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案检查制度(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教案检查制度(大全)》。
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切实有效地提高各科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艺,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实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办法考核,特制定教学考核细则如下:
一、备课(20分)
1.熟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开学第一周交教务处检查。未按时上交扣2分/份;教学计划质量较差扣1分/份。
2.以课时为单位,编写教案。备课节数不足,少一节扣2分。教学目标要明确,应包含知识目标、能力训练目标、德育目标,少一项扣2分。
3.在钻研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认真选择教法,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训练方法。注重双基训练。教学程序不清扣2分/节;教案质量较差扣2分/节。
4.板书设计中心明确、简洁明了、富有创意。无板书扣2分/课。
5.教学有后记。每单元至少有1-2次教学后记,每学期至少有八次教学后记、反思。未写教学后记,扣1分/次。
6.集体备课教案中如没有体现以上1――5点的,则据实扣备课组老师的分,无一课多备的(每学期至少八次),扣2分/次。
7.不及时认真参加集体备课的,扣2分/次。
8.备课确有特色的,经检查人员集体讨论后,可酌情加2DD5分。
二、上课(30分)
1.所需用的教具、实验器材等在上课前作好充分准备。
2.教学目的明确,环节安排合理。根据学科特点体现思想教育和科学知识有机结合,能知理动情。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保持课堂教学良好气氛。
4.坚持启发式教学,注重学法培养,重视自学指导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非智力能力,创设愉快教育,落实双基。
5.上课教态亲切,精神饱满,语言规范,板书端正,准时下课不拖堂。
6.应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和各种教具,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7.缺课扣5分/节。提前下课,迟到、早退扣2分/节。
三、布置与批改作业(20分)
1.作业内容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的一般水平,认真选题,精心设计,难易适当。作业量适当,每天各科作业不得超过规定时间(数学30分钟,其他各科15分钟)。
2.按时收发作业,及时认真批改。作业批改应有正误标志,有等级,有批改日期。少一项扣2分。作业批改量:全批全改。
3.作业及批改量:语文每学期大作文不少于6次,每周一次小作文,其它学科按课时数与作业量比例布置:数学1:0.8;英语1:0.6;物理,化学、生物1:0.7;政治、历史、地理1:0.4;每少一次扣0.5分。每学期每月各科练习册必须由老师亲自查阅,每单元不少于2次,否则扣1分/次。
4.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对学生每次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分析、讲评和纠正。
5.加强作业指导,严格训练学生的良好作业习惯(书写清楚,符合规格)以及改错的习惯。未落实学生纠错的,扣2分。
6.按要求每学期听课节数足。缺一节扣2分;未作分析评价的扣1分/节。(每人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听课过程要有记录,听课后要提出意见或建议。每次听其他教师的课,都应在响铃前2分钟带凳子进教室。在听课过程中要关闭手机,不与其他教师谈话,不做任何影响学生上课的'事)。
四、辅导(10分)
1.按时到班辅导,不迟到、早退、缺席。缺课扣5分/节。迟到、早退扣2分/节。
2.辅导的目的性、针对性强,组织好,纪律好,效果好。纪律差,造成负面影响大的,扣2分/课。
3.加强与班主任、家长联系,共同分析学生现状,商讨辅导计划,落实全员育人制度。
4.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耐心细致地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
5.通过辅导,学困生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尖子生的特长得到发挥。
五、检测(10分)
1.学校教务处每期组织半期和期末考试,年级安排1至2次学月考试。监考员不得离开课室,不得接、打电话或看其它书籍。违反监考纪律扣2分/次。
2.考试命题要求严格按照大纲、课标要求,讲究科学性、合理性。按基本题、中等题、难度题的比例7:2:1.
3.按时按质完成阅卷任务,三天内完成。未达到要求扣2分/次。及时将成绩登记上册。未登记上册扣2分/次。
4.考查后认真进行质量分析,总结教学经验与教训,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半期、期末要求有试卷分析。缺扣2分/份。及时与成绩异常的学生谈话,帮助分析、提高。
六、实验(10分)
1.理科按教学大纲安排开齐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缺扣2分/次。并指导学生填好实验报告。未及时填写扣2分/次。
2.每门学科都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3.每一门学科都要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未开展扣2分。
检查时间一般为计划中的周一,特殊情况以教务处通知为准,未在规定时间交齐所有资料的,缺一项扣4分,未在规定时间交任何资料的,得最低分60分。
七、出勤从本学期起,出勤纳入当月考核,期末汇总,纳入期末考核。
1、教师坐班由学校指定专人负责考勤。
2、教师上课或晚上下班由值日教师和学生考勤登记。
八、每个大项,除了明确的扣分外,由考核人员根据检查质量优劣定分。
九、各备课组、教研组严格按上述细则每月对教师进行考核。量化考核每个教研组的前五分之一定为优秀,当月给予评优者通报表扬,并纳入期末考核。
十、凡是上课或者上班迟到、早退、缺席者,当月不能评为优秀。
十一、补助与得分按正比计算(待定)。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
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
②统一货币、度量衡;
③统一文字;
④修建驰道、灵渠;
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
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代制度
汉代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
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
②内阁的创立。
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中学教学检查制度
为加强教学管理,完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学工作有序、高效运行,不断提高我校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1、教学检查的目的与意义
开展教学检查是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检查教学环节落实情况,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教学检查,可以对我校教学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测、考察,了解和鉴定教学效果及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改进教学和管理。
2、教学检查的组织与实施
学校成立教学检查小组,由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教务干事为主要成员,根据检查内容吸收部分教师参加。做好汇报材料,并向教学副校长汇报检查情况。
3、教学检查的形式和内容
教学检查分为平时抽查和集中检查。
(1)平时抽查。平时抽查根据该学期教学目标和有关教学工作情况随时安排。其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情况、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教学管理情况以及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
(2)集中检查
开学初检查。每学期开学前由教务处着重对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课程安排、教师教学一体化设计、教材到位等情况进行检查,开学后,着重对课表执行情况、学生参加教学活动情况、教师教学情况等进行检查。
期中检查。期中教学检查在期中考试前后进行。内容主要包括:期中考试安排情况、教师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教学组织情况、作业布置批改情况、学生参加教学活动情况、教学环节落实以及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检查主要采用听课、检查作业本、召开座谈会、随访等方式进行。
期末检查。在期末考试前后进行。内容主要包括:期末考试安排情况、教师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和教学效果、形成性考核完成情况、下学期教学安排情况、教材预订情况以及教学工作小结情况等。检查采用检查作业本、考试质量分析、查阅有关教学记录等方式进行。
4、教学检查结果的处理
教学检查人员要对每次教学检查情况进行小结,及时处理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学校领导要认真分析研究教学检查情况,针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订整改措施。
教学检查制度
教学工作是学院的中心工作,是实现学院培养目标的主要手段。教学检查则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确保教学工作按教学计划有序运行的重要方式。为了不断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逐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学检查原则 教学检查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重点与一般检查相结合原则。教学检查要按每学期学院教学工作要点中提出的要求,拟出教学检查的重点,然后再与一般日常检查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检查效果。
(二)经常性检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原则。在拟订与执行系、教研室工作计划时,要把工作的安排落实与检查的安排落实较好地结合起来。要把期始、期中、期末的集中检查和日常检查结合起来。对检查结果要加以综合分析、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使教学检查起到改善和促进教学工作的作用。
(三)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原则。教学检查应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领导要深入实际,对本部门的教学检查工作做出总结和计划安排。各部门的教职工应积极配合搞好教学检查工作。
二、教学检查实施办法。
(一)日常教学检查
各系、教务处、教学督导组负责日常教学检查,内容包括:排课、课程表、调课、作息时间,教学日志填写、课堂各教学环节、辅导等的执行情况,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处理。
各系、教研室负责本系、教研室的日常教学检查,检查教学进度、教案、作业批改、教研活动、听课、第二课堂活动等教学工作情况,做好记录,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并予以落实。
(二)期始教学检查:
1、检查时间:每学期开学后第1周。
2、检查内容:主要检查上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教室、教材、课程表、教学用品、实践课各项准备工作等)、新教师岗前培训情况以及教师的教案(讲稿、课件)准备、教学进度表的填写、学期工作计划和教研计划安排情况,并做好记录。
3、检查方式:各系组织自查,并于自查结束后3天内向教务处报自查结果与整改措施。教学督导组、教务处对各系检查情况进行抽查,发布检查结果,对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部)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三)期中教学检查
1、检查时间:每学期第10—11周。
2、检查内容:期中检查是对教学过程各方面各环节进行的一次较为全面的检查,主要包括:教学进度把握情况;教师调、停课审批情况:教学秩序情况;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教案准备和积累情况;教学日志填写情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情况;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参与情况。实践教学工作还应检查设备购置使用、设备管理、实验工作情况等。
3、检查方式:以系为检查单位,成立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组成的期中教学检查小组。检查小组通过听课、召开座谈会和查询原始资料等形式进行检查(检查表格由教务处统一提供)。各系要将检查的实施情况、检查结果及改进措施以书面形式进行检查(检查表格由教务处统一提供)。各系要将检查的实施情况、检查结果及改进措施以书面形式报教务处(检查结束后一周内)。教学督导组、教务处要会同有关系届时进行抽查,及时汇总检查结果,并以教学工作简报的形式将检查结果反馈到各系
(四)期末教学检查
1、检查时间:学期课程结束前一周至放假,具体时间由各系安排。
2、检查内容:主要检查学期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期末考试各个环节、下学期教学计划谋划、开学准备等工作。各系、教研室通过分析一学期教学工作的成绩和不足写出学期教学检查报告与整改措施,汇总报教务处、教学督导组和分管院长。
3、检查方式:各系组织自查,并向教务处报道教学检查自查报告和整改措施。教学督导组、教务处对各系检查情况进行抽查,发布检查结果。
(五)及时汇总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意见。
学生教学信息员通过填写《教学信息员反馈意见表》,及时将教学过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上报各系(每月一次),经各系汇总后上报教务处。若遇特殊情况,学生教学信息员也可直接报教务处。教务处将系上报的材料及教学信息员直接向教务处反映的情况进行汇总下发至各系,同时及时采取应对或改进措施。
(六)开展检查性听课活动
院、系两级领导、教学督导组、教学管理人员的检查性听课以及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也是教学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规范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要根据《听课制度》的要求,抓好落实。
(七)不定期专项教学工作检查:由教务处、教学督导组、负责不定期地对教学文件、教学计划执行、教学各个环节、实践教学、教研活动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作出评价,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或反馈到有关部门并督促改进。
教 务 处 2005年4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学习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品质
3、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教学重难点
1、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教学过程
一、全章概述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将了解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相关知识,了解我国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
本章可分为3个框题
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新课程学习:
6、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党的性质、宗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
3、联系历史和现实分析说明中共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
(二)能力目标
1、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领会创新精神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展示中共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对党的认识升华,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具体讲解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关于国家制度的基本观点,知道了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健全的政体,对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着主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各国统治阶级不仅重视采用恰当的政体,而且也十分重视政党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一般是由政党领导的。那么,什么是政党?什么是政党制度?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是怎样的?这就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1、新中国诞生前夕政治力量的较量
教师:请大家阅读教材62页,指出:这三个镜头分别反映了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三种基本政治力量的状况。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实践证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软弱性而导致革命的不彻底性,也不能担当起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斗争,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A、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0世纪上半叶相继出台了三种建国方案,经历长期实践的检验和人民的选择,最终的结果是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中国。
(2)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为人民的幸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因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教师: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说明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了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而且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教师:请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执政的?执政方式有哪些?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积极回答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3)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相互关系
①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②科学执政与民主执政互为条件和前提。要做到科学决策,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进行民主协商和民主讨论。而要实现民主执政,也必须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为前提。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5页关于我国现行宪法四次修订情况的图示,谈谈有何感受?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宪法这四次修订记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历程,也使我们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什么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执政以及执政的方式。
教案检查制度
1、定期检查教案,教案前有教学进度表(同学科、同年级要一致),该表时间安排符合新课标要求,并上交教导处一份。
2、每节课都要写明累计课时(总课时数)、授课时间、课题、课型、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教法、教具等,并有学法渗透。
3、每节课的环节要严密而完整,即包括: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及预习,板书设计,课后记事。
4、教案应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不照搬照抄他人教案(包括教学用书上的例案)和本人以前的旧教案。
5、教案要反映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做法。
6、教案字迹工整,格式合理,图示规范。
7、每学期末评选优秀教案,进行宣传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