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2号文库 > 详情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学情分析

2024-08-05 17:42:33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学情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学情分析》。

第一篇: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一、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85页。

二、教材分析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 “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给出了具体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和彩旗都是有规律地排列,很多物品上装饰的图案也是有规律地排列,这些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规律提供了很多素材。本单元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在本单元开始安排了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景,装饰的东西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小朋友有规律地排列围成圈跳舞等等。另外,还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一般来说,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的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次),就是有规律的排列。

三、确定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本节课教学内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四、学情分析,确定教法学法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思维灵活、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本节课采用直观演示、游戏激趣、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猜一猜、摆一摆、涂一涂等一系列有趣的数学活动中,对规律有个比较清晰地认识;指导学生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为主要学习方式,从被动到主动、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悟出找规律和创造规律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图案的纸片。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想听吗(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重复三遍。)

让学生接着讲下去。师小结,引出课题。

师:像这样的一段话,或者一组动作重复的出现就叫做有规律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找规律。(板书:找规律)请把课本翻到85页。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猜想中感知规律存在的同时,初步感知了规律的价值。)

(二)、教学主题图,认识规律

1.创设情境:我们一年级准备举行一个联欢晚会,打算布置这样的一个漂亮的会场

2.课件出示主题图

仔细观察,这个会场是用什么来布置的(彩花,彩旗,灯笼)

(1)课件逐步出示主题图

师: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彩旗按黄红交替的规律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

a.彩旗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

b.如果让你给彩旗分分组,好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你准备怎样分(让学生试着分组)

c.学生汇报,展示。为什么这样分

d.师小结:像彩旗这样以黄红两面为一组不断的重复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我们就把这样的现象叫做有规律。(板书:当一组事物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师:我们接着看彩花、灯笼是怎样排列的呢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其他同学

(以同样的方法观察彩花、灯笼,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讨论成果)

师:谁还有其他发现吗(同桌讨论小朋友排列的规律,动笔圈一圈)

师:这两种分法都可以,只是我们选择的起点不同。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找规律,这些规律中有些是2个为一组,有些是3个为一组不断的重复出现的,以后我们可能还会碰见以4个,5个或者6个为一组的规律。你都学会了吗

(设计意图:此环节分两个层次,先出示“彩旗”、“彩花”,引导学生找规律;接着同时出现“灯笼”图和“小朋友排队”图,由学生同桌讨论找出规律。)

(三)、动手操作,深化找规律的方法

师:同学们真聪明,找出了那么多的规律,你们想不想动手设计出新的规律

师:现在请认真听老师的要求:现在请同学们从信封里拿出准备好的学具,两人为一组,在纸带上设计出一条有规律的图案来。

(生动手摆,师巡视2分钟)问:你们是怎样摆的是以什么为一组重复出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摆学具,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更好地发散并创设出更多的、更复杂的规律,从而培养他们大胆创新的意识。学生通过按规律摆学具环节,对“规律”的感知、体验已得到加强,已能判断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此环节重在体现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以“听会忘,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四)、应用规律,巩固新知

第一关:猜一猜,(按图形的形状来找规律)

小结:所以这题我们可以按图形的形状,也可以按颜色来找到规律。

第二关火眼金睛

师:智慧星后面都藏着什么第三关:涂一涂。

第四关:封闭图形找规律。课件出示懒羊羊和灰太狼图片。师:谁能找出这组图形排列的规律师:这三种方法都可以找到他们的规律。

(五)、欣赏规律美

(本课的教学没有停留于寻找规律和创设规律上,而是适时引导学生回到生活,寻找和欣赏日常生活中的类似规律。使学生从规律之美感受数学之美,获得灵活性的思维磨炼。)六、谈收获七、课堂总结

正是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只要同学们多观察,多动脑筋,也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规律来。

第二篇: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3)班有学生49人,(4)班也是49人。通过师生一学期共同努力,绝大部分部分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一定基础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学生上课纪律松懈,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经常拖拉作业,以致学习成绩较差,还需要在新学期里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这部分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工作。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和一个总复习,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图形、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降低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习数学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模型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在“加与减”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可能是不同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现在平面图形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拼图,用它可以拼出很多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一个大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根据事物非本质、表面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特征进行不同方式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训练,感受数学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熟练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

2.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学习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二)教学难点

1.20以内退位减法。

2.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四、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实际问题,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信心。

2.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教科书里解更多有关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发展是息息相关。

4.在教师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事地批评自己、评价他人。

(二)知识与技能: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2.探索并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观察身边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可能是不同,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作用,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同时获得一些初步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能力。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和富有现实意义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提倡学法多样性,关注学生个人体验。

2.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特别是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开展一帮一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与决心。

4.加强口算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5.能掌握一些常见数量关系和应用题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能力。

6.增加动手操作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周长、面积和体积。

7.每学完一个单元内容,做到及时复习,及时考核,这样可以及时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补差补漏。

8.从作业上严格要求学生,不但书写工整,且准确率高。对每天作业老师要及时批改,并让学生养成改错好习惯。

9.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10.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提高数学及格率,力争使及格率达95%。

六、学困生辅导和转化措施

1.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转化。

2.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

3.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4.根据学生知识缺漏,有目、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

5.多一份关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习。

6.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掌握。

7.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8.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

课时安排:

一、加与减(一)…………………………………… 9课时

二、观察物体………………………………………… 2课时

三、生活中数……………………………………… 7课时

四、有趣图形……………………………………… 4课时

整理与复习…………………………………… 3课时

五、加与减(二)………………………………… 8课时

数学好玩……………………………………… 2课时

六、加与减(三)………………………………… 11课时

总复习………………………………………… 5课时

推荐专题: 一年级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一年级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 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学情分析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