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2号文库 > 详情页

道德模范总结大全

2024-10-16 10:19:07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道德模范总结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道德模范总结大全》。

第一篇:道德模范学习心得

道德模范是文明的先行者,是时代的领路人。2月28日正阳县第十四小学组织全校师生及时利用手机、电视等多种形式收听收看了“德耀中原――第八届河南省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共同学习榜样力量,争做道德先锋。

颁奖仪式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篇章,通过播放事迹视频、现场访谈、歌舞等形式,生动再现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他们都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无论是脱贫攻坚、防汛救灾、抗击疫情,还是社会治理、帮助他人、敬老爱幼,都冲锋在前、勇于担当,为全社会树立了道德的榜样。

多跟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人就会充满了正能量。而这些道德模范就是有形的正能量,这些平凡英雄,身边好人,以不平凡的事迹彰显着道德的魅力,书写着人生乃至生命的价值。

通过观看颁奖仪式,师生们纷纷表示,道德模范人物以美德善行谱写了人间大爱,彰显了社会正气,传播了文明风尚。今后要以他们为榜样,秉承道德模范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篇:道德模范人物事迹

于金忠、男、46岁、中共党员,在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建设公司工作已有20xx年时间,20xx年来他谦虚好学,热情待人,助人为乐,团结同志积极向上,对热爱的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用满腔的热情和全部精力投入工作。特别是担任一建公司项目部副经理后工作综合繁琐,经常加班加点,从不计较报酬,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于金忠八冶技校毕业,参加工作后,他自知自己掌握的知识太少,经常向一些学历高的同志学习,开始从基础技术学起,天天查资料,细心专研施工图纸,耐心细致地学习、查阅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书籍,并不断地融入到自己的知识库,使自己的业务能力不仅得到快速成长,同时也铸就了坚强和永不服输的性格。每天早晨天刚亮,他便起床洗漱完毕,伏在桌上钻入图纸的“海洋”。晚上,别人的房子早早就关灯休息,他的影子却清晰地映在窗帘上,直到很晚。经过自己刻苦学习,20xx年取得了电大大专学历。他的学习精神受到员工们的高度赞扬。

建筑企业施工现场来往的领导及外来务工人员很多,为了适应工作,于金忠自己买了有关接待及职业道德等多种书籍,系统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受到顾客和农民工的好评。在他的协助下,项目经理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和才智,把项目部由一个小施工队发展扩大成一个管理岗位齐全,责任明确的知名项目部。

20xx年11月,因工作出色,于金忠同志被公司任命为项目副经理,从此,在“兵头将尾”的岗位上弹奏起拼搏与奋击之歌。

在工作中他对年轻人也是关爱有加,常常把徒弟们称作“孩子”,在气氛融洽时还经常开开玩笑。在担任“导师带徒”师傅几年中,他共担任了3位学员的指导老师,倾其所学,耐心辅导,使学员快速成长,现已全部成为了技术骨干、管理能手。徒弟们一提起师傅,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高高在上、望而生畏,而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徒弟们说:“我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和融入企业文化中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得到了他的悉心指导,他从来没有训斥、批评过我们。更让我们感动的是他的敬业精神。工期紧的时候,通宵加班黑白颠倒地工作就成了家常便饭,每一次加班他都陪着大家。”

于金忠也是生活在上有老人,下有妻子和孩子的一个大家庭,他为了项目部的工作,为了给员工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在员工们上班前半小时他就上班,每天下班最晚的就是他,他只有利用晚上时间处理一些家务。就20xx年底他母亲患了脑梗阻、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病情,需要家人里外伺候,他总会想尽办法把工作的事情和孝道合理的安排到位,他和妻子轮流守护在老人身旁,为了不耽误公司的工作,他让妻子白天管老人自己夜里管,每天晚上于金忠为母亲翻身、测温、擦洗。既保证了老人的身边有亲人伺候,又使项目部的工作正常运行。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工作20xx年来,于金忠参加了酒泉卫星基地工程、嘉峪关水泥厂、兰州河湾铝厂、青铜峡铝厂、俄罗斯图瓦金矿工程等十余个项目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在二十七年的艰苦与磨砺,造就了于金忠严管理、善经营,敢挑重担,勇于创新、勤于学习的优良品质,以优秀的业绩受到各级表彰,连续多年获得集团公司和一建公司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面对荣誉,他很坦然地说:“过去的成绩已成历史,我不会抱着昔日的荣誉沾沾自喜,我要把它当成一种鞭策,为了我们心中的信念,我将不断前行!”于金忠是一名普通的经营管理者,但又是一名不平凡的共产党员,他以对党的事业赤诚奉献和绿叶对根的深情,谱写了一曲锻冶青春实现自己美好梦想的赞歌。

第三篇:道德模范人物事迹

,中学一级教师,中共党员,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自20__年进入方正县第一中学校任教至今,现担任学校政教处主任、艺体教育中心主任、国际交流中心主任、高一六班语文科任教师。

同事在担任政教处主任以来,一直紧紧围绕学校期初工作计划,有序开展部门各项工作,能够把期初学校工作要点落实到实处。作为政教处主任每天早晨很早来到学校,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入校,每天又是很晚离校,做到与学生同步。总是把学生的事放在心上,他总认为学生的事无小事,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去做事,为了治理学生生活习惯的恶习,细心细致的与家长学生进行沟通并达成教育共识。与团队内部人员根据省市教育方针要求在节假日休息时间研究学生管理制度的细化,出台适合本校的校规校纪及各项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班主任培训德育干部培训,只有好的德育干部、班主任才能培养出好的学生,以爱导生、以会带训培养德育队伍。所带政教处团队曾荣获先锋岗位等荣誉称号。

同事在担任艺体教育中心、国际交流中心主任以来,一直致力于业务提升,随着省市对艺术教学及国际留学的要求在不断的细化。把握前沿的教育观念,坚持学生全员艺术选修,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实现学生体育艺术2+1的培养目标。定期召开艺体教研组会议,共同学习了解最新教育部政策,加强专业业务学习、巩固专业能力,传达最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艺术情操,丰富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在国际交流方面不断加强内部人员业务学习,传达国际留学最新知识理念,为学生生涯规划做好人生导师,耐心细致与学生交流沟通。近几年有部分学生通过艺术体育考入国内一流名校,实现其大学梦想。又有部门学生通过国际留学走出国门进入韩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继续深造。极力彰显了我校“一个核心。四个方向”的办学理念。

任教期间,所教学科在同类班级始终名列前茅。总是关注班级中的学困生,细心耐心的去指导,无论多么顽皮的学生在其课堂都能专注的听讲,教学中不断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进行业务专研,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其前行的动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其学习的目标。作为当代教师,其践行教师的使命,按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第四篇:道德模范黄旭华伟大事迹心得最新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船重工)第719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

他曾隐姓埋名30年;他的人生,就像深海中的核潜艇―无声,却有无尽的力量。

在中船重工719研究所黄旭华十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胖”一“瘦”两个核潜艇模型。

93岁的黄旭华,至今还没有退休。

周一至周五每天早上6点起床打太极长拳,早餐是一块面包,加少许核桃、葡萄干,从家中步行3000步左右,8点半准时到办公室。办公室倚靠墙根堆着各种资料,这些文字、数字,凝结着黄旭华的毕生心血。抓紧时间整理好这些资料,是他迫在眉睫的愿望。黄旭华时常感到“年纪越大,时间越不够”。

“从1958年开始到现在,我没有离开过核潜艇研制领域,我的一生没有虚度。”黄旭华说。

打造国之重器

“父亲这辈子,就是一条道,走到亮。”小女儿黄峻一语中的。

黄旭华出生在广东海丰一个医者家庭,从医是他幼时的梦想。而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苦难,面对当时落后贫穷的祖国,少年黄旭华开始重新思考:“我不学医了,我要学航空,学造船。将来造飞机保护祖国蓝天;制造军舰抵御海上侵略。”海边出生的黄旭华,1949年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后,开启了与潜艇一生的缘分。

1954年,美国“鹦鹉螺号”核潜艇首次试航。1957年,苏联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这种新武器的巨大能量,一度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当时有一个说法来描述核潜艇的续航能力:一个高尔夫球大小的铀块燃料可以让潜艇航行6万海里,如果用柴油作燃料,则需近百节火车皮的柴油。对于大国而言,核潜艇是至关重要的国防利器。

黄旭华用了个有意思的比喻:“常规潜艇是憋了一口气,一个猛子扎下去,用电瓶全速巡航1小时就要浮上来喘口气,就像鲸鱼定时上浮。核潜艇才可以真正潜下去几个月,在水下环行全球。如果再配上洲际导弹,配上核弹头,不仅是第一次核打击力量,而且有第二次核报复力量。有了它,敌人就不大敢向你发动核战争,除非敌人愿意和你同归于尽。”因此,《潜艇发展史》的作者霍顿认为,导弹核潜艇是“世界和平的保卫者”。

1958年,出于国防安全形势需要,中国也启动研制导弹核潜艇,选拔了29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骨干人才,组建了造船技术研究室(后改为09研究所)。曾参与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的黄旭华,作为1/29,被选中参加研究。

研究开始不久,苏联宣布撤回援华专家。毛泽东主席下令:“核潜艇,一万年也要造出来!”在位于武汉的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办公大楼里,毛泽东主席的誓言刻于墙壁之上。

就是这句话,坚定了黄旭华的人生走向。“那个地方一年刮两次七级大风,一次刮半年。”黄旭华回忆说。恶劣的自然条件还不算,没人、没钱、没资料、没技术,最大的困难是大家不知道核潜艇长什么样。

因为摩擦阻力小,水下机动性和稳定性好,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潜艇外型是水滴型。美国在研制中谨慎地选择了三步走,先采用适合水面航行为主的`普通线型,再建造一艘常规动力水滴型潜艇,都成功后,才结合研制成水滴型核潜艇。

而黄旭华认为时间紧迫,在与团队商定后,通过大量水池拖曳和风洞试验,取得了丰富的数据,决定一步到位将核动力和水滴艇体相结合。

“当时连基本的研制条件都不具备,就开始干了。”黄旭华回忆说。他和同事们只能“大海捞针”――从国外报刊中搜罗有关核潜艇的只言片语,拼凑出一个核潜艇的轮廓。

但准不准确,谁也不知道。恰好,有研究人员从国外带回了两个美国“华盛顿”号核潜艇儿童模型玩具。大家把玩具反复拆装,发现这些密密麻麻的设备,和他们一半靠零散资料、一半靠想象构思出的图纸基本一样。“我当时就想,核潜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再尖端的东西,都是在常规技术的基础上综合创新出来的,并不神秘。”黄旭华说。

资料难找,数据计算也是难题――他们只能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核潜艇上的大量数据。那些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部件配重,他们只能靠一台磅秤一个个零件称。为保证计算准确,科研人员分为两三组分别计算,结果不同就重来,直到得出一致数据。

至今,黄旭华还珍藏着一把北京生产的“前进”牌算盘,这把算盘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日夜。“毫不夸张地说,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许多关键数据都是出自于这把算盘。”黄旭华说。

曾于1988年跟随黄旭华参与核潜艇深潜试验的中船重工首席技术专家张锦岚,对用算盘计算核潜艇数据感到不可思议:“这可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而是要运用三角函数、对数等各种复杂和高难度的运算公式和模型。”

但在一穷二白的年代,黄旭华和同事们正是用这种土办法,突破了核潜艇中最为关键、最为重大的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艇体结构、人工大气环境、水下通讯、惯性导航系统、发射装置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加入海军战斗序列。

“我们的核潜艇没有一件设备、仪表、原料来自国外,艇体的每一部分都是国产。”黄旭华自豪地说。

第五篇:道德模范学习心得

通过此次参加办事处举办的道德讲堂学习活动,我突然感觉有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涌动、翻腾。我十分感动于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业绩;感动于他们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的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于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感动于他们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标兵。

通过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刻苦钻研业务争创一流业绩的精神

模范的事迹告诉我,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争创一流的干劲。王世举,用仁爱之心和志愿行动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使我们深深地体味到“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真情实感。他们之中有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了爱老敬老的好榜样;有用自己的真情去感动需要帮助的人;有真心实干的企业家。

二、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在工作中很多细节不容忽视,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业务精湛,兢兢业业,他参加工作后,在基层工作,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老同志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受到大家一致赞扬。他们除正常工作时间外,常常中午不休息,夜晚加班。

三、向道德模范学习,要学习他们坚守忠诚的品质

坚守忠诚是一种习惯,是忘我的投入,是创新的前奏,是一种道德信念,他们对待工作一直是坚守忠诚的态度,他们的工作环境艰苦,办公条件差,生活清贫、枯燥、寂寞但这些都没有让他们退怯。他们勤奋敬业,不懈追求,平凡的岗位见证了烟草工作者的奉献和忠诚。

我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在经历这次精神教育和学习后,像是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明确了如何做好专卖管理,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烟草事业增光添彩!

第六篇:道德模范人物事迹

,女,生前为重庆市巴渝航运公司下岗职工。

一个被群众誉为精神永不下岗的下岗女工,一生十多次救人,最终为救落水群众献出了年仅44岁的生命。

20__年10月20日晚,在重庆巴南区轮渡渡口,两名群众不慎跌入滚滚长江,此时,在轮渡上的听见呼救声后,来不及脱掉衣服和鞋子便纵身跃进湍急的江水中。波涛汹涌中,她奋力向落水者游去,并抓住了落水者的衣服,可落水者在慌乱中突然将脖子紧紧扭住,两人不停地在江面上沉浮,最终英勇牺牲,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见义勇为的壮歌。

'救人壮举不是偶然的,与她44年的人生经历和她一贯的英勇行为分不开。生前,主业是船体除锈油漆工,副业则是下水救人,并一干18年。1983年秋,回涪陵老家,遇到一位被江水冲出几十米外的落水者,她一个猛子扎进江中,搏激流,闯险滩,将落水者高高举过头顶。1988年夏天,邻居巫天幸不慎落入长江,危难之时,不顾一切跳入江中,半个小时后巫天幸被救了上来,却累得瘫倒在地。1981年和1988年长江涨大水,作为公司水上抢险队惟一的巾帼英雄,和男同事一齐积极救援,救起多名落水者。20__年,她跳入河中救起了因在河边洗衣而落水的下岗职工李新萍。

18年来,不顾自身安危,十多次跳入长江救起落水群众。一次下水救人就有一次生命危险,xx10多次下水救人,就经历了10多次死亡的威胁。

家境困难、生活艰辛,但她依然热忱地帮忙身边的人。认识她的人都说她是个随便哪个时候都笑嘻嘻的人。性子直、热心肠,周围的人有个大事小事,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说话,谁家有点什么麻烦她总是从头到尾,关注到底。

xx20__年被重庆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推荐专题: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活动总结范文模板大全 道德模范总结大全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