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课堂实录(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课堂实录(大全)》。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资料,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潜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本学期的教学我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重视师生互动。注意做到以下几方面:
1、基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
2、回归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必须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资料。
3、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20__年北京奥运会热点等我都纳入自己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实践的资料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透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个性是学生能够应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潜力。
综合实践活动做为一门课程,其教育教学方式是活泼、多样的,这主要取决于活动过程是否有意义、有趣味。所以它决不仅仅是一节课,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学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迈向社会,积极参与调查研究、开拓视野,积累经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实现与自然、社会及自我的对话与联系。我谈谈这次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几个关键点。
一、活动主题确定的自主性
活动主题的确定,应该基于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关注、热爱,主题的确定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我提醒学生可以从身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事物中去思索、发现,选择的范围十分广。最后确定大主题时,我们采用提出问题――小组归纳――提出主题――集体决议的形式,再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选择子课题(小主题),研究其中的某一方面,自愿组成活动小组,开展研究。
二、活动计划制定的有序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计划的制定有助于学生全程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分工合作,逐层深入,有的放矢,张弛有度。先做什么,该怎么做,接着做什么,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特别是某些细节,需要制定更详细的计划,这就需要老师细心的指导,比如学生计划去采访某个人,师应提醒学生采访前要先把准备采访的时间,采访的问题预设好。
三、活动过程开展的灵活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是开放的,天地之间的所有空间、万物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应该是给予孩子更广阔的空间,去社会上调查、研究,把学习的外延逐步扩散到家庭、社会及各个层面上。应大胆放手让学生真正去动手、去实践、去探究。走出课堂,脚步迈向社会去调查、记录、访问;团结协作,学会解决问题,比如制作手抄报,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排版,有的查资料,有的画图,有的写材料;动手实践,融入真切情感,比如孩子对种植蔬菜十分感兴趣,便让他们亲自动手,在种植、养育过程中触摸着小生命,记录下它们成长的轨迹,感受生命成长的点点滴滴,感动着自然与生命的奇迹。
本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课程我依托我校农家文化,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目标构建知识,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得健全的人格发展。
一、活动主题的选择
1、我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提炼主题。
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劳动”,树立劳动观念,学习劳动技巧;让学生“在考察中学环保”,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实践;让学生“在自然中学自然”,丰富科学知识,经历探究过程。如:研究性主题“农家文化系列之一――走进传统游戏”,他们就围绕这个主题,通过实践活动、调查研究、上网搜集材料等,了解农家传统游戏的历史和玩法等,从中学习到很多在语文、数学学科中所学不到的知识。也就热爱我校的农家文化了,起到一举两得之功效!
2、体味社会生活是个大舞台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更大的学校,是学生终身学习的资源,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学生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因此,我要让学生从社会中选定感兴趣的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如:开展的“我爱我的家”活动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让学生了解自己姓名的由来和其中蕴涵的父母的殷切期望,体会父母对自己深深的关爱。从而使学生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好品行。
二、活动开展方法的尝试
学生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综合实践活动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多样的探究方式和活动手段,刺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如:“农家文化系列之一――走进传统游戏”就是综合运用了各种方法手段;学生经过对过去爷爷奶奶的回顾,和家庭的一些有益的做法,提高了学生和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的合作意识。学生在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活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培养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初步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最终达到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
总之,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把综合实践课程真正的落到了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上就是我对本班这学期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总结和收获,也将在下学期继续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从“过程”角度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可分为三个阶段:活动导入、活动展开、活动总结。
(一)活动导入阶段
活动导入是活动展开前师生共同进行的工作。包括材料准备、方案设计、情境创设等。在这次活动站中,我们首先就能够引起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动机和欲望的有关活动主题的谈话,在学生中作了铺垫。然后用填写活动意向表的方式,通过师生共同决定,民主协商确定了活动研究主题。这就是一种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活动策略。体现了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坚持综合实践活动源于生活、指向现实的原则。
(二)活动展开阶段
活动展开的关键,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实践、同伴合作三者相结合。在这次活动中,教师在学生成立研究小组后,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目标由教师制订,但需明确告诉学生,并取得学生的认同,当然也可让学生提出修改意见)。接着,要求学生按照各自制订的活动设计思路,自主地投入活动,动手动脑,积极完成活动作业。
(三)活动总结阶段
主题活动结束后,进入活动总结阶段。它既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成果的小结,也是师生、生生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由于活动主题、活动方式的不同,活动过程会千差万别,总结交流的形式也就多种多样。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往往受学科课程教学思维定势的局限,很容易将活动总结演变为课堂演示、报告,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特征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因此,我们应从过程角度思考活动总结,做到即使展现结果,也要突出过程。
同时这次活动在总结阶段还注意了以下几个特点:
1、动静结合,体现特色
总结交流的形式可分为动态的和静态的,成果展示时应做到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如“纸的原材料”小组展示了造纸的原材料,纸加工的过程,生动地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又如“纸的发展历史”小组:展示参观造纸厂的照片,利用手抄报演示了纸的发展历史,汇报了遇到的困难及获得的帮助。
2、内容自然,感受真实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在学习过程,重在学生参与活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本案例学生在展示他们的作品及成果中,处处都体现了自然和真实。从照片、实物到文档资料,没有大人及老师帮助加工、制作的痕迹。孩子对自己取得的成果十分自豪和自信,对收集到的资料、实物都非常爱护。这就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达到了展示过程中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思想得到碰撞的目的。
3、经验分享,情感升华
师生在总结过程中,交流活动体验和感悟,反思活动过程,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可以促使学生认识与情感的升华,并为以后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了经验与启示。这次活动中,教师体现了自己是学生经验分享的指导者,强调了学思结合,平等对话和交流,真正反映了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展示内心对本次活动感受的真实体验,自然流露活动过程中的真情实感。
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磨练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创新人才,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共同在实践中锻炼,在体验中成长。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正在探索中的一类新型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选择是从学生身边事物开始,其主要思路是围绕“我与家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等综合性实践活动,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展开。
二、学生分析:
1、通过一学年多《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本科学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2、虽然经过一学年多的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3、对活动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4、本年级共2个班,每班都有50人左右。大部分学生的都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且喜欢综合实践活动,爱动脑、爱动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较差,以往的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再加自己不严格要求,所以教师平时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活动目标:
1、学生的发展,围绕发展学生潜能这一核心,正确处理学生、教师、教材、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2、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其获得参与研究的积极体验。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自由活动,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3、重视学生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多思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4、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5、使学生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探索、尝试、参与和解决的自由中获得积极的、生动活泼地发展。
四、教学活动的具体措施
1、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认真备课,收集各种资料,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并且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活动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等,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尝试、参与和解决的自由中获得积极的、生动活泼地发展。
4、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感性经验,运用和验证益友的学科知识经验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采用独立活动和合作活动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会与人共处,学会沟通合作,学会互相交流,学会与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价值。
推荐专题: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