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2号文库 > 详情页

xx村乡村振兴评估报告(大全)

2024-03-10 21:34:51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村乡村振兴评估报告(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xx村乡村振兴评估报告(大全)》。

第一篇:乡村振兴自查报告

根据市委市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乡村振兴推进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舟农组办〔20xx〕15号)文件要求,定海区迅速对照《20xx年浙江省实施乡村振兴政略实绩考核细则》《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明确的八项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20xx年舟山市乡村振兴任务清单》、全市渔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要求等,深入开展自查。现将20xx年定海区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总结如下:

一、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农渔业高质高效

一是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强化生产保供全要素、全链条、全周期支撑能力,护好“米袋子”、拎稳“菜篮子”,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48万亩,油菜面积0.58万亩,预计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达2%。强化2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种粮属性,坚决遏制新增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完成整治优化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0.2万亩,建设永久基本农田0.2万亩。统筹抓好重点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和保障,生猪存栏达5.13万头,家禽出栏达12.84万只,水产品产量达13.3万吨。推广农业新品种面积0.4万亩,实施高标准农田新建1513.65亩,改造提升2540.4亩,目前正在建设中。

二是强化数字引领。开展数字化改革多跨应用场景建设,其中“数字畜牧”、远洋渔民一件事已纳入省农业农村厅多跨应用场景第一批“先行先试”名单;“乡约定海”乡村服务多跨应用已列入区级试点项目,目前还在持续优化应用功能,争取申报上级数字化改革试点。推进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涉及水产养殖、果蔬种植、畜牧养殖等方面,完成舟山市绿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舟山市定海丰润园葡萄专业合作社、舟山市定海区陈文平生猪养殖场等6家基地数字化改造。

三是促进规模化经营。针对性开展农渔民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支持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培育实用人才70人,培育农创客38人,培育提升家庭农场15家。乡村休闲旅游提档升级,依托美丽乡村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致富,今年新增农家乐经营户2家,申报农旅融合示范平台创建1家,完成马岙村省级休闲乡村创建。

四是提升机械化水平。推进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初步完成岑港街道华晟牧场、小沙街道飞腾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器换人”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积极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举办极飞植保无人机现场演示会,成功推广集撒肥与施药两种作业模式一体智能无人植保机5架。根据我区工作实际,正在编制《关于深化“机械强农”行动推进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一县一方案),预计本月底前完成。

五是加快绿色化发展。推进肥药两制改革,加快推进80家肥药两制改革试点主体培育;积极指导农户“浙农追溯”APP操作,提升主体活跃度;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水稻测深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绿色高效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9%,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98%,施用配方肥和按方施肥共计0.245万吨。

六是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打造海岛乡村旅游目的地,深化农旅结合,加快打造石礁农场农旅融合项目等一批农旅融合示范点,培育农家乐经营主体77家。改变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和人文底蕴,引入工商资本打造马岙村回、黄沙秘境、大乐之野等系列精品民宿,谋划打造东海大峡谷温泉度假村、柳行海岛民俗产业项目,打造形成“山海相约”“千年探寻”“海岛露营”等风情乡村旅游线路。同时,不断拓展丰富业态,依托山、海、岛、桥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创、康养休闲等产业,推动乡村从主要“卖产品”向更多“卖体验”转变。

七是开展技术品种示范推广。大力推广农业技术服务,坚持“藏粮于技”国家战略,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高效种植模式等适用实用技术。大力推广应用高产优质主导主推品种,早稻推广甬籼15、中组143等,杂交稻推广嘉丰优2号、浙粳优1578等,常规稻推广秀水121、嘉67等,积极推广早稻早播早栽促早增产技术、秧盘育苗、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管理等先进实用技术,促进粮食稳产高产。

(二)乡村宜居宜业

一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行政村覆盖率达100%。不遗余力推进“治水治污”大会战,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标准化运维61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完成年度任务。积极创建省级星级农村公厕13座,正在向省厅申报。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新造林面积达0.171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1.79%。

二是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创建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15个,特色精品村3个,目前均已完成总进度75%,预计年底前完成。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全域创建,马岙街道美丽乡镇与千年稻香风景带已基本建成,小沙街道美丽乡镇完成约60%,册子岛美丽小岛完成约50%,民俗文化风景带完成约70%;完成美丽庭院创建1500户,完成总进度60%。

三是开展“净零碳”乡村研究实践。立足乡村这一最大碳汇,把净零碳理念贯穿乡村振兴工作始终,积极探索净零碳乡村发展路径。与同济大学团队合作,对净零碳乡村的技术、产业、规范以及全域推动等进行深入研究,制定符合定海实际的“净零碳”乡村十条导则,并在今年的美丽乡村周活动的启动仪式中发布。同时与联合国人居署、同济大学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合力推进“净零碳”乡村建设,并按照当年出形象、三年见成效、五年成样板的总体目标,已对79个村减碳潜力、基础及特色等全面摸底评估,并区分精品村10个、典型村10个、一般村59个的三类建设标准全面推进。

四是开展未来乡村试点建设。以新建村和马岙村为试点,根据试点现有的基础条件,开展未来乡村研究建设工作,量身定制未来乡村场景打造方案,将以满足舟山大研学、大健康需求为中心通过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产业化、融合化五大价值导向,通过生态、数字赋能,聚力未来“智治、低碳、教育、健康、人文”五大场景,打造集生态优良、智慧治理、创新创业、旅居康养、人文风韵于一体的高品质未来乡村,力求为全省各地海岛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定海模式”、输出“定海经验”,目前已完成方案编制,正向省厅申报。

五是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同规同网。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改)建农村公路4.8公里,整治病险山塘2座,已完成92%。新建提标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15个,目前均已完成村县评分,完成新时代乡村电气化村5个,城乡同质化供水覆盖率达99%,持续创建电子商务专业村3个,快递主要品牌平均进村覆盖率达100%。

六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深化多元善治融合,大力推进党建统领“四治融合”,目前全科网络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100%。今年计划新增省级善治(示范)村15个,目前已完成75%;深化清廉村居建设11个,目前已完成75%;计划创建省级民主法治村7个,预计完成后省级民主法治村占比达25.31%。

(三)农民富裕富足

一是开展强村惠民行动。启动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印发《定海区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发展五年行动计划》,专项安排7000万元资金,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竞争立项等方式,扶持“十四五”期间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集体经营性项目信贷投放力度,区财政按每个项目最高贷款额150万元给予不超过贴息率2%的配套补助,贴息期最长为5年,截止20xx年底。持续推进低收入群体增收,目前已申报扶贫基地4家,吸纳低收入农户20人,设置公益性岗位,吸纳低收入农户就业80人从事公益性工作,帮助低收入农渔户通过就业、创业等方式实现脱贫增收,目前全区低收入农户年家庭人均收入最低水平达到9720元,二季度末全区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达18.6%。

二是加快城乡公共服务提质提档。加速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基础服务全面提升,新增城乡教共体农村受援学校4所,农村等级幼儿园全覆盖率、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均达到100%;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6.33名,村级卫生室示范化率达72.22%,基本医疗保险户籍人口参保率达99.25%;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均实现全覆盖。

三是建设文明乡风。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深入挖掘和继承创新农耕、渔俗、乡贤文化,扎实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学习等宣传工作,促进乡村文化兴盛,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新建成农渔村文化礼堂13座,全区县级以上文明村建成率实现100%,让农民从精神上“富”起来。

(四)地方特色任务

一是举办浙江定海美丽乡村周活动。树立品牌概念、精品意识,持续强化对重点、亮点、创新工作的总结提炼,坚持高标准办好浙江定海美丽乡村周活动,主动搭建美丽乡村展示交流的平台。20xx年定海以“两山”理念再深化,美丽乡村再出发为主题,在干览镇新建村成功举办了首届“浙江定海美丽乡村周”活动,显著提升了定海美丽乡村建设的知晓度和参与度。20xx年,以“净零碳”为主线,在马岙街道马岙村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浙江定海美丽乡村周”活动,通过生态公园、低碳民宿、无包装商店等“净零碳”点位打造和新螺头、庙桥等美丽乡村平行活动的开展,全面展示了定海区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开展“净零碳”乡村研究的实践成果。

二是开展金枪鱼产业市场推广。依托优势资源,培育打造金枪鱼特色产业,从传统加工到精深加工,再不断向高端生物制品研发迈进,不断乘势而上,致力于挖掘金枪鱼的最大经济价值,提高综合竞争力,扩大金枪鱼推广面,提高金枪鱼销售广度,将金枪鱼打造成定海区突出农产品中的'一张新名片。截至目前,共计组织大洋世家等远洋渔业企业参加线下渔博会、食品展会、推介会共计6次,线上推介活动2次。受疫情影响,今年1-9月全区金枪鱼产量3.2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85%,计划10月下旬组织企业参加青岛渔博会并拜访山东省渔业协会。

三是深入实施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工程。积极创建马岙村全市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示范区,截至9月底,累计完成激活闲置农房77套,完成全年目标的128.3%。打造集传统文化、科普教育、互动研学、文化展示为一体的黄沙岙研学基地。

二、存在困难问题

(一)农渔业发展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农业方面,农业基础薄弱,防灾减灾能力弱,特色农业、美丽农业、新型农业投入不足,项目不多,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实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不强,农业整体效益不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现代化更新较慢,科技含量有待提高,生产经营较为粗放,功能相对单一。水产养殖方面,部分南美白对虾养殖场现代化生产水平有限,大面积检测出十足目虹彩病毒,肠孢虫等疾病,经济损失严重;受到江苏等地对虾产业冲击,对虾价格持续下降,效益减少。远洋渔业方面,远洋渔业快速发展,从业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招聘难问题愈发严重,且受国际疫情影响,外籍船员招聘受阻,远洋渔船船员尤其是职务船员的缺口正不断加大,将成为制约我区远洋渔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二)美丽乡村建设程度不高。美丽乡村推陈出新、串点连线、整体带动的效应不够明显,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思路还不够开阔,在培育新兴业态、挖掘特色内涵、实现“神形兼备”上还需持续发力。

(三)净零碳乡村推进速度有待提高。一方面实践成果转换还需再加快。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推动实践上步子还不够大,整体推进的速度还不够快,目前还停留于示范点位的建设。另一方面干部实践人才还需再培养。各镇街和相关部门虽然对这项工作都高度重视,但多数干部仍缺乏推进该项工作的所必需的基本业务知识,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需要进一步加大业务培训和推广,尽快建立一支净零碳乡村建设的基层人才队伍。

(四)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困难。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底子普遍薄弱,20xx年-20xx年,全区实施集体经济发展项目48个,其中27个项目通过贷款贴息方式实施,目前均尚未结清贷款。虽然新一轮集体经济发展计划补助政策已经出台,但多数村对继续申报、实施项目的意愿普遍不强。

三、相关意见建议及打算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做强发展平台。重点做好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提升基地条件和生产能力,大力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开展蔬菜基地建设,保障蔬菜生产;全面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对永农上的抛荒地“应整尽整”,扩大粮食生产面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继续推进“肥药两制改革”,推广应用“浙农追溯APP”;继续开展精品绿色基地项目建设,推广商品有机肥、配方肥和按方施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提升追溯体系建设,力求真正做到“农安码”上市全覆盖。

二是推进渔业转型升级。水产养殖方面,全面推进养殖水域环境治理,持续开展尾水治理工作,继续做好梭子蟹配合饲料应用推广示范工作,完成2个示范点建设;开展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完成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区创建和3个示范场创建。开展高品质绿色渔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做好渔业科技示范户培育。远洋渔业方面,推进更多远洋渔业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实现船东变股东,切实解决挂靠船问题。利用新闻媒体开展远洋渔业产品特别是金枪鱼产品的推介,打开国内市场,特别是西南、西北地区市场,实现外转内销,帮助企业走出销售困境。开展远洋船员招聘的“扶贫对接”工作,招聘远洋船员既能解决当地过剩劳动力,提高收入也能缓解我区远洋企业用工难问题。

三是继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全域发展创建工作,立足全域美,突出精品升级和示范带动,塑美村庄独特形态,精雕村庄特色小“气候”,开展省美丽乡村标杆县创建准备工作。总结今年美丽乡村周活动的成果和经验,启动明年美丽乡村周活动的方案策划、项目建设等相关工作。

四是深化净零碳乡村实践。系统制定净零碳乡村五年建设规划,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对定海区乡村进行分类,将按照生态农业型、产业服务型和旅游服务型三类,有针对性地制定五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净零碳乡村建设行动,推进马岙村、新建村在净零碳乡村与数字乡村、未来乡村建设中的深度融合,多路径、多场景增强群众对净零碳乡村的交互性和感知度。

五是大力发展农渔村集体经济。一是坚持政策扶持和潜力挖掘相结合,组织开展新一轮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申报,并做好完工项目的综合验收及资金奖补工作。二是强化压力传导,确保所有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经营性收入达到省市要求,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增幅不低于农渔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年经营性收入增幅达到10%以上。三是坚决贯彻落实村征地补偿费集体提留政策,狠抓全程监管、严格责任追究。

六是扎实开好定海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会议精神,开展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产业融合行动,全面提高农业生产质效和农民收入水平,交出一份农业“双强行动”的高分答卷,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贡献定海力量。目前正在筹备,预计10月底或11月初召开。

第二篇:乡村振兴自查报告

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为进一步落实《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寿发〔20xx〕1号)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20xx主要任务分解表》(寿办〔20xx〕19号)文件精神,XX镇开展了一次全镇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乡村振兴战略展开情况

(一)组织领导方面

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第一副组长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其中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担任分管领导,从经发办、党建办、文明办、农经站、农技站、扶贫站、林业站、水利站等机关站办所抽调成员为具体办事人员,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全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乡村产业振兴方面

农村经营主体发展:依托淠河经济带和XX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园创建工作,促进产业振兴。目前,示范区内组建心连心粮食产业联合体和绿园水产产业联合体2家。全镇家庭农场今年新增5家,共有41家,其中县级示范4家,市级示范2家,省级示范1家;专业合作社今年新增11家,共有103家,其中县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3家,国家级示范社1家,三邦农业合作社是今年寿县唯一一家被列入省级示范社的合作社,国家级专业合作社绿园特种水产生态养殖基地接受全市双月经济暨项目工作调度观摩。

土地流转情况:XX镇土地耕种面积10.9万亩,总流转土地2.7万亩,今年流转土地1500亩。全镇土地流转100亩以上共9000余亩。

农业招商引资:今年,XX镇农业招商引资总量共计1.72亿元,项目建设有序进行。分别为寿县丰泽园芦笋种植加工基地项目,投资4600万元;寿县保龙菊花种植加工基地项目,投资4500万元;寿县XX镇贾仁田养殖项目,投资3000万元。

产业带动扶贫:20xx年XX镇产业扶贫共投入721万元,其中天缘民心有限公司、迎淮豆制品有限公司、天宇合作社、三帮合作社、农门天下有限公司五家企业资产收益扶贫资金共投入404万元,带动全镇13村757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27元;个人产业发展项目上级共投入扶贫资金317万元,涉及我镇13村1369户,户均增收3119元。

秋种进展情况:今年,为了扎实做好我镇的秋种工作,XX镇精心组织,做到早研究、早部署、早安排,确保政策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同时强化宣传发动,开展检查督导,推动秋种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一是持续调整优化秋种结构。全镇计划秋种面积6.4万亩左右,实现“二扩一稳一减”,即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到1万亩、席草种植面积到3000亩;稳定油菜种植面积在1000亩;缩减小麦种植面积到5万亩。二是着力提高秋季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深入宣传发动,强化技术服务,严格目标考核,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三是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提高秋种科技水平。选用优质良种;推广高效播种技术;推广平衡施肥和节肥技术; 推广绿色防控和节药技术;推广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四是强化专业化服务。鼓励引导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努力提高秋种生产组织化程度。围绕秸秆还田、整地播种、施肥、除草等关键环节,开展配套专业化服务,不断提高秋种进度和质量。

(三)乡村人才振兴方面

农民创业情况:为农民个人创业担保贷款140万元,共有14人申请,目前已通过3人,获得创业担保贷款支持。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今年1-10月份,全镇共举办产业扶贫培训、秸秆综合利用培训、科技入户培训、劳动技能培训等各类培训21场次,培训农民达1500余人次,其中参加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人数15人。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四)乡村生态振兴方面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近年来,我镇深入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组建领导小组,制定行动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美丽乡村李台中心村,成功入选了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20xx年,投入近400万元,全面推进以“三清两化”为重点的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先后配备14辆垃圾车,20xx只垃圾桶,保洁员130人,清理陈年垃圾2200多吨,生活垃圾5000余吨,建筑垃圾458吨,废弃秸秆490吨,其他杂物560吨;在镇村主次路段两侧栽植绿化树30000余棵;完成农村改厕1100户,投入121万元;认真落实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政策,全年未发生一起着火点,秸秆综合利用进一步提升,完成秸秆深耕犁翻全量还田示范项目。

河长制推进情况:为落实了河长制各项工作任务,镇村利用会议、标语、横幅、公示牌、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宣传河长制对于建立美丽家园、振兴乡村发展的重要意义,引导更多的人参与河渠的维护管理上来,抓好“一河一档”、“一河一策”,建立了镇村二、三级河长制体系,在各主要河湖库渠塘等处设立河长制公示标牌。在跨镇、跨村8大重点堤段设立标牌28处。正南淮堤(1总4分)、肖严湖堤(1总2分)、杨西分干渠(1总3分)、东风支渠(1总3分)、沙坝支渠(1总3分)、中心排涝渠(1总4分)、史河(2处)、三岔水库(1处)。在58口村内重点沟塘制作安装公示标牌。同时,积极开展巡防巡查联动机制、严厉打击淠河盗采,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库渠管理目标。

林长制推进情况:目前,我镇镇级林长公示牌6块(正南淮堤镇党委书记李景练、肖严湖镇党委副书记刘光圣、杨西干渠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长李银生、寿霍路镇党委书记李景练、李迎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涛、十迎路副镇长),村级林长公示牌(13块)。积极开展造林绿化,围绕寿霍路、李迎路、十迎路沿线三条林果绿色长廊,打造八大家休闲观光(210亩)、御林果蔬基地(350亩)、锦绣黄桃园(400亩)、桑世礼苗木基地(300余亩)等林业生态观光带;在李台村建油牡丹种植基地160余亩;在常圩美丽乡村建设芊林核桃、石榴种植基地200亩。目前,在杨西分干渠XX段完成今年的森林长廊造林任务,共栽植经济林约160亩。

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全镇已建成省级示范中心村2个(李台村、常圩村)、市级示范中心村1个(朱祠村)、县镇级示范中心村17个。其中,李台中心村建设和改造总投资3290万元,20xx年被评为国家级农村宜居村庄,奖励资金100万元;常圩中心村建设和改造总投资4329万元;市级示范朱祠中心村建设和改造总投资110万元;县镇级示范中心村建设和改造总投资40万元。

(五)乡村文化振兴方面

群众性文化活动:根据群众的不同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全年开放村民活动室和文化书屋、组织“红五月”艺术团送戏下乡、开展“三人制”篮球赛、举办广场舞比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农民文化乐园载体建设。

移风易俗落实情况:召开全镇会议,制定实施意见,签订责任书,4月份,发放了《致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一封信》4000余份,9月份,又设计印制了移风易俗宣传画10000份,竖立大型固定宣传标牌4幅、文化墙20余个近300平方。全镇14个村街均成立了“四会”组织。对涉及干部不敢管、不作为的进行问责处理。截止目前,已由镇纪委查办移风易俗案件3起,查结2起,严格对照“七项措施”,给予2名村主要负责人通报批评,1名镇干部诫勉谈话处理。

(六)乡村组织振兴方面

“村两委”培训:为全面提高新任村干部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我镇精心制定培训方案,量身制定学习内容,于9月3日至4日举办新一届村“两委”成员培训班,为109名新任村干部集中“充电”,让新任村干部更好更快地进入角色、适应工作,助推乡村振兴。

村规民约:今年以来,对现有村规民约进行全面清理,坚持村民主体原则,依法依规,因地制宜,切实落实“一村一策”,反复比较,细致研究,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监管,增强村规民约的权威性和约束性,确保村规民约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20xx年目标任务152万元,截止9月底全镇已完成村集体收入85.5万元,其中美好乡村常圩完成18万元。

三资清理情况:全面清理20xx年1月1日以来的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状况,通过清理,全面摸清村(组)集体所有的“三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情况,做到账实、帐款相符;通过依法界定所有权,核实集体所有的“三资”总额,理顺产权关系,维护集体和农民合法权益;通过规范台账,把集体所有的资产资源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及时反映利用和处置情况;通过财务清理,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收支,做到收入合理、支出有依据,有效改变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截止目前,已清理出资源性资产2756.8亩。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我镇乡村振兴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乡村振兴发展还存在一定困难和挑战: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依然滞后;社会维稳工作压力大;贫困面大,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农业产业规模比较小,产业特色不明显,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弱,农业品牌建设相对滞后,专业性人才匮乏;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缺乏;乡村建设“千村一面”,缺少风貌特色;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产业支撑;乡村振兴治理体系亟待创新构建。

第三篇:乡村振兴调查报告

按照《20xx年推进乡村振兴战实施方案》中我站承担的工作任务,我们以绿满郾城建设为工作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和“宜居宜业”两大目标任务,大力实施环城防护林、生态廊道、农田林网、村镇绿化美化、林业产业发展等五大工程,有序推进了年度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科学制定工作方案。

为充分发挥林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我们结合省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走访调查、借鉴学习等,制定了《村庄绿化实施方案》。该方案以“增林扩绿、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为发展思路,重点抓好庭院、街道、休闲绿地、村内闲置土地、农田林网、围村林等六个区域的绿化建设,并对树种、苗木质量、栽植和管护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我们将依照该方案开展“绿化示范村”、“森林乡村”等创建工作,推动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步伐,助力乡村振兴。

二、扎实开展绿满行动。

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镇(办)及交通、水利、城建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全区20xx年造林任务为0。77万亩,实际完成营造林面积1。7万亩,占区定目标任务的127%。其中,生态造林0。77万亩,优质林果发展面积0。7万亩,花卉苗木发展面积0。7万亩,中幼林抚育0。7万亩。

1。环城防护林带快速推进。在石武高铁两侧打造10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按照单侧不低于100米宽的标准,采用3米x3米的栽植密度,选用慈孝竹、楸树、白蜡、楝树和银杏等五个兼具生态防护功能和景观功能树种,绿化长度2。6公里;在龙江路以北(幸福渠―五台山路之间)高压走廊两侧,建设6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栽植玉兰、海棠、樱花等观花苗木10万余株,五颜六色的鲜花次第开放,形成市民游览观赏的花海;在幸福渠、六支渠沿线建设20xx亩的防护林基地。基地建设总体采用高大乔木、搭配花灌木及地被植物,以达到四季有绿、四季有花。主要栽植有黄连木、三角枫、元宝枫等20多个品种14万余株,分为楸枫特色林、银杏特色林、玉兰春色林、榆梓特色林、阔叶用材林、果园特色林、针叶用材林、连榆混交林、樟枫混交林9大特色种植区。

2。生态廊道建设全面提质。对107国道两侧绿化提升档次,形成乔灌花结合、落叶与常绿相搭配的通道绿化景观。在沙河、颍河、吴公渠、幸福渠等4条河流两侧退耕还林,完成水源涵养林1000亩。龙城镇在坡大线单侧不低于50米宽的防护林带500亩。

3。农田防护林建设因地制宜。结合土地整理、千亿斤粮食、美丽乡村道路及“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以区级道路、环乡道路、沟渠、田间已硬化生产路为重点,按照“一路(沟)两行树”标准,提升完善了农田林网防护功能。

4。镇村绿化美化有序铺开。以创建“市级园林式乡镇”、“市级绿化示范村”为目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积极绿化美化政府所在地及四周环境,并择优选择1―3个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行政村开展绿化造林工作。其中7邓村在村庄周围营造生态观光林基地850亩,栽植水杉、青桐、雪松等16个品种6万多株;7和龙城镇7村被评为市级绿化示范村,市政府各奖励1万元资金。

5。林业产业稳步发展。依托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增扩猕猴桃、葡萄等特色经济林种植基地,建设和提升乡土树种及珍稀名贵树种培育基地,做优、做强林业产业品牌,实现林业产业精品化、规模化、基地化。新发展经济林面积1000亩,主要集中在7等镇;如7佳程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龙城镇幸福村增扩猕猴桃种植面积400亩,李集镇李集、老集等村新发展猕猴桃255亩。新发展苗木花卉面积20xx亩,主要集中在新店、商桥、裴城等镇;如7等村新种植复叶槭、玉兰苗木400亩,旺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裴城镇胡刘村增扩白蜡、北美枫香等苗木培育面积220亩。

7月份,我站牵头,组织全区36户苗木花卉经营主体成立了郾城区花卉苗木产业技术联盟。组织联盟单位外出考察学习,建立微信群,积极搭建各种信息平台。目前正在筹备郾城花木网站,开展专业性生产服务和市场信息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林业建设。联盟的成立,为培育壮大我区特色林业产业奠定了基础。

三、20xx年工作计划

1。工作思路。

以“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为抓手,以“大绿化、大生态”为发展理念,以廊道绿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围村林,建设森林乡村,打造森林特色小镇。

2。工作打算。

完成造林面积1。65万亩。其中:廊道绿化规划面积1。53万亩。重点打造石武高铁、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孟平铁路、G107、S238、S220等7条省级以上道路,坡大线、后魏线等8条县乡道路,沙河、颍河等7条河渠两侧防护林带。

围村林规划面积0。12万亩。每个农业镇按照“集中连片新发展面积100亩以上”的要求,至少在2个行政村村庄外围建设围村林。

推荐专题: 乡村医生个人述职报告 乡村医生述职报告 xx村乡村振兴评估报告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