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2号文库 > 详情页

一生只做一件事 读后感(优秀范文三篇)

2024-03-25 00:43:09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生只做一件事 读后感(优秀范文三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一生只做一件事 读后感(优秀范文三篇)》。

第一篇:《人生只有一件事》读后感

秋天,已经慢慢降临,树枝上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我漫步到少年宫后面的一片小树林里去捡那飘落的树叶。

来到了小树林,只见地上有着成堆的落叶,它们大部分都已经枯黄了。我拾起一片落叶,仔细端详着,那片叶子不仅枯黄了,而且还残缺不全,色泽也没有树上的叶子那么鲜艳,那么绚丽。它摸上去非常的脆,没有一丝水分,好像你只要轻轻一捏就会粉身碎骨了,简直就是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

一片树叶,它的生命非常短暂,最多也只有几个月的光阴,那么我们人的生命也何尝不是短暂的呢!或许有人认为人的生命长达几十年,有时甚至有一百多年,浪费一些时间是没有关系的,但是如果你是这样想的话就错了。光阴如箭,一眨眼你就会从一个生气勃勃的小人伙子变成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了。如果你这一生都平平淡淡,只会吃、喝、玩、乐的话,那你就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而你的生命也是没有价值的。只有你非常节约时间,不浪费一分一秒,而且也创出了一番事业的话,你的生命才会辉煌。

人是没有多少时间和生命是可以浪费的,如果我们在小的时候,正值青春年少时不去珍惜时间,去读更多的书,去掌握更多的知识,那等待我们的只有到了晚年时我们悔恨的泪水,记得有一句诗就是这样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所以,让我们去珍惜这可贵的时间吧!

第二篇:《人生只有一件事》读后感

许多年前,我们还是个幼稚的孩童,曾几何时,我们看着别人分别时的哭泣,我们觉得自己可以潇潇洒洒离开,毫无牵挂。这一天,轮到我们了,没有了当初的盼望,有的只是无限的悲伤。

这一天,似乎很短暂,又似乎很长。同学们就这样在教室里,没有讲什么,没有昔日的喧闹,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空气好像凝固了,无论毕业考的成绩如何,所有的情绪都被压抑着。

老师匆匆走进教室,带着我们去拍毕业照。到了操场上,我们便开始了叽叽喳喳地聊天。气氛轻松了许多。大家谈天说地,从音乐谈到历史,从中学谈到大学,让我不禁想起以前课间大家聚在一起那不把沧海聊成桑田不罢休的架势。

等了大概30分钟,才开始拍毕业照。我们站在拍照的架体上,一点也没有觉得肃穆,鲜艳的红领巾随风飘扬。还记得我们第一次戴上红领巾时,笑容多么灿烂,那时我们多么羡慕大哥哥大姐姐啊!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戴上它了。只听“咔嚓”一声,当照片定格的.一瞬间,也把我们的笑容定格在了这世间。

放学了,这一天好像就这样过去了,没有告别,也没有哭泣。坐上回家的车,才发现,两行泪珠已悄悄从眼角滑落。我拼命回忆着过往的点点滴滴,但那些时光,从记忆里逃逸,了无踪迹,只剩下零零星星的碎片。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道路少不了分分合合,我们不该回望过去,而是要珍惜现在拥有的。

第三篇:呐喊中一件小事读后感

上个星期,因为生病住院的原故,颇为闲散,在医院里打完点滴之后,就可以在街上闲走,偶然在旧书滩上见有七册鲁迅先生的小册子,就以十二元的索价买回,依次是《呐喊》、《野草》、《坟》、《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准风月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北京版,重印鲁迅先生1918年到1934年间的文章。原书的定价不等,我望着这七本三十年前出版的书不知如何是好,怕闲居斋中的懒散,只好带至空巢工作闲暇时阅读,这便是这篇小文的缘起。

鲁迅先生的文章,多少在以前是读了一些的,本着“故书不厌百回读”的精神,我首先拿起了《呐喊》,鲁迅先生自己说:“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去的寂寞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自序》)这让我多少有相同的感觉,也许文人的心是相通的;而年龄与观察考量时序也是让人玩味的,试看《呐喊》所集的文章:

自序,1922年12月3日,年41岁。

狂人日记,1918年4月,年37岁。

孔乙己,1919年3月,年38岁。

药,1919年4月,年38岁。

明天,1920年6月,年39岁。

一件小事,1920年7月,年39岁。

头发的故事,1920年10月,年39岁。

风波,1920年10月,年39岁。

故乡,1921年1月,年40岁。

阿Q正传,1921年12月,年40岁。

端午节,1922年6月,年41岁。

白光,1922年6月,年41岁。

兔和猫,1922年10月,年41岁。

鸭的喜剧,1922年10月,年41岁。

社戏,1922年10月,年41岁。

这使我想起另一首先生的诗:

“作法不自毙,悠然过四十。何妨赌肥头,抵当辩证法。”

钱玄同先生曾经说过“人到四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确实,四十岁的年龄,实在是一个尴尬的年龄段!也许我已经到了“向不惑”的年龄,对此深有感受!有意思的是:鲁迅先生开始写小说得益于钱玄同与陈独秀两位先生,而后来却都分道扬镳了!这是始料所不及的。《狂人日记》里的“狂人”影响了几代人?去年我作《阿五外传》,除了我的排行是“老五”外,“陈老五”的影响也可能是一种巧合?

人血馒头何尝又在现在的中国消失?“”只不过是换了另一个人血馒头的面孔而已!孔乙己、闰土已经绝迹了吗?至于赵秀才、假洋鬼子在我们的周围依然地活跃和繁衍生息不已!有时候我真的有些悲哀:何以中国的“国粹”如此的坚强?鲁迅先生在酒醉和抄写古碑之后,奋起呐喊,但又能唤醒几个人?

阿Q因为向赵府的吴妈求爱,便失去了工作的机会,并且是“从此不得踏进赵府的门槛”!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多少阿Q想进赵府而不能?小D进了赵府便也看不上阿Q,并大声地说“没有,没有!你出去!”阿Q只能说“记着罢,妈妈的……”昨天听某先生说我位列考古所“四大散帮”之一,我倒有些“宠若受惊”了!有时候看小D与阿Q撕打,实在是不知道怎么样做才好:既不能作和事佬――多事不如少一事、说了也白说,也不能起哄――“良心”说不过去,只能是冷眼静观了!这,在先生的《呐喊》面前多少有点自现形污了!

“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自序》)那是先生的高明和远见之处!因为实践证明,今天的阿Q与小D依然健在!并且各行其是,悠哉然哉!袁阿五夹在阿Q与小D之间,说不清楚是个什么味道!更为糟糕的还要面对假洋鬼子、赵秀才、举人老爷!

说到这里,我大概要学一学没有破落之前的孔乙己,教一教小孩子写“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法”,然后再就着茴香豆下酒,抑或抄一抄古碑什么的?

推荐专题: 一生只做一件事读后感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