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美妙的水歌》及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美妙的水歌》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旋律优美恬静的意境。
2、借助对物体之间对应关系的认识来操作小图片,理解歌词,通过观察大图片上炸开的泡泡唱准休止符。
3、在学习过程中迁移已有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
4、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发展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
5、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活动准备:
小图人手一份,大图一张。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导入小图:“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吹泡泡,月亮、小草、花儿、藤儿也喜欢吹泡泡,谁会是他们吹出的泡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来看一张图。”幼儿拿出小图,“谁是月亮吹出的泡泡,谁是花儿吹出的泡泡?下面有四幅小图,都是什么?把你猜出的贴在问号的地方。
2、幼儿贴。边放乐曲磁带。
提问:“谁是月亮吹出的泡泡?谁是小草吹出的泡泡?为什么露珠是小草吹出的泡泡?谁是花儿吹出的泡泡?为什么?谁是藤儿吹出的泡泡?为什么?
3、倾听歌曲。“我们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拿好图谱,可以边听边指。”
4、看小图跟着音乐念一遍歌词。
5、看大图,师范唱。“老师来唱一唱。”“这张大图与小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是一个炸开的泡泡,在歌里是什么用的?
6、再次示范唱。“炸开的泡泡是什么用的?
7、幼儿学唱。“你们能不能唱?炸开的泡泡停的地方一样吗?停中间和停后面一样吗?看你们能不能唱出来?
8、将贴上去的小图揭下来,幼儿唱。
9、唱后半段。这幅图我们还有什么地方没唱到?
10、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起来唱。“有没有信心?”
11、出示第二段图,你们看着第二段的图,能唱出来吗?我跟你们学学。
12、谁能介绍你们是怎么学会唱第二段的?“找出了很多一样的地方。”
活动反思:
此活动是歌曲活动,让幼儿熟悉歌曲,感应曲式和拍号。孩子很喜欢该音乐。通过道具和身体律动来感应曲式和拍号,环节上大致上相同,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第四环节,这里是最注重孩子的即兴表演,发展孩子的创造和表现。
整个活动我基本参照教师用书去执教,但是根据本班孩子的实际水平,在活动上还是有所调整,在第三环节中,我应该先让孩子安静完整地欣赏一遍,初步接触音乐,再放慢节奏示范演唱,配上音乐,这样孩子初步感应音乐的曲式和拍号就容易些。孩子的参与兴趣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
在使用道具上,由于孩子都曾经接触过类似的道具,长期强调孩子使用道具该注意的事项,和道具的玩法,孩子的常规就很好,尽情表演,很多孩子都变出了不一样的“泡泡造型”。孩子对于音乐的表现津津乐道,初步感应曲式和拍号。
游戏目标:
1、在舞蹈中初步知道邀请舞的规则。
2、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乐趣。
3、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游戏准备:提前学唱歌曲 音乐磁带
游戏过程:
邀请舞:找朋友
前奏:大圆圈,跪地准备。
1-4小节:拍手踏步一拍一次,最后一拍在找到的好朋友面前站好。
5小节:两人面对面做敬礼状。
6小节:两人相互握手。
7-8小节:两人手拉手转一圈。
课后反思:
本节活动总的来说比较成功,思路清晰,环节流畅,基本达到的教学目的。这首歌词本身很好理解,孩子一听就知道唱什么,懂什么意思,如:敬个领、握握手等歌词。对小班孩子来说是有经验的,所以孩子乐意去说、去唱。但是动作方面,小班的孩子只会简单的拍手、走步、握手。在这里没有给孩子过多的要求,而是找好朋友拥抱一下,孩子们也很给你兴趣。
通过这节活动我吸取了一些经验,但在活动中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幼儿学唱歌的这个环节,老师说的太多了应放在身体上的节奏更多一些,这样对有儿童来说可能会更容易些。幼儿在运用体态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可能还不够,导致在找朋友的时候动作有点僵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应引导幼儿注意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且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往,让幼儿能够体验到上幼儿园的快乐。
一、目的:
1、通过图谱教学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唱准弱拍起唱的歌曲,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3、感受歌曲清新、优美的特点。
二、准备:
1、花园情景图一张,节奏谱若干,图谱一张;
2、录音机一架,磁带一盒,钢琴一架。
三、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律动《新疆舞》入室
2、发声练习《逛公园》,要求愉快地演唱并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节奏练习:
我的花园种满了什么?(鲜花)
0//0/
――――――
0X/XXXX/X0
――――――
这里有什么颜色的花?(白花)
0//0
――――
0X/XXX/X0
――――
那里有什么颜色的话?(红花)
0//0/
――――――
0X/XXXX/X0
――――――
(二)结合图谱,理解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2、师有表情地示范清唱一遍歌曲,表现歌曲清新、优美、舒畅的特点。
3、提问:听了刚才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歌词,掌握节奏。
1、幼儿完整跟读。
2、分句朗诵并根据歌词用体态节奏表示。
3、幼儿根据图谱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按旋律朗诵歌词。
2、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认识图谱中“”(连贯)“”(放声唱)“”(弱拍起唱)的符号。
4、重点练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导幼儿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帮助掌握并唱准音。
5、幼儿练唱,采用合唱、轮唱、分组唱、个别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五)幼儿复习舞蹈《拾豆豆》。
(六)律动《兔子舞》出室。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体验同伴互助与合作获得的快乐。
2、能根据乐曲的结构、情绪、形象,创造性地用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
3、学习根据故事情节创编并表演律动。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听过《三个小和尚》的故事,理解"挑水"、"抬水"等动作。
3、活动前看过幼儿用书,了解了小和尚快乐、生气、难受等不同的情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三个小和尚不同的个性化动作。
(一)师幼共同回忆故事,并说出故事主要情节及人物情绪。
(二)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表现快乐、生气、难受三种个性化表情与动作。
(三)教师选出同伴榜样,让幼儿相互影响、相互学习。
二、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图片,结合音乐结构和形象进行动作创编并表演。
(一)欣赏A段音乐,感受乐曲结构。
1.引导幼儿创编并表演A1段,一个和尚挑水、玩水、喝水时快乐的动作和表情。
2.引导幼儿创编并表演A2段,两个和尚抬水喝、抢水、生气的动作和表情。
3.引导幼儿创编并表演A3段,三个和尚装病不去挑水、没水喝、难受的动作和表情。
4.幼儿听A段音乐,完整地表演"三个和尚挑水、抬水、没水喝"(A1、A2、A3)等动作。
(二)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创编小和尚们动脑筋、握手言和的动作(B段音乐)。
(三)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幼儿动脑筋想出各种取水的方法,来表现小和尚团结协作共同取水的情节,幼儿三人一组,用组合动作进行表现(A'段音乐)。
三、幼儿随音乐根据故事情节完整、合拍地进行表演
(一)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听音乐完整地表演。
(二)幼儿集体创编结尾造型并进行表演。
(三)教师采取"退出"的方法,让幼儿完整地、主动地练习动作,享受表演的乐趣。
四、启发幼儿思考教师:为什么到最后三个和尚没水喝?在共同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大家应该怎么做?
(懂得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将事情做好的道理)
活动延伸:
结合社会活动"我会交朋友",学习和朋友交往的简单方法,体验有朋友的快乐。
活动反思:
首先要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题材,歌曲游戏《三个和尚》原本是学前班的内容,此曲简单有趣、幼儿不管是唱还是念都能朗朗上口。本次活动,最大的优点在于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活动气氛,孩子们对这个活泼、欢快的音乐也很感兴趣,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非常急切地表现出自己的感受。我也提供给了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就是根据歌词进行歌表演,尊重了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较好地调动了其参与活动的积极和主动性,使其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而我为了更好体现出歌词中的内容,在活动前,我准备了一根扁担,一个小桶,让幼儿利用道具大胆运用夸张、丰富的身体语言来表现自己。这样幼儿才会学得轻松、有趣,也加深了幼儿对歌词的理解。
设计意图:
舞狮子是中国民间用于欢庆的一种艺术形式,一直流传至今。我园五十年大庆中由战士杂技团表演的舞狮子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这可是他们第一次近距离看舞狮。回班后孩子们都三三两两地模仿舞狮子,为满足孩子的需要,让他们能亲身体验舞狮子乐趣,故设计此活动,并引导幼儿感受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多彩与独特风格。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创编狮子舞及狮子戏球的动作,并分别在A、B两段中表现出来。
2、启发幼儿配合乐曲自由表现狮子的神态和动作,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喜庆的气氛。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关于舞狮子的影碟,录音带《舞狮子》。
2、与幼儿人数相当的狮子头饰、手偶狮子、绣球各一个,图片狮子、绣球各一张。
活动过程:
1、律动《狮王进行曲》进场。
(1)引导幼儿模仿狮子威风凛凛的神态以及走路的姿势。
(2)师:“狮子作为百兽之王,本领可大了。我想听听小狮子们都有些什么本领?”启发幼儿回忆园庆舞狮的情景。
2、欣赏影碟《舞狮子》。
(1)师:“原来狮子还有会跳狮子舞,玩绣球来庆祝节日的本领呢。从前,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人们就会用舞狮子来庆祝节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快乐。”
(2)播放影碟,启发幼儿仔细观察狮子的动作和神态。
3、学习游戏《舞狮子》。
(1)熟悉游戏音乐。
①操纵狮子手偶和绣球,启发幼儿回忆影碟内容,并配放《舞狮子》音乐。
②引导幼儿了解乐曲AB结构,并分别用狮子及绣球图片表示。
③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并观察教师操纵手偶进行表演。启发幼儿创编A段狮子的动作及神情。
①播放A段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表演,鼓励他们自由发挥。
②师:“狮子是怎么随着音乐跳舞的?请小狮子们一起来表演吧!”引导幼儿随音乐摇头、摆尾、抖动、跳跃,充分给予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氛围。创编B段狮子舞。
①教师随着音乐讲述小故事:小狮子们正在玩耍,突然飞来一只漂亮的绣球,小狮子们可喜欢了,都抢着要玩,结果抢来抢去谁也玩不成。于是大家决定一起玩,轮流玩,大伙玩得真开心。
②教师舞绣球,引导幼儿跟着绣球一起做动作。
③启发碎步小跑、抢夺绣球、躲闪、跳起来扑绣球等,鼓励他们发挥想象,丰富动作。
(4)听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提醒幼儿在A、B两段做不同动作。
(5)完整游戏,逐步减少提示。
活动建议:
此活动可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系列教育活动之一,配以其它民间艺术形式逐步进行。附教材:舞狮子1=C 2/4(1 22 2 2 O 1 6 5 O 3 32 1 2 O 1 -)OA 1 22 2 2 O 1 2 1O 1 22 2 2 O 1 2 1O 1 22 2 2 O 1 2 1O 6 61 5 3 O 2 - O 2 3 5 26O 5 6 1O 5 25 6 O5 26 5 61O 5 32 1 2 O 1 1 ‖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少儿民族舞蹈音乐》
活动反思:
体育活动―舞狮,具有竞争、竞技和趣味性强的特点,有一定的激励程度,幼儿参与的欲望一般都比较强烈,这就使得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比较容易忘乎所以,也会不同程度地产生一些激动情绪,在加上体育活动中允许幼儿自由发挥、自由活动,在这其中,我们老师也无法完全预料到活动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事情。因此,在组织幼儿开展舞狮活动时,一定要多观察幼儿的行动,再给予适当的提醒。比如,我们小朋友在游戏时经常发现小朋友们之间总不免有你推我,我撞你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其实很危险,我把观察到的现象告诉大家,让全班的孩子一起来评价,一起来解决,怎样才能玩好舞狮的游戏。因此我在体育游戏“分角色”解决了以上问题,让孩子们明白狮子表演不能掉队,走路时不推不挤,还能有秩序地一个跟着一个走。又如:结合大型玩具游戏舞狮,大型玩具是孩子们特别喜爱玩的,在玩之前,我们先检查了一下大型玩的安全性,但在玩滑滑梯过程中,发现小朋友们喜欢从下爬到上,再倒滑下去,而且是头朝下地滑。发现了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做的事情是制止,然后根据这些情况,找一些相关的图片及录像来给小朋友们一起看,让孩子们知道身上的任何部位碰伤,出血了都很疼痛,而且有可能会有发炎、发烧或是有更加危险的事件发生。由此,小朋友们被录像中的小女孩的疼痛感受到:玩滑滑梯时更要注意不能倒滑,不能从高往下跳等。我们在不断地观察,不断地提醒教育中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也增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感受自制乐器(水杯)带来的快乐。
2、理解水杯内放置材料会影响其音色。
3、初步让幼儿创造性地为乐曲伴奏。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双筷子、5个玻璃杯)、可乐瓶、积木、水、磁带、音乐盒
活动过程:
一、探究与音乐盒近似的音色。
1、教师出示音乐盒,让幼儿闭上眼睛,仔细倾听音乐盒的声音。
2、幼儿用筷子敲打各类材料,寻找与音乐盒相似的音色,并表达探究结果。
(最终找出玻璃杯敲打发出后的音色和音乐盒接近)
二、探究如何使玻璃杯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1、敲打玻璃杯不同部位从而发出不同的音色。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使玻璃杯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幼儿尝试在在玻璃杯不同的部位敲打。
2、教师在玻璃杯中倒入水使得音色发生变化。
师:老师也想到了一个办法,我在杯子中倒点水,听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师:刚才小朋友听到声音变了,那么如果水倒得少一点,声音会不会变呢?
三、幼儿探索在玻璃杯中倒入不同量的水,产生不同的音色。
1、第一次探索。
幼儿拿出杯子和水进行自由探索,发现空杯和有水的杯子会发出不一样的音色。
2、第二次探索。
师:刚才看到小朋友发现了不一样的.音色,老师也想来玩一次。听一听,我的杯子还会唱歌。
教师有意把5个杯子的水倒成高低不一样,并有意排成1~5个音阶,并进行简单的演奏。
师:我的杯子会唱歌,你的杯子也一定会唱好听的歌,你想不想试试?
幼儿再次探索,在5只杯子中倒入不一样的水量。
四、乐曲伴奏
师:现在小朋友已经自己做了一个乐器了,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我们组合成一个器乐队,为歌曲伴奏好吗?
幼儿敲打玻璃杯,在愉快的音乐伴奏声中结束。
五、延伸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品,敲打后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在音乐角中,可以放置各类物品,为幼儿的发现和探索提供条件。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