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更多文库 > 2号文库 > 详情页

7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美版(大全)

2024-02-28 22:45:10

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7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美版(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7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美版(大全)》。

第一篇:年级美术教案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早上好。我叫赵顺玉,是南泉道平初中的一名普通美术教师,我的说课题目是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六课《大自然的色彩》下面是我的说课内容:

我今天的说课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和评价与拓展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和特点:

通过本节课《大自然的色彩》的学习,既可以对前一节课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又可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大自然的色彩》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

此外,色彩是人类的视觉对象之一,是由不同的光波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产生的。生活在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里,当眼睛看到色彩的同时,会自觉地把色彩和自己以前看到过、接触过的有相似色彩特征的事物在头脑中“挂钩”,形象地联系起来,而这种联想又因每个人的生活阅历、情感经验、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一定的个性化差异。正是这种联想,使色彩具有了强烈的影响力,左右着人们的心理、情绪。艺术家也正是运用了这种影响力,来创作美术作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色彩联想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欣赏理解美术作品和创作美术作品,是培养学生美术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课就是要学生对丰富的色彩展开自由的联想,运用美术的手法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想象,了解色彩的表达规律。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结合前面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造型与表现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光与色的关系,感知色调。采用学生(小组)学会用色彩基本知识和规律去感知色彩现象,能运用色彩知识去进行色彩搭配的练习并进一步应用于生活。使学生了解不同色彩搭配所体现的多种文化艺术内涵。

(2)过程与方法:活动――欣赏――学习――动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丽色彩现象的主动感觉和热

爱美好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知感受并运用简单的色彩手段表达自然界的色彩关系。教学难点:使学生比较准确的把真是景物或事物概括为简单的色彩关系。教具准备:图像素材、多媒体教室

二、说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以多媒体为载体,以本校“四四式”课堂教学为根本,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不断采用欣赏、启迪、展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发现新知识的欲望,同时在师生的互动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领悟课程中人与人之间信息的`美好情感的传递,从而感受知识的价值、情感的价值。

2、设计思路:如果面对大自然中漂亮的颜色,直接让学生归纳,并试着说出有哪些颜色组成,他们的思路会狭窄、停滞,感到索然无味,本来斑斓的色彩也会变得暗淡。如何激起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呢?最好是运用色彩。让他们通过对图片的直观感觉,在纸上绘出自己看到的并且喜欢的颜色。提问学生,这些色彩都是怎么来的?思考为什么夜幕降临,色彩就隐匿起来了?导出大自然的色彩。而后用计算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加上语言适当引导,让学生通过“练一练”试着画画荷花、橘红色的霜叶等色彩归纳,让学生逐渐体会大自然的魅力。(制作多媒体课件,精美的图片、美妙的音乐,努力营造艺术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自然、色彩的直观性与感受力,激发学生对色彩的感受。)

3、设计特色:

(1)从色彩在各艺术形式中的运用着手,例如:文学、环境、绘画、电影,体会色彩的用途,引起学生对色彩的兴趣,提高对大自然色彩的概括能力。

(2)在进行色彩概括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每种色彩独特的艺术情感。

(3)投其所好,选用学生爱好的、新奇的艺术形式,不仅激发兴趣,也拓宽其知识面。

三、说学习方法:

1、学生分析:初中学生课业繁重。作为一周一节、没有考试压力的美术课,应充分发挥美术学科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营造浓烈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中学生

分析、理解力进一步加强,又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自己感受到的东西比直接接受的知识要深刻。因此老师要做的工作只是适当的引导,搭建平台,让他们尽情放飞想象的翅膀。他们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初步掌握了一些美术方面的常识,但对于较高深的艺术作品,还是难接受和理解。在选用材料时,应注意运用学生感兴趣、有新奇感的艺术作品,创造适宜的情景,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教学效果。

2、学法指导:《大自然的色彩》是具有归纳应用和审美双重性的一节课,需要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思维,因此本课利用多媒体中大量的图例以及资源,引发学生对于大自然色彩的认识以及对色彩冷暖、明暗的归纳。学生在欣赏、讨

论、展示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既锻炼了其自身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课件演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这几首诗我们很熟悉,诗中美景令人神往,那么自然界中真的有这样的美景么?

2、体验、创作

课件演示:一组图片

日月轮回四季交替大自然的色彩千变万化、魅力无穷。让我们来分析图中出现的几种主要色彩:近、中景秋天树叶的金黄、橘红,夹杂着一些灰紫色的矮小树木。远处清澈的湖水呈现出深浅不同的蓝色,湖边有墨绿色的塔松。再远处依稀可见的淡灰紫色的远景,共同构成一派绚丽多彩的秋色。

提问:大家感受到这些丰富和美丽的色彩了吗?平时你们注意过身边的景色变化和色彩现象吗?

看看上面两幅例图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这些美丽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在黑夜里没有光线的情况下,这些色彩还有吗?

色彩产生的原理光是由不同波长的七种色光合成的,就是我们熟知的:红、橙、黄、绿、青、蓝、紫。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因为物体具有吸收和发射不同波长的光线的性质,所以会呈现不同的彩色。

“练一练”

自选工具简单画出荷花的色彩关系:主要有大面积的绿色和粉色,但绿色右上角深一些,莲蓬稍发黄,下面的花蕊是土黄色的。花瓣尖上粉色稍重,下方浅色调,是指色彩运用的总体倾向。如红色调的晚霞、土黄色调的高原风景等。

(“调子”原是音乐艺术中的一个术语,用来表现一首音乐作品的“音高”,是支配乐曲的音调标准,如D大调、C大调等。绘画借用这个名词,是因为它很方便,可以准确地表示一幅作品的画面综合观感效果、色彩、明暗等诸多因素造成的综合效果。如冷

调、蓝灰调、金黄色调等。色调常见于生活中且常用于设计和绘画中。)分析教材右页的四幅作品,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进一步深化对色调的理解。

3、课堂练习

在书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或作品,任选工具材料,简单画画色彩关系。

用简短评述的形式来描写自己画出的色彩作业,或写出对自然界美好色彩现象的感觉和印象,或是评价一幅绘画、一幅摄影作品。

4、展示作品

鼓励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分组或全班欣赏作品。总结自己的制作方法。自己评价,后师生共评。

5、小结

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色彩感受和表现能力是学习色彩的最好途径。色彩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应充分的去体验它,享受它。(点明学习本课的重要意义,启发学生在生活中注意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提高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

五、评价与拓展

课堂中只有实现角色互换ú拍芾近师生距离。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ㄍ瓿勺髌肥且幌钊挝瘛闭庋的错觉。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ㄓ造一个愉快教学的气氛ㄈ醚生放松心情ù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体验。

对学生作业的点评,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创造,针对不足提出恰当的建议。评价应充分肯定。我们学习了大自然的色彩,和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以后会接触更多的色彩知识,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色彩这个工具,描绘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用形象的语言、生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并体会色彩带来的各种感受。

语言引导,让学生跟随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是无穷的,加上美丽的图片,营造逼真的色彩世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丽色彩现象的主动感觉和热爱美好生活的美好情感。

大自然的色彩

一、认识色彩:色彩产生的原理

二、感受色彩:春夏秋冬,谈感受

三、记忆、描绘色彩:冷暖色调

四、作业布置: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第二篇: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赏析中初步认识展示设计,理解展示设计的基本特点和设计类型。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学习实践中感受展示设计的实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评述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

展示设计的基本表现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基本特点进行和改进生活中的展示设计。

一、导入

假设学校将组织一次学生美术作业展,你们将怎么布置?

生:……

师:……其实布置一个美术作业展,将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说场地的安排、现场的布置、海报的设计制作与张贴、展板的制作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需要同学们静静地去思考。这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设计,也是我们今天美术课上的主题:展示设计。

二、赏析

1、综合性艺术

师:我们首先来欣赏摩托车展示设计的场景图片。仔细观察,在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在这个摩托车展示设计包含了哪些设计?

生:标志设计(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展台设计、照明设计……。

师:从这个展示案例中,我们可以知道展示设计是集多种设计于一体的艺术形式,这正是展示设计的一大特点,综合。

师:展示设计是集多种设计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2、主题性艺术

师:在正大摩托车展示设计中,所有设计门类的全面出动,都指向什么目的?为了宣传产品,为了让观众能够购买产品,这是这个展示案例的唯一的目的,也是展示设计的又一特点,主题性。师:展示设计是具有主题性的综合艺术。

3、审美性艺术

师:是不是所有的展示设计都能够让人怦然心动、过目不忘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同是摩托车展示设计的场景照片,你会喜欢哪个设计?为什么?生:……

师:形态、色彩、照明、文字、图像,这些正是展示设计的设计元素,有效地刺激了观众的感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师: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所以评判展示设计的好与不好,肯定不是简单的标准。但若要非用一个角度去展示设计好坏优劣的话,这个角度就是审美的角度。这是展示设计的第三个特点:审美性。

三、展示设计的类型

师:生活中类似刚才欣赏的展示设计场景,你还能举例吗?生:文峰中的服装展示设计、电器展示设计、化妆品展示设计等……。师:这些都属于商业展示设计。师:除了商业展示设计以外,你还看到过哪些展示设计?生:讨论、交流。(江海风情园中的海门历史博物馆、文化展、刚才讲到的画展布置、校史陈列室的布置等……)。(图片展示活动照片)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活动照片中也包含着展示设计,不管精彩与否,总之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展示设计的存在。它包含的类型有很多,主要有商业展示设计、博物馆陈列设计、展览会设计、科技馆设计……展示艺术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

四、归纳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对展示设计有没有更深的认识?请大家归纳一下。生:……师:刚才同学们归纳了展示设计的基本特点:综合性、主题性、审美性和展示设计的主要类型:商业展示设计、博物馆展示设计、科技馆展

示设计和展览会设计。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一起去欣赏、几组展示设计的场景图片。

五、欣赏、思考

1、化妆品展示设计

a.属于什么样的展示设计?(商业展示设计)b.包含了哪些设计?(……增加“包装设计”)c.喜欢哪些设计?为什么?

2、米其林博物馆

a.这是一个博物馆b.米其林博物馆的主题?(展示轮胎的博物馆)法国米其林博物馆各朝各代的轮胎纪念物,向人们述说了米其林轮胎的发展历程。c.欣赏更多的照片。米其林博物馆的门面,

标志设计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文字和图像---吉祥物)吉祥物设计:吉祥物的设计为博物馆的展示增添了亲和、自然和欢乐的气氛。d.博物馆是按若干个版块陈列的,每个版块都有主题,你们知道这个版块的主题是什么吗?提示:①根据时间展示-----轮胎的发展。②根据照片内容---轮胎的质量(有体育比赛中使用的、有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使用的。)

师:通过米其林博物馆展示案例的欣赏,再一次让我们更深地理解了展示设计是具有主题性的综合艺术形式。

3、运动服装展示设计

a.属于商业展示设计b.你喜欢哪些细节设计?为什么?。展台,像蓝球架,让人联想到运动,内含的设计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映像(电视机)设计元素的增加,全面调动了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发挥了最有效的市场作为,实现了最有效的.形象传播。

4、上海科技馆

a、什么场景?博物馆还是科技馆?这是上海科技馆中其中的一个蜘蛛展,通过精美的图片,借助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再现了蜘蛛的生活。上海科技馆的设计,不仅在内容上是科学的,而且在整个设计上也体现了科学性和艺术性。

b.仔细观察照片,你们看到了什么?属于什么设计?展厅设计(多扇门的设计,便于人群的流动和疏散,具有人文性和科学性)、模型设计、展板设计、音响设计(以有线电话机造型的语音设备,一是方便孩子的使用,二是不会遗失,具有科学性)。通过图片的欣赏,我们又了解了几个设计元素,让我们更深地体会了展示设计是集多种设计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5.欣赏:欣赏教材图片,每小组一幅,说说哪些细节突现了展示设计的审美性特点?

六、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材“展览现场”照片为例,假设这是学校组织的一次学生美术作业展的展览现场,你们将如何改进?提示:改进设计时要围绕展示设计的三个特点入手。思考:为什么要改进?如何改进?为什么这样改?

教师巡回辅导时提示:

1、综合性特点:展区的空间设计、照明设计、展板设计、展台设计……2、主题性特点:根据美术作业的形式设定小主题,也可以根据班级设计小主题…绘画作业、设计作业、书法作业……3、审美性特点:展览现场的设计,包括展区、展板、展台等设计都很单一……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点评。

八、结束

教学反思

学生基本了解和掌握了展示设计的基本要素。

第三篇: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标志的功能;引导学生认识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了解设计艺术所运用的基本美术语言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能力及动手制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策划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将视觉传达设计与科技、文化知识、现实生活环境综合考虑,并付诸于实施,将理论和实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教学重点:

旅行团旗帜和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旅行团旗帜和标志设计的创意,以及将创意用图文(平面设计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搭配适当的`色彩,体现出本次活动的特点。

教学时数: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查阅资料,教科书。

教师设备与条件: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室、图片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1)实物投影仪呈现课本资料;电脑课件呈现课题。

为学生创设研究的氛围与空间。

(2)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探讨旗帜、标志的功能和效果。

①课件和实物投影仪呈现各类的旗帜和标志作品。

a.如何在旗帜和标志上体现旅行目的地的特色?

b.什么样的色彩搭配适合制作旅行团的旗帜和标志?

②教师介绍标志这一视觉传达设计艺术。

③学生浏览鉴赏。

④学生分小组议论所浏览的不同的旗帜和标志资料,畅谈各人感受,小组代表归纳成文字并代表小组成员进行陈述。

⑤学生自由发言。

⑥教师做简单归纳。

引导学生对旅行团的旗帜和标志与历史、地理、人文文化背景关系的认知,了解色彩对比的一些原理,从而认识标志艺术。

第四篇:年级美术教案

课时: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卡通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能根据卡通画的内容编一个故事,大胆尝试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人文情感目标:

通地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卡通艺术的表现魅力,并尝试用卡通画手法表现故事或某个故事情节,以此来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综合表现能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重点

1、卡通画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

2、能根据卡通画的内容编一个故事并尝试进行表演。

3、尝试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

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第一节有趣的卡通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卡通画的特点和特有的表现语言。

教学难点:卡通画表现各种事物形态的特殊手法DDD夸张。

教学准备:《米老鼠和唐老鸭》VCD、常见的卡通人物或主角图片若干、人物表情图片若干、各种特殊场面画若干(夜晚、紧张、热闹、冷清等)(以上资料以课件的形式表现)、弹弓、木棍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学生回答问题:你们最喜欢的卡通画、卡通片或者卡通人物是什么?

2、教师:美国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卡通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是我们很多人喜爱的卡通片,下面我就来欣赏其中的一个片断。(播放《米老鼠和唐老鸭》VCD)

3、学生回答问题:《米老鼠和唐老鸭》有哪些特点最吸引我们?

教师点评:

我们喜欢它是因为米老鼠和唐老鸭造型夸张、可爱、幽默,故事情节充满了智慧。

4、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卡通画的造型方法,请同学们欣赏第六页的范画。

三、新课教学

1、板书课题:有趣的卡通

2、引导学生欣赏第六页的范画(课件演示作品简介)

3、结合作品欣赏讲解卡通的主要特点:造型夸张幽默、色彩鲜艳、表现语言简洁、生动幽默。教师展示并简要点评补充范画。

①造型夸张幽默、表现语言简洁生动

②色彩鲜艳

4、课堂任务

三、课堂总结

第五篇: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拓印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进行油画棒磨印、油彩拓印的练习,初步了解纸版画。

3、用撕纸拼贴的方法制作人像,感受拓印画的美。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撕纸组合拼贴人像,用油画棒磨印,用油彩拓印等,都是新的学习内容。初次学习磨印、拓印,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技法,如怎样制作印模,怎样去磨印、拓印,怎样涂油画棒才涂得匀等等,这些得靠学生自己去探索与尝试,同时借助教师的直观演示。为了方便学生掌握技法,教材提供了磨印和拓印的具体步骤图示。学生已经掌握的对印技法有助于拓印技法的学习,因为两者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对折印制的。用油画棒磨印,则要用力均匀,忽轻忽重容易把纸磨破。

小孩的头像和人像,学生是最熟悉不过的,平时经常描绘。可是要用纸撕贴,要求撕出小孩脸部的特有造型和较生动的人像姿态,有一定的难度。因而本课教学可以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小孩头像的磨印,第二课时完成人像的拓印。

2、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磨印、拓印的技法。

难点:解决撕纸人像的拼贴次序问题。

三、教学设计

●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夹子等

(教师)课件、撕纸拼贴小孩头像范作两幅、磨印作品若干件、油画棒、订书机等

教学过程

1、课前探究。

课前让学生收集硬币、纪念章等有浮雕效果的实物,并试着拓印。

2、欣赏范作,激发兴趣。

(1)课件展示拓印画。提问:你画过这样的画吗?它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

(2)展示撕纸粘贴的范作,观察比较。

3、直观展示磨印过程。

(1)展示磨印的基本工具材料。

(2)课件展示印模(拓印稿)的设计制作过程――撕纸拼贴一个小男孩头像(从整体到局部):

①设计好图像;

②撕出脸形;

③撕出发型,可贴出层次;

④撕出五官,可以贴出层次;

⑤可以摆好再贴,也可以边撕边贴,要注意贴的次序。

拓印稿制作,是作品成败的关键。一般的方法是根据原稿设计的要求,逐层加厚,呈现出凹凸不平的立体感。

(3)课件展示磨印过程。

在撕贴好的头像作品上盖上一层薄纸,用夹子夹好,用手指轻轻地揿压,待纸面出现凹凸时,再用油画棒轻轻地均匀摆涂。要有顺序,轻重均匀一致,直到头像完全显现。

几种不同方法的磨印处理:

①单色磨印。

②多色磨印:按画面设计要求,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色彩磨印。

③在纸面上先平涂一种较淡的颜色,再磨印。

④磨印后再在上面喷色。

4、欣赏与实践。

(1)欣赏优秀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辨析头像脸形、发型、五官、表情的处理。

(2)作业要求:撕纸拼贴自己喜爱的小孩头像并拓印画面。

5、展评作业。

让学生展示并评价自己的作品。

6、课后延伸。

(1)课件展示磨印古代碑帖、壁画等场景,让学生感受磨印的悠久历史。

(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寻磨印还可以应用于哪些方面。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颜料、水粉笔、油画棒、夹子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范作两幅、拓印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展评激趣。

展示上节课学生磨印的优秀作业,作简单的讲评与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范作。

(1)课件展示同一印模分别用拓印与磨印印制出来的作品。提问:它们有什么异同?(印模相同,印法不同。)

(2)引出课题――继续学习拓印。

(3)课件展示拓印过程。

在撕贴好的头像作品上盖上一层纸,用夹子夹好或订书机订好。调好颜料,掀开覆盖在印模上的纸;再在印模上需要拓印的部位涂上水粉颜料(或油彩),注意涂的部位不宜太多,以免颜料干透无法拓印;重新覆上纸,用手压印或用磨子印。重复以上程序,直到人像完全印好。

几种不同方法的拓印处理:

①单色拓印:用滚筒涂色较简便。

②多色拓印:按画面设计要求,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色彩拓印。

③拓印后再在上面喷色。

4、赏析实践。

(1)欣赏优秀学生作品,从造型、色彩等方面分析。

(2)作业要求:个人或小组合作,撕纸拼贴自己喜爱的人像并拓印画面。

(3)教师巡视中主要察看撕贴次序与涂色、压印是否均匀。

5、展评延伸。

(1)让学生个人或小组展示作品,作自我评价。寻找拓印清楚的原因,对拓印模糊的作品也作出分析,如:颜料太稀,人像拓印不明显;纸张移动造成错位。

(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进行拓印创作。

第六篇: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针对动物的形体特征来进行剪纸活动, 在锻炼学生观察力的同时还 能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剪纸的方法。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3、体验、探索学习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剪纸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

怎样剪出来才能像。

五、教学准备:

软纸,简单。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第一课时

1、示范作品,激发兴趣

(1)教师用投影展示一些作品(喜鹊登梅、五谷丰登、北京申奥、动物乐 园等)引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a、你还见到过哪些剪纸作品?

b、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3)教师介绍剪纸艺术的历史及广泛用途。

2、学习实践剪纸方法 教师介绍工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纸样)动 手剪刻。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交流经验,总结方法(先刻小空,再剪大空;大空可对折后再剪;锯齿可连 续剪。尽量避免断开或走样)。

3、课后搜集资料,加强练习 学生回家搜集一些资料(图书、图样、网上查询、向父母请教等),自己创 作设计新图案来剪刻,说出你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第二课时

1、介绍交流作品 展示作品: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课外完成的剪彩纸作品; 介绍作品: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你的作品,请你把它介绍出来(创作意图及剪 纸方法)。 比较各自的作品: 将自己的作品和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然后发表自己 的见解。

2、拓宽思路,想象创作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几幅用彩纸随意折叠后剪刻的作品。 学生实践:拿一张正方形彩纸,随意对折、剪裁,可圆可方,打开剪纸,用 投影仪放映。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都是对称图形,几乎没有相同的作品) 这时, 同学们自觉地进入了由模仿到创造的学习氛围中, 由于不受任何条件限制, 他们的创作思维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展, 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 力的目的。

3、交流评价作品 展示学生的新颖作品,教师应给予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全心全意互相学习,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三)课后提升 试着剪一剪别的物体。

推荐专题: 7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

相关推荐
本站文档由会员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2010 - 千文网移动版
冀ICP备2020027182号