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2号文库 > 详情页

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报告(范文六篇)

2024-03-23 22:04:23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报告(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报告(范文六篇)》。

第一篇:“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报告

“小学生感恩教育”课题实验结题报告

阿克苏市第七小学王利娟

一、课题研究背景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是人最基本的品质和本性。一个不知感恩的民族是可悲的,是无法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怀有感恩的心,才更懂得尊重。伟人邓小平古稀之年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怀有感恩的心,诗人艾青在他的诗中写到,“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当我们在人生道路中迷失时,感恩会象一盏最明亮的灯为我们指明方向,感恩象一只春蚕,无私奉献,无微不至的倾注给我们热情,感恩是整个太阳,感恩是和煦的春风,感恩是甘甜的清泉,给予我们严峻的态度和细腻的爱。感恩是一种美德,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文明于世。但如今有很多小学生受到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的影响,个性变得很自私,缺少感恩情怀,但这一现象的冷峻,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而导致未来的发展道路出现偏歧。所以培养感恩这一生活态度会对小学生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及培养目标

根据班级学生及家庭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确定了8名实验学生对象,我负责四名学生,科任刘丽红老师负责三名学生。我负责的四名学生资料为:

姓名

养成目标8岁

有了感恩老师的教育父母亲外出打工,哥

张青青

8岁

之恩

王巍

感恩父亲的艰辛体贴

8岁

父亲挣钱的辛苦

卡地亚

感恩同学之间的关心

8岁

帮助

刘丽红老师负责的三名学生资料为:

姓名

性别

年龄

养成目标

家庭情况 父母在家

单亲家庭

哥在家

单亲家庭

家庭情况

性别 年龄

将金铭

感恩父亲的养育之恩

古丽斯乃

懂得父母的艰辛,主动帮

8岁

家里干家务

父母在家

王洋

知道感恩爷爷奶奶的养育

8岁

之恩

父母不在跟爷爷奶奶生

蔡新新

理解父母管自己那么严的8岁

原因,主动关心父母

父母在家

实验目的1.理论目的:探索新形势下小学生感恩教育的模式。2.实践目的:

(1)、通过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感受、体验到别人对自己的关爱,激发他们的感恩意识,学会运用适当的感恩方法。(2)、通过教育,使学生拥有健康的、积极的心态,学会用爱心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3)、通过对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形成感恩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体系。

三、感恩教育研究成效

(一)教师教学

公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也是人们为了维护公共生活,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可见公德教育并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圣人之举,学校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德行为,首先要教师摆正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教师以身示范,以言引领,循循善诱,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德行为。(1)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加强学习研讨,促进教师转变观念。课题组遵循“课题研究与日常教育实践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师的自我提高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各种类型的学习研讨活动,如沙龙研讨,经验交流,专题培训,专家讲座等,充实了教师的理论素养,拓展了课题研究的思路。(2)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观念最终要落实到行为,自课题研究开展以来,课题活动观摩一直伴随着我的研究过程,它是我行动研究的生命力。每次活动都经历了观摩——研讨——反思等碰撞的过程,切实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3)提高教师研究水平

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会研究的过程,我经常与其他教师共同研讨研究方法,一起找出研究工程中的存在问题,制定调整方案,写好科研论文或课题研究体会。不断的总结有助于我的反思,反思的结果能提高了我研究的水平。

(二)学生成长

1.学生自身道德行为的养成课题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转变达到明显化,课题与课程的结合,通过丰富的课程主题活动,学生学得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如:待人有礼貌,热情招呼别人,做好班级小主人;洗手入厕有秩序;爱护环境,节约不浪费,尊老爱老,关心别人,感恩拥有„„等等使学生渐渐从“自我”为中心中走出来,做到“心中有他人”。2.培养自信,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结合课题我开展了大型活动,如“三八节”的活动;“让感恩伴成长爱心募捐活动”等等,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学会与人交往,学生从刚开始的胆怯,到后来的主动大方,从开始的被动参与活动,到主动参与活动的设计与活动用品的制作,处处体现了学生能力的提升。

3.爱心教育,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

感恩是做人的支点,我们通过爱心宣传,爱心募捐等系列活动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感恩教育,让孩子明白,要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感恩自己拥有的一切,心中永远要有他人,一个不懂得善待别人的人也就不懂得善待自己,不懂感恩的人便没有快乐„„这样的教育有助

于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将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家庭,社会的影响

通过课题活动的开展,受益的不仅仅是老师和孩子,还有更多的家庭和社会人,我们看到的不但是孩子和老师的成长,还有家长自身行为的转化和家庭教育观念的变化以及家庭教育行为的转变,孩子的行为影响了家庭,孩子们的活动触动了社会,小手的力量不断强大,强大的力量不段转化,小手越拉越有力,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四、几点思考与体会

1、感恩教育必须纳入到学校常规教育之中,要与学科教学、班队会、课外活动等有机结合,才能得到深化,取得实效。

2、感恩教育必须构建全方位、多内容、立体化的教育模式,做到知、情、意、行统一,以情陶冶人、以境培育人。

3、感恩教育必须以学校为基点,以家庭为依托,做到家校互动,一以贯之,才能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让感恩逐步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4、感恩教育必须重实践、重体验,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练,把被动教育变成主动教育,方能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

第二篇:小学生劳动实践报告

劳动实践是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劳动技术教育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逸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

目前,许多学生缺乏劳动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足,与社会实践要求距离甚远,对劳动光荣缺少切身体会。教育与生产结合,是国家教育方针的内容,是培养一代新人的可靠途径。与此,我校就一贯重视构建社会实践劳动场所办学模式,强化共识,全面推进新课程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我校将过去一学年此项工作的具体实施状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夯实责任

学年初我校成立了劳技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在上年的经验基础上编排、完善了实践课程,并落实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相关理论教育,领导小组全面筹划实践基地建设及长远发展规划、管理制度等。

二、科学制定了劳技教学计划,并有效实施

我们根据综合实践课的要求,由总务主任、教导主任结合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多种种植技术,把培训任务分到各组,从土地整理到栽植、施肥、浇水、锄草、打药、采摘等知识,再到结合书本知识进行劳技培训,都有计划、有措施、有经验总结的整套方案。通过这些活动的有效组织,不但学学生了解了栽种流程,而且帮助其学会观察、学会撰写体会和日记,既受到劳动教育,又学得了一门实用技术,还培养了其动手动脑探索精神。

三、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

我们让学生自己动手,培训劳动习惯,形成技能,同时按劳分配进行勤工俭学。

四、收获和成果。

1、劳动技术教育同时也为学校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学我们利用所得资金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师生订购了现代化教学设施、奖励品学兼优学生,为部分特贫困学生解决生活费。

2、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办学内涵

(1)锻炼了师生的劳动实践能力。

(2)消除了劳动可耻观念,怕劳动、羞于农作、怕脏怕臭的不良观念。

(3)扩大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视野,大自然的课堂,使学生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各种实践得心应手。

(5)丰富了师生的生活实践,使师生更加珍惜劳动成果,更觉生活快乐。

总的来说一学年来我校依托劳技基地建设,实现了教书育人与勤工俭学效益的双丰收。今后我们将巩固已有特色,在已有基地的基础上大力创发展勤工俭学的新路子,与时俱进,开创出山区农村劳技教育的一片新天地。

第三篇:小学生实践活动报告

实践目的:

在这个寒假,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小黑板计划寒假国学冬令营活动。通过与家乡所在地的一些普通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孩子以乡村私塾的形式陪伴她们诵读国学经典,进行化传承,精神鼓励,心灵关怀,榜样带动,成长引领,让乡村的孩子能感受到传统化的魅力,提高她们的国学素养,同时也可以丰富她们的生活,合理使用她们漫漫长假的时间。而于此同时,这不仅可以让我完成社会实践的任务,让我提前有机会感受“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神圣使命,也丰富了我寒假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也让我在履行传承优秀传统化的职责的同时,更了解了家乡孩子的需要以及一些基本的生活状况。

实践内容:

活动开始的第一二天,带领孩子们学习《弟子规》,并观看了相关的影视视频,比如《1080字的品德教育-弟子TL》和《}t教育》等,让孩子们对传统化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另外,在活动的后期带领孩子们主要学习并背诵了《学庸论语》中的《论语》部分。在活动期间,尝试将教学与游戏结合一起,使教学气氛变得轻松一些。同时,也尝试教孩子们以吟诵的方式背,比如孩子们在教了三两次后学会了吟唱《长歌行》。除了教学方面,还会跟孩子们聊天谈心,从中关心她们对教学内容的看法,还有她们在学校,家里的情况、平时从事的一些活动等。

发现问题:

一、在进行走访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还是十分好学的,但是对于读书学习的态度还是不太端正的。比如有一个孩子就说读书是十分冒险的。他认为万一读书出找不到工作还不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所以对于这种孩子说读书只是他无所事事下的一种选择,而且进行这种选择的时候不仅能让他的年龄增长,方便将出去打工。同时,在学校也是一个体面的不用帮助家里做家务的借口。另外,村子里出去打工的人越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是很大的,这样子让村子里打工挣钱的风气越越盛,而相反的,学习读书的风气就会越越衰弱,使孩子的观念发生转变。

二、在进行走访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村里很多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都出去打工了,跟孩子的交流都比较少,对孩子的学业也是关心得不够到位。孩子们长期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而爷爷奶奶的知识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督促、教育孩子们的学习,从而导致孩子的学习能力普遍比较弱。当然这是一个原因,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孩子们在缺乏父母的管教下,自控能力不强,玩心太重。加之家里老人年纪较大,孩子不太听从老人的教导。而且,随着农村家庭的生活水平越越高,电子科技产品越越普及,孩子们不仅看各种电视剧、动画片,有的还无法控制地玩起了电脑游戏,甚至有的孩子还有手机,学会了上qq、玩手机游戏等,外在的诱惑对于孩子们说是越越大了。

三、在这一次教学中,我主要教学的内容是传统化中的《弟子规》与《论语》,对于资贫乏的农村孩子,她们接触这种传统化的机会很少,对这个方面相当不熟悉,相对于平时的,《弟子规》或者《论语》等传统化知识都显得与众不同。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只要孩子们对这方面内容的好奇心过了之后,就很难进行继续教学。当然也是因为不理解内容,所以难免会让她们觉得枯燥、无聊。

四、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无论是孩子们的家长抑或是没有孩子参与的家长对于我的教学是持支持态度的,但是她们对于教学的内容又是不甚理解的。在一开始走访的时候,家长对于我要进行这个教学活动是很感兴趣的,但是当我告诉她们教学的内容是包括《弟子规》以及《论语》等内容时,她们就很无法理解。有的家长说孩子都五年级了,问我能不能辅导一下她们的学习,就别浪费时间学那个了。在我解释了《弟子规》跟《论语》的内容,表示这些也是我们十分需要的知识时,她们就会说反正以后还有机会学这些内容,就先把学校的内容学好。并且她们觉得学习《弟子规》还可以理解,但是《论语》就离孩子有点远了。在这一点上,我就认为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学习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她们对于传统化的认知还是比较不到位的,而且对于孩子的学习内容还是带有明显功利性的,而这样必然是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以及内在素质的培养的。

五、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如果不能把握一些教学的技巧,太轻松的教学环境,是容易让孩子开小差的。比如我们教学的形式是私塾性的,没有能营造出像在学校那样让孩子有一种要认真听学习的氛围,并且跟孩子们都是认识的,孩子也没有太认真对待教学。当然这个问题也是因为我的教学没有什么技巧,没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实践总结与反思:

一、通过这个活动,让我又重读了《弟子规》跟《论语》,这次重读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的晨读。因为感到教学这方面内容的神圣和恭敬,所以每一次读都努力去理解其中的韵味,只有这样,才能不“误人子弟”,不给传统化抹黑,带着这样的信念,在解答孩子们的疑问时可以应对自如。并且通过它们让我再次感受到了传统化的事实魅力。比如在学习《弟子规》时,让孩子们自己解读内容,她们都可以说出自己的理解,并且通过她们家人的回馈,我知道了孩子们基本可以将这些字内容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比如在我们的背书环节,他们就真正做到了“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我相信这能达到的效果比家长们耳提面命达到的效果好得多。

二、在这个短暂的教学活动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率真可爱、纯朴善良,以及村民们的积极热情。同时,在这个活动中,尽管让我发现了潜在在纯朴村子里的问题,但是也让我收获了很多。首先是让我认识到了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个过程中,我与孩子们一起学习、成长,不仅体味到了身为一位老师的骄傲,尤其是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学习问题时,还体味到了身为一位老师的无奈,尤其是教学计划因为孩子的不配合而多次被打乱后。知道了有些知识是需要细细体会才能消化吸收的,比如我们的传统化就更是如此。在活动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进步是老师最大的成就。其次是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了我作为村里一员身上所肩负的重担,也明白了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之前我以为我树立好一个好好读书学习的榜样就好,但是这明显是不够的。因为摆在那里给别人看的远不如用实际行动证明得更有说服力。所以这也让我更有决心把这种“私塾”教学进行下去。

第四篇: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与研究阶段总结

“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与研究”阶段总结 沂南县杨家坡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赵玉记

自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齐心协力,按照课题申报书的预定目标,积极制定研究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了实验研究工作,截止目前进展顺利,课题研究已基本进入中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现把实验研究情况及阶段性成果汇报如下:

一、通过深入调查我校学生在校具体表现和家庭影响因素,分析出了我校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

(一)通过对我校学生的调查发现,现在大多数学生在校表现:

1、他们表现出智商高,聪明活泼,好胜心强。

2、逆反与任性、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不能独立面对困难和挫折。

3、他们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会相互关心爱护,不易理解和同情别人。

4、经常吃零食,消费高,不易接受教师的管理。

(二)通过对学生调查,学生对父母的态度为:

认为父母跟自己做饭、盛饭、洗衣服等对自己非常关心的学生高达80%以上,父母每年都给自己过生日的62%,而认识到父母付出的仅有32%,只有11%人知道妈妈的生日。

通过对家长调查研究,结合独生子女学生在校表现,我们发现他们缺乏“感恩之心”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家长自身缺乏感恩意识,造成孩子对感恩没有足够的认识

有些家长对别人要求很多,而回馈很少。现在许多父母缺少感恩意识,怎么可能教孩子产生感恩之心?再者,父母为孩子做事,自己认为是理所应当,从不要求言谢,孩子根本意识不到家人、父母的付出,怎谈感恩?

2、孩子没有体会感恩的机会

过去我们的大多数家庭孩子多、生活条件差,孩子从小就能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和深沉的爱,也就自然地接受了情感教育。而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很少有机会再体验父母的艰辛,也就很少体会感恩了。

3、孩子感恩的想法一般不会受到鼓励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向父母表示“您辛苦了”的时候,父母往往会说“你把书读好就行了”,孩子自发的感恩得不到表扬和鼓励。

4、家长对孩子的溺爱

现在家庭孩子少,几个大人看护一个或两个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在情感上被动的获取,不知道回报,认为父母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形成了心中无他人、冷漠、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长此以往,孩子们自然就缺少爱心,缺少责任感。

5、家长忽视了孩子的感恩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智能”转,视上重点、读名牌、成大业为头等要事,却忽略了对孩子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忘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父母奉献、自身索取乃理所应当,丝毫没有内疚之感,也根本没有感恩之类的情感体验。

6、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感恩教育活动少

二、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组织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1、我们组织师生学习讨论有关感恩的专题文章,并以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橱窗等为阵地,全方位地进行“感恩教育”的宣传发动。

2、以班级为主体,定期召开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谈体会,并推荐优秀的“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在全校集中展示。并且要求学生利用周日或其他学生在家时间,实践自己的感恩活动,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开展了为父母做事,对父母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为父母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等活动,体会和感受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弘扬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传统美德。

3、各班语文教师利用作文的机会表达学生对父母的爱。利用作文课以《父爱》或《母爱》或《妈妈我爱你》等为题写作文,要求细心观察父母每天的的言行后,写出真情实感,再选择学生中的优秀作文由作者朗读并由教师讲评,从而使学生感受父母深沉的爱。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在实验班我们还组织召开了一期“感恩父母”的主题家长会!在这个家长会上好多家长走上讲台给孩子们讲了在外打工、为生活奔波的经历、见闻、感受、希望!孩子们明白了父母的不容易、发誓要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4、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通过举行演讲比赛、举行作文比赛、开展“尊师重教”活动。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问好,遇见年长者(不管是校内职工、教师家属,还是校外来校办事人员)自觉问好。教师节,帮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道一声“老师辛苦了”。组织“感谢师恩”感恩贺卡制作大赛。

5、开展下列活动以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

(1)、“我为同学做一事”。

(2)、“今天我值日”活动。

(3)、写一篇你受挫折的故事。

(4)、回忆对自己帮助较大、恩情较大的一个人,然后写一篇日记。

6、学科渗透感恩教育。挖掘各学科感恩教育的因素,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三、通过对我校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现在学生对比有以下明显的变化:

1、学生对老师有礼貌了,当犯错误后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遇到不满意的课,在课堂说话的少了。

2、大多数学生知道关心父母并主动帮大人做家务,和过去相比,实验班独生子女家长们普遍反映学生们开始变得懂事了,能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开始懂得了家长的爱不是理所当然的;和父母顶嘴的次数少了,沟通交流的多了。可以看出我校开展的感恩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对学习较差的同学和遇到困难的同学,学生会主动帮助。过去粗言烂语,爱打闹的学生,如今待人有礼貌讲话也文明了。

四、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课题组在实施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课题组也发现实施阶段存在一些 问题。

1、参研教师的科研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其途径是加强校本培训、自身学习,提 高水平。

2、社会、家庭环境给学生的某些负效应,宜重视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使本课题研究沿着正确方向开展。

3、细化活动、落实责任不够。没有划分出常规活动、具体活动,没有确立责任人具体落实。具体的常规活动应该是在校每日必做。但常规活动的开展情况不好,学校没有很好地形成感恩教育良好氛围。

4、方法不具体。我们发现了很多营造感恩教育氛围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具体操作起来不具体,不便于操作效果也不突出。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1)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充分认识加强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开展感恩教育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这项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道德修养,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2)明确目标,扎实推进。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宣传教育,各部门、各班级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班会、黑板报、宣传栏、征文、演讲等形式,寓教于活动之中,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家校结合,齐抓共管。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必须坚持家校结合,要采取多种形式,要求家庭教育配合学校做好该项工作。

(4)、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感恩教育”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一定要高度重视。通过周密的计划和部署、切实的措施和行动、经常的督促与检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力争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第五篇:小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一、调查目的

了解小学生什么时候说话不文明及他们说不文明语言的起因。

二、调查时间

20xx年6月至8月。

三、调查范围

武珞路小学六年级学生50名。

四、调查方法

1)观察法:仔细观察不文明语言何时出现及内容。

2)问卷法:通过问卷了解有些学生为什么说话不文明,并分析原因。

五、调查结果

1)小学生为什么说话不文明:

(1)由于与别人的矛盾而产生愤怒情绪,说话会口不择言,一般都是发生在男生身上。

(2)由于他人的行为、举止或是衣着相貌而取笑别人,说一些不雅的绰号。

(3)很多小学生说不文明语言都是出于一种反抗的情绪,对某件事情不满的时候,甚至难过的时候。

(4)还有不少人人表示,不文明语言是从长辈、周围人的嘴里听来的,有的是看电视、电影学来的,不自觉就讲出来了,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2)小学生讲不文明语言后心理表现或想法:

(1)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舒服感。

(2)有时边说边大笑,作为一种发泄的方式。

(3)听到周围的人讲过不文明语言,所以不认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3)小学生什么时候会说话不文明:

(1)玩的时候:做游戏时有些人会赖皮,然后互相用语言攻击。

(2)公共场合:一个同学在很多人面前让另一个人出洋相,被讥笑的那方就开始了语言攻击。

(3)暗地里:和某人关系不好,不敢当面说,就在背地里说有损于他的话。

小学生社会实践报告优秀范文小学生社会实践报告优秀范文

六、分析

1)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有些不文明语言是从家里、社会上听来的,还有的是从同学那里学来的。在不文明的环境里,小学生的语言、举止都会受到影响。

2)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表现为用一些不太雅的语言表达心中的不满情绪,作为发泄的方式。有时并无恶意,但造成的影响很不好。

3)高年级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讥笑同学,这也是讲不文明语言的原因之一。

4)现在的独生子女的脾气、度量不算大、吃了亏,嘴上一点也不饶人,这也是原因之一。

七、思考

中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现代中国人,应该发扬光大文明古国的传统美德。作为小学生,我们要担负起建设文明、繁荣祖国的重任,必须在各方面全面发展。我觉得要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首先就要做个文明的小学生。我建议我们的长辈们,所有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们,请你们以身作则,给我们树立起榜样来,让我们一起营造文明的氛围。

第六篇: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

今天我没上学,爸爸没上班。下午无聊,爬山我不爱爬,又不想在家里呆。爸爸建议我们去xx做一个社会调查,不需要其他人配合,只要我们自己两个人,进行社会实践,调查xx车流及车牌地情况统计。

一、xx简介

xx为我县重要交通关口,为境内104国道和57省道交叉路口,也是通往萧江高速路口一个很便捷的路口。选择在这里调查,非常合适。

二、调查方法

开车到交通绿化带旁,不影响其他车通行,但又能方便看到两个主要方向来的车,一人主要负责一边,分工合作。

三、调查目标

主要是两个目标,一是测算每分钟平均车流量;二是统计1个小时内经过的车牌地情况。

四、发布结果

(省略经过,直接发布结果)

(一)每分钟平均车流量:120辆;

(二)1个小时内经过的车牌地情况:全国各省、直辖市、区24种不同车牌地车牌,车牌1种,共25种。其实在最初的半个小时内就出现20种以上。其余时间重复,出现新的车牌地很少。

除了检测地:浙,本身,出现频率较高的为附近的福建:闽、江苏:苏、广东:粤;比较少的为四川:川,重庆:渝,xq:新。车辆只出现一次,即空。

推荐专题: 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教育调查报告 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