光阴。却不忘在空闲时打个旋再走,像是依依不舍它流过的地方。

可如今,黄河变得浑浊了,人们说它是"一石水,六斗泥"由于下游地势的平缓,流速减慢,中游携带的泥沙沉积,使下游的河床提高,黄河成了名副其实的"地上河"。成为威胁着两岸人民生活的祸河。

黄河中的泥沙越来越多,是因为水土流失而形成的。水土流失是因为植被被破坏而形成的,它导致了大自然生态不平衡,现在大片森林已覆灭,气候变暖的问题也接连不断。汽车尾气,河流污染,大面积砍伐森林,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

我们不渴望能做些什么大贡献,可身边的小事却不能忽略轻放。一点一滴得对母亲河,也为环保献出一份力。

所以,我倡议:

1、在黄河边多种些树木,以防水土流失。

2、禁止非法采挖河沙。

3、对于水土流失做出有效可行的措施。

4、退牧还耕,植树造林。

5、号召大家共同保护长江、黄河。

6、做环保的小卫士,积极参加环抱的公益活动,调查环保问题,宣传环保知识。

7、要提高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注意身边的小事,自己的行为;保护母亲河,保护环境。

请记住:保护母亲河,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倡议人:

  20xx年xx月xx日

推荐专题: 爱河护河发言稿450字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